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电视台网络非线性编辑系统构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县级电视台网络非线性编辑系统构想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网络化的发展,电视节目编辑已经不能适应基于计算机平台的个体非线性编辑模式,为了克服单机非线性编辑系统存在的素材无法共享、不能并行编辑大型工程、模板无法统一等问题,网络化非线性编辑系统创建了一种全新的电视节目编辑模式,大幅度地提高了节目编辑素材的使用率和工作效率,真正做到资源共享,为大型编辑工程模块化编辑起到了铺垫作用。

关键词非线性编辑;网络编辑;网络非线性编辑;网络管理;电视台;素材共享
中图分类号G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26-0014-02
随着网络数字技术的发展,电视节目编辑已由过去的线性编辑模式发展到了基于计算机平台的非线性编辑模式。

随着单机非线性编辑的广泛使用,效率不高、不能多人同时编辑、资源孤立的缺点也逐渐暴露出来。

为了克服单机非线性编辑系统存在的不足,网络化非线性编辑系统创建了一种全新的电视节目编辑模式,大幅度地提高了节目编辑素材的使用率和工作效率,真正做到资源共享,为大型编辑工程模块化编辑起到了铺垫作用。

1 网络非线编与单机编辑的优势比较
1.1 硬件构成
目前,电视节目制作单位大都使用单机非线编模式,每套非线编系统外围设备一般都配置有数字BETACAM、DVCAM 、DVCPRO 、最新的P2读卡器或者P2录放机等各种格式的录放像机等,设备投入大、而利用率低,不但浪费资源空间,导入导出都很费时费事。

网络化非线性编辑系统是以上下载服务器为核心工作,全系统基本配置一套外围设备即可,有时考虑到工作交替性,数字录放像机可配置两套,作为节目素材的上、下载。

网络中各用户编辑的节目可以存放到服务器设定的磁盘和目录中,也可以保存在本机,使设备利用率大大提高。

1.2 系统维护成本
使用单机非线编设备,由于设备型号不同,整个系统维护起来比较复杂。

而网络非线编系统各个用户机之间通过交换机链接,线路简单、清晰,每套非线编相对独立,系统维护方便,任何一套非线编出问题都不会影响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行。

但前提条件就是为保证实时编辑,网络带宽及磁盘的读写速度必须得到保证,而现在的计算机发展日新月异,这个问题在现在也不是问题。

1.3 资源利用
单机非线性编辑,成品带在各个部门传递,速度慢,效率低,
其他制作人员使用他人的节目或素材,需经过重新复制或上下载,不仅耽误时间,还容易产生人为原因事故,有些专题和栏目不得不放弃原始资料而重新组织拍摄,浪费资源且效率低,难以实现资源共享。

网络非线性编辑,各个工作站编辑点可以将素材片段、节目成品放在共享资源库中,供其他制作工作站调用,用户与用户之间也可以进行节目交流和共享,编辑方便快捷,稳定可靠,易于实现同任务的分工合作,特别适用于专题片和大型栏目的制作,如果配合一套专用的素材搜索管理软件,将对素材的管理、查找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1.4 电视制作的发展趋势
制作技术含量高、表现手法多样的高质量电视节目,并做到成本低、效率高,是电视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根据实践经验,在达到同样效果的情况下,网络非线编相对单机非线编硬件投资能够节约40%~50% ,而效率可以提高40%以上,网络非线编正在成为电视节目制作的主导模式。

2 网络非线编系统的基本结构
2.1 网络结构
系统采用以太网星型结构,由至少一台存储服务器、多台编辑工作站、多通道硬盘阵列构成。

同时通过千兆以太网和存储服务器连接。

系统构成如图1 所示,各部分简要介绍如下。

服务器系统需要至少一台服务器,用于网络管理、提供共享存储服务,用户工作站盘阵用于存储素材、字幕和节目。

用户工作站一般配置4~5 台,用于素材采集、实时编辑、配音、加字幕、合成和节目输出,除了素材质量不同,有卡工作站和无卡工作站的编辑功能基本类似,最大的不同是在有
卡工作站上可以实现实时三维特技。

无卡工作站用于常规编辑、特技、配音和字幕制作,在系统组建中,国产网编系统可任意组网,而国外网编系统一般有数量限制,如AVID 系统每组不超过20 台用户机,如要扩展是以一组为单位进行联网。

2.2 工作原理
系统工作原理主要由3个步骤构成。

采集:有卡工作站同时采集有卡工作站和无卡工作站素材,分别存放到有卡工作站盘阵和无卡工作站盘阵。

编辑、配音和字幕制作:有卡工作站对存放在有卡工作站盘阵中的素材进行编辑,并能直接输出到磁带或播出系统进
行播出;无卡工作站对无卡工作站盘阵中的素材进行编辑,形成VSR节目文件,每台工作站都能制作字幕和配音,并在整个网络中共享使用。

合成输出:在有卡工作站上完成节目的最终合成和输出,节目可以录制到磁带,或生成为标准MPEG-2 IBP 帧格式(MPG或M2V) 或者渲染P2硬盘播出文件供播出系统播出。

有权限的用户可以在任何一台编辑工作站上打开另一台工
作站制作的节目,素材、特技库、制作人、节目等都由系统管理,用户不需关心具体存放位置。

3 实施案例
3.1 A VID 网络非线性编辑系统的优点
A VID 技术公司提供从节目制作、管理到播出的全方位数字媒体解决方案,为媒体制作提供从视频、音频、电影动画、特技到流媒体制作等多方面世界领先的技术手段,其产品可
用于电视制作、新闻制作、商业广告、音乐节目和CD 以及企业宣传节目和大部分的影片制作,该系统最大限度地实现
了网络资源共享,系统分网络编辑、高端编辑、移动编辑3 个集群,代表了当今技术发展的走向。

该系统采用全球新闻界通用的DVCpro/ DV25 数字格式,支持非压缩SDI、M-J EPG、DV25/ 50 多种格式,而且能与其他无卡机建立无缝工作流程,满足标准的数字化电视节
目网络非线性编辑制作系统,亦能参与商业节目制作。

3.2 真正的工作共享网络
A VID 网络非线性编辑系统中的所有素材存储于中央存储硬盘,多个用户可同时读写、调用同一段素材,每个用户可分段工作,其他用户可再次修改,工作过程中不需要重复拷贝数据,能够实现网络化的实时I/ O、实时编辑、实时2D/ 3D DVE、实时字幕、同期声,A VID 是真正的工作共享而不是简
单的数据共享。

4 结论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非线性编辑系统将在中小电视台的电视节目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对系统选型、基本工作原理进行系统分析,旨在构建性价比高、高效实用的网络非线编系统,以提高节目制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