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化学专题五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
中考化学物质鉴别、鉴定和推断
![中考化学物质鉴别、鉴定和推断](https://img.taocdn.com/s3/m/2856d1cc5901020206409c81.png)
xx化学物质的鉴识、判定和推测1.物质的鉴识:鉴识是经过化学实验将几种不一样特征的物质差别开来。
如鉴识两瓶无色溶液哪瓶是 NaCl或 KNO3。
我们只需把 NaCl溶液中的 Cl-查验出来,即可认定 NaCl 溶液,另一瓶那么是 KNO3溶液。
(1)常有离子鉴其他殊效试剂H+和:紫色石蕊试液或pH 试纸。
OH-:无色酚酞试液 (可鉴识碱性溶液 )--变红。
Cl-:AgNO3溶液和稀 HNO3--有白色积淀。
SO42-:BaCl2溶液和稀 HNO3--有白色积淀。
CO32-:稀 HCl和石灰水 --有 CO2↑。
PO43-:AgNO3溶液 --有黄色积淀。
NH4+:强碱溶液 (NaOH)--有 NH3↑。
使润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2)特点离子关系图(3)物质鉴其他原那么① 操作简易:能用物理方法鉴其他不用化学方法。
能用一种试剂鉴其他不用多种试剂。
② 现象显然:使待检物质的现象对照度较大。
③防备扰乱:鉴识Cl-和 SO42-时,只好用 BaCl2溶液不可以用 AgNO3溶液。
(4)物质鉴其他思路和方法① 气体鉴识:一看颜色,二用试纸,三用火点,四加试剂。
② 固体、液体鉴识:一看颜色,二看气体,三辨积淀。
③ 一种试剂的鉴识:A.几种溶液含不一样阳离子时,常采用溶液或NaOH溶液做鉴识试剂。
B.几种溶液含不一样阴离子时,常采用强酸做鉴识试剂。
C.几种溶液酸碱性不一样时,常采用紫色石蕊做鉴识试剂。
D.几种物质是金属或金属氧化物时,常采用稀强酸做鉴识试剂。
E.一种试剂与四种溶液反响时,应是现象对照度大。
多半是有积淀、有气体,既有积淀又有气体、积淀颜色不一样,无明展现象。
F.当给定的一种试剂不可以鉴识出被检物时,可从已鉴识出的物质中找出一种试剂再鉴识。
④ 不一样试剂的鉴识:A.察看法:依据物理性质中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等进行鉴识。
B.热分解法:依据不一样物质的热稳固性,利用产物的不一样性质特点进行鉴别。
C.互相作用法:依据两两混淆后的不一样现象进行鉴识。
2020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物质的鉴别和推断
![2020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物质的鉴别和推断](https://img.taocdn.com/s3/m/930aab3601f69e3143329451.png)
12.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熟石灰。 三、以特殊反应条件为突破口 1.电解,电解H2O 2.点燃,有O2参加的反应
3.高温 4. 加热
5 .催化剂
四、以物质之最为突破口
1.相对分子质量最小,最轻(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 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3.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是金刚石。
Fe2O3
变式4.(2017泰安中考)下列各组变化中,每 个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5.最常用的溶剂是水。
6.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C。
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五、以特殊的反应现象为突破口 1.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能使燃烧的木条 熄灭的气体是CO2(或N2)。 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CO2。 3.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2O3变黑)的气体是
解题思路:推断题的解题关键在于寻找“题 眼特反握”性应及,特物征质、的现特象殊等结都构可、作状为态题、眼颜,色应、重类点别掌、
1.锁定“题眼”:全题兼顾,找到题目的 突破口,并把题目的关键信息标注在题中。
2.“顺藤摸瓜”:根据找到的题目突破口, 进行顺推或逆推,把推出的关键信息标在题 干上,进而全面解答。
类型三:定量式 例3:(2017,绍兴)某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钠、硫酸铜、氯 化钠、硝酸钡、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 成如分下,实设验计流了程(所加试剂均足量)
(1)操作Ⅰ、Ⅱ的名称是_______; (2)无色气体的质量是_______克; (3)固体甲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这种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5)求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的物质总质量.
