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代背景下高职机械类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探索
81
作者简介:朱冬(1987— ),男,汉族,湖南娄底人。
主要研究方向: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高职高专教育一般课题“新时代背景下高职机械类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创新研究”(项目编号:
XJKX18B255)。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方案指出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机械类教师队伍也越来越紧迫。
一、高职院校机械类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
各高职院校机械类双师型师资队伍通过这几年的努力获
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但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师资队伍的结构是影响本专业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的重要因素。
从目前湖南各个高职院校调查到的数据中可以发现,机械类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无论是从师资来源结构上、年龄层次上还是学历结构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高职院校的教师待遇同企业单位相比,缺乏优势,很难引进机械类高级技术、管理人才到学校任教。
师资年龄结构不合理,导致了机械类双师型教师队伍出现年龄断层,增加了机械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难度。
(二)教师实践性经验不足
没有鼓励性或强制性的教师培养制度,教师培训产学合作
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因此教师能够真正通过在企业锻炼而使专业实践能力得到提高的机会不多。
教师脱离工程实践的时间一长,就会出现与工程实际相脱节,“双师型”教师含金量减少,最终导致师资队伍的数量、结构、水平和能力,特别是社会服务能力,不能满足高职院校快速发展的需要。
(三)双师型教师激励性政策不完善
普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政策不完善,双师教师待遇
和普通教师待遇并没有什么区别,很多职业院校在薪酬设计中并没有对双师型教师设计特定的待遇及考核评价标准。
没有从薪酬上调动“双师型”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导致教师下企业实践积极性不高。
二、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一)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设置人才引进门槛,保障高职师资队伍的来源,逐步改善现有师资队伍,从各行各业中吸取优秀人才加入职业教育。
(二)建设以青年教师为主力的双师型队伍
青年教师能够快速掌握运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运用新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实施教学。
加强培养青年机械类教师队伍,对表现突出的青年教师进行重点培养,破除论资排辈的观念束缚,创造使中青年中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建立青年骨干教师队伍。
采取有效措施加速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
(三)重视在职教师的培养,强化教师下企业培训
机械类专业高等职业教育是以技能培训和技术应用为主,对于机械类教师实操技能水平要求较高,不断提高他们实操技能,提供去企业培训接触新知识新技术的机会,不断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使他们逐步培养成为“双师型”的教师。
同时积极鼓励教师发挥业务特长,参与校企合作科研项目、企业项目,引导教师在学以致用,提高职业能力,建设一支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
(四)健全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
目前,各高职院校对双师型教师没有制定合适的双师型教师师资队伍建设试行办法,并缺乏合适的激励机制。
机械类校外兼职教师数量不足等问题,院校应继续健全双师型教师待遇、聘任政策以及教师引进等方面向双师素质教师倾斜,拓宽教师技能培养渠道,让教师进工厂、下企业,学习当代先进技术,锻炼操作技能,切实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成为真正的双师素质教师。
(五)健全校企合作的保障教师下企业学习机制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
是当前高职
院校谋求自身发展,抓好教育质量,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的一种办学模式。
健全校企合作教师师资培养制度,校企合作必须明确双方的义务、权利和责任,规保证校企合作的健康稳定发展。
三、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高职机械类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越来越重要。
各院校应充分分析本院的校情、师情和学情,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建设目标与培养计划。
“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陆靓霞.高职院校教师双师素质提升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5): 104-106.
摘 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精神,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满足机械类人才培养及教学改革的需要,必须构筑起不但具备充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能力,本文对新时代背景下机械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及必要性,分析当前湖南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师资队伍的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为建设新时代机械类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提出措施和建议,加速建设符合装备制造人才培养要求的师资队伍,促进机械类专业教育教学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机械类;双师型
浅谈新时代背景下高职机械类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朱 冬 李 权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