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单元测试题第3单元第2章人的生活需要空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单元测试题第3单元第2章人的生活
需要空气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下图中,a是呼吸道,b表示肺,c指胸腔。

当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时,a、b、c 三个部位的压力大小依次是…()
A.c>b>a B.a>b>c
C.a>c>b D.b>c>a
2.某同学早晨没吃早餐,第四节上体育课时,感觉头晕、全身无力,要使他比较快地恢复体力,这时最好补充()
A.矿泉水B.葡萄糖C.果汁D.牛奶
3.某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为78,表明该城市的空气质量为()
A.优B.良好C.轻度污染D.严重污染4.下列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工业废气排放
B、汽车尾气
C、地面扬尘
D、人和动物呼出的气体
5.为了保证空气新鲜清洁,应该做到()
A.绿化环境、净化空气B.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C.勤打扫房间及环境D.以上三项都不可少
6.以下不属于引起空气污染的原因的是()
A.工业生产B.汽车尾气C.地面扬尘D.植物种植过多7.下列结构中,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是()
A.喉B.食道C.咽D.口腔
8.人进行呼吸时,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其变化是()
①温度升高②水分增加③氧含量略增加④氧含量大增⑤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⑤D.①②⑤
9.呼吸运动的完成依赖于
A.肺泡的弹性B.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C.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D.气体分子的扩散
10.住宅刚装修完毕时,室内空气中含有较多的苯、甲醛等有害气体,除去这些有害气体的根本方法是()
A.关闭门窗,喷洒消毒剂B.关闭门窗,喷洒大量的醋
C.喷空气清新剂D.打开门窗,通风透气
11.某日雅安上里古镇的空气污染指数为90,表明该镇的空气质量为:
A.优 B.良 C.轻度污染 D.重度污染
12.为了保证教室内空气清新,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保持室内空气流通B.绿化周围环境
C.打扫教室卫生D.关窗防止灰尘进入
13.改善空气质量的有效措施是
A.植树造林 B.控制污染物排放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对造成污染的行业罚款
14.在下列哪种环境中生活和工作的人群,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低?()
A.刚装修过的房间中B.工业区
C.园林公园D.空气污染严重处
15.为了保证教室内空气清新,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保持室内空气流通B.绿化周围环境
C.打扫教室卫生D.关窗防止灰尘进入
16.下列哪两个生理过程不能同时进行()
A.消化和吸收B.消化和呼吸C.呼吸和吞咽D.吸收和吞咽17.房屋装修后不能马上入住,而要进行( )
A.关闭门窗,避免潮湿
B.打开门窗,通风透气
C.在屋内喷洒大量的醋,杀毒灭菌
D.喷空气清新剂,让室内清香四溢
18.下列不属于
...空气污染的是()
A.温室效应
B.酸雨
C.赤潮
D.pm2.5颗粒污染
19.下列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工业废气排放
B、汽车尾气
C、地面扬尘
D、人和动物呼出的气体
20.下列关于吸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烟雾中有对人有害的物质
B.吸烟会对多种器官系统产生严重损害
C.吸烟对自己有害,对周围的人无害
D.尼古丁能诱发肺的疾病
21.肌肉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至少要通过几层细胞膜
A.4B.5C.7D.8
22.如图表示血液流经某结构后某些成分的变化情况,据此推测该结构为()
A.肝脏B.组织细胞C.肺D.肾脏
二、综合题
23.下面是我国肺癌死亡率(1/10万)城乡居民的一组数据,请你分析。

(2)男、女肺癌死亡率差别较大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24.下面是我国居民肺癌死亡率(1/10万)城乡居民的一组数据,据此回答问题。

(1) 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的居民,肺癌死亡率高?
(2)请你试着分析肺癌死亡率城乡差别较大的原因是什么?
25.下图是人体呼吸的示意图,其中①表示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②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③表示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④表示组织间气体交换。

请回答:
(1)在过程①中,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_________的二氧化碳。

(2)通过过程②,可把含氧较少的_________血变为含氧丰富的___________血。

(3)血液中运输氧的血细胞是_____________,氧气由这种细胞携带,经过程
________(填序号)运输到组织间,通过过程_________(填序号)进入组织细胞,供组织细胞进行________作用,分解___________,释放能量。

