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一语文课时作业3.9《宝黛初会》(1)(Word版含解析)(语文版必修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语文版必修三宝黛初会作业1
(分值:60分)
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内帏.(wěi)忌讳.(huī)
装饰.(shì) 盥.沐(ɡuàn)
B.溺.爱(nì) 拂.尘(fó)
漱.口(shù) 憨.顽(hān)
C.惫.懒(bèi) 懵.懂(měnɡ)
朝.靴(cháo) 匙箸
..(chí zhù)
D.瞋.视(chēn) 甜言蜜.语(mì)
觇.视(chēn) 忖.度(chǔn)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寒暄雕梁画栋走头无路内帏厮混
B.诡密百无聊赖彩绣辉煌寻死觅活
C.蹙缩文彩精华咀嚼赏鉴腮凝新荔
D.蹒跚俊眼修眉抄手游廊敛声秉气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高三教学进入冲刺阶段后,部分语文教师________字词教学,以为这是小儿科,让学生自学,这是教师认识不到位的一种表现。
②一晃就是二十年,这中间只有一次见过《收获》,是我在东北劳动期间,________在一个干部的床头见到的。
③医疗改革关乎老百姓的健康和生命,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要给百姓一个________,真正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A.忽略偶尔许诺B.忽视偶然许诺
C.忽视偶然承诺D.忽略偶尔承诺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时进入正室,早有许多盛妆丽服
....之姬妾丫鬟迎着……
B.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
....的丫头,一见他们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
C.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
....,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
D.众嬷嬷引着,便往东转弯,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
上面五间大正房,鳞次栉比
....,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比贾母处不同。
5.下列对人物的肖像描写,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②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③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④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
A.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贾探春
B.贾探春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
C.王熙凤贾探春林黛玉贾宝玉
D.王熙凤林黛玉贾探春贾宝玉
二、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
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
”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
宝玉又问表字。
黛玉道:“无字。
”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
”探春便问何出。
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
’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
”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
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
”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
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
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
”贾母忙哄他道:“你这妹妹原有这个来的,因你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妹妹,无法处,遂将他的玉带了去了:一则全殉葬之礼,尽你妹妹之孝心;二则你姑妈之灵,亦可权作见了女儿之意。
因此他只说没有这个,不便自己夸张之意。
你如今怎比得他?还不好生慎重戴上,仔细你娘知道了。
”说着,便向丫鬟手中接来,亲与他戴上。
宝玉听如此说,想一想大有情理,也就不生别论了。
6.简析下面人物语言体现出怎样的心态。
(2分)
(1)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2)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宝玉“看罢”“笑”“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这一系列行为,表现了宝玉怎样的性格?(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宝玉、黛玉相见时,作者为什么对黛玉的服饰只字未提?(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宝玉给黛玉取字“颦颦”,说“岂不两妙”。
这“两妙”指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宝玉骂“通灵宝玉”“连人之高低不择,……”这句话和文中哪句话相呼应?“摔玉”这一举动有什么样的思想意义?(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类文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俏语谑娇音
①且说宝玉正和宝钗顽笑,忽见人说:“史大姑娘来了。
”宝玉听了,抬身就走。
宝钗笑道:“等着,咱们两个一齐走,瞧瞧他去。
”说着,下了炕,同宝玉一齐来至贾母这边。
只见史湘云大笑大说的,见他两个来,忙问好厮见。
正值林黛玉在旁,因问宝玉:“在那里的?”宝玉便说:“在宝姐姐家的。
”黛玉冷笑道:“我说呢,亏在那里绊住,不然早就飞了来了。
”宝玉笑道:“只许同你顽,替你解闷儿。
不过偶然去他那里一趟,就说这话。
”林黛玉道:“好没意思的话!去不去管我什么事,我又没叫你替我解闷儿。
可许你从此不理我呢!”说着,便赌气回房去了。
②宝玉忙跟了来,问道:“好好的又生气了。
就是我说错了,你到底也还坐在那里,和别人说笑一会子,又来自己纳闷。
”林黛玉道:“你管我呢!”宝玉笑道:“我自然不敢管你,只没有个看着你自己作践了身子呢。
”林黛玉道:“我作践坏了身子,我死,与你何干!”宝玉道:“何苦来!大正月里,死了活了的。
”林黛玉道:“偏说死!我这会子就死!你怕死,你长命百岁的,如何?”宝玉笑道:“要像只管这样闹,我还怕死呢,倒不如死了干净!”黛玉忙道:“正是了,要是这样闹,不如死了干净。
”宝玉道:“我说我自己死了干净,别听错了话赖人。
”正说着,宝钗走来道:“史大妹妹等你呢。
”说着,便推宝玉走了。
这里黛玉越发气闷,只向窗前流泪。
③没两盏茶的工夫,宝玉仍来了。
林黛玉见了,越发抽抽噎噎的哭个不住。
宝玉见了这样,知难挽回,打叠起千百样的款语温言来劝慰。
不料自己未张口,只见黛玉先说道:“你又来做什么?横竖如今有人和你顽,比我又会念,又会作,又会写,又会说笑,又怕你生气拉了你去,你又做什么来?死活凭我去罢了!”宝玉听了,忙上来悄悄的说道:“你这么个明白人,难道连‘亲不间疏,后不僭先’也不知道?我虽糊涂,却明白这两句话。
头一件,咱们是姑舅姊妹,宝姐姐是两姨姊妹,论亲戚,他比你疏。
第二件,你先来,咱们两个一桌吃,一床睡,长得这么大了,他是才来的,岂有个为他疏你的?”林黛玉啐道:“我难道为叫你疏他?我成了个什么人了呢!我为的是我的心。
”宝玉道:“我也为的是我的心。
难道你就知你的心,不知我的心不成?”
