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古诗词鉴赏+现代文阅读选练题(8)及解析.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古诗词鉴赏+现代文阅读选练题(8)及解析
一、语言文字运用
1.【2017-2018学年河南省南阳市七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仿照加点的句子,以“青春”为对象,在空格上写三句话。
要求使用比喻修辞,想象合理,与整体语意和谐一致。
青春之于人,缘于唯一,方显弥足珍贵。
不论你卑微如小草,还是巍峨如高山,你的青春也难以永驻,更难以二度。
所以,聪明的你,请珍惜青春吧。
青春是雨后彩虹,虽艳丽夺目,但转瞬即逝:____①:____②:_____③:如果你能珍视青春,尊重你的竞争对手,善待你身边所有的人,正视人生路途上的坎坎坷坷,挖掘你的智慧和毅力,精心设计你的人生远景,无愧于你的当下。
我相信,你的青春己经被延长了,虽然在你,并无知觉。
【答案】青春是清晨露珠,虽晶莹剔透,但瞬间蒸发青春是海上怒潮,虽波涛滚滚,但顷刻即退青春是月夜昙花,虽幽微素雅,但瞬时凋谢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仿句能力。
作答时要参照例句“青春是雨后彩虹,虽艳丽夺目,但转瞬即逝”,以“青春”为对象,使用比喻修辞进行仿句,注意所仿句子要与整体语意和谐一致。
2.【17届甘肃省陇东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将下面这段文字重组为三个句子,每句均以“静”字开头
中国古典园林不论依傍何种建筑流派,都要以“静”为自己的独特韵律。
有了“静”,全部构建会组合成一种古筝独奏般的淡雅清丽;而失去了“静”,它内在的整体风致也就不可寻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静”是不依傍何种建筑流派的中国古典园林独特的韵律;“静”能使全部构建会组合成一种古筝独奏般的淡雅清丽;“静”一旦失去,园林内在的整体风致也就不可寻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主宾互换的句式转换题,三句都以“静”开头,即变换“静”为主语,而要保持语句的通顺性,还要相应调整或增删个别词语。
3.【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有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房价高涨,市政府立即作出反应,进行调控。
现在,房价已出现环比略降的态势。
老百姓心里安定了,只要实现了住房梦,就能让社会稳定下来,而社会穗定下来,老百姓就一定能有满满的幸福感,国家也必然会富强起来。
①实现了住房梦,也不一定能让社会稳定下来。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②社会稳定下来,老百姓也不一定就能有满满的幸福感。
③老百姓的满满幸福感
也不是必然能让国家富强起来。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严密。
推断时讲究逻辑的严密性。
比如该题在推断时思维不缜密,逻辑错误。
因为社会稳定,老百姓满满的幸福感和国家富强三者之间并不是因果关系。
4.【甘肃省临夏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下图是“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徽标志,请写出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
【答案】翻卷的浪花象征海峡,寓意台湾与大陆被海峡隔开。
两只相对的手,代表海峡两岸,两手欲握,形象地表达了海峡两岸同胞交流合作的共同愿望。
两只大拇指构成一条船的模样,象征海峡两岸的联系不断加强。
5.【2017届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高三上第三次月考】假如你是一名导游,组团到赣州一日游,请你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将下表内容告知已经到达候车室的游客。
(不超过50个字)
【答案】各位旅客,今天8点我们将乘坐宇通客车,途径赣县,9点到达赣州,将游览通天岩、郁孤台、八镜台,明天(2号)上午10点返回。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需要注意日程的安排,具体的时间、地点、事件等情况的介绍,语言要求要简练、得体。
如9点到达赣州,将游览通天岩、郁孤台、八镜台。
注意字数的要求。
二、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刘禹锡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