26.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主要成因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低碳生活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PM2.5的释放.作为中学生,你能为低碳生活做些什么呢?____
三、填空题
27.常见的大气污染源有__、__和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呼吸运动之所以能实现肺的通气,是因为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造成了肺内气压与大气压之间的气压差。

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腔容积增大,胸腔内气压小于肺内气压,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

即a。

b。

c间的气压关系是a。

b。

c。

2.B
【解析】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因此小华没吃早餐,到第四节课时,感到浑身没劲,要使他比较快地恢复体力,最好补充葡萄糖。

3.B
【解析】
考点:防治大气污染,治理空气质量。

分析:
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具体考查的是空气质量等级的划分。

空气污染指数为0---50时,空气质量状况为优;空气污染指数为51---100时,空气质量状况为良;空气污染指数为101---200时,空气质量状况为轻度污染;空气污染指数高于300时,空气质量状况重度污染。

解答:
通过分析知道空气污染指数为0---50时,空气质量状况为优;空气污染指数为51---100时,空气质量状况为良;空气污染指数为101---200时,空气质量状况为轻度污染;空气污染指数高于300时,空气质量状况重度污染。

所以空气污染指数为78时,在51---100的范围,空气质量状况应为良。

故选B
4.D
【解析】人和动物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其余成分没什么变化,都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5.D
【解析】绿色植物可以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可以阻滞和吸附大气中的粉尘和放射性污染物;能够分泌抗生素,杀灭空气中的病原菌.所以绿化环境,可以起到保持空气清新的作用,
A正确;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动,可使教室内的空气保持清新,利于呼吸,B正确;教室内由于学生较多,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以及粉笔末、灰尘等都威胁着学生的身体健康,因此勤打扫教室,保持清洁可以使教室内的空气保持清洁新鲜,C正确。

点睛: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有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运输工具排放的尾气、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燃料的燃烧以及其它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尘埃等。

另外,室内的空气污染的程度并不亚于室外,人体的许多疾病都与室内的空气污染有关。

6.D
【解析】
工业生产、汽车尾气、地面扬尘都能造成空气污染,而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改善大气的环境。

点睛: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改变了空气的成分,造成对空气的污染,造成对空气污染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有害气体两大类。

从世界范围看,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等。

7.C
【分析】
呼吸系统的组成如图:
消化系统的组成如图:
【详解】
由分析可知: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可见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器官,是食物进入消化道和气体进入肺的共同通道。

故选C。

【点睛】
消化道的组成,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

8.D
【分析】
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外界环境中的气体)主要成分如表:
【详解】
①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一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所以呼出的气体温度升高,故①正确;②人进行呼吸作用时,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有水产生,因此呼出的气体水分增加,故②正确;
③④吸入的氧要提供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因此氧含量减少,故③④错误;
⑤人进行呼吸作用时,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有二氧化碳产生,因此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故⑤正确。

因此,①②⑤叙述正确。

【点睛】
掌握人体内发生的两个气体交换,是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9.C
【解析】
试题分析:呼吸运动的过程是:平静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可见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

考点:呼吸运动。

点评:此题是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的通气。

10.D
【解析】
【分析】
住宅装修完毕,室内空气中含有较多的苯、甲醛等有害气体,这些气体直接损害人的身心健康。

【详解】
房屋装修,装修或是装饰材料中往往含有有害气体,例如,人造材料、各种油漆、涂料、粘合剂以及家具等,其主要污染物是甲醛、苯、二甲苯等有机物和氨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无机物,还有如大理石等建材中,往往含有放射性的污染源,这些都对人体有害,所以住宅刚装修完毕时要首先打开门窗,通风透气等有害气体散发尽了,再入住,D正确。