初中化学物质的鉴定及鉴别方法
![初中化学物质的鉴定及鉴别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ff6b082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30.png)
初中化学物质的鉴定及鉴别方法物质的鉴定和鉴别是化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们能够帮助我们确定所研究的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在初中化学中,我们通常使用一些简单的方法来进行物质的鉴定和鉴别。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1.颜色鉴别法:通过观察物质的颜色可以初步判断其成分。
比如,我们知道氧化铁会呈现红色,氯化铜会呈现蓝色。
2.布洛萨斯试剂:布洛萨斯试剂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它可以检测还原性物质的存在。
比如,将布洛萨斯试剂滴加到一个物质上,如果物质变成蓝紫色,则说明该物质可能含有还原性物质。
3.密度鉴别法:不同物质的密度是不同的。
利用密度鉴别法,我们可以测定物质的密度,并将其与已知物质的密度进行对比,从而判断物质的成分。
4.溶解性鉴别法: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也是不同的。
通过观察物质在水、酒精等溶剂中的溶解情况,我们可以初步判断物质的性质。
5.燃烧鉴别法:不同物质在燃烧时的现象也是不同的。
比如,有机物燃烧时会产生火焰和烟雾,无机物燃烧时会发出特殊的光和热。
6.pH鉴别法:物质的酸碱性也是鉴别物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利用酸碱指示剂或pH试纸,我们可以测试物质的酸碱性,并据此进行鉴别。
7.化学反应鉴别法:利用物质与其他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可以鉴别物质的性质。
比如,将物质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话,可以初步推断物质可能为一种酸。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仅仅是一些初步的鉴别手段,在正式的实验中还需要结合更复杂的实验方法和仪器来进行准确鉴别。
另外,对于一些特殊的物质,比如金属离子,我们可以通过火焰颜色的鉴别来确定其种类。
每种金属离子在燃烧时都会有不同的颜色,利用这一特性,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金属离子在搭配适当试剂(比如硝酸钠)后燃烧的颜色来鉴别物质的成分。
总结起来,物质的鉴定和鉴别方法多种多样,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实验条件选择合适的鉴定方法,对物质进行准确的鉴定和鉴别。
这些方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还具有推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的重要意义。
《物质的鉴别与推断》 讲义
![《物质的鉴别与推断》 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e7ffbb9c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0f.png)
《物质的鉴别与推断》讲义一、引言在化学学习中,物质的鉴别与推断是一项重要的技能。
它不仅能帮助我们确定物质的成分和性质,还能加深我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本讲义将系统地介绍物质鉴别与推断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大家提高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二、物质鉴别的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物理性质,初步判断物质的种类。
例如,铜是紫红色的固体,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物理性质法利用物质的溶解性、密度、熔点、沸点等物理性质进行鉴别。
例如,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钙,可以利用它们在水中的溶解性,氯化钠易溶于水,而碳酸钙难溶于水。
3、化学性质法(1)燃烧法根据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现象不同进行鉴别。
例如,鉴别氢气、一氧化碳和甲烷,可以通过燃烧产物来判断。
氢气燃烧只生成水,一氧化碳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2)酸碱指示剂法利用酸碱指示剂(如石蕊试液、酚酞试液)鉴别溶液的酸碱性。
例如,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显酸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显碱性。
(3)金属活动性顺序法根据金属与酸、盐溶液的反应现象来鉴别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例如,将锌、铁分别放入稀盐酸中,产生气泡较快的是锌,较慢的是铁,说明锌的活动性比铁强。
4、特定试剂法(1)澄清石灰水常用于鉴别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氧化铜可用于鉴别氢气和一氧化碳,氢气和一氧化碳通过加热的氧化铜时,分别产生不同的现象,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水,使无水硫酸铜变蓝;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三、物质推断的思路1、审清题意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所给的条件和信息,明确推断的目标。
2、寻找突破口从题目中找到明显的特征或特殊的现象作为突破口。
例如,有颜色的物质、产生气体或沉淀的反应、特殊的反应条件(如高温、通电等)。
3、逐步推理根据找到的突破口,结合物质的性质和反应规律,逐步推断出其他物质。
4、验证答案将推断出的物质代入原题,检查是否符合题目中的所有条件。
专题五_物质的推断
![专题五_物质的推断](https://img.taocdn.com/s3/m/67e53e6a0b1c59eef8c7b4d7.png)
专题五_物质的推断化学中考复习专题五物质的检验、鉴别和推断例2 用珍珠(主要成分CaCO3)加工成的“珍珠粉”是一种名贵中药材、保健品,可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假冒的“珍珠粉”,仅用肉眼观察难辨真假。
为了向消费者提供鉴别方法,须找出真假“珍珠粉”理化性质上的差异,工商局提供了真、假“珍珠粉”样品,请你展开探究(只要写出猜想、方案,不需要说明方案实施的具体结果)。
猜想一:真、假“珍珠粉”的气味可能不同方案一:取样,分别闻一闻它们的气味,分辨气味有无差异猜想二:;方案二:;猜想三:;方案三:;[解析]本题的回答首先要熟悉CaCO3的物理、化学性质,在此基础上假设假冒的“珍珠粉”的性质与它不同而设计实验进行研究。
比如题给例子(猜想一)是基于CaCO3无气味,如果某“珍珠粉”有气味,必定是假冒的“珍珠粉”。
