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钢结构材料 §2.1 结构钢材的破坏形式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折线或曲线的弹一塑
性强化模型较为复杂些, 但可较准确地描述钢筋 的大变形性能。
第二章 钢结构材料
§2.2钢结构对钢材性能的要求
对高强度钢材,如碳素钢丝、钢绞线和热处理钢材拉 伸曲线上没有明显的屈服台阶。取对应于残余应变为 0.2%时的应力f0.2作为屈服点fy,根据试验结果得 f0.2 =(0.8~0.9)fb
摆锤
r2.5 r1 r2.5
2
10
10
r0.25
10
1:5
40 55
45 55
(a)
(b)
10
2
2
第二章 钢结构材料
§2.2钢结构对钢材性能的要求
韧性好表示在动荷载作用下破坏时能吸收比较多的能量, 从而提高结构抵抗动力荷载的能力,降低脆性破坏的危险程 度。 对需要验算疲劳的结构所用钢材应具有在不同试验温度下 的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其它重要的受拉或受弯的焊接构 件中,厚度大于16mm的钢材应具有常温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而对塑性、韧性、冷弯性能和可焊性无明显不良影响,含量过大(达 1%左右)时,会降低钢材的塑性、韧性、抗锈蚀性和可焊性。一般 含硅量不超过0.3%。 为改善钢材的性能,可掺入一定数量的其它元素,如铝(Al)、铬 (Cr)、镍(Ni)、铜(Cu)、钛(Ti)、钒(V)等。
第二章 钢结构材料
§2.3 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
脆性破坏是在塑性变形很小,甚至没有塑性变形的情况下突
然发生的,破坏时构件的计算应力可能小于钢材的屈服点,破 坏的断口平齐并呈有光泽的晶粒状。由于脆性破坏前没有明显 的征兆,不能及时觉察和补救,破坏后果严重。如1972年廊坊 因一个杆脆断导致屋架倒塌,1999年四川綦江大桥倒塌等。因 此,在钢结构的设计、施工和使用中,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 避免一切发生脆性破坏的可能性。
第二章 钢结构材料 §2.1 结构钢材的破坏形式
钢材在各种作用下会发生两种破坏形式,即塑性破坏和脆性 破坏,两者的破坏特征有明显的区别。
塑性破坏是由于构件的应力达到材料的极限强度而产生的,
破坏断口呈纤维壮,色泽发暗,破坏前有较大的塑性变形,且 变形持续时间长,容易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补救措施,通常不 会引起严重后果。
⑶轧制
钢的轧制是在高温(1200℃~1300℃)和压力作用下将钢锭热轧成钢板 或型钢。轧制使钢锭中的小气孔、裂纹等缺陷焊合起来,使金属组织更 加致密,并能消除显微组织缺陷,从而改善了钢材的力学性能。一般来 说,轧制的钢材愈小(愈薄),其强度愈高,塑性和冲击韧性也愈好。 由此规范对钢材按厚度进行分组。
第二章 钢结构材料
§2.2钢结构对钢材性能的要求
3. 韧性好
韧性是指钢材在塑性变形和断裂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 是衡量钢材抵抗动力荷载能力的指标,它是强度和塑性的综 合表现,是判断钢材在动力荷载作用下是否出现脆性破坏的 重要指标之一。 韧性的好坏用冲击韧性值表示,它是对带有夏比V型缺口 (Charpy)试件进行冲击试验测得的试件断裂时的冲击功。
第二章 钢结构材料
§2.3 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
⑵冶金缺陷
