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体育游戏体育《小小健将》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体育游戏体育《小小健将》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体育教材第三册,第四章“快乐运动”中的第二
节“小小健将”。

具体内容包括:基本运动技能训练,如短跑、跳远、投掷;运动游戏,如“抓小偷”、“接力赛跑”;以及运动安全知识
讲解。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如短跑、跳远、投掷,提高他们
的动作质量。

2. 通过运动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技精神。

3. 使学生了解运动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短跑、跳远、投掷技能的掌握。

教学重点:运动安全知识的学习和运动游戏的团队合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接力棒、跳远沙坑、投掷器材。

学具:运动服装、运动鞋、水壶。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通过讲解运动员的故事,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他们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教学活动:讲述运动员努力拼搏、勇敢挑战的故事,提问学生
关于运动员的常识。

2. 基本技能训练(15分钟)
教学活动:
(1)短跑:示范短跑动作要领,组织学生进行短跑练习,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2)跳远:示范跳远动作要领,组织学生进行跳远练习,指导学生掌握跳远技巧。

(3)投掷:示范投掷动作要领,组织学生进行投掷练习,强调投掷时的安全事项。

3. 运动游戏(10分钟)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抓小偷”和“接力赛跑”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技精神。

4. 运动安全知识讲解(5分钟)
教学活动:讲解运动安全知识,如运动前的热身、运动中的保护措施等,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六、板书设计
1. 短跑、跳远、投掷技能要点。

2. 运动安全知识要点。

3. 本节课教学目标。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一份运动计划,包括短跑、跳远、投掷等项目。

答案示例:
(1)短跑:每天进行100米短跑训练,每次3组,每组间隔1分钟。

(2)跳远:每天进行3次立定跳远,每次间隔1分钟。

(3)投掷:每天进行3次实心球投掷,每次间隔1分钟。

2. 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作业后,家长签字确认,并在下一节课前
上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优点和不足,
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拓展延伸: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计更多有趣的运动游戏,提高他们的运动积极性。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体育比赛,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学过程中的基本技能训练。

3. 运动安全知识的讲解与实践。

4.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

详细补充和说明: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1)教学难点:短跑、跳远、投掷技能的掌握。

短跑:注意起跑、途中跑、冲刺跑的技巧,以及呼吸的调整。

跳远:重点在于起跳时的爆发力和空中动作的协调性。

投掷:掌握投掷时的用力顺序和身体协调性,以确保安全。

(2)教学重点:运动安全知识的学习和运动游戏的团队合作。

运动安全知识:强调运动前的热身、运动中的保护措施,以
及运动后的拉伸。

运动游戏: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技精神,通过游戏提高他们的运动积极性。

二、教学过程中的基本技能训练
(1)短跑训练:采用示范法、纠错法、比赛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短跑技巧。

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短跑动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要领。

纠错法:针对学生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提高动作质量。

比赛法:组织短跑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运动技能。

(2)跳远训练:注重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培养学生的跳远技能。

起跳训练:强调起跳时的爆发力和角度,提高跳跃高度。

空中动作训练:引导学生保持身体平衡,提高空中动作的协调性。

着地训练:教会学生如何安全着陆,避免受伤。

(3)投掷训练:注重力量和技巧的结合,提高投掷成绩。

力量训练:加强学生的上肢和腰腹部力量,提高投掷时的发力水平。

技巧训练:示范正确的投掷动作,引导学生掌握投掷时的用力顺序和身体协调性。

安全教育:强调投掷时的安全事项,避免发生意外。

三、运动安全知识的讲解与实践
(1)讲解:详细讲解运动安全知识,让学生了解运动伤害的预防
方法。

热身运动:强调热身的重要性,避免因肌肉紧张导致的运动
损伤。

保护措施:教授运动中的保护动作,如摔倒时如何用手撑地等。

拉伸运动:讲解运动后的拉伸方法,缓解肌肉紧张,促进恢复。

(2)实践:在实际教学中,注重运动安全,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监督学生进行运动,发现危险动作及时纠正。

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材,确保安全无隐患。

遵循运动规律,合理安排运动负荷,避免过度训练。

四、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
(1)作业设计: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作业。

设计富有挑战性的运动计划,让学生在家庭环境下也能进行
有效锻炼。

作业要求明确,便于学生和家长执行。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问题,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
学质量。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满足学生
需求。

拓展延伸: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计更多有趣的运动游戏,提高他们的运动积极性。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体育比赛,
提高竞技水平,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讲解时注意语速适中,清晰明了,确保学生能够听懂。

2. 语调富有变化,时而严肃,时而幽默,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时间分配
1. 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的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

2. 在基本技能训练环节,适当缩短单个项目的训练时间,避免学
生疲劳。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时注意问题的针对性和启发性,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

2. 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反馈和鼓励。

四、情景导入
1. 以运动员的故事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2.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进入主题,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教案反思:
一、教学内容的安排
1. 本节课教学内容丰富,涵盖了基本技能训练、运动游戏和运动
安全知识。

但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适当调整各环节的时间分配,确
保教学效果。

2. 运动安全知识的讲解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
1. 采用示范法、纠错法、比赛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掌
握运动技能,提高课堂趣味性。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三、课堂氛围的营造
1. 注意语言语调的变化,使课堂氛围活跃,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2. 适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反思与改进
1. 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思,调整教学策略。

2.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兴趣,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3. 在课后加强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锻炼情况,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五、拓展延伸
1. 设计更多有趣的运动游戏,提高学生的运动积极性。

2.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体育比赛,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在此基础上,反思如何将比赛经验融入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