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体会
冯淞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56例胃穿孔患者,分别行腹腔镜修补术(腹腔
镜组)与开腹修补术(对照组),每组28例.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
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肠梗阻、肺部感染、切口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胃穿孔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术中操作时间,术后康复快,并发症较少.
【期刊名称】《腹腔镜外科杂志》
【年(卷),期】2019(024)001
【总页数】3页(P30-32)
【关键词】胃穿孔;腹腔镜检查;剖腹术;治疗结果
【作者】冯淞
【作者单位】信阳市中心医院,河南信阳,46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6.6+1
急性胃穿孔是常见急腹症之一,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快、并发症发生率高等特征,
如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严重者可危及生命[1]。
随着抑酸、保护胃黏膜药物的应
用及药物作用靶点的进步,胃穿孔发病率明显降低,且大部分病程早、穿孔直径较小的穿孔可通过胃肠减压、抑酸等药物及禁食水等处理方法治愈,但仍有部分情况较重的患者需及时手术治疗[2]。
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胃穿孔作为新技术,不仅符合
现代医学进步标准,且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本研究讨论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治疗胃穿孔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56例急性胃穿孔患者,
分别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与开腹手术(对照组),每组28例。
两组患者性别、
年龄、发病时间、穿孔部位、穿孔直径等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比较(x±s)
组别性别(n)男女年龄(岁)发病时间(h)穿孔直径(mm)穿孔位置(n)胃小弯胃窦胃体
幽门研究组21732.2±5.715.2±2.98.5±2.751634对照组
181030.3±2.314.1±2.27.5±2.391711t/χ2值
0.7601.6361.6001.4921.5240.0741.0771.976P值
0.3830.0540.0580.0710.2170.7860.2990.160
1.2 手术方法腹腔镜组:全身麻醉后患者取平卧位,术者立于患者左侧,助手立
于术者左侧。
常规消毒铺无菌巾,于脐上或下缘2 cm处做2 cm纵行切口,切开皮肤,提起腹壁,穿刺建立CO2气腹,压力维持在14 mmHg。
穿刺10 mm Trocar,置入腹腔镜。
在腹腔镜监视下于腋前线左肋弓下缘穿刺10 mm Trocar
为主操作孔(选用较大套管便于安全进出缝针),左锁骨中线平脐水平线处穿刺5 mm Trocar为辅助孔,根据手术情况,为协助暴露可于右侧腹部穿刺5 mm Trocar。
主操作孔置入吸引器,辅助孔置入肠钳,探查腹腔、盆腔。
在腹腔镜直
视下寻找并定位穿孔位置,探查穿孔形状、大小及其周围腹腔内有无脓液、出血及周围组织僵硬程度、异物(图1)。
探查的同时及时吸除膈下、盆腔及结肠旁沟的积液。
将可吸收带针缝线(约20 cm长)由主操作孔置入,在分离钳帮助下用持针器
以适宜角度加持缝针。
于穿孔近侧垂直进针,穿透胃壁全层后由对侧出针,进针点与出针点距穿孔边缘约5 mm,根据穿孔大小适当调整距离(图2)。
于穿孔处间断
全层缝合胃壁,根据穿孔大小缝合1~3针(图3)。
缝合完成后剪除缝针,取出腹腔,并留适当长度的线尾向两侧展开,用以固定大网膜。
选择血运丰富的大网膜,放置在预留线尾中间进行打结固定。
用大量温盐水冲洗腹腔、盆腔,直至冲洗液清亮,由主操作孔向腹腔置入引流管,摆放至肝下。
放尽气腹,清点纱布器械无误后,缝合各切口。
对照组行常规开腹修补术,患者取仰卧位,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于上腹部做8~10 cm切口,逐层入腹,仔细查看胃部穿孔位置,探查穿孔形状、大小及其周围腹腔内有无脓液,直视下缝合穿孔处,用大网膜表面覆盖,生理盐水冲洗腹腔,直至冲洗液清亮,放置引流管。
清点纱布器械无误后,逐层关腹。
术中取穿孔部位与边缘组织,送家属过目后,送病理检查,病理结果示:黏膜慢性炎性病变,腺体增生,未发现异形组织。
两组均排除癌性穿孔。
图1 胃窦部穿孔图2 镜下缝合穿孔处图3 镜下打结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胃穿孔临床治疗效果;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肠梗阻、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
疗效判定标准为显著:治疗后,胃穿孔得到有效修补,症状消失,无明显并发症;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出现轻微并发症;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3]。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腹腔镜组17例(60.71%)显效,10例(35.71%)有效,1例(3.57%)无效,因术后白蛋白降低导致水肿,再次出现修补处穿孔;对照组18例(64.29%)显效,9例(32.14%)有效,1例(3.57%)无效,因术后感染再次出现穿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均为96.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的比较(x±s)
组别例数(n)胃肠道恢复时间(d)术中出血量(mL)手术时间(min)住院时间(d)并发症[n(%)]肠梗阻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对照组
283.12±1.1870.15±20.2176.15±19.2112.3±4.188(28.6)9(32.1)6(21.4)腹腔镜组282.05±1.1554.79±16.1162.28±14.329.2±4.311(3.6)2(7.1)0t/χ2值
3.4362.9403.0632.730
4.766
5.5434.667P值
0.0010.0020.0020.0040.0290.0190.031
3 讨论
急性胃穿孔是普通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一般分为溃疡穿孔、癌性穿孔及外伤性穿孔三种,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快、病情重的特征,如不及时处理,穿孔后酸性胃内容物流入腹腔,腹膜受到刺激产生剧烈腹痛,常伴恶心、呕吐。
6~8 h后细菌开始繁殖,形成化脓性腹膜炎,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
因此临床上治疗胃穿孔时,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相对有效、便捷的临床治疗方法[4]。
