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氯酸钠的化学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次氯酸钠的化学作用
次氯酸钠,化学式NaOCl,是钠的次氯酸盐。

次氯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的次氯酸是漂白剂的有效成分。

漂白剂是破坏、抑制食品的发色因素,使其退色或使食品免于褐变的物质,一些化学物品,透过氧化反应以达至漂白物品的功用,而把一些物品漂白即把它的颜色去除或变淡。

常用的化学漂白剂通常分为两类:氯漂白剂及氧漂白剂。

1、此反应的最适反应温度为20-25℃,温度低灵敏度低,所以标准系列管和样品在相同温度下显色;
2、反应温度如果为15-16℃,静置时间需延长为20分钟;
3、盐酸副玫瑰苯胺中的盐酸用量对显色有影响,加入盐酸量多,显色浅;加入量少,显色深,所以配制试剂时一定要按操作进行;
4、甲醛浓度在0.15-0.25%时,颜色稳定,所以应选择0.2%甲醛溶液;
5、测定样品颜色较深的样品,可用10%活性炭脱色;
6、样品加入Na2HgCl4吸收液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此液在24小时内很稳定,否则于4℃可使用一周;
7、此法测SO2采用HgCl2毒性很强,故实验时应注意安全。

有科技报道采用EDTA(乙二胺四乙酸)试剂代替四氯汞钠,但此实验没有证实过。

化学品中文名称:次氯酸钠,化学品英文名称: sodium hypochlorite 中文名称2:漂白水;漂水,英文名称2: hypochlorous acid sodium sait bleach 技术说明书编码: 919 CAS No.: 7681-52-9 分子式: NaClO 分子量: 74.44
分子式和最简式不同,对化合物来说,它们的分子式是最简式的整数倍,或者说相对分子质量是最简式的整数倍。

仅当相对分子质量和最简式式量相同时,最简式才和分子式相同,这时最简式就是分子式。

当分子式相同时,也有可能不是一种物质,它们有可能是同分异构体。

例如氧的分子式是O2,表示1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组成,分子量是31.9988。

又如乙酸的分子式是C2H4O2,表示1个乙酸分子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组成,分子量是60.05。

水分子的分子式为H2O,它表示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组成。

(图:分子式和结构式) 氯化氢分子的分子式为HCl,表示1个氯化氢分子由1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组成。

分子式可示出物质的名称、相对分子质量、一个分子中所含元素的原子数目及元素质量比等。

可以用分子式的一般都是分子晶体,分子间以范德华力(分子间的作用力)相互结合形成的晶体。

通常情况下,分子晶体有分子式,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和金属没有分子式。

分子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单质、化合物)分子的组成及相对分子质量的化学式。

而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化学式是实验式、分子式、结构式、示性式的统称。

化学式包含分子式。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腐蚀品,侵入途径:健康危害:经常用手接触本品的工人,手掌
大量出汗,指甲变薄,毛发脱落。

本品有致敏作用。

本品放出的游离氯有可能引起中毒。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具致敏性。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腐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应与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TLVTN:未制定标准;TLVWN:未制定标准;监测方法: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应该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腐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83501;UN编号: 1791,包装标志: II类,包装类别: O53 。

包装方法:耐酸坛或陶瓷瓶外普通木箱或半花格木箱;玻璃瓶或塑料桶(罐)外普通木箱或半花格木箱;磨砂口玻璃瓶或螺纹口玻璃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
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运输注意事项: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

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严禁与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制作
用30%到35%的NaOH水溶液低于10度时吸Cl2,滤去NaCl,再冷至-20度可得NaClO-5H2O晶体,低于10度真空脱去结晶水即得。

次氯酸钠的分子式是NaClO,属于强碱弱酸盐,它清澈透明,是一种能完全溶解于水的液体。

但由于次氯酸钠液不易久存,次氯酸钠多以电解低浓度食盐水现场制备。

次氯酸钠液体通过电解食盐水制备,这种设备称为次氯酸钠发生器。

其次氯酸钠的生成过程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表达如下:
其总反应表达如下: NaCl + H2O → NaClO + H2↑
电极反应:阳极: 2Cl- - 2e → Cl2 阴极: 2H+ + 2e → H2
溶液反应: 2NaOH + Cl2 → NaCl + NaClO + H2O
当然,次氯酸钠消毒液体以次氯酸钠发生器生产为最佳。

因为,它生产出的次氯酸钠液体比较稳定、单一,也容易保存,不含制氯厂出品的那些复杂甚至有害的成分。

关于次氯酸钠发生器,我国已于1990年1月12日发布了GB 12176-90 国家标准。

它是一种已经认可、可以信赖、十分稳定、并有权威资料可查询的产品。

次氯酸钠发生器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已经证明是一种运行成本很低、药物投加准确、消毒效果极佳的设备。

就消毒而言,次氯酸钠液还是具有明显优势的。

作为一种真正高效、广谱、安全的强力灭菌、杀病毒药剂,它同水的亲和性很好,能与水任意比互溶,它不存在液氯、二氧化氯等药剂的安全隐患,且其消毒效果被公认为和氯气相当。

