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百宝嵌|传承千年的极致美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文看懂百宝嵌|传承千年的极致美学
美学家宗白华在《美学漫步》中指出:“ 芙蓉出水” 和” 错采镂金”代表了中国美学史上两种不同的美感或美的理想。
错采镂金属于人工雕琢的美;芙蓉出水属于天生丽质的美。
汉代的铜器陶器,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画,陶潜的诗,宋代的白瓷,这是“初发芙蓉,自然可爱”的美。
以此类推,传统的百宝嵌作品可算是镂金错采之美。
何为百宝嵌?
从字面上来说,“百宝”两字直接点明其工艺的贵重程度,指的是“金、银、宝石、珊瑚、翡翠、水晶、玛瑙、螺钿”等珍贵之物。
“嵌”意为把东西卡在空隙之中。
将珍贵材料钉入木器或漆器之中,组成花卉翎毛、人物山水等纹样或图画,此工艺便是百宝嵌。
明周制紫檀百宝嵌烹茶图提盒(中国嘉德)百宝嵌,又名“周制”,是在螺钿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明末清初扬州艺人周翥首
创,古籍中多有记载。
清人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记载道:“周制之法,惟扬州有之。
明宋有周姓者,始创此法,故名周法。
其法以金、银、宝石、真珠、珊瑚、碧玉、翡翠、水晶、玛瑙、玳瑁、车渠、青金、绿松、螺钿、象牙、密蜡、沉香为之,雕成山水、人物、树木、楼台,花卉、翎毛,嵌于檀,梨、漆器之上。
”
图|中国嘉德
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里记载:“如雕刻宝嵌紫檀等器,其费心思工本,为一代之绝。
”从这两段记载中不难看出百宝嵌工艺用料之珍奇,在当时属奢侈之物,绝非寻常人家所能享用。
因而,拥有一
件上好的百宝嵌器物,不仅可赏珠宝美玉之荟萃,也可彰显自己雍容华贵的生活品质。
图|中国嘉德
百宝嵌的应用及发展
说起百宝嵌的应用范围,那叫一个广泛,大而屏风、床、桌、椅、书架,小则书箱、笔筒、盖盒、香炉、鼻烟壶等,均可见其身影。
或秀美而内敛,或华贵而张扬,风格多变。
图|檀藏传承
图|檀藏传承
图|檀藏传承
明朝晚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
正所谓“事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大量穷工极巧的器物应运而生,百宝嵌工艺
正是在这一背景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明大漆百宝嵌婴戏图方角柜(中国嘉德)
而到了清代这一时期,便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扬广大。
特别是在乾隆一朝,百宝嵌工艺日臻成熟,并在宫廷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除宫内的“造办处”,扬州、广州亦是百宝嵌器物制作的中心,并且,先后涌现出王国琛、卢映之、卢葵生之辈,精于此技。
这一时
期的迅速发展与当时的审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此时期造物追求精益求精,富丽华美,与百宝嵌工艺所呈现的效果相一致,故而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清道光紫檀黃漆地百寶嵌案屏(中国嘉德)清晚期,国势日渐衰落,百宝嵌的制作也呈式微之势,一度濒于失传。
而今,越来越多的人领略到百宝嵌器物之美,其制作又开始复兴起来,实乃一件幸事。
清乾隆紫檀贴皮漆地百宝嵌挂屏(中国嘉德)百宝嵌的形式与题材
百宝嵌分两种形式,一种凸嵌,一种平嵌。
凸嵌,即所嵌之物高于地子表面,隆起如浮雕,富有强烈的立体感。
是在家具上,依据纹饰,刻出相应的凹槽,将镶嵌之物放于凹糟之内。
平嵌,即所嵌之物与地子表面齐平。
是先制作家具骨架,上生漆,压实晾干后,再涂生漆,趁生漆发粘,将镶嵌之物按照纹饰粘好,再上漆、打磨,如此过程重复两到三遍,使漆层高过嵌件,最后经打磨,把嵌件表面完全显露出来。
再上一道光漆,即为成器。
清中期紫檀百宝嵌拜盒(中国嘉德)虽不同器物所用的材料多种多样,富于变化,但其组成的装饰图案颇有定性,大抵可分为花鸟题材、山水题材、人物题材、动物题材以及其他题材。
花鸟题材花卉与鸟兽的结合,总能给人生机勃勃之感,其图案与中国传统的花鸟绘画有一定相似之处。
花果枝叶与鸟兽的色彩往往形成鲜明对比,颇有悦人眼目之感。
亦有通过花鸟题材表达对生活的美好的祝愿,如喜鹊与梅花组成喜上眉梢。
图|檀藏传承
山水题材
以山水为题材的百宝嵌器物总能予人气势磅礴之感,配以人物、
楼台、树木等,尽显非凡卓越之气派。
古代文人墨客历来对山水情有独钟,通过对山水之景的观赏、吟诵以及描绘,表达自己内心的精神世界,强调“静淡远”。
这一钟情在百宝嵌器物上亦展现地淋漓尽致。
人物题材
以人物为题材的百宝嵌器物大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气息浓厚,有一定的叙事性,如婴戏图,也有的蕴含吉祥寓意。
明晚期黑漆百宝嵌婴戏图官皮箱(中国嘉德)
动物题材
常见的动物题材有禽鸟、瑞兽、鱼等,大多是通过展现其优美姿态表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常与花卉纹饰组合出现。
也有的赋予了器物吉庆寓意,如松鹤象征着延年益寿。
图|檀藏传承其他题材
其中,有两类较为特殊,即博古纹题材与福寿纹题材,常与花卉纹搭配使用。
博古纹题材展现了不同形制的器具,与百宝嵌工艺结合,
更具装饰性。
图|檀藏传承
沧海桑田,百宝嵌如同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珍珠,虽尘封有时,但只要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就难以忽略其散发出的古典韵味。
难怪有人称赞道,“尔不见当今甲第与王宫,织成布障银屏风。
缀珠陷钿贴云母,五金七宝相玲珑”。
品其流光溢彩,探其历史工艺,如同一坛好酒,越品越醇,又怎能不心动?
来源:网络,图片檀藏传承及中国嘉德,版权归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