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孩和她冬奥志愿者的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女孩和她冬奥志愿者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2-07-27T05:14:14.19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6期作者:温晓梅
[导读] 她是一个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小县城家庭的女孩,家里的军旅生活让她在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的氛围内长大。
温晓梅
身份证号45212220010104xxxx
她是一个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小县城家庭的女孩,家里的军旅生活让她在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的氛围内长大。
爷爷曾是军队的参谋长,她的爸爸从小跟随爷爷在军队里生活,虽然到她出生的时候爷爷已经退伍反乡,但是这厚重的军旅生活气息在这个家庭里弥漫开来,女孩从小就在这样的熏陶下慢慢长大。
女孩回忆,在爷爷去世的时候,她才八岁,虽然不太懂事,但是也算是看过了许多琼瑶类的电视剧,脑海里对于亲人的离世只有抱头痛哭的画面。
而那天,病房里异常的平静,她悄悄躲在病床边上,听着爷爷嘴里嘟喃着一句话:“唉,我看不到台湾的回归了。
”女孩当时心里只有不解,为什么人的弥留之际不是像电视剧里所演绎的那样,和家里人诉说着儿女情长,而是还在挂念着国家......随着日子慢慢过去,女孩也在慢慢长大,开始了解到她爷爷一直牵挂着的国家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想知道爷爷心目中的北京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女孩开始好奇爷爷的故事,她翻开爷爷的相片纪念册,里面部队的画面不知怎么地便打湿了女孩的眼眶,也不知道是什么,一股暖流涌上她的心头,这时,一颗为国贡献的种子已经悄然在她心中埋下......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女孩在爷爷的陪伴和解说下,在电视上观看着每一场比赛。
女孩还记得,她对爷爷说:“爷爷,为什么会有哥哥姐姐不是运动员也能出现在电视上呀?”爷爷耐心地回答:“他们是志愿者,是帮助咱们国家顺利举办奥运会的中流砥柱,姑娘,你将来也能当上志愿者就好了,爷爷就能在电视上看到你啦!”女孩总是听着爷爷说着他在军队里的故事,在爷爷的耳濡目染下,女孩也想成为像爷爷一样的人。
2019年,经过女孩不屑地努力,她如愿考上了北京的大学。
在2020年的元旦,她听到了她这五年来最想听到的消息——冬奥会志愿者开始招募了!经过为期一年的选拔和考核,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面试与笔试,女孩收到了她的录用通知书,她终于成为了她心心念念了五年的冬奥会志愿者。
“爷爷,我终于做到了!”女孩开心坏了,她知道,成为冬奥会的志愿者,是爷爷的梦想,也是她的梦想。
这时候的她明白,成为冬奥会的志愿者对于一个青少年来说意味着什么,她的肩上不仅仅承载着爷爷的希望,更是展现着中国青年的精神面貌,在这样一场国家的盛事中,每一个动作都有可能成为外国媒体做文章的焦点,她要时时刻刻保持着良好的形象,默默地做一朵燃烧的雪花。
她是一名服务于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交通领域的志愿者,在赛事服务期间,每天伴着朝霞而出,踏着夕阳而归。
她的岗位在在各个交通站点的班车旁,工作内容是上下车引导,为每一个需要指引的运动员提供服务。
在她的回忆中,对于工作的内容概括,就是坚守。
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乘坐运动员班车是一种上山的方式,但许多运动员更喜欢乘坐缆车自行上下山,只有很少一部分运动员会乘坐班车,所以,她的工作常常是与一辆空车为伴。
或许有人会问,那设置这个岗位的意义在于什么?有求必应是她对她的岗位的定位。
她的工作可能没有电视上那些出现在赛场边上的志愿者们的工作那般有趣,也没有在室内工作的志愿者那般安逸,陪伴她的是小海坨山上的一阵一阵的狂风,甚至好些天还是暴雪的天气,她就和她的小伙伴们一班一班地倒,轮流在外站岗。
女孩妈妈还开玩笑的问她:“你这工作,其不和停车场管理员有得一比了。