重临事异黄丞相①,三黜名惭柳士师②。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③东过连山④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注①黄丞相:西汉时贤相黄霸,受汉宣帝信任,两次出任颍川太守,清名满天下。
②柳士师:柳下惠。
士师,狱官。
《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因“直道事人”三黜。
③桂江:漓江,此处指柳宗元将要前往的柳州。
④连山:指诗人所往之地连州。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以叙事起,勾画出诗人和朋友屡遭挫折的经历,为下文的抒情做了铺垫。
B.诗人巧妙地以典明志,“事异”二字带有自嘲的口气,暗含对当政者的不满和牢骚。
C.“名惭”意为自己的声名比不上柳士师,表现了诗人仕途不顺因而声名不显,心情失落。
D.“并”“尽”二字有情有致,描绘出两位志同道合的友人并影荒郊,翘首仰望之景。
E.诗人以“回雁”“断猿”反衬离别之情,诗境也变得凄厉了,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2.“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是柳永名作《雨霖铃》的结句。
比较这首诗的尾联和《雨铃霖》的结句在内容和艺术手法上的异同。
答:
【参考答案】
1.CE[C项“名惭”是对刘柳齐名自愧不如的谦辞,表达了诗人对柳士师的敬重之意。
E 项“反衬”不恰当,应为正衬,以哀景写哀情。
]
2.(1)内容上:
相同点:情感相同,都是抒发离别之愁绪。
不同点:对象不同,柳词抒写爱人离别之愁,刘诗抒写朋友离别之愁。
(2)艺术手法上:
相同点:同为想象别后之景,采用虚写手法。
不同点:柳词直抒胸臆,以千种风情衬尽羁旅愁苦,人间别恨;刘诗以想象之景结情,寄离
情于山水(或者答“有所思”一语双关)。
【作者:刘禹锡】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
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
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刘禹锡的诗,无论短章长篇,大都简洁明快,风情俊爽,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
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谁在深夜祈祷
江少宾
佛香盘旋。
从我家的防盗门到她家的防盗门,不过五米,这段花岗岩铺就的楼道,成了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堑。
她刻意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愿意和左邻右舍发生任何交集。
说是左邻右舍,其实就是门对门。
城市到底不比乡下,所谓的邻居,往往都是陌生人。
这让我想到一位古稀老人,那时候我刚刚大学毕业,租住在庐州城南的一片平房里。
老人的腰身已经完全佝偻了,又有些耳背,因此基本上不和邻居们走动。
有一次,我撞见老人在走廊里拾起一张窝成一团的纸币,心里有些好奇,当我将手习惯性地探向自己的口袋时,老人立即举起那张窝成一团的纸币,“可是你的?”我笑着摇了摇头,“真不是你的?”老人继续举着那张纸币,他的穷追不舍既让我有些诧异,又有一些难为情。
我正想着如何脱身,邻居们忽然都从门后闪了出来,他们的神情让我确信,他们已经知道了我和老人之间发生的事情。
那时候防盗门还不太盛行,但每家每户都要在木门外面再安装一道铁栅门,铁栅门上蒙着一层深色的薄纱。
深色的薄纱,自然的隐身术,遁藏着无数双偷窥的眼睛。
他们果然七嘴八舌地议论了起来,眉飞色舞着,仿佛老人捡到的不是一张脏兮兮的面值五元的纸币,而是一笔惊人的巨款。
那张脏兮兮的面值五元的纸币,最终还是无人认领,但那一次非凡的经历,却让老人养成了捡钱的习惯。
然而,老人捡钱的频率实在太高了,第一天,他在走廊里举着一枚硬币,“菊花”中间有一个小孔;第三天,他又在走廊里举着一枚硬币,“菊花”中间有一个小孔……这时候大家已经明白了其中的原委,老人于是挨家挨户地敲门。
没有人开门,大家都在忙着,没有人愿意为这个自作聪明的老人浪费哪怕一分钟!我承认自己也没有开门,我不愿意陪老人玩这种拙劣的把戏,那只会沦为大家的笑柄。
那时候,我还无法理解这个行为怪诞的老人。
我在那片平房里寄居了三年。
三年里,没有一个人来探望过这个弯腰驼背的古稀老人。
他从何而来?膝下有无儿女?邻居们都不知道这些信息,唯一能够确认的是,老人姓秦,自称“退休职工”。
在漫长的独居生活里,老人的耳朵已经完全聋了,腰几乎弯成了虾米。
他
不再频繁地捡钱,也不再理会邻居。
长日里,离群索居的秦老活像一个藏在薄纱后面的幽灵,从他门前路过时,我总能看到幽暗的客厅里浮着一张呆滞的脸。
所谓的“客厅”,其实只有五六个平方,陈设也非常简单——左边,靠墙,放着一把藤条已四处断裂的太师椅,太师椅的左前方,横着一张矮矮的窄窄的玻璃小茶几;右边,靠墙,挤着一张四四方方的餐桌,餐桌上的黑白电视机只有十四寸,看上去比秦老还老,布满各种伤痕。
秦老喜欢瘫在太师椅上,只看电影频道,而且始终静音。
