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际交往中的非语言沟通之欧阳生创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人际交往中的非语言沟通
摘要:在信息传播和情意表达的过程中,语言沟通一直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方式,然而,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非语言沟通同样不可或缺。

非语言沟通是人们运用表情、手势、眼神、触摸等方式,以他人的空间距离为载体进行的信息传递,是人际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无声语言沟通的一种形式。

总的来说,在传播和沟通中,非语言沟通起着其他沟通方式所不能代替的作用,非语言沟通既补充和支持语言沟通的作用,又体现了自身的魅力所在。

关键字:非语言沟通
一.为什么非语言沟通在人际交往中的魅力如此之大?
(一)非语言沟通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1.美国传播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曾提出一个公式:信息的全部表达=7%语调+38%声音+55%肢体语言.我们把声音和肢体语言都作为非语言交往的符号,那么,人际交往和销售过程中信息沟通就只有7%是由言语进行的。

这充分验证了在沟通和传播中,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

2.诸葛亮妙用非语言沟通的技巧传递给司马懿一个信息,吓退了司马懿15万大军,而转危为安。

由此可见,在非语言信息的传播领域里,可以说是“眉来眼去传情意,举手投足皆语言”。

3.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人们普遍运用较多的非语言沟通是目光语和手势语,目光语和手势语等非言语在许多情况下具有语言文字所不能替代的表情答意作用,可使人的印象更加深刻。

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能明显、自然、准确地展示自身的心理活动,眼神是传递信息十分有效的途径和方式,不同的眼神可起到不同的作用。

4. 面部表情是有效沟通的世界通用的语言,不同国家或不同文化对面部表情的解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人类的各种情感都可非常灵敏地通过面部表情反映出来,面部表情的变化是十分迅速、敏捷和细致的,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感情,传递信息。

5. 在沟通过程中,倾听和讲话一样具有说服力。

因为专注地倾听别人讲话,则表示倾听者对讲话人的看法很重视,能使对方对你产生信赖和好感,使讲话者形成愉悦、宽容的心理。

6. 在一定的场景下,我们会发现,即使对方没有说一句话,但我们从对方的表情上已经了解到对方的意思。

当一个人不能听或者说时,非言语符号常常代替言语来表达
意思。

这种替代是有条件的,即一定是同样文化氛围或者是普遍被人们认同的规则下才能应用,否则便容易引起误解。

总之,非言语行为是伴随语言行为发生的,是深动的、持续的,它可更直观形象地表达语言行为所表达的意思,比语言行为更接近事实。

特定环境下的非语言行为具有特定的意义,它能够稳定对方的情绪,改善对方不良的心理状态,增强对方的信心,使交流的氛围更和谐,使对方得到关爱、体贴,更多一份理解和同情。

交流双方可通过观察对方的表情、动作、手势等了解对方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变化,满足对方的生理及心理的需要。

由此可见,交流双方恰到好处的应用非言语行为,能弥补某些状态下语言交流的不足,促进双方沟通,提高交流质量。

二.如何进行有效的非语言沟通?
(一)目光接触,是人际间最能传神的非言语交往
“眉目传情”、“暗送秋波”等成语形象说明了目光在人们情感的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在双方谈话时,听者应看着对方,表示关注;而讲话者不宜再迎视对方的目光,除非两人关系已密切到了可直接“以目传情”。

讲话者说完最后一句话时,才将目光移到对方的眼睛。

这是在表示一种询问“你赞同我说的话吗?”或者暗示对方“现在该论到你讲了”。

如护士对神志清醒的不合作的病人投以责备、批评的目光,会使
病人感到愉快,得到鼓励,或产生内疚。

而学生一个赞许的目光,可使老师消除身体疲劳,感受到自身工作的价值。

老师给学生投以鼓励和肯定的目光,可使学生更加努力。

(二)人的衣着也在传播信息与对方沟通
一个人,穿着打扮不同,给人留下的印象也完全不同,对交往对象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意大利影星索菲亚·罗兰说:“你的衣服往往表明你是哪一类型,它代表你的个性,一个与你会面的人往往自觉地根据你的衣着来判断你的为人。

”衣着本身是不会说话的,但人们常在特定的情境中以穿某种衣着来表达心中的思想和建议要求。

(三)适当的倾听可获得对方的信任,也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
达芬·奇曾说过,精神应该通过姿势和四肢的运动来表现。

人际往中,人们的一举一动,都能体现特定的态度,表达特定的涵义。

推销专家认为,身体的放松是一种信息传播行为。

向后倾斜15度以上是极其放松。

人的思想感情会从体势中反映出来,略微倾向于对方,表示热情和兴趣;可以拉近双方之间的距离,微微起身,表示谦恭有礼;身体后仰,显得若无其事和轻慢;侧转身子,表示嫌恶和轻蔑;背朝人家,表示不屑理睬;拂袖离去,则是拒绝交往的表示。

(四)恰当的自然地运用声调,这是顺利交往和销售成功的条件
一般情况下,柔和的声调表示坦率和友善,在激动时自然会有颤抖。

有一次,意大利著名悲剧影星罗西应邀参加一个欢迎外宾的宴会。

席间,许多客人要求他表演一段悲剧,于是他用意大利语念了一段“台词”,尽管客人听不懂他的“台词”内容,然而他那动情的声调和表情,凄凉悲怆,不由使大家流下同情的泪水。

可一位意大利人却忍俊不禁,跑出会场大笑不止。

原来,这位悲剧明星念的根本不是什么台词,而是宴席上的菜单。

(五)适当赠送礼物
在人际交往中,赠送礼物是免不了的,向对方赠送小小的礼物,可增添友谊,有利于巩固彼此的关系。

礼物的真正价值是不能以经济价值衡量的,其价值在于沟通了们之间的友好情意。

当你生日时送你一束鲜花,你会感到很高兴,与其说是花的清香,不如说是鲜花所带来的祝福和友情的温馨使你陶醉,而自己买来的鲜花就不会引起如此愉悦的感受。

(六)赴会一定要准时
如果对方约你7时见面,你准时或提前片刻到达,体现交往的诚意。

如果你8点钟才到,尽管你口头上表示抱
歉,也必然会使对方不悦,对方会认为你不尊重他,而无形之中为彼此的关系设下障碍。

(七)“相逢一笑泯恩仇”,可见笑的力量
微笑给人的感觉是温暖、有信心,并且有助于建立彼此的信赖感。

微微笑一笑,双方都从发自内心的微笑中获得这样的信息:“我是你的朋友”,通常微笑来自于快乐,它带来的快乐也创造快乐,微笑虽然无声,但一个微笑,可以向他人传递了相互友好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微笑是礼貌待人的基本要求,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标志。

微笑是一种知心会意、表示友好的笑,是在社交场合中最有吸引力、最有价值的面部表情,既悦己又悦人。

由此可见,微笑对塑造自身的良好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在人际交往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李杰群.非言语交际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1
[2]熊源伟.人际传播学[M].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
[3]梁斌,胡京林.非语言沟通及其作用[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