”女孩也耐心地和她的妈妈解释:“我这可是国际停车场,都是要用英文沟通的咧!虽然说我们工作环境确实没有您想的那么光鲜亮丽,但是我们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咧,你说万一我们不在,有运动员下车迷路了可咋办噢!”女孩心里是这么想,其实她何尝不羡慕那些能服务在赛场边上的志愿者呢?但是女孩心里明白,一个盛事的顺利举办,肯定不只是大家表面上的那么风光,需要许许多多人默默地付出。
她习惯了每次在寒冬里一站就是一个小时,两只手紧紧揣在兜里,手里握着组委会给她们准备的暖宝宝,有时候大风刮过的时候,也只能跺跺脚原地蹦达蹦达,以求暖和身子。
如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已经结束了,留在女孩脑海里的不是工作的枯燥无味,而是穿插在这45天闭环服务的点点滴滴的小事。
“我们志愿者就是外国友人、媒体们了解中国的第一张名片。
”女孩说。
每天乘坐缆车上下班是女孩的常态,岗位远一些的话,大概需要四十多分钟。
在缆车上,总会遇到一些令她难忘的过客。
有一次女孩去山上的餐厅吃饭,和她一起乘坐一趟缆车的是一个外国的媒体,在即将分别之际友人说的话令女孩久久不能忘怀:“很感谢你们志愿者,你们是这个冬奥会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你们让这个冬奥会变得精彩了许多,你们的热情让我们感受到了温暖,还有你的英文比我的都要好呢。
”女孩相信,每一个工作岗位都不会从一而终都充满着挑战和新鲜感,支撑着每一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的,正是这样一些鼓舞人心的正反馈,正是这样的存在,让她在这四十多天里心中都充满着一股劲儿,能够以饱满的姿态服务每一天赛事。
还有一次是一个俄罗斯的滑雪运动员,看到女孩是志愿者便十分激动,用着他仅有的英文词汇和女孩打了招呼,女孩便用英文热情回应,但是他们的沟通似乎不太顺畅,随后运动员拿出了手机的翻译软件写下了一行字给女孩:你们辛苦了!女孩看到翻译软件上的字瞬间红了眼眶,她认识到了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在获得别人的帮助,大家对于志愿者工作的肯定,便是对女孩而言最宝贵的礼物。
有一次女孩举着手机和朋友们拍着照片,不小心将照相点成了摄像,这时身边经过了好几个运动员,他们顺势加入了我们的镜头,和我们比这剪刀手一起拍照,发现我们是在录视频后,他们便对着镜头说:“We love China!我爱你们!”对于他们而言,可能只是一个不经意的小举动,可对于女孩而言,她被他们深深打动,女孩知道,让外国友人由衷的说出这样的话语,意味着国家的强盛,意味着本次冬奥会给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意味着志愿者的工作得到了最好的回应。
大家对于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印象,大多是奥运健儿们夺得了多少枚奖牌,在冬奥历史上刷新了许多记录等等,而在女孩的记忆里,冬奥会留给她的更多的运动健儿们取得奖牌、完成每一场比赛背后的艰辛。
在赛事期间,每天赛前五小时到岗和赛后三小时离岗是他们的常态,只要有服务需求,志愿者一定都会出现在岗位上。
每每上岗的时候,女孩都会看到许多运动员早早便上山准备热身训练,甚至在她还在前往岗位的路上,就能看到好一些运动员从她身边划过,这令她顿时肃然起敬。
她也曾抱怨每天上岗太早,没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但是当她看到了比她还早的运动员的时候,她仿佛明白了,每一个光鲜亮丽奖牌的背后,都有着许多为之拼搏努力的奥运健儿,从此以后,女孩没有再抱怨了。
我就是这个女孩。
如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已经落下了帷幕,我在闭环酒店里隔离的时候写下了这篇文章,我总想给这段经历留下点什么。
从2008年到2022年,这十四年的每一步,我都在朝这个目标前进着。
今年的春节对于我妈妈而言,是十分难过的。
我留在北京做志愿者,广西家中只剩下妈妈一个人过年,往年都是我们母女俩相依为命,但是当我问起妈妈希不希望我不做志愿者回家陪她过年的时候,她
斩钉截铁的说:“珍惜这次机会,年以后还有。
妈妈希望你在每一个年龄段都能成为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我很感激我出生在这样一个有爱且对国家心怀感激的家庭,我的爷爷、爸爸和妈妈都在我人生的道路上做出了最正确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