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2020年)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改革不彻底,封建割据势力依然很强大
C.明治维新的经验对亚洲各国具有借鉴意义
D.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B
4.下列四国中,哪一个国家与其他三国走
上资本主义道路途径不同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C D.美国
5.19世纪末的日本人都以穿西装、 打领带作为时尚,这与明治维新 哪项改革措施有关?
A.“废藩置县”
C.实行征兵制
D.努力发展教育
14.下面是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的 戌戊变法的比较认为论述正确的 包括: (不定项)
A.改革前两国都面临严重的社会 危机.
B.都是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都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D.都取得了成功
15.与大化改新相比,日本明治维新的 “新”主要体现在:
A.向中国学习先进制度 B.向欧美学习先进制度 C.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D.摆脱民族危机,实现国家独立
C
B.殖产兴业
C.文明开化
D.允许土地买卖
6.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
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其“欧化”的 主要措施是
A.废除贵族世袭制 B.推翻幕府统治
D
C.实行“科技立国”政策
D.文明开化
7.日本大臣木户孝允提出:“立国之本,惟于 用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而无穷者,惟在于 教育而已。”下列明治维新措施与该思想相应 的是
外患 新
废藩置县
发
展
殖产兴业 影响 资
本
文明开化
主
义
——
社
富国强兵
会
1.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主要方式有哪两种? 举例说明。
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 英、美、法 (革命) 日本(改革)
2.请举出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的资产阶级 革命和改革各一例。
美国南北战争---革命 日本明治维新---改革 革
1.19世纪中后期,日本由一个闭关 锁国的封建国家转变成一个近代
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 改造日本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最具发展眼光
1898年,日本学龄儿童就学率达 97%,为当时世界最高水平。
小组讨论: 请根据改革内容 分析其有何作用
(1)政治方面
建立起统一的国家
西 (2)经济方面
推动资本主义
方
(3)军事方面
学
经济发展,增强国力 维护社会稳定
习
壮大军事实力
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 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从日本历史上两次成功的改革及二战 后经济的飞跃发展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从一个民族进步的角度说说明治维新给 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带来哪些启示?
1.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应 该善于学习世界先进科技、文化, 重视教育人才
12.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都对本国历史的进程 产生了重大作用,其作用相同之处
A.摆脱了民族危机 B.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C.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逐步实现了国家 富强
13.创新与发展是每一个国家都很关注的问题, 明治维新时期。哪一政策的提出为日本以后的 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A.废藩置县
B.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年,日本首都迁到东京。
挟天皇以倒幕(倒幕运动)
伏
见
1868年,德川幕府对
、 鸟
日本长达260多年的
羽 之
统治终于结束。
役
为新政府的建立和 明治维新扫清了障碍。
1868年,明治政府为“变法图强” 实现“富国强兵”,以西方为榜 样推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 改革措施,全面改造日本,史称
“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目的: 变法图强,富国强兵。
1.1894年发动甲午战争 2.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1931年九一八事变,局部侵华 4.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侵华
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
时间
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
相 方式性质 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同 点
结果
都成功了,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促进了社 会的发展进步
资本主义国家,得益于
A.实施大化改新 B.发动“光荣革命”
D
C.实行1861年农奴制改革
D.实行明治维新
2.在明治维新的措施中,最具有前瞻性和战 略眼光的举措是
A.废藩置县 B.允许土地买卖
D
C.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D.实行义务教育
3.关于明治维新的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A.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明治维新时期学校教学情景
维新后的东京街头,反映了西方文明对日本的影响(1872年)
明治时期举办的化装舞会
阅读教材P16页内容 请从积极和消极两方 面分析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
积极的影响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资本主 义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 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4)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方面
提高国民素质
加速资本主义发展
1.明治维新的措施中最能解决幕府 掌权,封建势力割据问题的措施是
A.实行义务教育 B.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C.废藩置县 D.建立常备军
2.日本明治维新后,在社会上出现 了兴建洋房洋楼的热潮这源于
A.废藩置县 B.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C.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D.提倡文明开化
明治维新是明治政府自上而下进
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五条誓文》成为明治维新的政治纲领
1868年,日本明治天皇宣布《五条誓文》
• 1.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 2.上下一心,盛行经纶;
• 3.官武一途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
提倡学习欧美资本主义 大废力除发阻展碍资资本本••• 主主45..义义使破求工发人历知商展心来识业的不之于,封倦陋世建;习界残,,余基大,于力扫天振除地兴发之皇展公基资道。;
西方列强的入侵
二. 倒幕运动
1.时间: 1868年
2.主力(领导者)中下级武士 3.方式: 以武力推翻幕府统治
代表了新兴资产 阶级改革力量
4.经过: 1861年1月,倒幕派派发动“王政复古”
政变,支持天皇亲政,强令幕府将军 “辞官纳地”
5.结果:倒皇幕亲派政结 ,束 改了 年号幕为府“统治明,治睦”仁18天69
友邦交流
遣唐使
鉴真东渡
甲午中日战争
把唐朝的文化带回日本, 对日本的生产、生活与社 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矢志不渝,对中日经济文 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
签订《马关条约》
侵略扩张 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九一八事变
卢沟桥事变 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 为什么一个成功,一个失败?
