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上海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经典习题(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关于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具有相同分子式,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B.C6H5CH2OH和C6H5OH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CH2原子团,故两者互为同系物C.同分异构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D.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且相对分子质量也相同的不同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B
解析:A.具有相同的分子式,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选项A正确;B.C6H5OH为苯酚,属于酚类,而C6H5CH2OH为苯甲醇,属于醇类,二者结构不同,不属于同系物,选项B不正确;
C.同分异构体之间的转化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选项C正确;
D.组成元素相同,各元素质量分数也相同,最简式相同,如乙炔、苯不是同分异构体,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2.乙烯的结构简式是
A.C2H4B.CH2=CH2C.CH2CH2D.
答案:B
解析:A.C2H4是乙烯分子式,A不符合题意;
B.CH2=CH2是乙烯结构简式,B符合题意;
C.乙烯官能团是碳碳双键,不能省略,C不符合题意;
D.是乙烯的结构式,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B。

3.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C4H9Cl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3
B.甲苯中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
C.用饱和Na2CO3溶液可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
D.淀粉、油脂和蛋白质均为能发生水解反应的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C
解析:A.C4H9Cl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4,其碳架结构为、
、、,故A 错误;
B .甲苯中所有碳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但甲基中有两个氢原子一定不在苯所在的平面,故B 错误;
C .用饱和Na 2CO 3溶液可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乙酸与Na 2CO 3溶液反应生成气体,乙醇在Na 2CO 3溶液中溶解,乙酸乙酯不溶于Na 2CO 3溶液且密度比水密度小,故C 正确;
D .淀粉、油脂和蛋白质均能发生水解反应,但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D 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

4.分子结构丰富多样。

下列分子呈正四面体结构的是
A .乙醇
B .乙烯
C .甲烷
D .乙酸
答案:C
解析:A .乙醇分子结构简式是CH 3CH 2OH ,碳原子均为饱和碳原子,由于碳原子所连接的基团不同,不属于正四面体结构,A 不符合题意;
B .乙烯分子结构简式是CH 2=CH 2,分子中6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属于平面分子,B 不符合题意;
C .甲烷分子中C 原子与4个H 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四个H 原子构成正四面体结构,C 原子在正四面体几何中心,因此甲烷分子呈正四面体结构,C 符合题意;
D .乙酸分子结构简式是CH 3COOH ,甲基中碳原子连接一个羧基,属于不对称结构,不属于正四面体结构,D 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C 。

5.下列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 )
A .Al 2O 3(s)()NaOH aq →
NaAlO 2(aq)()3NaHCO aq −−−−−→Al(OH)3(s) B .NaCl(aq)电解−−−−→NaOH(aq)2Cl −−→漂白粉(s) C .FeS 22O 煅烧
−−−−−→SO 32H O −−−→H 2SO 4 D .淀粉−−−−−→淀粉酶葡萄糖酒化酶−−−−−→CH 3COOH
答案:A
解析:A .Al 2O 3是两性氧化物可与碱反应,Al 2O 3和氢氧化钠反应
Al 2O 3+2NaOH=2NaAlO 2+H 2O ,偏铝酸钠与碳酸氢钠反应
NaHCO 3+NaAlO 2+H 2O=Al(OH)3↓+Na 2CO 3,则
Al 2O 3(s)()NaOH aq →NaAlO 2(aq)()3
NaHCO aq −−−−−→Al(OH)3(s)能实现,故A 符合题意; B .电解饱和食盐水可生成氢气、氯气和氢氧化钠,则NaCl(aq)电解−−−−→NaOH(aq)能
实现,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而氢氧化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
酸钠和水,不能得到漂白粉,则NaOH(aq)2Cl −−→漂白粉(s)不能实现,故B 不符合题意;
−−−−−→SO3不能直接一C.FeS2在氧气中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硫,则FeS22O
煅烧
步实现,故C不符合题意;
D.淀粉在淀粉酶作用下生成葡萄糖,则淀粉−−−−−→
淀粉酶葡萄糖能实现,但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分解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不能直接得到乙酸,则葡萄糖
酒化酶
−−−−−→CH3COOH不能直接一步实现,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6.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乙烯与溴反应制1,2-二溴乙烷
B.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共热制取硝基苯
C.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在一定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制取环己烷
答案:B
解析:A.乙烯与溴反应制1,2-二溴乙烷,发生碳碳双键的加成反应,A不合题意;B.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共热制取硝基苯,苯分子中有1个氢原子被硝基所代替,所以发生取代反应,B符合题意;
C.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烯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C不合题意;
D.在一定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制取环己烷,不饱和度降低,发生的是加成反应,D不合题意;
故选B。