CaCO3的性质还表现为白色、硬度较大、难溶于水、加热分解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与盐酸反应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等等,都是猜想的依据,都可作为解答的思路。
[答案]猜想二:真、假“珍珠粉”在水中溶解性不同;方案二:取样,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并搅拌,观察它们溶解情况。
猜想三:真、假“珍珠粉”与酸反应现象可能不同;方案三:取样,分别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有无差异。
猜想四:真、假“珍珠粉”灼烧后可能有不同现象;方案四:取样,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色态质量变化情况。
例3 小明为参加化学兴趣小组活动,在家中准备了食盐水、白醋、白糖水、白酒。
由于疏忽,忘了贴标签,请你帮小明将它们区分开来。
[解析]本题的关键是这些物质都是可品尝的(化学实验室中的物质不能品尝)。
可以用闻气味,尝味道的方法加以区别。
白醋有酸味,白酒有特殊的芳香味,食盐水是咸的,白糖水是甜的。
[答案]①分别闻各种物质的气味,有酸味的是白醋,有特殊芳香味的是白酒,没有气味的是食盐水和白糖水。
②分别尝剩余两种物质的味道,有甜味的是白糖水,有咸味的是食盐水。
物质的鉴别专题总结
![物质的鉴别专题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af5281a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d2.png)
物质的鉴别专题总结1.物理方法观察法:主要是通过观察被鉴别物质的状态、颜色等进行,如鉴别相同浓度氯化铁和氯化亚铁溶液溶液;嗅试法:主要通过判断有挥发性气体物质的不同气味来进行,如鉴别氨气和氢气;水溶法:主要通过观察鉴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来进行,如鉴别碳酸钠和碳酸钙;加热法:主要适用于易升华的物质鉴别,如单质碘、萘的鉴别;(此方法在化学方法中也用到)热效应法:常用于某些物质溶于水后溶液温度有明显变化的物质,如铵盐、浓硫酸、烧碱的鉴别;焰色法:常用于某些金属或金属离子的鉴别,如钾盐、钠盐的鉴别。
2.化学方法加热法:如碳酸氢盐、硝酸盐、铵盐等盐类及难溶性碱等受热易分解、结晶水合物的受热失水等等;水溶性(或加水)法:如无水硫酸铜遇水呈蓝色,或其水溶液呈蓝色,电石遇水有气体放出等等;指示剂测试法:常用石蕊、酚酞及pH试纸等来检验待鉴别溶液或液体的酸、碱性,如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铵、氯化铝、小苏打、苏打(用pH试纸);点燃法:主要用于检验待鉴别气体物质的助燃性或可燃性的有无,以及可燃物的燃烧现象、燃烧产物的特点等等,如乙炔燃烧产生大量黑烟,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火焰呈苍白色;指示剂法:主要是利用待鉴别物质性质的差异性,选择适合的试剂进行,如鉴别硫酸铵、硫酸钠、氯化铵、氯化钠四种溶液,可选用氢氧化钡溶液;鉴别甲酸、甲醛、葡萄糖、甘油四种溶液,可选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然后分别与其共热;分组法:当被鉴别的物质较多时,常选择适合的试剂将被鉴别物质分成若干小组,然后再对各小组进行鉴别,如鉴别纯碱、烧碱、水、氯化钡、硫酸、盐酸六种无色溶液(液体)时,可选用石蕊试液将上述六种溶液分成三个组(酸性、碱性、中性),然后再对各组进行鉴别。
3.其他方法只用一种试剂法:如只有蒸馏水和试管,鉴别以下几种白色固体粉末,氢氧化钡、无水硫酸铜、硫酸钠、氯化铝、氯化钠时,先检验出硫酸铜,然后再依次鉴别出氢氧化钡、硫酸钠、氯化铝、氯化钠;不同试剂两两混合法:如不用任何试剂鉴别下列四种无色溶液,纯碱、烧碱、硫酸铝、氯化钡,分别取少量,任取一种与其余三种溶液混合,记录实验现象;两种溶液自我鉴别法:如两瓶失去标签,外观无任何区别的无色溶液,只知一瓶是盐酸,一瓶是碳酸盐,不用其他试剂进行鉴别.。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鉴别、鉴定与推断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鉴别、鉴定与推断](https://img.taocdn.com/s3/m/c0f87684af1ffc4fff47acaa.png)
节蒆羈艿莄蚂袄芈蒇物质的鉴识、判定与推测一、物质的鉴识鉴识是经过化学实验将几种不一样特征的物质差别开来。
如鉴识两瓶无色溶液哪瓶是 NaCl 或KNO3。
我们只需把NaCl溶液中的Cl -查验出来,即可认定NaCl 溶液,另一瓶则是KNO3溶液。
(1)常有离子鉴其他殊效试剂H +--:无色酚酞试液(可鉴识碱性溶液)——变红。
和OH :紫色石蕊试液或pH 试纸。
OH C l- :AgNO 溶液和稀HNO ——有白色积淀。
SO 2-:BaCl 溶液和稀HCl ——有白色积淀。
43 3 22-CO3 :稀HCl 和石灰水——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石灰水变污浊。
+NH 4:强碱溶液( NaOH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润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2)特点离子关系图3)物质鉴其他原则①操作简易:能用物理方法鉴其他不用化学方法。
能用一种试剂鉴其他不用多种试剂。
②现象显然:使待检物质的现象对照度较大。
- 2- ③防备扰乱:鉴识 Cl 和SO 4 时,只好用 BaCl 2溶液不可以用 AgNO 3溶液。
4)物质鉴其他思路和方法①气体鉴识:一看颜色,二用试纸,三用火点,四加试剂。
②固体、液体鉴识:一看颜色,二看气体,三辨积淀。
③不一样试剂的鉴识:.察看法:依据物理性质中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等进行鉴识。
.热分解法:依据不一样物质的热稳固性,利用产物的不一样性质特点进行鉴识。
.互相作用法:依据两两混淆后的不一样现象进行鉴识。
二、物质的判定 判定是依据待检物质的特征,经过不一样的实验将物质的各组分逐个查验出来,进而确立某物质。
判定与“用实验方法确立或证明”等用语意义同样。
如:用化学方法证明某白色固体是硫酸铵。
在鉴准时不只要用化学实验查验白色固体是不是铵盐(含+2-)。
进而确立此白色固体是 NH4),还要查验它是不是硫酸盐(含SO4(NH4)2SO4。
三、物质的推测物质的推测是依据给出的实验步骤和现象,运用物质的特征,经过剖析、推理作出正确的判断,以确立所给的未知物是什么物质,不行能是什么物质;确立混淆物里或溶液里必定有什么物质,必定不含有什么物质,可能含有什么物质。
「精选」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33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含解析)-精选文档
![「精选」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33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含解析)-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040f79889e314332396893f8.png)
