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命》教学实录_教案教学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生命》教学实录
走进生命的XX ---------- 《生命生命》教学实录
XXXX实验小学XX
一、在交流中入课——引发生命的思索
师:我写一个词,相信大家都认识。
(板书:生命)大家一起读
师:生命是什么呢?你问过自己吗?
(教室里一片沉默,老师走到几个同学面前,把话筒递过去。
)生:(依
然坐着,不好意思地)我没有想过。
生:(抓抓脑袋)我也没有想过。
师:我知道,很多同学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猜
猜我想过吗?生:(刚才的
沉重马上一扫而光)想过。
师:(笑问)为什么猜测我想过呢?
生:如果武老师没有想过,就不会给我们出这个问题了。
生:老师没有想过的话,就没有把握上好这节课了。
生:因为武老师比我们大,又是老师,当然应该想过。
生:我觉得你可能想过,但不知道自己想得对不对,所以拿出来和同学们
交流交流。
师:谢谢同学们的信任,说实话,我和你们一样,从没想过“生命是什么的问题。
但是,有人想过,就是她。
(出示课件:杏林子照片)她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师生齐说:杏林子)
杏林子是(我国)台湾一位著名的作家,在她的作品中,有很多是思考生
命问题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篇。
我把题目补充完整(板书:生命)师:你发现了吗,这个题目和我们以前经常读到的文章题目,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呢?
生:这是重复的。
师:哈哈,我没有听xx。
生:以前我们学的都是一个题目,而这次是同样的,而且是重复的。
师:(疑惑的,但很清晰地问)原来我们学的都是一个题目,这次我们学的是两个题目吗?还是没有表达清楚,谁再来试一试。
生:就是我们原来学的课文,题目里的词语只是一遍,我们这次学的是两遍的。
师:我听明白了,但是我觉得表达还是有点儿问题,你来试试!生:同学们以前学的文章,同样的词语只是出现一次,而这次生命出现了两次。
师:终于听明白了!也就是说,原来我们学的文章题目一般都是一个词,或者是一句话,而这一次的题目是两个词,并且两个词——
生:(恍然大悟般)——是同一个词的重复。
师:那么像这样的题目你会读吗?
你来!生:生命(停顿)、生命师:她会读,她知道在这两个词语之间要有所——生:停顿。
师:对!要有停顿,不要连起来读它,谁再读?生:生命(停顿)生命(第二个词音量加大加重)师:她也会读,你知道我为什么说她也会读吗?生:他把第二个生命加强调了。
师:对,他读出来的两个词语在声音的高低、轻重上的变化,读出了区别,所以,你也会读,
生:生命!生命!二、在阅读中品悟:触摸生命的脉搏(一)、初读感知文章内容师:预习课文了没有?
生:预习了。
师:谁来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先读第一段。
生: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师:她读得非常流利,吐字清晰,但是,我有一个更高一点儿的要求:读
书的时候要尽量把这个句子中所表达的内容,通过你的朗读表达出来。
比如这段话中,写作者在干什么。
生:在思考。
师:对,在思考,让我感受到你也在思考。
再试一遍。
生: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师:好多了,哪位同学再来试一试?生: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
师:同学们一起来!生: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师:对,尽量把文字所传递的信息通过你的朗读表达出来。
第二自然段,
谁来读,
生:(读得快而且语气淡)夜晚,我在灯下写稿子,一只飞蛾在我头顶上飞来飞去,骚扰着我。
师:(教师适时打断了学生的朗读)骚扰,理解吗?
生:打扰,扰乱。
师:谁打扰谁?
生:作者在写稿子,飞蛾不断打扰作者。
师:作者感到这只飞蛾非常的……
生:(自由接上)烦人的,讨厌的。
师:再读这句话,让我感受到!
(生读得很有感觉,情感变化体现得也很明显。
)
师:(本段读完后,板书:弹)这个字有两个音,一个读:生:d an子
弹。
师:还有一个读——
生:t an
师:在这个词中读tan 轻声。
(板书:动弹)
(学生继续往下读,读得都很流畅,没有出现错误。
)师:谢谢几位同学精彩的朗读!看得出来,你们的预习做得很扎实。
还有谁读得和他们一样好?或者说比他们还要好?(小手如林,高高举过头顶)
(二)、深读感受生命的含义
师:好,我看到了你们的自信!下面请大家自由读,让我听到每一位同学的读书声。
而且边读边感受那些地方是你没有想到的?