7.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煤焦油是煤的干馏产物之一
B.硬化油不易被空气氧化变质,方便储存
C.淀粉、纤维素均可在人体内水解生成葡萄糖
D.羊毛、蚕丝、牛胰岛素等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答案:C
解析:A.煤中不含有煤焦油,煤干馏可得煤焦油、焦炭、粗氨水、粗苯、焦炉气等,A 正确;
B.硬化油为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分子中不含有碳碳不饱和键,不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方便储存,B正确;
C.淀粉可在人体内水解生成葡萄糖,但人体内不存在纤维素水解酶,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C错误;
D.羊毛、蚕丝为天然蛋白质,牛胰岛素是人工合成蛋白质,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D正确;
故选C。

8.央视纪录片《稻米之路》全面展示了“稻米”这种古老食物所走过的奇妙之旅。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淀粉属于糖类,但没有甜味
B .淀粉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 .淀粉在人体内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
D .大米中所含的主要营养物质是纤维素
答案:D
解析:A .淀粉是多糖,没有甜味,故A 正确;
B .淀粉相对分子质量很大,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B 正确;
C .淀粉是多糖,淀粉水解的最终生成葡萄糖,故C 正确;
D .大米中所含的主要营养物质是淀粉,故 D 错误;
选D 。

9.利用下列反应不能制得括号中纯净物的是
A .等物质的量的氯气与乙烷在光照条件下反应(氯乙烷)
B .乙烯与水加成(乙醇)
C .乙烯与氯气加成(1,2-二氯乙烷)
D .氯气与苯用氯化铁作催化剂反应(氯苯)
答案:A
解析:A. 等物质的量的氯气与乙烷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多种取代产物,不能得到纯净的氯乙烷,A 符合题意;
B. 乙烯与水加成只生成乙醇,B 不符合题意;
C. 乙烯与氯气加成只生成1,2-二氯乙烷,C 不符合题意;
D. 氯气与苯用溴化铁作催化剂只生成氯苯,D 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

10.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A .用浓硫酸干燥NH 3
B .用焰色反应鉴别KCl 和K 2SO 4
C .用NaOH 溶液除去Cl 2中的HCl
D .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棉线和羊毛线
答案:D
解析:A .氨气为碱性气体,不能用酸干燥,A 错误;
B .氯化钾和硫酸钾均含有钾元素,不能用焰色反应鉴别,二者焰色反应现象相同,B 错误;
C .氯气和氯化氢均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能去除,C 错误;
D .棉线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羊毛线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通过灼烧后羊毛线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若闻到烧焦羽毛气味的为羊毛线,可以鉴别,D 正确;
故选D 。

1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等质量的苯、甲苯、乙烯、甲烷分别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物质的量最多的是甲苯
B .纤维素−−−→水解葡萄糖→氧化
CO 2和H 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C .光照条件下,控制CH 4和Cl 2的比例为1∶1,能够制得纯净的CH 3Cl 和HCl
D .石油裂解与裂化的原理相同、目的不同
答案:D
解析:A.根据C x Hy+(x+4y )O 2x →CO 2+2y H 2O 可知,1mol 烃消耗氧气的量为(x+4
y ),所以等质量的苯、甲苯、乙烯、甲烷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78922816m m m m 、、、,所以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7.59378922816
m m m m ⨯⨯⨯⨯、、、2,所以甲烷消耗的氧气最多,故A 错误; B.纤维素不是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人体内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它在人体内主要是加强胃肠蠕动,有通便功能,故B 错误;
C.光照条件下,CH 4和Cl 2发生的是取代反应,所以即使控制CH 4和Cl 2的比例为1∶1,产物也有CH 3Cl 、CH 2Cl 2、、CHCl 3、CCl 4和HCl ,故C 错误;
D.裂化是为了得到更多的10个碳原子左右的汽油,裂解是为了得到碳原子数更少的烯烃,裂解是深度裂化,两者目的不同,故D 正确;
故答案:D 。