④林黛玉听了,低头一语不发,半日说道:“你只怨人行动嗔怪了你,你再不知道你
自己怄人难受。
就拿今日天气比,分明今儿冷得这样,你怎么倒反把个青肷披风脱了呢?”宝玉笑道:“何尝不穿着,见你一恼,我一暴燥,就脱了。
”林黛玉叹道:“回来伤了风,又该饿着吵吃的了。
”
⑤二人正说着,只见湘云走来,笑道:“二哥哥,林姐姐,你们天天一处顽,我好容易来了,也不理我一理儿。
”黛玉笑道:“偏是咬舌子爱说话,连个‘二哥哥’也叫不出来,只是‘爱哥哥’‘爱哥哥’的,回来赶围棋儿,又该你闹‘幺爱三四五’了。
”宝玉笑道:“你学惯了他,明儿连你还咬起来呢。
”史湘云道:“他再不放人一点儿,专挑人的不好。
你自己便比世人好,也不犯着见一个打趣一个。
我指出一个人来,你敢挑他,我就服你。
”黛玉忙问是谁。
湘云道:“你敢挑宝姐姐的短处,就算你是好的,我算不如你,他怎么不及你呢?”黛玉听了,冷笑道:“我当是谁,原来是他!我那里敢挑他呢。
”宝玉不等说完,忙用话岔开。
(节选自《红楼梦》第二十回《王熙凤正言弹妒意林黛玉俏语谑娇音》)
11.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第①段黛玉冷笑是恼宝玉刚才跟宝钗在一起。
B.第⑤段黛玉冷笑是恼史湘云称赞宝钗。
C.“林黛玉听了,低头一语不发”,可知她处处留心,时时在意,轻易不说一句话。
D.“亲不间疏,后不僭先”,宝玉认为宝钗是自己的亲戚,又是先来的,自己理当同她走近点。
E.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多种多样,第⑤段对宝钗的刻画主要是通过“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手法。
12.试概述选文中林黛玉心理变化的过程。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选文中史湘云出场不多,但也可以从中看出其性格特点,试加以分析。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②段中黛玉、宝玉关于“死”的一番对话,与人物的命运有无联系?请说说自己的看法。
(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运用(8分)
15.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写道:“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请根据诗句内容,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60字。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面是《黛玉之死》中的一段描写,请从景物描写的表达效果的角度作一个点评。
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不超过40字。
(5分)
当时黛玉气绝,正是宝玉娶宝钗的这个时辰,紫鹃等都大哭起来。
李纨、探春想他素日的可疼,今日更加可怜,也便伤心痛哭。
因潇湘馆离新房子甚远,所以那边并没听见。
一时,大家痛哭了一阵,只听得远远一阵音乐之声,侧耳一听,却又没有了。
探春、李纨走出院外再听时,惟有竹梢风动,月影移墙,好不凄凉冷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C[A项“帏”读“wéi”,“讳”读“huì”;B项“拂”读“fú”;D项“觇”读“chān”,“忖”读“cǔn”。
]
2.C[A项头—投。
B项密—秘。
D项秉—屏。
]
3.C[忽视:不注意,不重视;多指有意的。
忽略:没有注意到,疏忽;多指无意的。
“以为这是小儿科”表明是有意而为之,应用“忽视”。
“偶然”与“偶尔”意思相通,但在用法上有区别。
“偶尔”与“经常”相对,表示次数少;“偶然”与“必然”相对,表示意外。
由于句意是“意外”地见到,用“偶然”合适。
承诺:对某项事务答应照办,多指对大的事情。
许诺:答应,应承;多指对个体。
由于说的是“百姓”,故应用“承诺”。
] 4.D[鳞次栉比:形容房屋和建筑物像鱼鳞和梳子的齿那样密密地排列着。
]
5.C
6.(1)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2)对封建文化的不满和叛逆。
7.表现了他无拘无束的行为习惯和性格。
8.在宝玉眼中,服饰是不屑之物,所以视而不见。
作者这样处理,意在更好地突出宝玉对世俗的叛逆性格。
9.①和林黛玉的名字有联系。
②和林黛玉的神态(“眉尖若蹙”)有联系。
10.与“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相呼应。
这一举动体现了贾宝玉的叛逆精神和渴求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的思想。
11.AB[C项“处处留心,时时在意,轻易不说一句话”的说法有误;D项宝钗是后来的,并非先来,“亲”的意思是“亲近的人”,而非“亲戚”;E项第⑤段中没有对宝钗的语言进行描写。
]
12.恼怒——埋怨——体会“亲不间疏,后不僭先”——关心。
13.第①段中写“史湘云大笑大说的”,可见她性格开朗活泼。
第⑤段写史湘云在黛玉面前夸宝钗,又可见她口无遮拦、直率坦诚。
14.黛玉一生气,就要说“死”,这暗寓了她的悲剧命运。
她年纪轻轻,母亲已过世,而且她体弱多病,心情抑郁,在情感纷争中渐渐难以支撑,终于“魂归离恨天”。
15.示例:暮云四合,西风凄紧,一位妇人首如飞蓬,满眼落寞。
斜着身坐在满地残花的院中,举酒独酌,一杯一杯还一杯,神情却愈见萧索。
16.“竹梢风动,月影移墙”,仅仅八个字,就将黛玉死时的寂寥、惨淡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解析所谓点评,即指出点评对象的优劣之处,属于鉴赏评价的性质,主观性较强,
可
以根据读者的感悟有自己的看法,不求答案的标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