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中语文必修四单元四重点句子翻译和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语文
重点文言句子翻译
《陈情表》
1、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我小时候经常生病,九岁还不会走路,孤苦无依,直到长大成人自立门户。
2.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已经没有叔伯,又没有兄弟,家门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外面没有什么近亲,家里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
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
4、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我想手捧诏书马上赴京就职,但是刘氏的疾病一天比一天严重;想姑且迁就私情,但是报告申诉又不被允许。
5.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现在我是卑贱的亡国俘虏,十分卑微浅陋。
(却)受到过分的提拔,恩惠优厚,哪里还敢徘徊不前,有非分的企求。
6.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只因为祖母刘氏像太阳接近西山,呼吸短促而微弱,生命垂危活不长久,早晨不能想到晚上会怎样。
7.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我的辛酸苦楚,不仅是蜀州的人士和二州的长官看见了解到的,天地神明,实在看得清清楚楚的/明察的。
8.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希望陛下怜悯(我)愚拙的诚心,允许我微不足道的心愿,或许刘氏能够侥幸地安度晚年。
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后也当结草报恩。
《逍遥游》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奋起而飞,它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天色深青,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因为太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3.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背负青天,而没有什么能阻遏它了,然后才图谋飞到南方。
4.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我急速起飞,碰到树枝就停下,有时飞不到,就落在地上,哪里用飞到九万里的高处而南行呢?”
5.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
到千里之外,准备三个月的粮食。
这两个小东西知道什么呢?
6.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又五日而后反。
列子驾着风行游,轻妙极了,十五天后才回来。
7.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如果能顺应天地的法则,把握六气的变化,来漫游于无穷无尽的空间和时间之中,它还要依赖什么呢!
8.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所以那些才智能够胜任一官的职责,行为能够顺应一乡的风土人情,品德能够投合一国之君的要求,而取得一国之人信任的人,他们看自己也像这样。
《鸿门宴》
1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明天犒劳士兵,给(我)去打垮沛公的部队
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楚军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一向与留侯张良交好
3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张良说:“谁给大王提出闭关这条计策的?”
4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把守住函谷关,不让诸侯的军队进来(或“不接纳诸侯的军队”),就可以占领秦的全境称王了
5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
秦朝的时候他跟我交往,他杀了人,我使他活了下来;现在有危之事,所以幸亏来告诉我。
6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登记官吏和百姓,封存官库,等待项将军来(处理)。
7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明天不可不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
8不如因善遇之。
不如趁机好好款待他
9
是
10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料到自己能先入关破秦,能在这里再次见到您。
11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12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13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杀掉他
,若属
..皆且为.所虏。
..
16不然,籍何以至此。
不这样的话,我凭什么到这种程度呢?
17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项王手握剑柄,直起身子,问道:“客人是干什么的?
18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19举,刑人如恐不.
20故非常
..也。
21此亡秦之续耳.,窃为
..大王不取也!
22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23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24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现在人家正.是刀和砧板,我们则是鱼和肉,告辞什么呢?
25项王曰:“沛公安在?
项王问:“沛公在哪里?”
26吾属今为之虏矣!
《兰亭集序》
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可是)饮一杯酒,赋一首诗,也足够用来痛快地表达幽深内藏的感情。
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抬头观望辽阔的宇宙,低头品察地上繁盛的事物,用来使眼界开阔、使胸怀敞开,(都)足够用来让人尽情享受视听的欢乐,实在快乐啊!