常见的冶金缺陷有偏析、非金属夹杂、气孔、裂纹及分层等。偏析是指 钢中化学成分分布不均匀,特别是硫、磷偏析严重恶化钢材的性能;非 金属夹杂是指钢中含有硫化物、氧化物等杂质;气孔是由于氧化铁与碳 作用生成的一氧化碳不能充分逸出而形成的;非金属夹杂物在轧制后会 造成钢材的分层。这些缺陷都将降低钢材的性能。分层使钢材沿厚度受 拉的性能大大降低。
⑸锰(Mn)。锰是一种弱脱氧剂,适量的锰含量可以有效地提
高钢材的强度,又能消除硫、氧对钢材的热脆影响,而不显著降低钢 材的塑性和韧性。但含量过高将使钢材变脆,降低钢材的抗锈蚀性和 可焊性。锰在碳素结构钢中的含量为0.3%~0.8%,在低合金钢中一般 为1.2%~1.6%。
⑹硅(Si)。硅是一种强脱氧剂,适量的硅可提高钢材的强度,
2.冶炼、轧制、热处理
⑴冶炼
平炉和氧气顶吹转炉来冶炼,二者钢材质量基本相同,都较好。 为排除钢水中的氧元素,浇铸前要向钢液中投入脱氧剂,按脱氧程度的不 同,形成沸腾钢、半镇静钢、镇静钢和特殊镇静钢。 沸腾钢是以锰作为脱氧剂,脱氧不充分,钢水出现剧烈沸腾现象而得名。 因沸腾钢含有较多的氧、氮等元素,其塑性、韧性和可焊性较差,容易发 生时效和变脆。但沸腾钢成品率高,成本较低,质量能满足一般承重结构 的要求,因而广泛应用。 镇静钢除了加锰以外,还加强脱氧剂硅,脱氧比较充分。具有较高的冲 击韧性,较小的时效敏感性和冷脆性,冷弯性能、可焊性和抗锈蚀性较好 等优点。但成品率低,成本较高。 半镇静钢的脱氧程度介于沸腾钢和镇静钢之间,其性能也介于二者之间。 特殊镇静钢是在用锰和硅脱氧之后,再用铝等进行补充脱氧,能明显改善 各项力学性能。
Mn 1 1 C C (Cr Mo V) (Ni Cu) E 6
钢材的性能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有些因素会促使钢材产生脆性破 坏,应格外重视。
1.化学成分
钢材是由各种化学成分组成的,其基本元素为铁(Fe),碳素结构钢 中铁占99%,碳和其他元素仅占1%,但对钢材的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普通低合金钢中还含有低于5%的合金元素。
a
d
d+2.1a
α
第二章 钢结构材料
§2.2钢结构对钢材性能的要求
5. 可焊性好
可焊性是指在一定的焊接工艺和结构条件下,钢材经过焊接 后能够获得良好的焊接接头的性能。可分为施工上的可焊性 的和使用上的可焊性。 施工上的可焊性好是指在一定的焊接工艺下,焊缝金属及 其附近金属均不产生裂纹; 使用上的可焊性好是指焊接构件在施焊后的力学性能不低于 母材的力学性能。 钢材的可焊性受碳含量和合金元素含量的影响。普通碳素 钢当其含碳量在0.27%以下,含锰量在0.7%以下,含硅量在 0.4%以下,硫、磷含量各在0.05%以下时,可焊性是好的。 对低合金钢,用碳当量CE衡量其可焊性。碳当量CE越高可焊 性越差 。
⑴碳(C)。碳是碳素结构钢中仅次于铁的主要元素,是钢材强度的
主要来源,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材强度提高,而塑性和韧性、尤其是 低温冲击韧性下降,同时可焊性、抗腐蚀性、冷弯性能明显降低。因此 结构用钢的含碳量一般不应超过0.22%,对焊接结构应低于0.2%。
⑵硫(S)。硫是一种有害元素,降低钢材的塑性、韧性、可焊性、
§2.2钢结构对钢材性能的要求
1.较高的强度
钢材的强度指标主要有屈服强度(屈服点)fy和抗拉强度fu , 可通过钢材的静力单向拉伸试验获得。 标准试件(GB228—63)l0/d=5或10,常温(20℃)下缓慢加 载,一次完成。标准拉伸曲线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弹性阶段(OE段):材料处于纯弹性,卸载后无残余应变; A点所对应的应力为比例极限,而 E 点 所 对 应的 应 力为弹性极限。 2 fp 200 N/mm Q235钢的比例极限, 对应的应变 p 0.1 %。
