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名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名言选读
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的历史任务交给这个人,一定要首先磨难他的心志,劳累他的筋络骨骼,饥饿他的肉体皮肤,空匮疲乏他的身体,所作所为总是被干扰搅乱,借以撼动他的心志使他性情更加坚韧,以增加他原来不具备的能力。

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译:孔子登上东山便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也变小了。

3、独乐(yüè)乐(lè),与人乐乐,孰乐?
译:一个人独自欣赏乐音快乐,和别人一道欣赏音乐也快乐,到底哪一个更快乐呢?
4、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译:您老人家这么一说,使我的思想豁然开朗也.(戚戚:感动的样子)
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译:贫穷时就搞好品德的修养,得志时就帮助天下人民都走善道.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尊敬自己的父母,并且将这种感情推及到别人的父母身上,爱护自己的儿女,并且将这种感情推及到别人的儿女身上。

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得到天时还不如得到地形便利好,得了地形便利还不如得到和顺的人心好。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获得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译:人民是最重要的,江山国土次于人民,而君主应该在最次
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译:在忧患中生存,在安乐中死亡。

1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

得志的时候,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

富贵不能使我放纵享乐,贫贱不能使我改变志向,威武不能使我卑躬屈膝,这样的人才够叫大丈夫。

12、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译:完全相信《书》(指《尚书》),那就还不如没有《书》为好。

13、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14、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译:如果想要让天下太平,在当今的世上,除了我能做到还有谁呢?
15、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译:杨子主张为我(自己),尽管只要拨掉一根汗毛而有利天下(成语一毛不拔),他也不肯干.墨子主张兼爱,即使磨光秃头顶走破脚跟只要有利天下,他也愿做。

(用儒家的中庸之道批驳杨、墨二家“执一”的片面主张)
16、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译:君主看待臣下如同自己的手足,臣下看待君主就会如同自己的腹心;君主看待臣下如同犬马,臣下看待君主就会如同路人;君主看待臣下如同泥土草芥,臣下看待君主就会如同仇人.
17、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译:残害仁爱的人叫做贼,残害道义的人叫做残。

这样的人,我们就叫作他独夫.我只听说周武王诛杀了独夫殷纣,没有听说过他是以臣弑君的。

18、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译:不耽误百姓的农时,粮食就吃不完;细密的鱼网不放入大塘捕捞,鱼鳖就吃不完;按一定的时令采伐山林,木材就用不完。

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养家活口、办理丧事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19、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五亩田的宅地,(房前屋后)多种桑树,五十岁的人就能穿上丝棉袄了.鸡、猪和狗一类家畜不错过它们的繁殖时节,七十岁的人就能吃上肉了。

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占夺(种田人的)农时,几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饿肚子了。

搞好学校教育,不断向年轻人灌输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必肩扛头顶着东西赶路了.
20、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译:所以英明的君主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养活妻子儿女;年成好时能丰衣足食,年成不好也不致于饿死。

2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没有圆规和曲尺就没办法画出圆和方这两种图案.
22、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译: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23、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译文: 君子有三乐,这三乐与称王天下没有关系。

父母俱在,兄弟安好,一乐;对上不愧于天,对下无愧于人,二乐;得到天下的好学生,然后教育他们,三乐。

24: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译:贤人先使自己明白,然后才去使别人明白;今天的人则是自己都没有搞清楚,却想去使别人明白。


25、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译:国家的君王崇尚仁德,在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敌人。

如果君王仁义了,就没有不仁义的了;如果君王义气了,就没有不义气得了;如果君王正直了,就没有不正直的了。

2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译:以民之乐为自己的乐,人民也会以他开心为乐:以民之忧愁为自己的忧愁,人民也会以他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以天下的乐为自己的乐 ,以天下的忧为自己的忧,这样还不能称王的,还没有过。

27、养心莫善于寡欲。

译文:修养心性的办法最好是减少物质欲望。

《荀子》名言选读
1、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译:不经过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无法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不经过艰难的考验,无法知道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君子。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译:青色是从蓝色里取出(提炼)的,但是比蓝色更青,冰是水变成的,但是比水还要寒冷.
3、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译:批评我而且批评得恰当的人,是我的老师;赞扬我而且赞扬得恰当的人,是我的朋友;阿谀奉承我的人,是害我的敌人。

4、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译:大自然的运行有其自身规律,这个规律不会因为尧的圣明或者桀的暴虐而改变。

5、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译:指眼睛因为不能同时盯着两个东西(或两种事物),所以能看清一切事物(是因为专注所致);耳朵
因为不能同时听取两种人的意见,所以能明辨是非。

6、道虽迩,不行不至。

事虽小,不为不成。

译:路程虽近,不走就达不到目的地;事情虽小,不做就成功不了。

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拿刀刻东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8、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译:蓬草整日长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

