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瑶族自治县第四中学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二节昆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生物的生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生殖方式的形成既体现了生物对不同环境的适应又展现了不同生物类群在连续性方面所表现的发展和进化。
本章先介绍植物生殖后,介绍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包括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着重突出了生物和发育与人类以及环境的关系,进一步体现了整套教材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思路。
本节讲述的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也是学生比较熟悉和兴趣的一类动物,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它在本章中体现了昆虫的生殖与发育过程及特点,突出了昆虫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
二、说教法
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本着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思想。
”我大胆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利用观察法、分析法、讨论法、引导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积极探索设计一个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主动探索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主动探究的教学理念。
三、说学法
(一)学情分析
•尽管学生们对与蝴蝶、蜜蜂等昆虫接触的机会也比较多比较熟悉,但是他们却缺少更加系统和完整的的科学知识结构。
所以本节课就是以学生对昆虫的好奇为切入点,所以我在本节课堂上设置小组讨论等活动方式,不仅使学生能够解决自己的疑问同时学到科学知识,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师不再单纯是教育任务的执行者,而是教育任务的思想者、研究者、实践者和创新者。
把握好教师的角色,使自己明确在生物科学知识的教育中,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探究者。
(二)“授人与鱼,莫过于授人与渔”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学会”知识,更是为了“会学”知识。
根椐学生的实际,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通过观察、阅读、思考、分析、合作探究、讨论等多种途径,来开展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
四、说教学目标
根椐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基本理念和学生的实际,制订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观看教学片和发育示意图,理解家蚕和蝗虫的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2)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出其他昆虫的生殖发育方式。
(3)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致认识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家蚕和蝗虫发育的视频增强学生观察、分析能力,以及表达交流、合作参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通过昆虫发育的视频的展示,给学生直观的美好感受,激发学生爱护动物的原始情感,培养另眼看世界思维习惯,多看事物的美好面。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说出常见昆虫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2、举例说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
难点:对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方式的理解。
四、说课教学过程
基于课标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本着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使其勤于动脑,并逐步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
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分析教材合理选择教法和学法基础上,本课教学过程的设计分五个环节:
(一)联系实际从生活中导入,活跃气氛、激发兴趣
1.冬季几乎看不见蚊子、苍蝇,为什么春暖花开的季节蚊蝇就多起来了?
2.食用物品中,如何就长出了“肉虫子”
3.在太阳地下翩翩起舞的蝴蝶是由“毛毛虫”变的。
“毛毛虫”是从哪儿来的?它怎么会变成蝴蝶呢?
(二)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合作探究学习课文内容
1、家蚕的生殖与发育的过程及特点
①在学习家蚕的生殖与发育之前,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思考家蚕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展示相关的图片,进而引导出有关“丝绸之路”的历史典故,既扩展了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又为课程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
②学生对家蚕已经初步了解,通过阅读书中的活动观察,明确这一教学步骤中所需完成的问题,由于教学条件有限,教师播放《家蚕的生殖》实验视频,学生经过认真观看视频,回答活动观察中设置的问题。
教师在过程中进行引导和评价。
③在屏幕上播放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示意图,设置疑问引导学生观察,说出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并且进行充分的理解。
这一过程主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达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合作探究学习的效果。
2、蝗虫的生殖与发育的过程及特点
①设置疑问“危害农作物的害虫有哪些?”,引导学生联想到蝗虫,进而介绍有关蝗灾
发生的原因和治理蝗灾的措施,这一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通过介绍蝗灾的有关知识,引出问题“小小的蝗虫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的危害”“蝗虫又是怎样进行生殖和发育的呢?”,进一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②播放视频《蝗虫的生殖》,在学习家蚕的完全变态发育的基础之上,使学生将蝗虫与家蚕的发育方式进行对比,总结出蝗虫的不完全变发育的特点,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之进行充分的理解,进而归纳出完全变态发育与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异同和特点。
这一过程是学生攻破教学目标的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比较分析的能力。
(三)知识的学以致用和能力培养
进行技能训练,先分析课本上家蚕和蝗虫蜕皮说明原因,并说明这问题不明确、不具体。
从而再引导学生针对本节内容进一步知识的拓展。
这一过程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
(四)课后练习,加强知识
加强教学重点、难点的巩固,拓展知识面,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和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且充分体现了昆虫与人类的关系,体现了昆虫与环境的关系。
(五)课堂小结,提升能力
以表格的方式,总结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征,通过提问学生,进行表格的填写。
这一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巩固知识,提升学生的能力。
附:板书设计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一、家蚕的生殖和发育——完全变态
1.定义——在发育过程中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有显著不同,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完全变态发育。
2、发育过程: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3.例如:蜜蜂、菜粉蝶、蝇、蚊等。
二、蝗虫的生殖和发育——不完全变态
1、定义——在发育过程中要经历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不完全变态发育。
2、发育过程:卵、若虫、成虫
3、例如:蟋蟀、螳螂等。
五、教学反思
此次授课的八年二班的整体班风比较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部分同学掌握的知识量也很多,整体的学习氛围特别浓厚,通过小组活动的方式培养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以及小组的集体荣誉感,但是在本次课中未能设置游戏等其他活动方式,使教学活动显得有些单一,由于条件的限制,未能对书中的活动进行实验,不过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观看视频,弥补了这一不足。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每条染色体上都有多个基因
B.同种生物的受精卵与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C.不同种生物的细胞中都含有相同数目的染色体
D.同种生物的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比体细胞中少一半
2.人的正常卵细胞中有23 条染色体,有关该细胞细胞核中染色体、DNA与基因的数量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DNA>基因
B.染色体<DNA<基因
C.染色体=DNA<基因
D.染色体=DNA>基因
二、填空题(共6题,共30分)
1. 下图表示基因、染色体、DNA、性状和细胞核等生物学名词之间的相互关系,请将其填写完整:
(1)①是______;②是______;③是______。
2.下图表示人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a、b分别表示父母的体细胞,它们的染色体数目为______条。
(2) A 表示a、b分别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生殖细胞c、d分别叫做______和______,它们的染色体数目均为______条,是a、b的______。
(3) B过程为______,形成的e细胞叫______,它的染色体数目为______对,又恢复到与______一样的数目。
(4) C过程叫______。
f细胞是女儿的体细胞,其染色体数目为______条。
(5) 由上述可以看出,人类亲子代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______的。
生物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______、一条来自______,因此后代个体具有______的遗传物质。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一、单项选择题(共5题,共10分)
1.下图是蔬菜上最常见的一种害虫——菜青虫,图2是它的成虫——菜粉蝶,由此可知它的发育过程为()
1 2
A.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B.受精卵→幼虫→成虫
C.受精卵→成虫→-幼虫
D.受精卵→蛹→幼虫→成虫
2.蝉和蜜蜂都是常见的昆虫,两者相比,蝉不具有的特征是()
A.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B.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
C.发育中有蜕皮现象
D.发育方式为完全变态发育
3.下图是昆虫个体发育过程模式图,其中B表示蛹期,则表示完全变态发育过程的是()
A.D—A—B—C
B.D—A—C
C.A—C—D
D.C—D—A—B
4.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中,与昆虫生殖和发育无关的是()
A.飞蛾扑火
B.作茧自缚
C.金蝉脱壳
D.蜻蜒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