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反应蛋白详讲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能关联疾病活动性 • 病毒感染没有标志性升高 • 受影响因素小(年龄,免疫状况,药物等)
.
21
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
组别
正常组 患者组
CRP
白细胞
例数 升高
正常
总数高 总数正常 总数正常 中性高 中性高 中性正常
96 2 94 3
2
91
130 130 0 45
46
38
.
22
白细胞在感染疾病中的应用
五分类
*以SYSMEX KX-21N为例
• WBC RBC HGB HCT MCV MCH MCHC PLT NEUT % LYMPH % MONO % EO % BASO % NEUT # LYMPH # MONO # EO # BASO # RDW-SD RDW-CV PDW* MPV PCT* P-LCR*
或用于肿瘤标志
.
10
常用急性相蛋白举例
• 正急性相反应蛋白
– C-反应蛋白
– 血清淀粉样A蛋白 – 纤维蛋白原 – 1抗胰蛋白酶 – 1酸性糖化蛋白 – 触珠蛋白 – 补体C3,C4
• 负急性相反应蛋 白
– 白蛋白 – 前白蛋白 – 转铁蛋白 – 维生素A1结合
蛋白
.
11
C-反应蛋白 (CRP)
创伤
感染
介质释放
激素
细胞因子
二十烷类
身体不适
炎症
发热
白细胞趋化性
食欲不好
血小板聚集
白细胞增多
水肿
消瘦
免疫抑制
急性相蛋白合成
白蛋白降低,
.
维生素A1结合蛋白降低
9
急性相蛋白
• 由肝细胞释放到血液中的蛋白质,它的量 随着损伤,炎症或各类疾病而作出迅速反 应地增加或减少。
• 是炎症过程中的抑制剂或媒介 • 某些急性相蛋白已被用于诊断和跟踪疾病
.
14
C-反应蛋白结构示意图
.
15
CRP 的功能
激活补 体
增强NK细胞活 力
促凝血
IL-1r合成增加
抗肿瘤效应
对细菌/细胞的调理作 用
阻滞巨噬细胞活性
抑制血小板聚集
血红素凝集增 加
阻滞过氧化物释 放
趋向性
与LDL结合
抑制组织蛋白酶等
清除染色 质
.
16
CRP 与超敏CRP
• 由于检验技术的发展,我们能够准确测定 极低浓度的“C反应蛋白(CRP)”,通常 把范围在0-8mg/L范围内的“C反应蛋白” 称作为“超敏C反应蛋白或高灵敏度CRP (hsCRP)”。一般的“C反应蛋白(CRP)” 最低检测限 < 3mg/L,而“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检测则可准确给出从0.158.0mg/L定量值。
1/21/2021.ຫໍສະໝຸດ 17CRP的参考范围
• 临床上一般<5mg/L为正常,
.
18
CRP的临床应用
• 可预测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使用超敏CRP测试法,测试范围0.110mg/L)
• 是观察炎症和组织损伤的敏感指标
(使用常规CRP测试法,测试范围8160mg/L)
.
19
CRP与炎症
• 在急性细菌感染或组织创伤时,机体产生急性 相反应,血清CRP浓度可成百上千倍增高
• CRP的持续升高也发生在慢性炎症包括自身免 疫性疾病及恶性肿瘤中
• 常规CRP测试(检测下限8-10mg/L)已在临床 上广泛应用于感染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适用 于细菌或病毒感染的鉴别及抗生素疗效的观察
.
20
C-反应蛋白在感染疾病中的特点
• 反应迅速,发病后急剧增高,随着恢复,下 降也快
• 基础值低,增量大,细菌感染可增高成百上千 倍
.
3
血液分析仪采 血和应用建议
• 末梢全血检测的优点是什么?
没有预稀释液的加入及相应人工误差环节, 因为预稀释无论精密度还是准确度都不如 末梢全血模式.故使用血液分析仪,除了静 脉采血外,我们优先推荐末梢全血.不得已 才用预稀释模式。
• 怎样操作恰当?
用60ul的毛细管采血约60ul加入备有抗凝 剂的小炮弹,用手指弹试管底部混匀;混 匀后的标本放置5分钟即可进行血液常规 检测;无论是末梢全血标本还是预稀释标 本,都要求在标本混匀抗凝后放置5分钟 使其充分抗凝,然后再混匀上机检测 ,因 为抗凝充分些较好。
.
4
结果及评价
三分类
*以SYSMEX KX-21N为例
• (WBC, RBC, HGB, HCT, MCV, MCH, MCHC, PLT) ;白细胞 三分群结果 (Lymph %, #; Neut %, #; Mixed %,#);以 及RDW-SD, RDW-CV, PDW, MPV, P-LCR.
• 广泛应用 • 有效但也有限
– 影响因素多 – 不能准确反映病情
.
23
常用感染指标WBC、ESR、CRP 比较
感染时反应速度
影响因素
鉴别诊断 相关疾病的活动 性
WBC 升高较慢 ,治疗 有效后降低缓慢
ESR 2-3 天 后 升 高 , 至 少 2-3 周 后 才 恢 复正常
年龄、日间变化、 温 度 、 贫 血 、 血
.