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33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一.选择题(共16小题)1. (2018•黑龙江哈尔滨)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A、磷矿粉难溶于水,碳铵易溶于水;磷矿粉无气味,碳铵有刺激性气味,符合题意;B、酒精和水的pH=7,都是无色液体,不符合题意;C、呼出的气体和空气都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无现象;都不能使酚酞变色,不符合题意;D、黄铜是锌和铜的合念,黄金和黄钢都不与氮化铝溶液反应,无现象;黄铜与稀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黄金与稀盐酸不反应,无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A2. (2018•江苏扬州)下列各组物质,仅用水无法鉴别的是()A. CuSO4、Na2SO4B. KCl、NaClC. CaCO3、Na2CO3D. NH4NO3、NaNO3【答案】B【解析】A、硫酸铜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硫酸钠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B、氯化钾、氯化钠均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且溶于水温度均无明显变化,不能鉴别,符合题意;C、碳酸钙难溶于水,碳酸钠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D、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硝酸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 (2018•四川德阳)下列鉴别两种不同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A、燃着的木条放在二氧化碳中会熄灭,放在氧气中会燃烧的更旺,故正确;B、棉线点燃后没有烧羽毛气味,而羊毛点燃后有烧羽毛味道,故正确;C、氯化银难溶于水,而氯化钠易溶于水,故可以鉴别,正确;D、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于水都显碱性,故加入酚酞后都变为红色,故不能鉴别,错误。
故选D。
4. (2018•湖北咸宁)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X、Y、Z,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分别点燃三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X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只有Y和Z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
2019年中考化学: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真题汇编试卷(带答案)
![2019年中考化学: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真题汇编试卷(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f00b79ed630b1c59eeb56a.png)
【答案】 C (2018 新·疆乌鲁木齐) 下列关于碳和碳的化合物知识网络图(图 中“→”表示转化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C→ CO”的反应中碳 发生还原反应 B. “CO → CO2”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C. “ C2O→ CaCO3”的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D. “ CO2 H2CO3”的 反 应 可 用酚 酞 试剂验证
C.CaCl2、稀 HCl 、Na2CO3D.稀 HCl 、CaCl2、 Na2CO3
【答案】 C
14. (2018·江苏泰州) 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除杂、分离所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
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方法
A
鉴别氯化钾溶液和硫酸钾溶液
AgNO 3 溶液
B
鉴别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水
1
C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硝酸钾
B. KCl 、 NaCl、 Na2SO4
C.FeCl3、NaOH、KNO 3
D. HCl 、NaOH、 Ca(OH)2
【答案】 C
23.(2018·甘肃兰州) 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重要的方法,必须严谨、科学,下列归
纳推理正确的是( )
A. 一定条件下, C 能够还原 Fe2O3 生成 Fe,故 C 也能够还原 CuO 生成 Cu
上正确的标签,某同学首先给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编号为 A 、B、C,然后用滴
管分别取少量 A 、B、C 两两混合后产生如下现象: (1)A 与 B 混合无明显现象;( 2)
A 与 C 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 3) B 与 C 混合后,产生气泡。由此某同学推断出 A 、
B、 C 正确的顺序是(
)
A.Na2CO3、CaCl2、稀 HCl B.CaCl2、 Na2CO3、稀 HCl
2019年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 专题5 物质的推断题
![2019年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 专题5 物质的推断题](https://img.taocdn.com/s3/m/0dfa82ac83c4bb4cf7ecd1f1.png)
20.(2019·泰安)A~G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F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E组成元素相同,B、C常温下为气体。
图中“—”表示能相互反应,“→”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E→F是一个放热反应B.D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C.若G为一种盐,则A不可能与G发生反应D.B→E和C→E的反应类型可能不相同【答案】C【解析】E→F,水和生石灰反应生成熟石灰是一个放热反应,所以A正确;D是过氧化氢,可用于实验室制氧气,所以B正确;熟石灰可以和盐反应,比如碳酸钠,所以C错误;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是置换反应,氧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水是化合反应,所以反应类型可以不同,所以D正确。