12.以下6种有机物:①异戊烷②2,2—二甲基丙烷③乙醇④乙酸⑤乙二醇⑥甘油,沸点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
A .④>⑥>⑤>②>③>①
B .⑥>④>⑤>②>③>①
C .⑤>⑥>④>③>①>②
D .⑥>⑤>④>③>①>②
答案:D
解析:①和②均为5个碳原子的烷烃,碳原子相同的烷烃,支链越少,其沸点越高,①异戊烷含有1个支链,②2,2-二甲基丙烷含有2个支链,则沸点①>②;③乙醇分子式为C 2H 6O 和④乙酸C 2H 4O 2,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更大,分子间作用力更大,因此乙酸的沸点更高,则沸点④>③;⑤乙二醇分子式为C 2H 6O 2,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酸C 2H 4O 2,分子间作用力更大,沸点更高,则沸点⑤>④;⑥甘油分子式为C 3H 8O 3,相对分子质量大于⑤乙二醇C 2H 6O 2,分子间作用力更大,沸点更高,则可知沸点⑥>⑤;①和②常温下是液体,③、④、⑤、⑥常温下是液体,综上所述沸点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⑥>⑤>④>③>①>②,D 符合题意;答案选D 。

13.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
A .白磷和红磷
B .冰和干冰
C .正丁烷和异丁烷
D .16O 和18O
答案:D
解析:A .白磷和红磷是磷元素的两种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选项A 错误; B .冰为水,干冰是二氧化碳,属于不同的物质,选项B 错误;
C .正丁烷和异丁烷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选项C 错误;
D.16O和18O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属于同位素,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14.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也称为抗坏血酸B.难溶于水
C.是一种较强的还原剂D.人体不能合成维生素C,必须从食物中获得
答案:B
解析:A.维生素C,又叫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缺乏它可引起坏血病,故A不选;
B.维生素C属于水溶性维生素,易溶于水,故B选;
C.维生素C易被氧化,表现出还原性,是一种较强的还原剂,故C不选;
D.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人体所需维生素C主要从食物中获取,人体不能合成维生素C,故D不选;
故选:B。

15.下列实验中观察不到
..颜色变化的是
A.葡萄糖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
B.向氯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C.氯气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D.二氧化碳通入稀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D
解析:A.葡萄糖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能观察到颜色变化,故A错误;
B.向氯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能观察到颜色变化,故B错误;C.氯气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能观察到颜色变化,故C错误;
D.二氧化碳通入稀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碳酸钠和水,无颜色变化,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二、填空题
16.乙烯是有机化学工业中的重要原料,以乙烯为原料可制取下列物质:
(1)乙醇和乙酸所含官能团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

(2)写出由乙烯制取乙醇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写出乙醇与乙酸反应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答案:羟基 羧基 CH 2=CH 2+H 2O →加热加压
催化剂CH 3CH 2OH CH 3COOH +HOCH 2CH 3→加热
浓硫酸CH 3COOCH 2CH 3+H 2O 【分析】
乙烯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或加聚反应,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乙醛再氧化生成乙酸,乙醇与乙酸酯化生成乙酸乙酯,据此分析解题。

解析:(1)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 3CH 2OH ,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而乙酸结构简式为CH 3COOH ,所含官能团为羧基;
(2)乙烯和水催化加成生成乙醇的化学方程式为CH 2=CH 2+H 2O →加热加压
催化剂 CH 3CH 2OH ; (3)乙醇与乙酸反应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为CH 3COOH +HOCH 2CH 3→加热
浓硫酸
CH 3COOCH 2CH 3+H 2O 。

