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衣原体病的病理变化及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畜禽衣原体病的病理变化及诊断
作者:韩欢
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7年第6期
韩欢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动物卫生监督所,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 31)
摘要:作为在畜禽间遍布流行的一种慢性传染病,衣原体病又被称为鹦鹉热或鸟疫等,由
鹦鹉热衣原体引起。
此病具有非常快的传播速度,力度强,且涉及范围广,给畜禽养殖人员带
来了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
现从病理变化及诊断方法两个方面出发,就畜禽衣原体病展开探究,以期为该病的防控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畜禽;衣原体病;病理变化;诊断
中图分类号:S8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7)06-0101-01
1 流行特点
作为存在于鹦鹉、鸽子、猪、牛等家畜动物中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衣原体病尽管不会
受到年龄的影响,但其表现特征会随着年龄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其中,病畜禽为该病的传染
源头,主要通过其乳汁、排泄物,以及已经成形胎儿的胎衣等,在饲养场中排出病菌源头,并
使得其他畜禽通过呼吸感染该病。
衣原体病具有多种流行特征,不会受到季节变化的影响。
此外,饲养场环境卫生差、饲养密度过大等为畜禽发生衣原体病的主要外界影响因素。
2 病理变化分析
流产型:流产型可见于流产母羊中,其明显感染特征是子叶呈现出黑红色或黏土色,胎膜
周边分泌物呈棕色,且胎膜存在水肿;流产胎儿则主要出现水肿,腹中有大量积水,除血管以外,气管上也会存在淤血及出血情况。
通过解剖流产胎儿,发现其内脏周围存在网状内皮细胞
增生的情况。
另外,母牛胎盘同样会存在出血以及水肿等情况,有的肝脏也会发生肿胀;胎儿
则表现为脸色苍白,所有器官均存在明显内皮细胞增生的情况。
对于病猪而言,流产胎儿则表
现为皮肤存在淤血斑,皮下水肿,胸腔及腹腔存在大量淡红色渗出液,肝部呈红黄色且有水肿,脾肿大,心内膜存在出血点。
肠炎型:急性、亚急性卡他性胃肠炎,结膜炎及浆液卡他性鼻炎,以及肠内淋巴充血等为
肠炎型病畜禽的常见表现,此外,其肺部还会存在灰红色病灶,有时还会出现胸膜炎等。
肾包
膜下以及心内外膜经常出血,大脑充血。
在病畜禽肠内,还会出现较为严重的黏连、发炎以及
黏膜炎等症状。
关节炎型:病理变化主要见于病畜禽关节,以及关节的周围、眼部、肺部等。
具体表现为
肢关节、寰枕关节等出现扩张,且存在黄色渗出液,在这些关节邻近的肌肉还存在充血、水肿
等情况,绒毛在患病期间还会变粗糙;而在双眼的周围,会出现滤泡性的结膜炎,滤泡直径及
高度可达到10 mm左右;肺部则会存在轻度实变区以及粉红色的萎陷区。
结膜炎型: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角膜以及结膜囊。
结膜上皮细胞胞浆会在疾病早期最先出
现初体,随后可见原生小体,以及明显的水肿、充血情况。
在滤泡中,则存在淋巴细胞增生的
情况,角膜则会出现水肿、溃疡以及糜烂等变化。
3 诊断
对于部分发生比较严重的全身性疾病的病畜禽,能够从其脏器及血液中检查到病原体,然而,对于大部分衣原体病而言,需要从病变或存在症状的部位采取最为合适的检查材料,如流
产型病例从病畜禽子宫的分泌物、胎盘以及流产胎儿的器官上采取,关节炎型病例从滑液采取,肺炎病例从支气管淋巴结、肺部等采取,肠炎病例在从粪便或肠道黏膜中采取。
对于感染较为
严重的病例,例如绵羊地方性流产的子叶,则可采用姬姆萨氏法或卡斯坦萘达氏法进行涂片染
色镜检,则可得到确诊。
针对多数其他的可疑病例,仅采用镜检的方法是无法得出准确结论的,除此之外还需采用分离法,也即在孵化1周左右的鸡胚卵黄囊内接种病料,需要注意的是,有
些菌株可快速适应于鸡胚的传代,但对于部分菌株,尽管盲目传继超过五代,依然无法看到原
生小体。
开展初次分离操作时,也可在无特定病原的豚鼠或小白鼠中接种病料。
对于反刍动物
而言,由于其衣原体与鹦鹉热衣原体存在多处相似的生物学特性,采取常规的方法是很难区分
开他们的,因此,为展开种的鉴定,还需对分离衣原体展开DNA分析。
具体分析,补体结合反应为常用的血清学方法,通常将经过加热的衣原体悬液作为抗原,
来对被检测的血清进行测定。
一般采取恢复期与急性期双份血清,倘若抗体的滴度升高超过4倍,即为阳性。
其中,动物感染程度会对补体结合反应程度产生直接影响,如绵羊地方性流产中,滴度在流产3周后可上升1000倍,而对于犊牛肺炎来说,其反应不但不明显,而且非常缓慢。
在国内,畜禽一次性血清学普查的判定标准如下:超过1:4为阴性,1:8为可疑,不足1: 16则为阳性。
除了补体结合反应以外,还可开展空斑减数、毒素中和以及血清中和等试验,但
上述方法均无法准确区分开反刍动物的衣原体以及鹦鹉热衣原体,只有展开上述DNA分析方可
对引起感染的衣原体进行明确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