22.(2019·滨州)A、B、C是初中化学中重点学习的物质,其中一种是单质,另两种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氧化物,它们存在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郁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1)若A是单质,B是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则 B为_____(填化学式),实验室制取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C是单质,B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则 B为_______(填化学式),由 A生成C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MnO2H2O+O2↑【答案】(1)CO CaCO3+2HCl=CaCl2+H2O+CO2↑(2)H2O 2H2O22【解析】(1)由题意中A、B、C三种物质中,一种为单质,另两种为相同元素组成的氧化物,若A是单质,B是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结合转化关系图可知A为碳或氧气,B为一氧化碳,C为二氧化碳;(2)若C是单质,B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结合转化关系图可知A为过氧化氢,B为水,C为氧气。
13.(2019·菏泽)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中考化学实验复习:物质的鉴别和推断
![中考化学实验复习:物质的鉴别和推断](https://img.taocdn.com/s3/m/33301958d15abe23492f4d34.png)
中考化学实验复习:物质的鉴别和推断物质的鉴别和推断检验、鉴别、推断的含义检验及鉴别是根据物质的某一特性,用化学方法来确定是不是这种物质或含不含某种成分,是对物质的确认、鉴别及区别。
推断是根据已知现象,应用物质特性进行分析,推理,判断被检测物是什么或其中含有什么,不含什么,可能含有什么。
(一)化学物质的检验1、气体的检验[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6]一氧化碳: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烧杯内壁无水珠生成,然后将烧杯迅速倒转,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是一氧化碳.[7] 氮气:将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然后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不变浑浊。
2、离子的检验.(1)酸液(H+):(1)用紫色石蕊试液或PH试纸(2)活泼金属(如:镁条、锌粒等)(3)不溶性碱(如:氢氧化铜等)(4)某些金属氧化物(如:铁锈)(5)碳酸盐(如:碳酸钠等)(2)碱液(OH-):(1)紫色石蕊试液或无色酚酞或PH试纸(2)某些可溶性盐(如:硫酸铜、氯化铁)(3)盐酸和Cl-:用AgNO3溶液和稀HNO3,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4)硫酸和SO42-:硝酸钡溶液Ba(NO3)2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BaCl2区别Cl-和SO42-:先用Ba(NO3)2溶液再用AgNO3溶液(5)CO32-:用盐酸和石灰水(6)铵盐(NH4+):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7)Cu2+:用可溶性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8)Fe2+:用可溶性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9)Ca2+:用可溶性碳酸盐(如:碳酸钠)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钙离子*相关例题[1]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2]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3]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化学之物质的推断方法
![化学之物质的推断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ff8a2ff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2b.png)
化学之物质的推断方法
化学推断方法是根据化学性质和反应特点进行判断和推断某一化学物质的方法。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化学推断方法:
1. 颜色反应法:利用某种化学物质与待测物质发生反应后产生明显的颜色变化,来推断待测物质的存在。
例如,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加到未知物质上,若产生紫色沉淀,则可能为有机物。
2. 气体反应法:通过待测物质产生的气体特点,可以推断待测物质的存在。
例如,用盐酸与碳酸钙反应,产生气泡则可以推断有碳酸钙存在。
3. 沉淀反应法:利用待测物质与一定试剂相互作用形成沉淀的特点,来推断其存在。
例如,用铵盐试剂与无机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则可能存在铵盐。
4. 比重法:通过测量待测物质的密度或比重,来推断其可能的化学成分。
例如,通过测量待测液体的密度可以推断其为无机盐溶液。
5. 燃烧法:通过待测物质的燃烧特性来推断其可能的成分。
例如,待测物质燃烧时产生火花,则可能含有金属元素。
这些方法仅仅是化学推断中的一部分,实际上化学推断在实验中还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来判断物质的性质和成分。
中考2019-2020年化学初中化学推断题常用知识点归纳
![中考2019-2020年化学初中化学推断题常用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40684a850e2524de5187e8f.png)
中考2019-2020年化学初中化学推断题常用知识点归纳1.以物质特征颜色为突破口⑴ 固体颜色:Fe、C、CuO、MnO2、Fe3O4(黑色);Cu、Fe2O3(红色);Cu2(OH)2CO3(绿色);CuSO4·5H2O(蓝色)。
⑵ 溶液颜色:CuCl2、CuSO4(蓝色);FeCl2、FeSO4(浅绿色);FeCl3、Fe2(SO4)3(黄色)。
⑶ 火焰颜色:S在O2中燃烧(蓝紫色);S、H2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CO、CH4在空气中燃烧(蓝色)。
⑷ 沉淀颜色:BaSO4、AgCl、CaCO3、BaCO3(白色);Cu(OH)2(蓝色);Fe(OH)3(红褐色)。
2.以物质特征状态为突破口常见固体单质有Fe、Cu、C、S;气体单质有H2、N2、O2;无色气体有H2、N2、O2、CO、CO2、CH4、SO2;常温下呈液态的物质有H2O。
3.以物质特征反应条件为突破口点燃(有O2参加的反应);通电(电解H2O);催化剂(KCIO3分解制O2);高温(CaCO3分解,C、CO还原CuO、Fe2O3);加热(KCIO3、KMnO4、Cu2(OH)2CO3等的分解,H2还原CuO、Fe2O3)。
