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动机归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星星
学习动机:
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 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学习动机 指的是学习活动的推动力,又称“学习的动 力”。
学习动机的重要组成因素
1. 2. 3. 4. 5. 兴趣 需要 诱因 态度 期待
• 兴趣:是指趋向某一对象活动的内在倾向。
兴趣分为三个层次:
1.对学习知识.技能和能力呈现出来的新现象产生的兴趣叫有趣 2.在有趣定向发展基础上对学习产生的特殊兴趣叫作乐趣。 3.对学习与崇高理想、远大目标想联系的兴趣叫作志趣。
• 态度的构成:认知、情感、和 行为倾向三个因素。
• 期待:个体对某件事情是否发 生的主观预期。
归因理论
• 在韦纳的动机归因理论中,他首先确 定了成就情境中成败归因的最显著的 原因知觉即:能力、努力、任务难度、 运气(四因素)
韦纳通过逻辑和经验分析、数理统计 分析(相关法、多因素分析法、多元 方差分析)确定了原因的三个维度:
• 1、学会积极归因,形成有效的学习动机
• 2、明确目标,体验成功,增强自我效能感。 • 3、掌握学习策略,提高学习能力,促进积极归因 方式的稳定获得。
• 所谓积极归因即能够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归 因方式。 • 根据成败归因理论,当成功时应多作稳定 归因,而失败时要多作不稳定归因,才有 利于个体保持积极的行为动力
• 需要:是人体组织系统中的一 种缺失、不平衡状态。
• 诱因:指能够激发起有机体的
定向行为,并能够满足某种需要 的外部条件或刺激。 • 如:食物的色泽、芳香是饥饿时 觅食的诱因。人的行为往往取决 于需要与诱因的相互作用。
• 态度与动机有很多相似之处, 两者都是促动行为的内在倾向, 两者都只能从外在的行为去测 量判断。
(1)原因源,原因源是指原因是行动者自身原因还是 外部环境的原因,如考题难度是外部原因,能力是内 部原因;
(2)可控性,可控性是指原因能否受行动者主 观意志的控制,如努力的可控性较高,能力、 运气的可控性较低; (3)稳定性,稳定性是指原因是否随时间而 改变,如运气很不稳定,而能力较为稳定。
归因理论与学习动机的自我激发

行为表现?
• 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各具不同的自我效能。 • 自我效能是个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 种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 能力是保证活动获得顺利进行的最基本的 条件。
• 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努力的“价 值”逐渐贬值,能力逐渐被看作是最能体 现个人价值的关键。 • 因此,为了使自我在失败或成功的情境下 都能进行积极归因,具有持续的学习动力, 个体还要掌握学习策略,提高学习能力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