如今,转眼二十年过去,城南的那片平房已经消失了,连同平房一起消失的,还有那些我曾经无比熟悉却又完全陌生的邻居们。
每次经过城南,我总会想起弯弓一样的秦老,他的孤独,一眼望不到尽头。
他的无助,一眼望不到尽头。
我不知道秦老是否健在?然而,秦老在抑或不在,对我来说,又有什么区别呢?正如对门那个隐身的邻居,在我的世界里,他们,都只是过客。
我们每个人也都是世界的过客,不同的只是,我们和世界之间的联系或深或浅、或长或短而已。
在坚硬的城市里浮游,我们每个人也都是孤独的,无处安放的灵魂,在深夜里祈祷着俗世的平安与肉身的健康。
为此我时常悲不自禁——世界那么大,但始终只有一隅,和我们紧密相关。
1.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写“我”的“隐身的邻居”,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开头写邻居刻意将自己封闭起来,反映了人们不愿与邻居交流的现状,为后文大家都不理会老人埋下伏笔;②结尾再次提及邻居,与开头相呼应,体现了人们缺少沟通、互不信任、自私冷漠的行为,表达了主旨。
2.老人为什么要一次又一次地举着相同的硬币在走廊徘徊?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老人独居于此,基本上不和邻居走动,老人希望能通过捡钱的方式引起邻居的注意,打发自己的孤独时光。
②作者借此反映了当时邻里间的陌生、警惕,为下文写老人的身世不为人所知及其生活的孤独寂寞做铺垫。
3.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秦老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孤独无依,是被亲人、朋友遗忘的空巢老人;②为人淳朴,渴望温暖与关注,渴望人与人之间的真切关怀,渴望以真诚的心与他人沟通;③沉重悲哀,最终为城市生活冷漠的现实所击倒。
4.文章以“谁在深夜祈祷”为题的用意是什么?作者想借此表达什么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运用反问语气,给人以深刻思考,与文章末尾段写我们每一个孤独的灵魂“在深夜里祈祷着俗世的平安与肉身的健康”相照应。
②深化文章主旨,我们每一个人都只是世界的
过客,我们渺小而陌生,只能在俗世中为自己祈祷平安。
③作者想借此抒发自己的感慨:人人都是孤独的,孤独得只能在深夜祈祷,这都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导致的。
④作者想借此呼吁人们能够多多关心身边的人,给他们送去温暖与关心,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更加温暖。
情感语录
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
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
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
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
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
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
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
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
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
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
1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
其实你若真爱一个人,内心酸涩,反而会说不出话来
12.生命中有一些人与我们擦肩了,却来不及遇见;遇见了,却来不及相识;相识了,却来不及熟悉,却还要是再见
13.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
子不一定能遇见
14.世上总有一颗心在期待、呼唤着另一颗心
15.离开之后,我想你不要忘记一件事:不要忘记想念我。
想念我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也在想念你
16.有一种缘分叫钟情,有一种感觉叫曾经拥有,有一种结局叫命中注定,有一种心痛叫绵绵无期
17.冷战也好,委屈也罢,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你一句软话,一个微笑或者一个拥抱,我都能笑着原谅
18.不要等到秋天,才说春风曾经吹过;不要等到分别,才说彼此曾经爱过
19.从没想过,自己可以爱的这么卑微,卑微的只因为你的一句话就欣喜不已
20.当我为你掉眼泪时,你有没有心疼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