【点睛】
掌握空气质量会影响人体健康是本题解题关键。

11.B
【解析】空气污染指数:0—50,空气质量为优,51—100.为良,101—150,为轻微污染,151—200,为轻度污染,201—250,为重度污染。

12.D
【解析】
解:A、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动,可使教室内的空气保持清新,利于呼吸.故不符合题意.
B、绿色植物可以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可以阻滞和吸附大气中的粉尘和放射性污染物;能够分泌抗生素,杀灭空气中的病原菌.所以绿化校园的环境,可以起到保持空气清新的作用.故不符合题意.
C、教室内由于学生较多,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以及粉笔末、灰尘等都威胁着学生的身体健
康.因此勤打扫教室,保持清洁可以使教室内的空气保持清洁新鲜.故不符合题意.
D、关闭门窗,外界的新鲜空气无法进入,教室内的一些有害气体或是粉尘无法散发到室外,会影响教室内的空气质量.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关于空气质量与健康,多以选择题或是材料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一般.
13.A
【解析】因为绿色植物能够吸收有害气体,能够吸附灰尘,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进行蒸腾作用增加空气湿度,所以植树造林可以改善空气质量。

14.C
【解析】
试题分析:A、刚刚装修过的房间,会挥发出大量的甲醛、苯等有毒物质,人吸入后易患呼吸系统疾病,A不符合题意;
B、工业区废气、废水排放的多,在此工业区生活的居民呼吸的空气中含有一些有毒的物质和尘埃,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

B不符合题意;
C、园林公园中有大量的绿色植物,绿色植物是自动的“空气净化器”,能吸附空气中的有害的气体或是粉尘,能够使得空气变得清新,所以园林工人不易得呼吸系统疾病。

C符合题意;
D、空气污染严重的地方,有大量的有毒气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是由于长期吸入的空气不清新导致的。

D不符合题意。

考点: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

15.D
【解析】
解:A、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动,可使教室内的空气保持清新,利于呼吸.故不符合题意.
B、绿色植物可以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可以阻滞和吸附大气中的粉尘和放射性污染物;能够分泌抗生素,杀灭空气中的病原菌.所以绿化校园的环境,可以起到保持空气清新的作用.故不符合题意.
C、教室内由于学生较多,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以及粉笔末、灰尘等都威胁着学生的身体健康.因此勤打扫教室,保持清洁可以使教室内的空气保持清洁新鲜.故不符合题意.
D、关闭门窗,外界的新鲜空气无法进入,教室内的一些有害气体或是粉尘无法散发到室外,会影响教室内的空气质量.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关于空气质量与健康,多以选择题或是材料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一般.
16.C
【解析】
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器官,鼻吸入的空气和经咀嚼的食物都会经过咽,之后空气会进入气管,食物则会进入食道,这是由咽喉下方的会厌软骨所决定的。

当我们吸气时,会厌软骨静止不动,让空气进入气管;当我们吞咽时,一方面软颚会向后延伸,阻止食物进入鼻腔;另一方面喉的上升,令会厌软骨像门一样,将气管喉覆盖,令食物进入食道。

由此可知,在吞咽那一刻,我们呼吸是暂停的。

吞咽完毕,软颚、喉会厌软骨迅速恢复原位,于是呼吸可照常进行。

因此呼吸和吞咽是不能同时进行的。

17.B
【解析】该题考查的是空气质量对人的影响,房屋装修后有污染,所以要打开门窗,通风透气。

18.C
【解析】
试题分析:A、温室效应是因为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等的排放,与空气污染有关,故不符合题意;
B、酸雨是因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以及一些工业气体的排放,与空气污染有关,故不符合题意;
C、赤潮的形成是因为水体的污染,与空气污染无关,故符合题意;
D、PM2.5的主要来源是人类排放,如煤炭燃烧、垃圾焚烧、厨房烟气、道路扬尘、工业粉尘、汽车尾气等,从来源可以看出,PM2.5含有有害气体和重金属物质,是衡量空气污染的重要指标,故不符合题意。

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19.D
【解析】人和动物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其余成分没什么变化,都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20.C
【解析】香烟中含有1400多种成分。

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

一支烟所含的尼古丁就足以杀死一只小白鼠。

香烟烟雾中大量的一氧化碳同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大240-300倍,严重地削弱了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因此,吸烟使血液凝结加快,容易引起心肌梗塞、中风、心肌缺氧等心血管疾病。