17.按照组成元素可将有机物分为烃和烃的衍生物。

I.丙烯(CH 3CH=CH 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它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1)等质量的甲烷、丙烷和丙烯,完全燃烧时耗氧量最多的物质是___。

(2)在120℃、1.01×
105Pa 条件下时,取一定体积的丙烯和足量的氧气混合点燃,相同条件下测得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将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丙烯能使溴水褪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反应类型为___。

(4)CH 3CHBrCH 3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

II.由丙烯可以制得多种重要的衍生物,如丙烯酸(CH 2=CHCOOH)、乳酸[CH 3CH(OH)COOH]等。

(1)丙烯酸中含有的无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

(2)丙烯酸与CH 318OH 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0.2mol 乳酸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能生成标准状况下的CO 2___L 。

答案:甲烷(或CH 4) 变大 CH 3—CH=CH 2+Br 2
加成反应 CH 3CH 2CH 2Br 碳碳双键 CH 2=CHCOOH+CH 318OH
+H 2O
(或CH 2=CHCOOH+CH 318OH
CH 2=CHCO 18OCH 3+H 2O ) 4.48 【分析】
I.(1)由C ~O 2~CO 2,4H ~O 2~2H 2O 进行比较可知,等质量的烃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量取决于CH x 中x 的值,x 值越大,耗氧量越多;
(2)丙烯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 3H 6+9O 2
6CO2+6H2O,由方程式可知在120℃、1.01×105 Pa下时,反应前的气体体积小于反应后气体体积;
(3)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
(4)丙烷结构对称,分子中含有2类氢原子,一溴代物有2种;
II.(1)丙烯酸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H,官能团为羧基和碳碳双键;
(2)在浓硫酸作用下,丙烯酸与CH318OH共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
和H2O;
(3)CH3CH(OH)COOH含有1个羧基和1个羟基,羧基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羟基与碳酸氢钠溶液不反应。

解析:I.(1)由C~O2~CO2,4H~O2~2H2O进行比较可知,等质量的烃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量取决于CH x中x的值,x值越大,耗氧量越多,甲烷、丙烷和丙烯中x值分别、2,则甲烷的耗氧量最高,故答案为:甲烷(或CH4);
为4、8
3
(2)丙烯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3H6+9O2 6CO2+6H2O,由方程式可知在120℃、1.01×105 Pa下时,反应前的气体体积小于反应后气体体积,则丙烯完全燃烧后,气体体积变大,故答案为:变大;
(3)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3—CH=CH2+Br2,故答案为:CH3—CH=CH2+Br2;加成反应;
(4)丙烷结构对称,分子中含有2类氢原子,一溴代物有2种,则CH3CHBrCH3的同分异构体为CH3CH2CH2Br,故答案为:CH3CH2CH2Br;
II.(1)丙烯酸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H,无氧官能团为碳碳双键,故答案为:碳碳双键;
(2)在浓硫酸作用下,丙烯酸与CH318OH共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
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2=CHCOOH+CH318OH+H2O,故答案为:
CH2=CHCOOH+CH318OH+H2O(或
CH2=CHCOOH+CH318OH CH2=CHCO18OCH3+H2O);
(3)CH3CH(OH)COOH含有1个羧基和1个羟基,羧基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羟基与碳酸氢钠溶液不反应,则0.2mol乳酸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0.2mol二氧化碳,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2mol×22.4L/mol=4.48L,故答案为:4.48。

【点睛】
由C~O2~CO2,4H~O2~2H2O进行比较可知,等质量的烃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量取决于CH x中x的值,x值越大,耗氧量越多是解答关键。

18.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现有下列6种有机物:①乙炔②涤纶③甲醛④油脂⑤苯酚⑥淀粉,请将相应的序号填入空格内。

(1)水溶液(俗称福尔马林)具有杀菌防腐性能的是___________:
(2)可用于杀菌消毒、制造阿司匹林等,俗称石炭酸的是___________;
(3)通常用于制肥皂的是___________;
(4)能水解生成葡萄糖供机体利用,还可用于酿制食醋、酒的是___________;
(5)属于合成纤维的是___________。