4.以物质特征现象为突破口⑴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CO2。
⑵ 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2O3变黑)的气体是H2或CO,固体是C。
⑶ 能使燃烧着的木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空气,燃烧得更旺的气体是O2,熄灭的气体是CO2或N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
⑷ 能使白色无水CuSO4粉末变蓝的气体是水蒸气。
⑸ 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是Fe。
⑹ 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是有机物,如CH4、C2H5OH等。
⑺ 能溶于盐酸或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CaCO3、BaCO3;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AgCl、BaSO4。
5.以元素或物质之最为突破口⑴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I。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五物质的性质、鉴别与推断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五物质的性质、鉴别与推断](https://img.taocdn.com/s3/m/42b51479d4d8d15abf234eb4.png)
物质的性质、鉴别与推断[知识网络]1、了解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2、常见物质的鉴别方法典型物质常用检验试剂或方法实验现象O2带火星的木条复燃H2O无水硫酸铜变蓝CO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后将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固体变红,石灰水变浑浊H2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后将产物通过无水硫酸铜黑色固体变红,硫酸铜变蓝CH4点燃后通过无水硫酸铜和澄清石灰水硫酸铜变蓝,石灰水变浑浊H+紫色石蕊试液或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或不变色OH—紫色石蕊试液或无色酚酞试液变蓝或变红Cl—加入AgNO3和稀HNO3生成白色凝乳状沉淀SO42—加Ba(NO3)2和稀HNO3生成白色沉淀CO32-加稀盐酸,将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NH4+与碱共热,将气体通过湿润红色石蕊试纸试纸变蓝[典例剖析]例1、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A、B两组实验,将滴管a中的少量溶液滴入b中,待完全反应后打开止水夹d。
a、b、c中的物质如下表所示,请填写表中的空格。
实验a中物质b中物质c中物质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A盐酸碳酸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c中:c中:B氢氧化钠浓溶液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b中:b中:答案: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有气泡冒出,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O2+H2O=H2CO3 C瓶中的石灰水倒吸入b瓶内,溶液变浑浊CO2+2NaOH=Na2CO3+H2ONa2CO3+Ca(OH)2=CaCO3↓+2NaOH例2、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任何试剂就能将它们区别开来的是()A.CuSO4HCl NaOH B.KNO3MgCl2NaOHC.Na2CO3HCl BaCl2D.NaCl AgNO3HCl答案:AC例3、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硫酸铜溶液显蓝色与SO42-无关,只进行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 A.观察硫酸钠溶液没有颜色B.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适量的氯化钡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蓝色未消失C.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蓝色消失D.加水稀释硫酸铜溶液,溶液蓝色变浅例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物质杂质除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A.Na2CO3溶液NaOH通入适量二氧化碳B.CO气体CO2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HNO3溶液HCl AgNO3溶液,过滤D.Cu(OH)2固体CuCl2加入适量稀盐酸答案:BD例5、某校实验室在搬迁时,不慎把三瓶无色溶液的标签损坏了,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盐酸、BaCl2溶液和Na2CO3溶液.甲、乙、丙三位学生各用一种试剂,一次性鉴别都取得了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八年级化学专题五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1.物质的鉴别:(1)常见离子鉴别的特效试剂 H+和-OH:紫色石蕊试液或pH试纸。
OH-:无色酚酞试液(可鉴别碱性溶液)——变红。
Cl-: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
SO42-:BaCl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
-23CO:稀HCl和石灰水——有CO2↑。
NH4+:强碱溶液(NaOH)——有NH3↑。
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2)物质鉴别的原则①操作简便:能用物理方法鉴别的不用化学方法。
能用一种试剂鉴别的不用多种试剂。
②现象明显:使待检物质的现象对比度较大。
③防止干扰:鉴别Cl-和SO42-时,只能用BaCl2溶液不能用AgNO3溶液。
2. 物质的鉴定:鉴定是根据待检物质的特性,通过不同的实验将物质的各组分逐一检验出来,从而确定某物质。
鉴定与“用实验方法确定或证明”等用语意义相同。
如:用化学方法证明某白色固体是硫酸铵。
在鉴定时不但要用化学实验检验白色固体是否是铵盐(含NH4+),还要检验它是否是硫酸盐(含-24SO)。
从而确定此白色固体是424)(SONH。
3. 推断题:物质的推断是根据给出的实验步骤和现象,运用物质的特性,经过分析、推理作出正确的判断,以确定所给的未知物是什么物质,不可能是什么物质;确定混合物里或溶液里肯定有什么物质,肯定不含有什么物质,可能含有什么物质。