白色
的细沙混在黑土中,也会跟它一起变黑。

9、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译: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不汇集细流,就不能形成江海。

10、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译: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1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译: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
12、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译:君主如船,百姓如水,水既能使船安稳地航行,也能使船沉没。

13、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时不言而百姓期焉。

译:天自己不说,而人们认为他很高;地自己不说, 而人们认为他很厚;四季自己不说,人们都知道他会轮回。

13、流言止于智者。

译:没有根据的话,传到有头脑的人那里就不能再流传了。

(形容谣言经不起分析。

)
14、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

译:礼义道德是人们应当遵循的行为基本规范,教师则是正确理解礼义道德的人
15、公生明,偏生暗。

译:公正就政治清明,偏私则政治黑暗.
16、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译: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这就叫明智;肯定错误的,否定真确的,是愚昧的.
17、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
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译:登高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1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会犯错误了。

19、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译:堆土成山,风雨就从那里兴起;水流汇成深渊,蛟龙就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

20、大天而思之,孰与物蓄而制之。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译:认为天伟大而思慕它,哪里比得上把它当成物来畜养而控制它呢!顺从天而歌颂它,哪里比得上掌握它的规律而利用它呢!
《老子》名言选读
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译: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本原,都是可以说出来的,但它不是永恒不变的本原;各种事物的名称都能够称呼它(都能够叫出名称来),但它不是永远不变的。

2.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译:天下人们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就知道什么
是丑了。

都知道善之所为善,就知道什么是不善了。

3。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译:所以有和无相互依靠而产生,难和易相互依靠而形成,长和短相互比较,高和下相互包容,音和声相互应和,前和后相互跟随
4、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译: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

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5.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译:俗人自己都明白,就我糊涂.俗人都明察秋毫,就我什么都不知道,众人们都自以为是,而我却鄙陋顽固不化.
6。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译: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不能远行。

自逞己见的人,却往往不能使人明了自己的意见;自以为是的人,却往往不能彰显自己;自我夸耀的人,却往往不被认为有功或者不能成就大功;自以为贤能的人,却往往不被人们认为有贤能、不被人们敬。

7.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译: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

宇宙间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

8.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译:人要效法大地,大地则依法于天,地依法于天,天则要效法道,道效法自然”。

9。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译:尖兵利器呵,是不祥和的东西,人们通常都嫌弃它,所以,有道的人不靠向它。

10。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译: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

1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译:道按着道的法则演化成一种混沌状态,进而生成阴阳二气,阴阳二气交合而生成和气,阴阳二气再加上和气,共同生成了宇宙万物。

12。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译:事物的完善境界是仿佛还有欠缺,但实用起来却没有什么毛病缺陷;事物的完美境界是仿佛还在成长,但实际应用中却没有止境;真正的正直仿佛是在委屈自己,真正的精巧仿佛是很拙劣,真正的回答有如沉默;(表示事情的真正境界不在于正面的完美,而在于丰富而准确的内涵!)
1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译:明智的人不随便说话,随便说话的人没有真知灼见。

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译: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15.治大国,若烹小鲜。

译:治理大国就像烹调美味的小菜一样
16.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以无为的态度去有所作为,以不滋事的方法去处理事物,以恬淡无味当作有味。

17.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译:处理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实现远大要从细微的地方入手。

天下的难事,一定从简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一定从微细的部分开端.
18。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译:那些轻易发出诺言的,必定很少能够兑现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遭受很多困难。

因此,有道的圣人总是看重困难,所以就终于没有困难了.
19。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译:合抱的粗木,是从细如针毫时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一筐土一筐土筑起来的;千里的行程,是一步又一步迈出来的.
20.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译:我有三件宝贝,需要保持:一是慈爱,二是俭朴,三是不敢参与你争我夺的纷争.
21。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译: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到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终究逃脱不了天法的惩处。


22。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译:老百姓不怕死,为什么要用死来吓唬他们呢?
23.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译:使人民对他们的吃食感到香甜,对他们的穿戴感到漂亮,对他们的住宅感到安适,对他们的习俗感到满意。

邻近的国家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叫的声音互相听得见,而人民直到老死也不相往来.
《庄子》名言选读
1。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庄子•齐物论
【翻译】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

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

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2。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翻译】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3.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庄子•逍遥游》
【翻译】如果水积的不深不厚,那么它就没有力量负载大船。

4. 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庄子•逍遥游》
【翻译】厨师虽然不做祭品,主持祭祀的司仪是不会越过摆设祭品的几案,代替厨师去做的。

此谓尽管庖人不尽职,尸祝也不必超越自己祭神的职权范围代他行事.(成语越俎代庖)
5.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庄子•养生主》
【翻译】以无厚入有隙,所以运作起来还是宽绰而有余地的。