日本文化有双重性,就像菊 花与刀。菊花是日本皇家家徽, 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日本人 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 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 忠贞而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
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文中的“社会变革” 指
A.大化改新 C.明治维新
B.武装倒幕 D.废除农奴制
A
10.“明治政府兴建工厂,修筑铁路, 举办邮政、电讯事业,扶植、保护 私人企业的发展。”这反映了日本 明治维新的哪项举措? A.加强中央集权 B.大力发展工商业 C.重视发展科技 D.重视发展教育
11.首先敲开日本闭关锁国大门的 西方列强是: A.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的国家 B.美洲最早摆脱殖民统治,实现独 立的国家 C. 最早发生文艺复兴的国家 D.最早开辟新航路的国家
(2)经济方面: 最能体现资本主义性质
推行地税改革, 明治政府要与西方列强抗
以“殖产兴业” 衡,就借着促进产业及资
为口号,大力 发展近代经济;
本主义的发展,作为推动 国家近代化的政策。
三府七十二县
京
东
都
京
大 阪
“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日本的早期火车
19世纪70年代的工厂 明治政府大力扶持企业
明治维新是怎样发生的? 日本为什么会成功?
政府设在江 户(东京)
德 川 幕 府
朝庭设 在京都
19世纪中期,日本处在封 建社会末期,天皇是名义 上的国家元首,但实权掌 握在将军德川庆喜手中, 。将军手下的封建领主称 作“大名”,将军和大名 的家臣是武士,所以天皇 、将军、大名、武士构成 了日本社会的统治阶级。
“富国强兵” 本主义道路上的障碍。
以发展本国教育为根本
“殖大产力进兴行教业育改”革
明治天皇
1852.11.3~1912.7.30 日本第122代天皇(1867~1912)
“文明开化”
“维新三杰”
西乡隆盛
原名西乡隆永 1828.1.23~1877.9.24 生于萨摩藩(今鹿儿岛县)
武士、军人、政治家
16.下面是明治维新与大化改新的比 较你认为正确的包括:(不定项) A都是在天皇的支持下进行的 B.都使日本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C都提倡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 D.都能说明善于学习.改革创新,可以 使国家富强.
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 下面是一位同学制作的关于日本的知识结构 示意图,请协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
日出之国 日本
646年(大化二年), 日本统治者任用一些从 中国归来的留学生,针 对日本政治、经济进行 一系列的改革,史称
“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
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迈向封建文明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袁丽娟 大连市第七十九中学
19世纪中期,许多遭到欧美列强侵略的亚非拉国家相 继沦为殖民地。东亚的日本脱颖而出,经过明治维新, 迅速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成为亚洲第 一个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国家,避免了与其他亚非拉国家 相同的命运。
A.提倡“文明开化” C.废除全国所有藩国
B.实行征兵制 D.允许土地买卖
A
8.日本向西方学习,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始 于哪一历史事件?
A.大化改新 B.中日甲午战争 C
C.明治维新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9.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 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 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
局限性 改革都不彻底,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原因
俄国是由于国内农奴制危机引起的 日本当时内忧外患,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不 同 点
目的
俄国是亚历山大二世为了防止人民革命,维 护自己的统治,迫不得已而进行的 日本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摆脱外来的侵略
而进行的改革
大
化 改 新 封 建
明 内忧 治
维 倒幕
运动
大凡国之富强系于人民之贫富,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物产 之多寡,虽依赖于人民致力于工业与否,但寻其根源,又无不依赖政府 官员诱导奖励之力。
——1874年大久保利通《关于殖产兴业建议书》
主要内容 —改革措施
(1)政治方面 (2)经济方面
(3)军事方面: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4)社会生活上
大久保利通
1830.8.10~1878.5.14 生于萨摩藩(今鹿儿岛县)
武士、政治家
木户孝允
原名桂小五郎 1833.6.26~1877.5.26 生于长州藩(今山口县)萩城
称为逃命小五郎
主要内容 —改革措施
阅读教材P15页内容 说说从哪些领域进行的改革。
(几个方面)
主要内容 ——改革措施
(1)政治方面: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一. 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只是傀儡 毫无实权
(藩主)
中下级武士 不满情绪增长
生活贫困 进行斗争
商品经济发展 经济实力增强 政治权利少
之 的 ,
幕 府 统
阶 级
治已
矛成
盾激
为 众
化矢
德川幕府时代的对外政策: 1.禁止日本船出海贸易和日本人与海外往来,偷渡者要处 以死刑; 2.对驶抵日本的外国船只实行严密的监视,贸易活动也由 幕府进行严格的管制。
德川幕府实行怎样样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与中国哪 一时期相似?这会导致什么后果? 闭关锁国;清朝;锁国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阻碍了 社会经济的发展。
“黑船事件”
1853年,黑船来航........
1854年 美日签署《日美亲善条约》
日本国门被打开, 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民族危机严重。
德 川 幕
2.与时俱进对外开放,根据国情 进行改革创新。
消极的
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残余,军国 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 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 和“天皇神圣不可侵犯”。
保 留 了 大 量 封 建 残 余
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成 为亚洲和平的新威胁。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3.最能体现明治维新性质的改革措施是 A.实行义务教育 B.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C.废藩置县 D.建立常备军
1871
日 本 岩 仓 使 团 赴 欧 洲 考 察
引进外国机器设备
日本最早的火车站
近代日本海军
日本于1869年明治维 海军军官向学生
新后拥有了自己真正
意义上的海军
介绍战舰的知识
1876年
内忧—社会危机
幕府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日本社会、 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
府
统 治
外患—民族危机
下 的
西方列强入侵,激化日本国内矛盾, 国家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险
日 本
推翻幕府统治
商品经济的发展 改革力量的形成
中、下层武士因生活状 况恶化,对幕府统治不 满,成为倒幕的重要政 治力量。
幕府统治
日本经济的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