第二章 钢结构材料
§2.2钢结构对钢材性能的要求
应力-应变关系
可根据不同要求选用计算模型。 理想弹塑性型最为简单,一般结构破坏时钢材的应变 (≯1%) 尚未进入强化段。
弹性强化模型为二折线,
屈服后的应力一应变关 系简化为很平缓的斜直 线,可取E|=0.01Es,优 点是应力和应变关系的 惟一性。
第二章 钢结构材料
§2.2钢结构对钢材性能的要求
4. 合格的冷弯性能
冷弯性能是指钢材在常温下冷加工发生塑性变形时,对产 生裂纹的抵抗能力。用冷弯试验来检验,如果试件弯曲180°, 无裂纹、断裂或分层,即认为试件冷弯性能合格。 冷弯试验不仅能直接检验钢材的弯曲变形能力或塑性变形, 还能暴露出钢材的内部缺陷。冷弯性能是衡量钢材力学性能的 综合指标。 结构构件在制作、安装过程中要进行冷加工, 尤其是焊接结构焊后变形的调直等工序都需 要钢材有合格的冷弯性能。而非焊接的重要 结构(如吊车梁、大跨度重型桁架等)以及 需要弯曲成型的构件等,亦都要求具有冷弯 性能合格的保证。 钢材的强度、塑性、冲击韧性和冷弯性能称 为钢材的力学性能或机械性能。
第二章 钢结构材料
§2.2钢结构对钢材性能的要求
从拉伸曲线可以得到: 钢材的屈服强度fy与比例极限fp和弹性极限fe很接近,在屈服 强度之前,钢材应变很小,而在屈服强度以后,钢材产生很大 的塑性变形,常使结构出现了使用上不允许的残余变形。因此 认为:屈服强度是设计时钢材可以达到的最大应力,钢材可看 作为理想的弹塑性。 抗拉强度fu是钢材破坏前能够承受的最大应力,屈强比(fy /fu) 是衡量钢材强度储备的一个系数,屈强比愈低钢材的安全储备 愈大,但屈强比过小时,钢材强度的利用率太低,不够经济; 屈强比过大时,安全储备太小而不够安全。 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是承重结构所用钢材应具有的基本保证 项目,对一般非承重结构构件所用钢材只要保证抗拉强度即可。
抗锈蚀性等,在高温时使钢材变脆,即热脆。因此,钢材中硫的含量不 得超过0.05%,在焊接结构中不超过0.045%。
第二章 钢结构材料 §2.3 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
⑶磷(P)。磷也是一种有害元素,虽磷的存在使钢材的强度和
抗锈蚀性提高,但严重降低钢材的塑性、韧性、可焊性、冷弯性能等, 特别是在低温时使钢材变脆,即冷脆。钢材中磷的含量一般不得超过 0.045%。磷在钢材中的强化作用十分显著,有些国家生产高磷钢,含 磷量最高可达0.08%~0.12%,由此引起的不利影响通过降低含碳量来 弥补。
热轧的钢材由于不均匀冷却产生残余应力,一般在冷却较慢处产生拉应 力,早冷却处产生压应力
第二章 钢结构材料
§2.3 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
⑷热处理 钢的热处理就是将钢在固态范围内施以不同的加热、保 温和冷却,以改变其性能的一种工艺,根据加热和冷却方 法的不同,建筑结构钢的热处理主要有:退火处理、正火 处理、淬火处理、回火处理。热处理可改善钢的组织和性 能,消除残余应力。淬火加高温回火的综合操作称为调质 处理,可让钢材获得强度、塑性和韧性都较好的综合性能。
l 1 0 l 100 l
0
值愈大,钢材的塑性愈好。试件l0/d=5和=10时测得的伸长率 分别以δ5和δ10表示,d为试件直径。当试件为板材时, 和 l0 11 ,F0为试件横截面面积。 l0 5 .65 F .3 F 0 0
第二章 钢结构材料
§2.2钢结构对钢材性能的要求