答案:③⑤④⑥②
【分析】
(1)甲醛的水溶液称为福尔马林;
(2)苯酚俗称石炭酸;
(3)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制肥皂;
(4)淀粉能水解生成葡萄糖供机体利用;
(4)涤纶是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解析:(1)水溶液(俗称福尔马林)具有杀菌防腐性能的是甲醛,选③;
(2)苯酚俗称石炭酸,可用于杀菌消毒、制造阿司匹林等,选⑤;
(3)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制肥皂,用于制肥皂的是油脂,选④;
(4)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还可用于酿制食醋、酒的是淀粉,选⑥;
(4)涤纶是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属于合成纤维,选②;19.(1)具有明显现象的官能团特征反应常被用来鉴定化合物。

欲区分CH3CH2OH和CH3CHO,应选用__;欲区分和,应用__;等浓度的下列稀溶液中①乙酸②碳酸③乙醇④甲酸,它们的pH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是__。

(2)对羟基肉桂酸是一种强效的导电材料,近年来在液晶显示器工业中近年来研究广泛。

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该有机物分子式为__,具有的官能团名称分别是__。

该有机物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是(填写代号)__。

A.酯化反应 B.消去反应 C.加成反应 D.水解反应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
用甲苯制TNT:__;
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反应:___;
1−溴丙烷和KOH乙醇溶液反应:__。

答案:银氨溶高锰酸钾溶液④<①<②<③C9H8O3酚羟基,羧基,碳碳双键AC
+3HNO 3+3H 2O
CH 3CHO+2Cu(OH)2+NaOH
CH 3COONa+Cu 2O↓+3H 2O CH 3CH 2CH 2Br+KOH −−−→乙醇加热 CH 3CH=CH 2↑+KBr+H 2O 解析:(1)CH 3CH 2OH 和CH 3CHO ,前者官能团为-OH ,后者为-CHO ,-CHO 能和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和,前者不能和酸性高锰酸钾反应,后者能和酸性高锰酸钾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电离H 的能力-COOH>碳酸中-OH ,醇-OH 中的H 不能电离,HCOOH 和CH 3COOH 中HCOO 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能力弱于CH 3COO ,故HCOOH 中的H 更容易电离,综上所述:等浓度的①乙酸 ②碳酸 ③乙醇 ④甲酸,它们的酸性强弱顺序为
④①②③,所以pH 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是④<①<②<③,故答案为:银氨溶液;高锰酸钾溶液;④<①<②<③。

(2)由结构可知,其分子式为:C 9H 8O 3;含有羟基、碳碳双键、羧基三种官能团;本结构中的羟基能发生取代反应、氧化反应,碳碳双键能发生氧化、加成反应,酚羧基能发生酯化反应,中和反应等,AC 正确,故答案为:C 9H 8O 3;酚羟基,羧基,碳碳双键;AC ;
(3)甲苯与混算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2,4,6-三硝基甲苯,2,4,6-三硝基甲苯即为TNT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碱性环境下,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乙酸钠、氧化亚铜和水,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CH 3CHO+2Cu(OH)2+NaOH CH 3COONa+Cu 2O↓+3H 2O ;1−溴丙烷和KOH 乙醇溶液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溴化钠和水,方程式为:
CH 3CH 2CH 2Br+NaOH −−−→乙醇
加热 CH 3CH=CH 2↑+NaBr+H 2O ,故答案为:;
CH 3CHO+2Cu(OH)2+NaOH
CH 3COONa+Cu 2O↓+3H 2O ;CH 3CH 2CH 3Br+KOH −−−→乙醇加热 CH 3CH=CH 2↑+NKBr+H 2O 。

20.肉桂酸()常用于制取香精香料。

(1)肉桂酸的分子式是____,肉桂酸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烃类。

(2)肉桂酸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因为结构中含____(填官能团名称)。

(3)向肉桂酸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实验现象为____。

(4)写出肉桂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答案:C9H8O2不属于碳碳双键有气体生成+
CH3CH2OH
浓硫酸

+H2O
【分析】
肉桂酸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羧基两种官能团,含碳碳双键可与溴反应,羧基与碳酸氢钠和乙醇反应,据此回答。