早期且有效的手术治疗对提高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以往临床多采用胃大部切除术、开腹胃穿孔修补术。
胃大部切除术可一次性治愈穿孔,但创伤大,出血量多,且因胃部组织减少降低了胃容量,导致术后营养吸收及进食量减少,引起营养不良、贫血等远期并发症。
手术创伤较大,虽可挽救患者生
命,但疗效较差。
近年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胃穿孔效果较好,且操作相对简单。
在腹腔镜下可直接观察病变,根据术中情况扩大视野,可更加方便地吸出膈肌下、盆腔积液,减少腹腔毒素的吸收,有效防止术后出现膈下脓肿、盆腔感染等并发症,是治疗胃穿孔较为有效的手术方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手术安全性、有效性。
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后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开腹手术,因此患者进食时间也早于开腹手术,进食通过神经、内分泌的反馈机制促进了胃肠道功能的全面恢复[5]。
但需注意腹腔镜修补术治疗仅适于身体状况较好、穿孔时间<24 h、穿孔直径<1 cm、未合并大出血或恶性变、无感染性休克、无上腹开腹手术史的患者[6-8]。
癌性穿孔时,应根据癌肿大小、部位、形状、分化程度、浸润程度决定手术方式,如单纯修补后腹腔内灌注化疗、修补后行二期根治性手术、穿孔修补加胃空肠吻合术、胃癌根治术等。
由于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操作均通过Trocar进行,因此缝合穿孔部位时术者需具备一定技巧。
晋志科等[9]的研究显示,腹腔镜修补术在镇痛药物用量、并发症发
生率方面均低于开腹组,总有效率高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短于开腹组,表明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溃疡性胃穿孔可促进胃肠动力的快速恢复,术后康复快,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本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组术中出血少,提示腹腔镜手术本身的创伤较小;与此同时,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优于开腹组,提示腹腔镜手术后患者恢复较快,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可促进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并避免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且腹腔镜手术并不会增加胃溃疡穿孔修补术的手术难度[10-11]。
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修
补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胃肠道功能恢复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并可降低肠梗阻、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与文献报道[12]一致。
综上所述,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胃穿孔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缩短
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且术后康复快,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关文献】
[1] 刘建红,杨丽.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治疗胃穿孔的疗效观察[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18):45,48.
[2] 潘凯,杨雪菲.腹腔镜胃肠外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168-173.
[3] Yang CY,Lien R,Fu RH,et al.Prognostic factors and concomitant anomalies in neonatal gastric perforation[J].J Pediatr Surg,2015,50(8):1278-1282.
[4] 艾其海,周立力,陆玉标,等.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14例报告[J].中国微创外科杂
志,2013,13(10):952-956.
[5] 任骏,吴彪,龚昭.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对比研究[J].腹腔镜外科杂志,2009,14(1):38-39.
[6] Wadhwa V,Leeper WR,Tamrazi A.Percutaneous BioOrganic Sealing of Duodenal Fistulas: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Biological Sealants with Potential Use in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J].Cardiovasc Intervent Radiol,2015,38(4):1036-1042.
[7] 贾腾飞,李源,陈兵,等.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与开腹胃穿孔修补术的疗效对比[J/CD].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0):5944-5946.
[8] 任虎,陈文山,魏天天,等.腹腔镜修补术与传统开腹术治疗急性胃穿孔临床效果对比[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11):1633-1634.
[9] 晋志科,刘涛,李宗涛,等.腹腔镜下修补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溃疡性胃穿孔的疗效对比研究[J/CD].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4):637-638.
[10]靳和平.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治疗胃穿孔对炎症因子的影响[J].腹腔镜外科杂
志,2017,22(10):734-737.
[11]姜宝飞,李倩君,葛恒发,等.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镜黏膜下剥离术致胃穿孔9例报告[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6,21(2):84-87.
[12]刘澜涛.30例胃穿孔患者腹腔镜修补术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5):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