塑性好则结构破坏前变形比较明显,从而可避免发生脆性破 坏。塑性好还能调整局部高峰应力,使应力重分布,趋于平 缓,并能提高构件的延性和结构的抗震能力。 承重结构用的钢材,不论在静力荷载或动力荷载作用下, 以及在加工制作过程中,除了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外,尚应要 求具有足够的伸长率,对非承重结构构件所用钢材也要保证 其伸长率。
§2.2钢结构对钢材性能的要求
(2) 屈服阶段(ECF段) 应力波动的最低值称为屈服点或屈服强度,屈服阶段从开始 (E点)到曲线再度上升(F点)的变形范围较大,相应的应变幅 2 度称为流幅。Q235钢的屈服点 fy 235 ,对应的应变 N/ mm y 0.15 %,流幅0.15%~2.5%。 (3) 强化阶段(FB段) 应变的增加快于应力的增加,塑性特性明显。B点的应力为抗 拉强度或极限强度。 (4) 颈缩阶段(BD段) 极限强度后,试件出现局部截面 横向收缩,塑性变形迅速增大,即 颈缩现象。此时,只要荷载不断降 低,变形能继续发展,直至D点试 件断裂。
⑷氧(O)和氮(N)。氧和氮都是钢材的有害杂质,氧的作用
与硫类似,使钢材产生热脆,一般要求其含量小于0.05%;而氮的作 用与磷类似,使钢材产生冷脆,一般要求其含量小于0.008%。由于氧、 氮容易在冶炼过程中逸出,且根据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脱氧处理,其 含量一般不会超过极限含量。
第二章 钢结构材料 §2.3 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
第二章 钢结构材料
§2.2钢结构对钢材性能的要求
硬钢的应力—应变关系一般采用Ramberg—Osgood模 型。
参数n=7~30,取决于钢材的种类。 黄成若根据钢筋的试验结果建议的计算式
第二章 钢结构材料
§2.2钢结构对钢材性能的要求
2. 良好的塑性
塑性是指钢材在应力超过屈服点后,能产生显著的残余变形 (塑性变形)而不立即断裂的性质。一般用伸长率来衡量, 它由钢材的静力单向拉伸试验得到。
性强化模型较为复杂些, 但可较准确地描述钢筋 的大变形性能。
第二章 钢结构材料
§2.2钢结构对钢材性能的要求
对高强度钢材,如碳素钢丝、钢绞线和热处理钢材拉 伸曲线上没有明显的屈服台阶。取对应于残余应变为 0.2%时的应力f0.2作为屈服点fy,根据试验结果得 f0.2 =(0.8~0.9)fb
摆锤
r2.5 r1 r2.5
2
10
10
r0.25
10
1:5
40 55
45 55
(a)
(b)
10
2
2
第二章 钢结构材料
§2.2钢结构对钢材性能的要求
韧性好表示在动荷载作用下破坏时能吸收比较多的能量, 从而提高结构抵抗动力荷载的能力,降低脆性破坏的危险程 度。 对需要验算疲劳的结构所用钢材应具有在不同试验温度下 的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其它重要的受拉或受弯的焊接构 件中,厚度大于16mm的钢材应具有常温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而对塑性、韧性、冷弯性能和可焊性无明显不良影响,含量过大(达 1%左右)时,会降低钢材的塑性、韧性、抗锈蚀性和可焊性。一般 含硅量不超过0.3%。 为改善钢材的性能,可掺入一定数量的其它元素,如铝(Al)、铬 (Cr)、镍(Ni)、铜(Cu)、钛(Ti)、钒(V)等。
第二章 钢结构材料
§2.3 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
脆性破坏是在塑性变形很小,甚至没有塑性变形的情况下突
然发生的,破坏时构件的计算应力可能小于钢材的屈服点,破 坏的断口平齐并呈有光泽的晶粒状。由于脆性破坏前没有明显 的征兆,不能及时觉察和补救,破坏后果严重。如1972年廊坊 因一个杆脆断导致屋架倒塌,1999年四川綦江大桥倒塌等。因 此,在钢结构的设计、施工和使用中,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 避免一切发生脆性破坏的可能性。
