【笔记】小学科二教育学(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二、教育学及其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二)教育学的创立阶段
二者区别:赫尔巴特VS杜威
二者区别:夸美纽斯VS赫尔巴特
总结:
教育学独立三巨头
易混淆:
9.陶行知
①称谓:毛主席称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宋庆龄称他为“万世师表”
②思想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0.蔡元培
(1)地位:“学界泰斗,人士楷模”
(2)思想:五育并举教育方针
(三)发展阶段
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
2.当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1)赞科夫《教学与发展》
(2)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发现式学习
(3)瓦·根舍因范例教学法
(4)苏霍姆枃斯基全面和谐
(5)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目标分类理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6)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
口诀:姆有掌握目标,纳来发现结构,瓦根找范例,高度赞发展,全面和谐好斯基巴班斯基最优化
三、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教育与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和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经济功能)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3)教育是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目的
(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口诀:体内两权一目的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政治功能)(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3)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4)教育可以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口诀:人鱼公主促政治
(三)教育与科学技术的相互关系
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2.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科技发展功能)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3.学校文化
物质文化—学校的环境、学校的设施
精神文化—校风、班风、办学宗旨、教育理念(核心)制度文化—学校规章制度、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
(五)人口与教育的关系
四、教育目的
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概念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
(二)教育目的的层次
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三)教育目的功能
导向(出发点)、激励、评价(归宿)
出发点和归宿类题目规律总结
(四)教育目的理论(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社会本位论:赫尔巴特、柏拉图、孔德、涂尔干
个人本位论: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
辩证统一论:马克思
教育无目的论:杜威
(六)我国的教育目的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4.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五、教育制度
(一)概念
1.广义—国民教育制度
2.狭义—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衔接关系)
(二)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三)现代学制的类型
(四)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制定教育制度的依据)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六)我国现代学制的发展
口诀:人(壬)颁布,鬼(癸)实施,丑男女有资本,长期戌美国(七)义务教育制度
概念: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
特点:强制性(义务性)、普及性、免费性(公益性:(学费、杂费)
3.时间:1986颁布、2006修订
六、教育科学研究
(三)教育教学研究的基本步骤
1.课题选择
2.查找文献资料
3.设计研究,制定研究计划
4.实施研究,收集资料
5.分析、处理收集到的资料
6.撰写研究报告
口诀:可找设施分赚钱
2.查找文献资料
(1)文献种类
(2)文献检索方法
①顺查法
②逆查法
③引文查找法(跟踪法)
④综合查找法
(四)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教育观察法
(1)概念:有目的、有计划通过感官或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感知和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地位:使用最广泛的方法
2.教育调查法
(1)概念:运用问卷、访谈、作品分析、测量等方式,收集研究对象的客观资料并分析,得出结论。
3.历史研究法
(1)概念:从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去进行考察,弄清它的实质和发展规律。
4.实验研究/实验法
(1)概念: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从而验证研究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揭示教育工作规律的一种研究。
5.行动研究
(1)概念:教育实践工作者(一线教师),为改善教育教学实践而开展的研究。
行动研究重点在于: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教师资格证备考通关班小学笔试6.叙事研究法
(1)概念:以口头或书面讲故事的方式进行研究。
7.个案研究
(1)概念:对某一现象、事件或某个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