说明做事要“依乎天理",
“以无厚入有间”,这是庄子养生论的核心。

同时说明了要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这两条成语,都出自这里。


6。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庄子•人间世》
【翻译】你不知道那个螳螂吗?舞起它那两把大刀式的胳臂,妄图挡住滚滚前进的车轮。

它不了解自己的力量是根本无法胜任的,却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的本领很强大。

(成语螳臂当车,用以比喻不自量力.)
7.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乎江湖。

《庄子•大宗师》
【翻译】天久旱无雨,河水干涸了.许多鱼被困在河中滩地上,它们亲密地互相依靠着,嘴巴一张一合地吐着唾沫,来润湿它们的身体(藉以延缓生命,等待大雨降临),倒不如在江湖里彼此相忘。

(这里暗喻世人应忘掉生死,而游于大道之乡。

成语相濡以沫源出于此。


8. 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庄子•田子方》
【翻译】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而人的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
9。

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庄子•知北游》
【翻译】人们都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当作神奇,把自己厌恶的东西当作臭腐;然而臭腐可以变化为神奇,神奇也可以变化为臭腐.所以说:整个天下不过是一种气罢了对立事物可以互相转化。

(成语化腐朽为神奇源出于此.)
10。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翻译】:竹笼是用来捕鱼的,有人捕到了鱼却忘了竹笼;兔网是用来捕兔的,有人捕到兔子却忘了兔网;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的,有人领会了思想却忘了语言。

(以鱼、兔喻意,
以筌、蹄喻言。

强调得鱼得兔是目的,筌、蹄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形象地说明了“得意忘言”的合理性。

得鱼忘筌这一成语便由此而来。


11.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翻译】君子之间的交情,淡薄如水,而小人之间的交情,看上去甘甜如酒。

(真朋友不言利.)
12。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知北游》
【翻译】人生在天地之间,就像透过缝隙看到白马飞驰而过,不过一瞬间罢了。

(成语“白驹过隙”出此。

人生知促,切勿浪费。

)
13。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逍遥游》
【翻译】:知识少的不了解知识多的,年寿短的,不了解年寿长的。

14.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逍遥游》
【翻译】至人泯灭了物我的对立与区别,不再有“我”,神人听应自然,完全抛弃“功业"的概念;圣人深明事理,完全抛弃了“声名”的桎梏。

15。

狙公赋,曰:“朝三暮四。

”众狙皆怒。

曰:“然则朝四而暮三。

"众狙皆悦.
【翻译】有个养猴子的老人,把橡子分给猴子,对它们说:“早上给你们三升,晚上给你们四升,好么?"猴子们听了都发怒了。

老人又说:“那就早上四升,晚上三升!”猴子们都高兴了。

庄子用“名实未亏”的道理,来比喻未达道者不能忘怀是非。

(成语“朝三暮四”便出于此,比喻反复无常.)
16。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
【翻译】不知是庄周在梦里化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在梦里化成了庄周呢?(成语庄周梦蝶)
17、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翻译】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

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
18、《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翻译】《齐谐》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水花,波及千里远,然后拍击大翼,凭借旋风直上高空。

它是乘着六月的大风而飞去的。


《墨子》名言选读
1、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译文】兴天下的利益,除天下的祸害。

2、兼爱。

【译文】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

3、非攻。

【译文】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人类和平。

4、尚贤。

【译文】不分贵贱地推荐、选拔、使用德才兼备的人。

5、尚同。

【译文】政令、思想、言语、行动等要与圣王的意志相同一。

6、节用。

【译文】反对奢侈浪费,主张勤俭节约.
7、节葬。

【译文】反对厚葬久丧,主张薄葬短丧.
8、非乐。

【译文】反对奢靡的音乐活动,提倡节约人财物力。

9、非命。

【译文】反对命运之说,主张强力从事.
10、天志。

【译文】天是有意志的最高主宰,天的意志是兴利除害。

11、明鬼.【译文】辨明鬼神的存在,鬼神能扬善惩恶。

12、兼相爱,交相利。

【译文】既爱自己也爱别人,与人交往要彼此有利。

13、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译文】假如天下都能相亲相爱,爱别人就和爱自己一样,还能有不孝的人吗?
14、今重不为不义攻国。

【译文】现在(您)重于攻伐别国,这样的行为是不义的。

15、备者,国之重也. 【译文】防备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

16、无不让也,不可,说在殆. 【译文】什么都忍让,是不可以的,譬如说自己受到伤害的时候不能忍让.
17、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译文】不正直的言行自然不会得到别人的信认,没有恩德自然不会有回报,你送给我桃子,我回报你李子。

18、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译文】君子不用水为镜子来照自己,而用别人为镜子来照自己
19、万事莫贵于义。

【译文】天下万事中,没有什么比道义更可贵的了。

20、以攻战亡者,可胜数. 【译文】由于攻战而灭亡的,多得难以数清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