也正是因为这一特点,所以它消毒效果好,投加准确,操作安全,使用方便,易于储存,对环境无毒害,不存在跑气泄漏,可以任意环境工作状况下投加。

事实上,次氯酸钠广泛用于包括自来水、中水、工业循环水、游泳池水、医院污水等等各种水体的消毒。

次氯酸钠还能够破坏氰根离子和苯环等,用作处理含氰废水和一些工业重度污染废水的高级氧化,还可以用于纸浆等漂白。

高浓度的次氯酸钠液体还可以用于剥离设备及管道上附着的沾泥。

次氯酸钠的灭菌原理主要是通过它的水解形成次氯酸,次氯酸再进一步分解形成新生态氧[O],新生态氧的极强氧化性使菌体和病毒的蛋白质变性,从而使病源微生物致死。

氯气消毒的原理也主要是以产生出次氯酸方式。

根据化学测定,次氯酸钠的水解受PH值的影响,当PH超过9.5就会不利于次氯酸的生成。

但是,绝大多数水质的PH值都在6—8.5,而对于PPM级浓度的次氯酸钠在水里几乎是完全水解成次氯酸,其效率高于99.99%。

其过程可用化学方程式简单表示如下:
NaClO + H2O → HClO + NaOH
HClO → HCl + [O]
次氯酸在杀菌、杀病毒过程中,不仅可作用于细胞壁、病毒外壳,而且因次氯酸分子小,不带电荷,可渗透入菌(病毒)体内与菌(病毒)体蛋白、核酸、和酶等发生氧化反应,从而杀死病原微生物。

R-NH-R + HClO → R2NCl + H2O
同时,氯离子还能显著改变细菌和病毒体的渗透压使其丧失活性而死亡。

在消毒方面,值得肯定的是,由于次氯酸钠发生器所生产的消毒液中不象氯气、二氧化氯等消毒剂在水中产生游离分子氯,所以,一般难以形成因存在分子氯而发生氯代化合反应,生成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

并且,次氯酸钠也不会象氯气同水反应会最后形成盐酸那样,对金属管道构成严重腐蚀。

不过,它同氨可以发生反应,在水中生成微量的带有气味的氯氨化合物,但这种物质也是一种安全的杀生药剂,只是远不及次氯酸钠的杀生能力。

NH3 + HClO → NH2Cl + H2O NH2Cl + HClO → NHCl2 + H2O NHCl2 + HClO →NCl3 + H2O
就运行成本而言,采用次氯酸钠消毒的运行成本费用是很低的,稍比氯气高一些。

根据英国所统计的一组数据表明,次氯酸钠同氯气成本相比大约为1.05 。

使用次氯酸钠消毒以采用次氯酸钠发生器为最优。

以前,次氯酸钠发生器未能在我国大范围推广的原因,主要是:过去在阳极防腐材料方面不过关;其次是我国经济发展滞后和对水处理技术不够重视;再次是次氯酸钠发生器比氯气的一次性投入要略高等因素造成的;当然还有限制用电的因素,尽管设备耗电不大。

实际中,还有一些单位对水体消毒所使用的消毒剂是从氯碱工厂出产的次氯酸钠液。

事实上,氯碱工厂生产的次氯酸钠液同次氯酸钠发生器现场制备的次氯酸钠液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次氯酸钠是氯碱工厂生产过程中必然留下的一种副产品,它是通过碱液吸收多余的氯气生成的。

这是为了保障安全必须设置的一道工艺。

对于大多数制氯碱的工厂来说,次氯酸钠作为一种副产物,成分较复杂,还很容易分解。

有些氯碱工厂将阴极碱液直接流到尾端作为富余氯气的收集液,当然这种碱液的成分是非常复杂的了。

据一些报道分析,有些厂从经济效益上考虑,使用石墨做电极还产生出相当多的二恶因成分。

2OH- + Cl2 → Cl- + ClO- + H2O
一般来讲,该反应通常在低温下进行,因为低温下一分子氯气还可以同八分子水结合成暂时性的水合氯,它在水中呈游离氯状态。

这样,当温度略高时,它就会很自然地从水中释放出来,不能长时间保存,很容易挥发失效,投加中也散逸出一些氯气。

另外,它需要大型塑料桶装储,占用一定空间,在运输、储存和管理上也还是比较麻烦的。

所以,这种含有一定游离分子氯的次氯酸钠溶液用于水体消毒,自然不及现场使用次氯酸钠发生器好。

但它还是比使用液氯消毒更为安全可靠。

此外,还必须说明的是,采用次氯酸钠消毒,不可避免地使水中存在一定盐分。

不过,由于投加是按每一吨水几克的标准进行的,象自来水等流动水体根本就不存在累积的问题,更不可能产生咸盐的感觉。

对于游泳池水来说,某一个较短时期可能有一些累积的,但由于游泳池本身会定期对净化设备进行反冲洗,因而需要补充一部分新鲜水,加之投加的量很小,约为百万分之几的量,从长期来看,池中也不会有盐分累积,池水更不可能变得咸盐的。

通过我们的调查和走访,我们也没有发现有哪一家用户因使用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而造成池水变得盐咸了的事例,大多数游泳池还是远低于用作消毒的生理食盐水之浓度。

另外需要说明的一点,次氯酸钠发生器在工作过程中电极会逐步结垢,这就需要定期清洗电极。

一般大约一至三月清洗一次,其方法都是将稀盐酸通过防腐泵打入电解槽中浸泡一定时间进行溶解。

当然,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