24
C-反应蛋白检测的前提
• 快速微量 • 定量分析 • 及时报告
.
25
CRP 的稳定性
• CRP稳定性:
室温 4℃ -18℃
全血
1天 3天 -
血清(浆) 1天 7天 6月
溶血液
3小时内稳定
.
26
•谢谢大家!
1/21/2021
.
27
全血细胞分析
.
1
什么是血常规?
.
2
血常规的用途、意义
• 血常规检查在全身体检中是基本的体检 项目,它的意义在于可以发现许多全身性 疾病的早期迹象,诊断是否贫血,是否有 血液系统疾病,反应骨髓的造血功能等。
• 例如:通常感染性疾病会使白细胞的 数值和分类发生变化;贫血时血红蛋白或 红细胞的检验值会降低;而血小板的减少 会导致容易出血或出血后不容易止住,而 血小板增多会增多血栓发生的可能;另外, 有些肿瘤、变化反映性疾病也可以引起血 常规检查部分数值的变化。
• 研究参数:IG %,IG #, OTHER %,OTHER #
.
5
白细胞分类
• 无颗粒白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 用瑞氏染料染色可分辨出三种颗粒白细胞
即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 细胞
1/21/2021
.
6
C-反应蛋白 (CRP)
感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
7
致炎因子
.
8
急性相反应
妊娠与分娩、药 沉管位置、异常
物等
免疫球蛋白或复
合物、药物等
不易鉴别细菌和 不能鉴别细菌和
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
其 数 量 的 变 化 不 无相关
能反映疾病的活
动性
CRP 变化快速,几小 时即可见升高, 平均 8 小时增加 一倍,治愈后, 很快降至正常 不受年龄、生理、 免疫状态、药物 治疗等影响
能鉴别细菌和病 毒感染 CRP 量 的 动 态 变 化 与疾病的活动性 相关
• CRP是高度灵敏的炎症指标 • 是在机体受到创伤或炎症造成组织损伤时,
由白细胞介素-6调控,肝脏合成释放入血 的急性相蛋白
.
12
C-反应蛋白的生成
.
13
CRP的理化特点
• CRP由五个相同的非共价结合的单体组成, 呈对称的环状五球体,其亚基由206个氨基 酸组成。分子量为11-14万,沉降系数 6.5-7.5,等电点为5.5,不易溶于水。结晶 为菱形,可被硫酸铵沉淀不耐热,60°c 30分钟即破坏。分子代谢周期的半衰期仅 为5-7小时。起部分抗体作用但不是抗体。
.
21
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
组别
正常组 患者组
CRP
白细胞
例数 升高
正常
总数高 总数正常 总数正常 中性高 中性高 中性正常
96 2 94 3
2
91
130 130 0 45
46
38
.
22
白细胞在感染疾病中的应用
五分类
*以SYSMEX KX-21N为例
• WBC RBC HGB HCT MCV MCH MCHC PLT NEUT % LYMPH % MONO % EO % BASO % NEUT # LYMPH # MONO # EO # BASO # RDW-SD RDW-CV PDW* MPV PCT* P-LCR*
或用于肿瘤标志
.
10
常用急性相蛋白举例
• 正急性相反应蛋白
– C-反应蛋白
– 血清淀粉样A蛋白 – 纤维蛋白原 – 1抗胰蛋白酶 – 1酸性糖化蛋白 – 触珠蛋白 – 补体C3,C4
• 负急性相反应蛋 白
– 白蛋白 – 前白蛋白 – 转铁蛋白 – 维生素A1结合
蛋白
.
11
C-反应蛋白 (CRP)
创伤
感染
介质释放
激素
细胞因子
二十烷类
身体不适
炎症
发热
白细胞趋化性
食欲不好
血小板聚集
白细胞增多
水肿
消瘦
免疫抑制
急性相蛋白合成
白蛋白降低,
.
维生素A1结合蛋白降低
9
急性相蛋白
• 由肝细胞释放到血液中的蛋白质,它的量 随着损伤,炎症或各类疾病而作出迅速反 应地增加或减少。
• 是炎症过程中的抑制剂或媒介 • 某些急性相蛋白已被用于诊断和跟踪疾病
.
14
C-反应蛋白结构示意图
.
15
CRP 的功能
激活补 体
增强NK细胞活 力
促凝血
IL-1r合成增加
抗肿瘤效应
对细菌/细胞的调理作 用
阻滞巨噬细胞活性
抑制血小板聚集
血红素凝集增 加
阻滞过氧化物释 放
趋向性
与LDL结合
抑制组织蛋白酶等
清除染色 质
.
16
CRP 与超敏CRP
• 由于检验技术的发展,我们能够准确测定 极低浓度的“C反应蛋白(CRP)”,通常 把范围在0-8mg/L范围内的“C反应蛋白” 称作为“超敏C反应蛋白或高灵敏度CRP (hsCRP)”。一般的“C反应蛋白(CRP)” 最低检测限 < 3mg/L,而“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检测则可准确给出从0.158.0mg/L定量值。
1/21/2021.ຫໍສະໝຸດ 17CRP的参考范围
• 临床上一般<5mg/L为正常,
.