一、选择题:1.(2013北京市)下列方法能鉴别氧气和空气的是A.闻气味 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C.观察颜色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2.(2013福州市)鉴别下列物质所使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A.氧气与氮气—闻气味 B.氯化钠与碳酸钠—用稀盐酸C.铝与铝合金—比较硬度 D.氯化钾与氯化铵—用熟石灰3.(2013泉州市)下列实验方法无法..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与二氧化碳C.用熟石灰中和废液中的盐酸 D.用紫色石蕊试液鉴别稀硫酸和蒸馏水4、下列鉴别两种不同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5、下列区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A.用肥皂水区别软水和硬水B.用水区别氯化钠和硝酸铵固体C.用燃烧的方法区别羊毛和涤纶D.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别O2和CO26、 (2013百色市)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根据它们自身的性质和相互间的反应现象,不用其它试剂就可以加以鉴别的是A.FeCl3 NaCl Ba(OH)2B. KCl HCl NaNO3C.Na2SO4 HCl H2SO4D. CuCl2 NaNO3 K2SO47、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 )8、现有一种固体粉末状样品,已知该样品由氧化铜和铁组成。
取样品少许,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待反应停止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向滤液中加入一根洁净的铁丝,铁丝表面无明显变化。
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①该样品的颜色为黑色;②向样品中加入稀硫酸后,一定有气体生成,且液体颜色不变;③滤渣中一定有铜,不一定有铁;④滤液中含有硫酸铜和硫酸亚铁;⑤滤液中溶质只有硫酸铁。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9、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如果将甲、乙、丙分别投入到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乙没有明显现象;再将大小相同的甲、丙分别放到相同的盐酸中,甲、丙均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快于丙,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甲>丙>乙B.丙>乙>甲C.甲>乙>丙 D.丙>甲>乙10、(2013荆门市)把A、B、C三种金属片分别加入稀硫酸中,A、B表面有气泡产生,C无变化;把A加入B的硫酸盐溶液中,A表面析出B。
则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B>A>C B.A>B>C C.C>B>A D.A>C>B11、用括号内物质不能..一次性区别开下列各组物质的是A.CaO、CaCO3、KCl三种固体(水)B.CaCl2、Na2CO3、K2SO4三种溶液 [Ba(OH)2溶液]C.Cu、Fe、CuO三种固体(稀盐酸)D.CuCl2、NaNO3、K2CO3三种溶液 [Ca(OH)2溶液]12、现有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钠溶液三种无色溶液,小丽认为可用下列四种试剂进行一次性鉴别,你觉得不可行...的是A.无色酚酞溶液B.pH试纸C.Na2CO3溶液D.紫色石蕊溶液13、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A.用灼烧的方法区别棉花和羊毛B.用润湿的pH试纸测白醋的pH C.用水鉴别NH4NO3、NaOH、NaCl三种固体D.按溶解、过滤、蒸发的主要操作顺序分离CaCl2、CaCO3的固体混合物1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含铵根离子的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能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火焰熄灭,证明集气瓶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C.检查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的实验步骤是:先加入过量的稀硝酸,再加入硝酸银溶液D.可用水来鉴别无水硫酸铜、碳酸钙、硝酸铵、氯化钠四种白色固体16、只用下列鉴别方法不能把待鉴别的物质区分开的是17.(2013日照市)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图甲),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关系符合图乙的是18、实验废液中可能含有离子K、Mg、Cl、Ba2+、SO42-、CO32-中的几种,为确定可能含有的离子,兴趣小组进行了下面的实验:①取一份废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无变化;②另取一份废液,加入氢氧化钾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
分析上面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 只含有Mg2+、SO42-B. 一定含有K+、Mg2+、Cl-、SO42-2+42--+-+2+42-二填空与简答:19、化学实验室要从含少量铜粉的银、锰(Mn)混合金属粉末中分离出贵金属,并获得一种盐晶体,将有关三种金属随意编号为:A、B、C,并设计了如下流程:(1) 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2)金属C是,操作a的名称是。
(3)已知A的硫酸盐中A元素显+2价,请写出步骤①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已知A—H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其中A、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C能产生温室效应;B为红棕色,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F是紫红色金属;H是蓝色沉淀。
根据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 、C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 ,反应②的基 本反应类型是 。