解析:(1)苯基组成为-C6H5,侧链为-C3H3O2,所以分子式为C9H8O2;因为含有氧元素,所以不属于烃类;
答案为:C9H8O2、不属于;
(2)苯基和羧基都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只有碳碳双键会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之褪色;
答案为:碳碳双键;
(3)所含羧基能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产生的现象为:有气体生成;
答案为:有气体生成;
(4)所含羧基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和H2O,方程式为+CH3CH2OH
浓硫酸

+H2O;
答案为:+CH3CH2OH
浓硫酸

+H2O
【点睛】
有机物的性质由官能团决定;含有碳碳双键、羧基,化学性质与乙烯、乙酸类似。

21.有下列各组物质:①12
6C和13
6
C;②石墨和金刚石;③漂白粉和漂白液主要成分;④
正丁烷和异庚烷;⑤乙烯和甲烷;⑥和;⑦丙烷和环丙烷;⑧CH3-
CH2-CH2-CH3和CH3-CH(CH3)CH3。

用序号填空:
(1)____________组两者互为同位素。

(2)____________组两者互为同素异形体。

(3)____________组两者属于同系物。

(4)____________组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5)____________组两者是同一物质。

答案:①②④⑧⑥
【分析】
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或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间互为同素异形体;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化合物互相称为同系物;具有相同分子式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结构也相同的物质为同一种物质,据此分析判断。

解析:①126C和136C是同一元素的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②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
③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和氯化钙,而漂白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和氯化钠,两者之间无关系;
④正丁烷和异庚烷都是烷烃,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3个CH2原子团的化合物,是同系物;
⑤乙烯属于烯烃,甲烷属于烷烃,都属于烃;
⑥和是二溴甲烷的在平面的两种表示形式,属于同一物质;
⑦丙烷属于烷烃,环丙烷属于环烷烃,都属于烃;
⑧CH3-CH2-CH2-CH3和 CH3-CH(CH3)CH3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是同分异构体;
(1)①126C和136C互为同位素,故答案为:①;
(2)②石墨和和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故答案为:②;
(3)④正丁烷和异庚烷组属于同系物,故答案为:④;
(4)⑧CH3-CH2-CH2-CH3和CH3-CH(CH3)CH3互为同分异构体,故答案为:⑧;
(5)⑥和是同一物质,故答案为:⑥。

22.现有下列八种有机物:
现有下列八种有机物:①CH4,②CH3CH2OH,③,④癸烷,
⑤CH3COOH ,⑥,⑦,⑧丙烷
根据上述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相对分子质量为44的烷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与③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3)具有特殊气味,常作萃取剂的某有机物在FeBr3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有机物②在加热条件下和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120℃,1.01×105Pa条件下,某种气态烃与足量的O2完全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没有发生改变,则该烃是__________(填序号)。

答案:323CH CH CH ⑦ +Br 23FeBr −−−→+HBr
3232CH CH OH CuO CH CHO Cu H O +→++ ①
【分析】
(1)根据烷烃的通式C n H 2n+2来计算;
(2)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3)具有特殊气味,常作萃取剂,该有机物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则为苯,苯与溴单质反应生成溴苯;
(4)乙醇与CuO 反应生成乙醛、Cu 和水;
(5)该条件下水为气体,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没有发生改变,则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相等,根据烃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的通式计算;
解析:(1) 烷烃的通式为:C n H 2n+2,相对分子质量为44的烷烃,则12n+2n+2=44,所以n=3,即烷烃的分子式为C 3H 8,结构简式为CH 3CH 2CH 3,
故答案为:CH 3CH 2CH 3;
(2)与③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⑦,二者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
故答案为:⑦;
(3)具有特殊气味,常作萃取剂的有机物为苯,在FeBr 3作催化剂的条件下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r 23FeBr −−−→+HBr , 故答案为:+Br 23FeBr −−−→
+HBr ; (4)乙醇在加热条件下和CuO 反应生成乙醛、Cu 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H 3CH 2OH+CuO→CH 3CHO+Cu+H 2O ,故答案为:CH 3CH 2OH+CuO→CH 3CHO+Cu+H 2O ;
(5)在120℃,1.01×105Pa ,条件下,生成的水为气态,由C x H y +(x+4y )O 2→xCO 2+y 2 H 2O(g),则1+(x+
4
y )=x+y 2,解得y 4=,即分子式中氢原子数目为4,为甲烷, 故答案为:①。