18
CRP的临床应用
• 可预测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使用超敏CRP测试法,测试范围0.110mg/L)
• 是观察炎症和组织损伤的敏感指标
(使用常规CRP测试法,测试范围8160mg/L)
.
19
CRP与炎症
• 在急性细菌感染或组织创伤时,机体产生急性 相反应,血清CRP浓度可成百上千倍增高
• CRP的持续升高也发生在慢性炎症包括自身免 疫性疾病及恶性肿瘤中
• 常规CRP测试(检测下限8-10mg/L)已在临床 上广泛应用于感染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适用 于细菌或病毒感染的鉴别及抗生素疗效的观察
.
20
C-反应蛋白在感染疾病中的特点
• 反应迅速,发病后急剧增高,随着恢复,下 降也快
• 基础值低,增量大,细菌感染可增高成百上千 倍
.
3
血液分析仪采 血和应用建议
• 末梢全血检测的优点是什么?
没有预稀释液的加入及相应人工误差环节, 因为预稀释无论精密度还是准确度都不如 末梢全血模式.故使用血液分析仪,除了静 脉采血外,我们优先推荐末梢全血.不得已 才用预稀释模式。
• 怎样操作恰当?
用60ul的毛细管采血约60ul加入备有抗凝 剂的小炮弹,用手指弹试管底部混匀;混 匀后的标本放置5分钟即可进行血液常规 检测;无论是末梢全血标本还是预稀释标 本,都要求在标本混匀抗凝后放置5分钟 使其充分抗凝,然后再混匀上机检测 ,因 为抗凝充分些较好。
.
4
结果及评价
三分类
*以SYSMEX KX-21N为例
• (WBC, RBC, HGB, HCT, MCV, MCH, MCHC, PLT) ;白细胞 三分群结果 (Lymph %, #; Neut %, #; Mixed %,#);以 及RDW-SD, RDW-CV, PDW, MPV, P-LCR.
• 广泛应用 • 有效但也有限
– 影响因素多 – 不能准确反映病情
.
23
常用感染指标WBC、ESR、CRP 比较
感染时反应速度
影响因素
鉴别诊断 相关疾病的活动 性
WBC 升高较慢 ,治疗 有效后降低缓慢
ESR 2-3 天 后 升 高 , 至 少 2-3 周 后 才 恢 复正常
年龄、日间变化、 温 度 、 贫 血 、 血
.
24
C-反应蛋白检测的前提
• 快速微量 • 定量分析 • 及时报告
.
25
CRP 的稳定性
• CRP稳定性:
室温 4℃ -18℃
全血
1天 3天 -
血清(浆) 1天 7天 6月
溶血液
3小时内稳定
.
26
•谢谢大家!
1/21/2021
.
27
全血细胞分析
.
1
什么是血常规?
.
2
血常规的用途、意义
• 血常规检查在全身体检中是基本的体检 项目,它的意义在于可以发现许多全身性 疾病的早期迹象,诊断是否贫血,是否有 血液系统疾病,反应骨髓的造血功能等。
• 例如:通常感染性疾病会使白细胞的 数值和分类发生变化;贫血时血红蛋白或 红细胞的检验值会降低;而血小板的减少 会导致容易出血或出血后不容易止住,而 血小板增多会增多血栓发生的可能;另外, 有些肿瘤、变化反映性疾病也可以引起血 常规检查部分数值的变化。
• 研究参数:IG %,IG #, OTHER %,OTHER #
.
5
白细胞分类
• 无颗粒白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 用瑞氏染料染色可分辨出三种颗粒白细胞
即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 细胞
1/21/2021
.
6
C-反应蛋白 (CRP)
感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
7
致炎因子
.
8
急性相反应
妊娠与分娩、药 沉管位置、异常
物等
免疫球蛋白或复
合物、药物等
不易鉴别细菌和 不能鉴别细菌和
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
其 数 量 的 变 化 不 无相关
能反映疾病的活
动性
CRP 变化快速,几小 时即可见升高, 平均 8 小时增加 一倍,治愈后, 很快降至正常 不受年龄、生理、 免疫状态、药物 治疗等影响
能鉴别细菌和病 毒感染 CRP 量 的 动 态 变 化 与疾病的活动性 相关
• CRP是高度灵敏的炎症指标 • 是在机体受到创伤或炎症造成组织损伤时,
由白细胞介素-6调控,肝脏合成释放入血 的急性相蛋白
.
12
C-反应蛋白的生成
.
13
CRP的理化特点
• CRP由五个相同的非共价结合的单体组成, 呈对称的环状五球体,其亚基由206个氨基 酸组成。分子量为11-14万,沉降系数 6.5-7.5,等电点为5.5,不易溶于水。结晶 为菱形,可被硫酸铵沉淀不耐热,60°c 30分钟即破坏。分子代谢周期的半衰期仅 为5-7小时。起部分抗体作用但不是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