第二章 钢结构材料 §2.1 结构钢材的破坏形式
钢材在各种作用下会发生两种破坏形式,即塑性破坏和脆性 破坏,两者的破坏特征有明显的区别。
塑性破坏是由于构件的应力达到材料的极限强度而产生的,
破坏断口呈纤维壮,色泽发暗,破坏前有较大的塑性变形,且 变形持续时间长,容易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补救措施,通常不 会引起严重后果。
⑶轧制
钢的轧制是在高温(1200℃~1300℃)和压力作用下将钢锭热轧成钢板 或型钢。轧制使钢锭中的小气孔、裂纹等缺陷焊合起来,使金属组织更 加致密,并能消除显微组织缺陷,从而改善了钢材的力学性能。一般来 说,轧制的钢材愈小(愈薄),其强度愈高,塑性和冲击韧性也愈好。 由此规范对钢材按厚度进行分组。
第二章 钢结构材料
§2.2钢结构对钢材性能的要求
3. 韧性好
韧性是指钢材在塑性变形和断裂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 是衡量钢材抵抗动力荷载能力的指标,它是强度和塑性的综 合表现,是判断钢材在动力荷载作用下是否出现脆性破坏的 重要指标之一。 韧性的好坏用冲击韧性值表示,它是对带有夏比V型缺口 (Charpy)试件进行冲击试验测得的试件断裂时的冲击功。
第二章 钢结构材料
§2.3 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
⑵冶金缺陷
常见的冶金缺陷有偏析、非金属夹杂、气孔、裂纹及分层等。偏析是指 钢中化学成分分布不均匀,特别是硫、磷偏析严重恶化钢材的性能;非 金属夹杂是指钢中含有硫化物、氧化物等杂质;气孔是由于氧化铁与碳 作用生成的一氧化碳不能充分逸出而形成的;非金属夹杂物在轧制后会 造成钢材的分层。这些缺陷都将降低钢材的性能。分层使钢材沿厚度受 拉的性能大大降低。
⑸锰(Mn)。锰是一种弱脱氧剂,适量的锰含量可以有效地提
高钢材的强度,又能消除硫、氧对钢材的热脆影响,而不显著降低钢 材的塑性和韧性。但含量过高将使钢材变脆,降低钢材的抗锈蚀性和 可焊性。锰在碳素结构钢中的含量为0.3%~0.8%,在低合金钢中一般 为1.2%~1.6%。
⑹硅(Si)。硅是一种强脱氧剂,适量的硅可提高钢材的强度,
2.冶炼、轧制、热处理
⑴冶炼
平炉和氧气顶吹转炉来冶炼,二者钢材质量基本相同,都较好。 为排除钢水中的氧元素,浇铸前要向钢液中投入脱氧剂,按脱氧程度的不 同,形成沸腾钢、半镇静钢、镇静钢和特殊镇静钢。 沸腾钢是以锰作为脱氧剂,脱氧不充分,钢水出现剧烈沸腾现象而得名。 因沸腾钢含有较多的氧、氮等元素,其塑性、韧性和可焊性较差,容易发 生时效和变脆。但沸腾钢成品率高,成本较低,质量能满足一般承重结构 的要求,因而广泛应用。 镇静钢除了加锰以外,还加强脱氧剂硅,脱氧比较充分。具有较高的冲 击韧性,较小的时效敏感性和冷脆性,冷弯性能、可焊性和抗锈蚀性较好 等优点。但成品率低,成本较高。 半镇静钢的脱氧程度介于沸腾钢和镇静钢之间,其性能也介于二者之间。 特殊镇静钢是在用锰和硅脱氧之后,再用铝等进行补充脱氧,能明显改善 各项力学性能。
Mn 1 1 C C (Cr Mo V) (Ni Cu) E 6
钢材的性能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有些因素会促使钢材产生脆性破 坏,应格外重视。
1.化学成分
钢材是由各种化学成分组成的,其基本元素为铁(Fe),碳素结构钢 中铁占99%,碳和其他元素仅占1%,但对钢材的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普通低合金钢中还含有低于5%的合金元素。