更为严重的是,吸烟者还严重妨碍他人健康,研究结果表明,吸烟者吸烟时对旁人的危害比对他自己还大。

21.C
【解析】肌肉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至通过的细胞膜途径为:出体细胞的细胞膜1层;穿过血管上皮细胞(即两层细胞膜)2层;再出血管,2层;再穿过肺泡,2层,共计7层。

22.C
【分析】
血液循环如图所示:
【详解】
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在体循环中,从左心室射出的动脉血流经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经过体循环,就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在肺循环中,从右心室射入肺动脉的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因此如果血液流经某器官后氧的含量增多了,二氧化碳降低,该器官是肺。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血液成分经体循环和肺循环后的变化。

23.(1)大城市比农村空气污染严重(2)男性吸烟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环境污染的危害,因为大城市工业发达,各种有害气体排出量多,比农村空气污染严重,所以城乡肺癌死亡率差别较大,因为男性吸烟,吸烟数量越多,肺癌发病率越高,所以男、女肺癌死亡率差别较大。

24.大中城市,空气质量差(空气污染严重)的地方农村空气质量好于城市
【解析】
试题分析:(1)大中城市比农村空气污染严重,空气质量差,原因是1职业因素:流行病学、病因学和实验证实有致癌特性的物质有:无机砷、石棉、铬、镍、煤焦油、二氯甲醚、氯甲醚、氯化乙烯等,而在职业环境中接触上述致癌物质有吸烟的人,肺癌危险性进一步增加,2空气污染:随着工业的发展,许多致癌物污染大气的程度愈加严重,在室内通风不良情况下燃煤取暖或烹调食物可造成室内空气污染,而烹调油烟及室内煤烟可能是女性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肺癌发病率的城乡差别也提示大气污染与肺癌的发生有关,3电离辐射:暴露于氡及其子体产生的射线环境内的矿工,肺癌的危险性增加,所以在大中城市生活和工作的居民,肺癌死亡率高。

(2)根据题干中得知:大中城市比较有机会长期接触放射性等物质,男性比女性吸烟多,男性接触放射性等物质比女性大,空气污染严重,空气质量差,农村绿色植物多,工业企业少,废气排量少,所以空气质量当然会比城市好。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

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肺癌死亡率高与环境污染有关,难度一般,解答时可以从环境污染方面来分析。

25.(1)多
(2)静脉动脉
(3)红细胞。

呼吸有机物
【解析】
分析:人体呼吸的全过程包括::。

表示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表示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表示组织间气体交换,据此解答.
解答:解:(1)人体呼吸时,从外界吸入空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二氧化碳增多了,氧减少了.其根本原因就是吸入的氧要提供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同时这个过程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经过一系列的途径被运输到肺,
由人体呼出,导致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因此在过程。

中,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2)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从外界到肺泡内的气体氧气浓度高于肺泡毛细血管内的氧气浓度,毛细血管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肺泡内的浓度,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故氧气由肺泡扩散到毛细血管中去,二氧化碳由毛细血管扩散到肺泡中去.这样血液由肺动脉送来的含氧少、二氧化碳多的静脉血变成了肺静脉运走的含氧多二氧化碳少的动脉血了.因此通过过程。

,可把含氧较少的静脉血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3)血液中运输氧气的血细胞是红细胞,氧气由这种细胞携带,经过。

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间,通过过程。

进入组织细胞,供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故答案为(1)多.(2)静脉;动脉.(3)红细胞;。

;。

;呼吸;有机物.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体呼吸的全过程和呼吸作用的概念.
26.骑自行车上学、节约用纸、少开空调等。

(答案合理即可得分)
【解析】
试题分析:响应“低碳”的生活,主要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二氧化碳两方面入手,具体方法有:随手关灯,节约用电;多骑自行车,少坐汽车;少用纸巾,重视手帕;使用节能灯泡,提倡节约用电;植树造林等.
故答案为骑自行车上学、节约用纸、少开空调等.(答案合理即可得分)
考点: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造成的影响及其防治.
27.工业生产排放气体车辆、船舶排放的尾气秸秆焚烧产生气体
【解析】常见的大气污染有: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车辆、船舶排放的尾气、秸秆焚烧产生的气体
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