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指导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重原理提升 课本案例 上升 一般原理 分析 不同地区
应用
——以水土流失为例
水 土 一般原理

气候(降水集中、丰富)
黄土高原
应 江南红色沙漠
流 失
流水侵蚀

地形(坡度) 土壤(质地情况)
用 东北黑土冲刷 西南石漠化
植被(覆盖、破坏)
国外……
□ 突出地理过程——日常复习中思路跟进
①(2004年) “白风暴”题中第4问:简要分析在该地不合理 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9分)
4.说出图中轻冻害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区域差异
5.与图中严重冻害区同纬度的大陆西岸也种植柑橘、对说比明其气候
特点和形成因。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
利用地理原理进行推理、分析
2005年全国文综丙卷36题
假设图示的冬季天气系统以120千米/日的速度向东移动。读下图完 成下列问题。 (1)简要说明A地在未来30小时内风 向\风力及气温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 (不考虑地形的影响)
(3)C山的名称是 庐山 。它已 被列入 世界遗产 名录。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
27.读图9“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依。据(气1候1分成)因及
(1)非洲气候具有气温高、干燥地区 广、气候类型南北对称分布三个显

规律性分布进行 知识迁移和运用
著特征,试分别分析形成原因。
(2)图中A、B两地区同为 气候类型,分别叙述其形成的主要 原因。
以上几题的共同特点是,得出结论并不难,关 键是要讲好问题发生的过程或形成的原因,设问 的点上很细、很深,要求很高。并且都是采点给 分,不能笼统回答,学生往往都要扣掉一些分数。 像这样侧重从事物的发生原因、形成过程角度设 计问题,是命题者有意改变“重结果、轻过程” 学习方式的一种尝试、努力,与新课标重视“过 程”的理念也是一致的。
热同期,资源丰富,人口稠密、工农业基础好,经济发达
根据数据与图象综合信息,进行地理要 素和定量关系的分析能力的测评。
(2007广东地理卷)32.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势高差大,
地貌形态奇特,盆地(坝子)面积小,水热及煤、铁和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民族多、分 布广。(共18分)
资料1:2005年云贵高原地区人均GDP为6619元(全国为15033元/人)。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
2006年全国文综2卷37题
区域定位及区位
(2)比较①②两城市的区位差异,条完件成的下比表较
区位条件 城市① 城市②
海陆位置 沿海
内陆
交通 地形
铁路、河运、 铁路、河运 海运交通枢纽 交通枢纽
河口三角洲 河谷平原
在国土中 的位置 南部
中部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
2006年全国文综Ⅰ卷39题:
(三)、输出信息科学作答
区分易淆概念
►地形、地势、地貌 ►地形类型与地形区 ►气温、光照、热量 ►风化与风蚀 ►冰川融水与积雪融水 ►水文特点与水系特点 ►旅游游览价值与旅游资源价值 ►水资源、水力资源、水利资源 ►矿产资源、能源资源、自然资源
(1)比较图中A、E两城市 在河流交通运输中的区位 特点。
A位于河流干支流交汇处, 有三个不同的航运方向。E 位于河流入海口,可以海 运和河运相结合
(2)影响A、B、C、D、E
对城市区位因素及
城市的区位,除交通因素 外,还有哪些共同的地理 因素?
自然地理特征进行 分析
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
(三)、输出信息科学
正确描述和阐释答案是影响得分的瓶颈
□ 剖析常见症状 □ 区分易淆概念 □ 总结思维套路 □ 归纳答题模式 □ 讲究答题技巧
(三)、输出信息科学作答
■ 剖析常见症 状
◎以现象解释现象
◎以原理代替分析 ◎以部分概括全体
剖析常见症状
以现象解释现象
例:青藏高原上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是什么?
对区域内的自然环境特 征和荒漠化灾害成因进 行分析
如果农业开发超过水资源的承载力,耕(土)地得不到足够的水源灌溉(祁连山 的冰雪融水非常有限),(因气候干旱)在强烈的太阳辐射、蒸发和风力作用下, 将出现土地荒漠化问题。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
2007高考文综全国Ⅰ卷
36.(15分)某城市将建印染厂、水厂、污 水处理厂、科技园区和生态公园。图7中 的A、B、C、D、E五处可供选址,该地盛 行东风。 据此并读图7,回答问题。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