a
d
d+2.1a
α
第二章 钢结构材料
§2.2钢结构对钢材性能的要求
5. 可焊性好
可焊性是指在一定的焊接工艺和结构条件下,钢材经过焊接 后能够获得良好的焊接接头的性能。可分为施工上的可焊性 的和使用上的可焊性。 施工上的可焊性好是指在一定的焊接工艺下,焊缝金属及 其附近金属均不产生裂纹; 使用上的可焊性好是指焊接构件在施焊后的力学性能不低于 母材的力学性能。 钢材的可焊性受碳含量和合金元素含量的影响。普通碳素 钢当其含碳量在0.27%以下,含锰量在0.7%以下,含硅量在 0.4%以下,硫、磷含量各在0.05%以下时,可焊性是好的。 对低合金钢,用碳当量CE衡量其可焊性。碳当量CE越高可焊 性越差 。
⑴碳(C)。碳是碳素结构钢中仅次于铁的主要元素,是钢材强度的
主要来源,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材强度提高,而塑性和韧性、尤其是 低温冲击韧性下降,同时可焊性、抗腐蚀性、冷弯性能明显降低。因此 结构用钢的含碳量一般不应超过0.22%,对焊接结构应低于0.2%。
⑵硫(S)。硫是一种有害元素,降低钢材的塑性、韧性、可焊性、
§2.2钢结构对钢材性能的要求
1.较高的强度
钢材的强度指标主要有屈服强度(屈服点)fy和抗拉强度fu , 可通过钢材的静力单向拉伸试验获得。 标准试件(GB228—63)l0/d=5或10,常温(20℃)下缓慢加 载,一次完成。标准拉伸曲线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弹性阶段(OE段):材料处于纯弹性,卸载后无残余应变; A点所对应的应力为比例极限,而 E 点 所 对 应的 应 力为弹性极限。 2 fp 200 N/mm Q235钢的比例极限, 对应的应变 p 0.1 %。
第二章 钢结构材料
§2.2钢结构对钢材性能的要求
应力-应变关系
可根据不同要求选用计算模型。 理想弹塑性型最为简单,一般结构破坏时钢材的应变 (≯1%) 尚未进入强化段。
弹性强化模型为二折线,
屈服后的应力一应变关 系简化为很平缓的斜直 线,可取E|=0.01Es,优 点是应力和应变关系的 惟一性。
第二章 钢结构材料
§2.2钢结构对钢材性能的要求
4. 合格的冷弯性能
冷弯性能是指钢材在常温下冷加工发生塑性变形时,对产 生裂纹的抵抗能力。用冷弯试验来检验,如果试件弯曲180°, 无裂纹、断裂或分层,即认为试件冷弯性能合格。 冷弯试验不仅能直接检验钢材的弯曲变形能力或塑性变形, 还能暴露出钢材的内部缺陷。冷弯性能是衡量钢材力学性能的 综合指标。 结构构件在制作、安装过程中要进行冷加工, 尤其是焊接结构焊后变形的调直等工序都需 要钢材有合格的冷弯性能。而非焊接的重要 结构(如吊车梁、大跨度重型桁架等)以及 需要弯曲成型的构件等,亦都要求具有冷弯 性能合格的保证。 钢材的强度、塑性、冲击韧性和冷弯性能称 为钢材的力学性能或机械性能。
第二章 钢结构材料
§2.2钢结构对钢材性能的要求
从拉伸曲线可以得到: 钢材的屈服强度fy与比例极限fp和弹性极限fe很接近,在屈服 强度之前,钢材应变很小,而在屈服强度以后,钢材产生很大 的塑性变形,常使结构出现了使用上不允许的残余变形。因此 认为:屈服强度是设计时钢材可以达到的最大应力,钢材可看 作为理想的弹塑性。 抗拉强度fu是钢材破坏前能够承受的最大应力,屈强比(fy /fu) 是衡量钢材强度储备的一个系数,屈强比愈低钢材的安全储备 愈大,但屈强比过小时,钢材强度的利用率太低,不够经济; 屈强比过大时,安全储备太小而不够安全。 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是承重结构所用钢材应具有的基本保证 项目,对一般非承重结构构件所用钢材只要保证抗拉强度即可。