(教室里一片朗朗的书声。
书声中,老师不时弯下身子,侧耳倾听某位学生的朗读。
有时微笑点头,有时对一位同学耳语几句,有时拍拍学生的肩。
)
师:同学们都读完了,有的同学还做下了标记。
哪些地方是你没有想到的?读给大家听吧。
1、走进飞蛾
生:“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
”飞蛾在我的手中坚强不屈,只要有一口气也要和敌人抗争到底的精神让我没有想到。
师:你没有想到这么脆弱的生命却有这么顽强的生命力!
生:“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让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
”作者竟然放了这只飞蛾让我没有想到,因为前文说:“一枝飞蛾不停的在我头顶上飞来飞去,骚扰着我。
”正是因为这只飞蛾很令人讨厌,所以“我一伸手捉住了它。
”,但没想到最后又把它放了。
师: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完成了由讨厌到释放的转变?生:(还是上面的这位同学)这里连续用了三个感叹号,可见,是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让作者非常敬佩,飞蛾落到比它强大无数倍的人手中,虽然它知道自己求生的希望几乎是零,但是依然在奋力挣扎,这种精神让作者敬佩,所以放了它。
生:“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这个“稍”字,说明飞蛾的生命非常脆弱,只要轻轻一捏,它就会死,但他临死不放弃生命,令作者震惊,是作者不得不放了它。
师:他们几个的发言,同学们听明白了么?第一个没想到的是飞蛾的生命竟然如
此的脆弱,——
师生齐: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
师:第二个没想到的是——
生:他的生命力又是非常顽强!(一学生大声接出来这句话)师:(老师赞许地看着她,轻轻点头)对!所以,我们第三个没有想到,杏林子竟然——
生齐:忍不住放了它。
师:既然这个飞蛾有这么多让我们想不到的地方,我们不妨来研究研究它。
同学们再读读这几句话,看看哪一个词最能够引领我们读懂飞蛾的词语。
(生读,读得声音很低,看得出他们在边读边思考。
然后,几只手举了起来。
)
生:震惊值得我们研究。
生:忍不住值得研究。
生:欲望值得研究。
师:很多的词语都值得研究,但时间不允许,我们只能选择其中一个。
(随意指了一位同学)我发现了,刚才他没有发表意见,我们就让他作主从中挑选出一个词吧。
生:我认为应该研究“欲望”。
师:好,我们就来研究研究“欲望”。
你理解这个词么?
(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理解:愿望;心中的想法;心中的希望••…)
师:(老师做疑惑状)飞蛾并没有说自己要逃生,作者怎么感受到了飞蛾心中的想法?我不理解哟。
生:他的行动告诉了作者: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着翅膀。
师:(依然做不解状)我只听说过“言为心声”这个词语,不知道行动也能代表一个人或者动物的心声。
我不相信。
生:(一学生小声说)真的,不信你试试。
师:好的,这位同学说我可以试试,我就拿你来试试。
(教师说着,站在该学生面前,微笑着看着他,伸手拍了拍他的脑袋。
然后问大家)我在说什么?
生:(踊跃举手)老师在说:“你的胆子真大!我很欣赏你!”生:老师在
说:“一个多么可爱的小男孩啊!”(生笑)
师:哈哈,我就是这样想的,看来,行动的确能代表一个人的心声,我相
信了!那飞蛾挣扎着,极力鼓动着翅膀,它在对自己说什么呢?
生: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逃出去。
生:再加把劲,你马上要逃脱了!你不能够在这里丧失自己的生命!你还
有好多事情要做呢!
师:是啊,飞蛾也有自己要做的事情。
生:我还要为这个世界多做点贡献,所以,我必须要逃出去。
师:它会对xx 子说什么呢?
生:你也有生命,我也有生命,你不能够因为自己的强大就随意伤害一个小生命。
生:求求你放了吧,我家中还有孩子没有长大呢。
(众笑)生:放开你的手,给我一条活路,我不会再来打扰你,我给你一个安静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