【点睛】
根据特殊物质的颜色,气味确定物质的名称,同分异构体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

2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1)、(2)、(3)的反应类型
(1)由乙烯制备聚乙烯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
(2)用甲苯制TNT 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
(3)溴乙烷与NaOH 的乙醇溶液共热 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
(4)烯烃在一定条件下氧化时,由于C=C 键断裂,转化为醛、酮,如:。

若在上述类似条件下发
生反应,请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nCH 2= CH 2 加聚反应
取代反应 CH 3CH 2Br+NaOH ∆醇
CH 2=CH 2↑+NaBr+H 2O 消去反应
+O 2→2
【分析】 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和反应条件书写方程式并判断反应类型。

解析:(1)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方程式为
nCH 2= CH 2,答案:nCH 2= CH 2;加聚反应;
(2)甲苯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可生成TNT ,即三硝基甲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
;取代反应;
(3)溴乙烷与NaOH 的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CH 3CH 2Br+NaOH ∆醇 CH 2=CH 2↑+NaBr+H 2O ;答案:CH 3CH 2Br+NaOH ∆醇
CH 2=CH 2↑+NaBr+H 2O ;消去反应;
(4)烯烃在一定条件下氧化时,由于C=C 键断裂,转化为醛、酮,若 在上述类似条件下发生反应,双键断裂被氧化,反应的方程式为
+O 2→2 ;答案:
+O 2→2 。

24.按要求书写:
(1)甲基的电子式___;
(2)的系统命名为___; (3)分子式为C 5H 12,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烷烃结构简式___;
(4)某芳香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2,且苯环上只有一个支链,则其结构简式为___;
(5)C4H9Br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结构简式为___。

答案:2-乙基-1-丁烯CH3-CHBr- CH2-CH3
【分析】
(1)甲基为甲烷失去一个氢原子后剩余的原子团;
(2)根据系统命名法,含有碳碳双键最长的碳链有4个碳原子,从双键最小的一端数乙级所在的位置;
(3)分子式为C5H12,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烷烃为超级对称结构,则为新戊烷;
(4)某芳香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2,C原子数为102
12
取整,即8个,氢原子为余数,即
6个,则分子式为C8H6;
(5)分子式为C4H9Br,含有“手性碳原子”时,中心碳原子连接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则中心C原子连接-H、-Br、-CH3、-CH2CH3,名称为2-溴丁烷。

解析:(1)甲基为甲烷失去一个氢原子后剩余的原子团,其电子式;
(2)根据系统命名法,含有碳碳双键最长的碳链有4个碳原子,从双键最小的一端数乙级所在的位置,其名称为2-乙基-1-丁烯;
(3)分子式为C5H12,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烷烃为超级对称结构,则为新戊烷,结构简式为;
(4)某芳香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2,C原子数为102
12
取整,即8个,氢原子为余数,即
6个,则分子式为C8H6,含有苯环,且只有一个支链,结构简式为;
(5)分子式为C4H9Br,含有“手性碳原子”时,中心碳原子连接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则中心C原子连接-H、-Br、-CH3、-CH2CH3,名称为2-溴丁烷,结构简式为CH3-CHBr- CH2-CH3。

25.下列物质:①O2②CH3CH2CH2OH ③氯仿④613C ⑤CHCl3⑥CH3OH
⑦612C ⑧O3 ⑨CH3OCH2CH3
其中属于同系物的有________(填序号,下同),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________,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有________,属于同位素的有________,是同一种物质的有________。

答案:②、⑥②、⑨①、⑧④、⑦③、⑤
【分析】
同系物为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结构的有机物;同分异构体为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同素异形体为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同位素为质子数相等,中子数不同的核素;同一种物质为分子式相同的物质。

解析:同系物为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结构的有机物,②、⑥为同系物;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