21、A 、B 、C 、D 、E 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转化关系如右图(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已知B 是黑色固体,相对分子质量为80,E 是然气的主要成份,请回答下列问题:(1)B 是______,E 是_____(均填化学式)(2)A →C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 →D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B →A 是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下图中A ~ H 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 、B 都是黑色固体,D 、F 为红色固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推断出各物质后解答下列(1)写出物质A 的化学式 ▲ ;(2)写出上述物之间转化时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转化过程③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4)已知转化过程④在常温下就能进行,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反应。
23、已知A 、B 、C 、D 、E 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酸、碱、盐。
其中A 为胃酸的主要成分,B 是碱,C 是生理盐水的组成成分,E 在工业上广泛的应用于玻璃、造纸等的生产。
将它们配成溶液后,存在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 和E 能反应产生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表示相互间能反应,“→”表示在某种条件下能生成该物质)(1)写出A 、E 的化学式:A : ,E : ;(2)写出B 与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如果用另一种化合物来代替C ,其它物质和条件不变,也符合如图所示要求,那么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24、A 与B 有如下的反应:A+B →C+D(1)若C 为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在A 溶液中加入铁粉能产生氢气,则A 是 . 若A 、B 两溶液恰好反应完全,则反应后溶液的PH 7(填“<”、“>”或“=”);写出A 、B 两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B 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D 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且与B 的类别相同;B 与CO 2反应也能生成C ;则A 为 .C 的用途是(只要写一种) .写出B 溶液与C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5、已知A 、B 、C 、D 、E 五种物质之间存在以下转化关系。
其中A 、C 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是液体,E 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请回答:(1)写出DE两种物质的化学式:D ,E 。
(2)写出A→B+C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D物质的一种用途:2019-2020年八年级化学专题六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1. 除杂题:解答除杂质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三原则;三要领;五种常用的方法。
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
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③选择适宜试剂。
除杂质思路分析方法:(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
(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
(3)置换法: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将杂质除去。
(4)转纯法: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提纯的物质。
(5)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提纯。
2. 混合物的分离:(1)可溶性与难溶性物质的混合物——常用溶解、过滤、蒸发三步操作加以分离,分别得到纯净物。
如:粗盐的提纯;BaSO4和Na2SO4的混合物。
(2)两种物质均溶于水,但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种随温度变化大,另一种变化不大时,可考虑——结晶法。
即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加以分离。
如:NaCl和KNO3的混合物。
(3)两种物质均溶于水时,可考虑用化学方法分离。
如BaCl2和NaCl的混合物。
可将混合物先溶于水,加入适量Na2CO3溶液,得到BaCO3和NaCl溶液。
1、下列依据实验目的进行的实验设计,合理的是()2.(2013厦门市)下列洗涤或除污过程应用乳化原理的是()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 .用酒精除去衣服上的碘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脂 D.用刷子刷除杯子上的污垢3. (2013兰州市)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不正确的是xK b1 .C om45. (2013南宁市)下列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CO(CO 2)——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B.MnO 2粉末(KCl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FeSO 4溶液(CuSO 4)——加入足量锌粉、过滤D.Na 2SO 4溶液(NaCl )——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过滤6、下列方法能使海水转化为饮用水的是A.过滤B.静置 C .蒸馏 D.吸附7、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8、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合理的是A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 2中少量的COB .加入氧化镁除去硫酸镁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硫酸(氧化镁难溶于水)C .用活性炭将硬水软化D .用水除去生石灰中混有的碳酸钙9、现有一含有多种溶质的无色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