抗锈蚀性等,在高温时使钢材变脆,即热脆。因此,钢材中硫的含量不 得超过0.05%,在焊接结构中不超过0.045%。
第二章 钢结构材料 §2.3 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
⑶磷(P)。磷也是一种有害元素,虽磷的存在使钢材的强度和
抗锈蚀性提高,但严重降低钢材的塑性、韧性、可焊性、冷弯性能等, 特别是在低温时使钢材变脆,即冷脆。钢材中磷的含量一般不得超过 0.045%。磷在钢材中的强化作用十分显著,有些国家生产高磷钢,含 磷量最高可达0.08%~0.12%,由此引起的不利影响通过降低含碳量来 弥补。
热轧的钢材由于不均匀冷却产生残余应力,一般在冷却较慢处产生拉应 力,早冷却处产生压应力
第二章 钢结构材料
§2.3 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
⑷热处理 钢的热处理就是将钢在固态范围内施以不同的加热、保 温和冷却,以改变其性能的一种工艺,根据加热和冷却方 法的不同,建筑结构钢的热处理主要有:退火处理、正火 处理、淬火处理、回火处理。热处理可改善钢的组织和性 能,消除残余应力。淬火加高温回火的综合操作称为调质 处理,可让钢材获得强度、塑性和韧性都较好的综合性能。
l 1 0 l 100 l
0
值愈大,钢材的塑性愈好。试件l0/d=5和=10时测得的伸长率 分别以δ5和δ10表示,d为试件直径。当试件为板材时, 和 l0 11 ,F0为试件横截面面积。 l0 5 .65 F .3 F 0 0
第二章 钢结构材料
§2.2钢结构对钢材性能的要求
塑性好则结构破坏前变形比较明显,从而可避免发生脆性破 坏。塑性好还能调整局部高峰应力,使应力重分布,趋于平 缓,并能提高构件的延性和结构的抗震能力。 承重结构用的钢材,不论在静力荷载或动力荷载作用下, 以及在加工制作过程中,除了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外,尚应要 求具有足够的伸长率,对非承重结构构件所用钢材也要保证 其伸长率。
§2.2钢结构对钢材性能的要求
(2) 屈服阶段(ECF段) 应力波动的最低值称为屈服点或屈服强度,屈服阶段从开始 (E点)到曲线再度上升(F点)的变形范围较大,相应的应变幅 2 度称为流幅。Q235钢的屈服点 fy 235 ,对应的应变 N/ mm y 0.15 %,流幅0.15%~2.5%。 (3) 强化阶段(FB段) 应变的增加快于应力的增加,塑性特性明显。B点的应力为抗 拉强度或极限强度。 (4) 颈缩阶段(BD段) 极限强度后,试件出现局部截面 横向收缩,塑性变形迅速增大,即 颈缩现象。此时,只要荷载不断降 低,变形能继续发展,直至D点试 件断裂。
⑷氧(O)和氮(N)。氧和氮都是钢材的有害杂质,氧的作用
与硫类似,使钢材产生热脆,一般要求其含量小于0.05%;而氮的作 用与磷类似,使钢材产生冷脆,一般要求其含量小于0.008%。由于氧、 氮容易在冶炼过程中逸出,且根据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脱氧处理,其 含量一般不会超过极限含量。
第二章 钢结构材料 §2.3 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
第二章 钢结构材料
§2.2钢结构对钢材性能的要求
硬钢的应力—应变关系一般采用Ramberg—Osgood模 型。
参数n=7~30,取决于钢材的种类。 黄成若根据钢筋的试验结果建议的计算式
第二章 钢结构材料
§2.2钢结构对钢材性能的要求
2. 良好的塑性
塑性是指钢材在应力超过屈服点后,能产生显著的残余变形 (塑性变形)而不立即断裂的性质。一般用伸长率来衡量, 它由钢材的静力单向拉伸试验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