3、人与人相往,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
有的人倾吐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有的人就着自己所喜好的事物寄托情感,不受约束,自由放纵地生活。
4、虽趋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翻译:虽然(人们的人生)取舍千差万别,或静或动,各不相同,但是,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高兴而满足,竟不知道老年即将到来。
5、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翻译:以前感到高兴的事,顷刻间已经变为旧迹,仍然不能不因此产生感慨,何况人寿命的长短随着造化而定,最后终将归于消亡。
6、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每当我看到前人发生感慨的原因,(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没有不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的,在心里(又)不能清楚地说明。
7、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我)本来就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
8.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
古人说:“死生也是人生的一件大事。
”
《赤壁赋》
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翻译:听任苇叶般的小船自由飘流,越过那苍茫的广阔的江面。
2、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翻译:多么辽阔呀,像是凌空驾风而行,不知将停留在何处;多么飘逸呀,好像遗弃尘世,变成了神仙,登上仙境。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箫声)能使深谷中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舟上的寡妇哭泣。
4、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我神情变得忧伤起来,整好衣襟,端正而坐,向友人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
5、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何况我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以麋鹿为友。
6、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我们)把像蜉蝣一样短暂的生命寄托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
哀叹我们生命的短暂,而羡慕长江的流水无穷无尽。
7、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知道(这些)不可能经常得到,(我只能把这种无奈)通过箫声寄托在这悲凉的秋风中。
8、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流去的(水)像这样(不断地流去),却并没有流去;时圆时缺的(月亮)像那样(不断地圆缺),却终于没有增减。
9、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这是大自然的无穷无尽的宝藏,你我可以一起享用。
10、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如果不是我应该拥有的,即使是一分一毫也不能取用。
11、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显出白色。
《游褒禅山记》
1、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大概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讲,尚且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
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
2、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而我也后悔自己跟他出来,却未能尽情享受游山的乐趣。
3、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有了意志与力量,也不跟随别人而有所懈怠,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惑的地方却没有外物来帮助他,也不能到达。
3、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尽了自己的志向而未能到达的人,便可以无所悔恨,难道谁还能讥笑他吗?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这就是求学的人不得不深入思考而要谨慎地选取材料的原因了。
《劝学》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颜色比蓝草更深;冰,是水凝结成的,但比水更冷。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所以木材经墨线画过就直了,金属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就锋利了,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验反省,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走得快,但是能使人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非善于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君子的天赋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4.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我曾经整天地思考,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大;我曾提起脚后跟远望,不如登上高处看见的范围广。
登
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是人们在远处也能看得见。
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没有办法到达千里;不汇聚细流,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
骏马一跨跃,
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
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刀刻东西如果中途放弃,那么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属和石头也能雕
刻成功。
7.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
8.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钳夹,除了蛇洞和鳝洞就没有可以藏身的地方,是因为用心浮躁。
《过秦论》
1.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秦孝公占据着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地势,拥有雍州的土地,君臣牢固地守卫着,谋取周王室(的权力),有并吞天下的意图。
2.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到始皇的时候,发展六世遗留下来的功业,以武力来统治各国,将东周、西周和各诸侯国统统消灭,登上宝座来控制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风震慑四海。
3.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员、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
4.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天下已经安定,始皇心里自认为险固的关中地势、方圆千里的铜墙铁壁,是子孙称帝称王的万代基业。
5.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一个戍卒发难就毁掉了天子七庙,皇子皇孙都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是什么原因呢?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苏武传》
1
汉武帝很高兴,就派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持节旄出使匈奴,送被扣押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并
2
“听说汉朝皇帝非常痛恨卫律,我可以为汉朝私下里用弩弓射死他,我母亲和弟弟都在汉朝,希望能得到朝廷的赏赐。
”张胜答应了,送了一些财物给虞常。
3
苏武说:“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一定会牵连到我。
等到被匈奴侮辱以后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
4
单于很钦佩苏武的气节,早晚都派人问候苏武,而将张胜逮捕监禁起来。
5
苏武身体日渐好转,单于又派人通知苏武,会同判定虞常的罪,想趁这个时候让苏武投降。
6
白白把身体给野草做肥料,谁又能知道呢?
7
要是不听我的话,以后再想见我就难了。
8、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你明明知道我不会投降,想要两国互相攻打,匈奴的灾难,从我苏武开始了。
”
9
天降大雪,苏武躺着吃雪,把雪和毡毛一起吞下肚去,过了几天都没有死。
10
苏武到北海后,不给他粮食。
他只好掘野鼠,收草籽来吃,拄着汉朝的旌节牧羊,每天起来就拿着,节上的牦牛尾的毛全部脱落。
11
你这样长期不能回国,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白白受苦,有谁知道您对汉朝的信义呢?
12
使者大喜,按常惠教的话去责备单于。
《张衡传》
1
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学
2
(他)总是举止稳重、神态淡泊、宁静,不喜欢与一般的世俗之人交往。
永元年间,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都没有就任。
3、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不应。
张衡于是摹仿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二京赋》,用它来(向朝廷)讽喻规劝。
(这篇赋,他)精心构思润色,用了十年才完成。
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是奇才,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
4
(汉顺帝)张衡调离京城,不遵守制度法令;又有很多豪族大户,与河间王一起胡作非为。
张衡上任之后治理严厉,整饬法令制度,暗中探得奸党的姓名,一下子同时逮捕,拘押起来,于是上下敬畏恭顺,称赞政事处理得好。
(张衡)在河间相位上任职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朝廷任命他为尚书。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