2005年全国文综丙卷39题
河西走廊成为绿色走廊的主导自然条件
主导自然条件是水。地处干旱地 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多季 节性河流,由于祁连山的冰雪融 水,在山麓地带形成许多绿洲, 绿洲彼此相连,便形成了绿色走 廊
如果农业开发强度超过上述自然条件 (水)的承载力,分析将会产生什么 环境问题
, (2)根据表2可知,G省农业人口密度与地形坡度呈显著 负相关的两个坡度范围是13°-17° 和 17°-21°;在 这两个坡度区间内,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分析其原因 可能是 A、B、C、E (填正确项字母)。(5分)
A.土地开垦过度
B.环境(植被)遭受破坏
C.降水丰富
D.修建梯田
E.地表崎岖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
(1)非洲纬度低,大部分地区在南北回归线之间;(2分)受副热带高 压和信风带影响的地区面积大;(2分)赤道横贯中部,南北所跨纬 度大致相等。(2分)
(2)热带雨林气候(1分) A处常年受赤道低气压的影响;(1分)B 处为东南信风迎风地带,(1分)山地迎风坡的抬升作用造成降水多; (1分)沿岸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1分)
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的冬季情况,据图分析完成12—14题。
12.图中B、D两处的风向分别是
A.西北风和东南风
B.西风和东风
C.东南风和西北风 D.西南风和东北风
(2003)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补绘图上赤道附近洋面上空的大气环流箭头, 以示正确的环流方向。
图为我国北方某城郊一大棚蔬菜生产模式图, 棚顶密封,背面是冬季用以御寒以提高棚内温度的挡风 墙,侧面是惟一一个进出大棚的工作门。在图中用箭头 画出工作门打开时温室内外的空气流动状况。
在A、B、C、D、E五处中: 印染厂宜选址于 B ,理由是 水厂宜选址于 E,理由是 污水处理厂宜选址于 A ,理由是 科技园区宜选址于 D ,理由是 生态公园宜选址于 C ,理由是
工业区位的自然因素 和环境因素分析
在城在居区住河区流的的河上流游下游和盛工行;风业;境向区因的位下素的风分向社析会环
在城区污染源的下游 ; 靠近高等院校 ; 在污染型企业与居。住区之间
综合题答题技巧
目录
1 1
综合题特点
2 综合题答题要求 3 正确的解题思路 4 一般解题步骤
一、综合题特点
一、选材新颖,考查主干,兼顾基础,凸现能力 二、突出地理学科特点,重视对图表的分析和解读 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并重,学科知识与实际联系,
重视现实问题,强化知识的运用能力 四、以区域地理为载体,测试与高一地理相关的自然 和人文地理知识 五、试题类型与分值构成较为稳定
资料2:G省地处云贵高原,图16和表2反映了G省人口密度分布及相关情况。图16、表2中的相关 系数大于(或小于)零,则表明地理要素之间为正(或负)相关关系,其绝对值越大,表明相关性
越显著。
表2:G省农业人口密度与地形坡度和土地开垦率的相关系数表。
根据上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1)根据图16,在 800-1300 m之间的地域,人口密度 与海拔增加呈明显正相关关系。在图中所示的5个海 拔区间中,与人口密度负相关最明显的是 >1600 m的 区间。(4分)
②没有系统的答题思路,答题随意性强,有效答题率不高。
学会迁移
③不善于联系所学原理、规律进行科学逻辑推理、归纳与综合。
写出关键词
④答案缺乏针对性,重点不突出,条理和层次不明确。
⑤缺乏全面、辩证分析,缺乏逻辑关系和因果关系
注重理解
⑥文字表达能力差,文字不精炼简洁,用词不严谨、不规范、不科
学、关键词错别字多。
物在全局中的地位或作用,分析事物间的联系等 对比(比较)——列表比较相同、相异、相反、相似,可先后对比或
并列对比;分析相同事物间的差别、不同事物间的联系 评价——对地理环境、措施、对策、布局进行实施可行性评价或优势
与不足评价
综合题答题中常出现的问题
重点复习
①基本概念、原理、规律不清,空间定位不准,不能准确归答纳题思路。
按点答题
三、正确的解题思路
四、一般解题步骤
(一)、获取和解读信息
1.读题干及上下小题,关注信息的呈现
2.从跨学科的材料中获取相关信息
3、审清题目中关键的文字、数据、图表、
设问,分值,标示有用信息
例2 200(7全一国)文综、Ⅱ获第取37题和解读信息
2007全国文综Ⅱ第37题 读某国简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简述——简单扼要叙述,须把握要点 简析——简单分析,提出论点即可 写出——对图像或事实的主要内容予以呈现 概括——对文字材料或图像内容予以概括要点等 描述——对事物的外部特征予以描述 综述——对事物的总体特征予以概括叙述
说明——对原理、成因、规律进行说明 分析——对地理事物或现象予以剖析、分解,分析原因、分析局部事
答案:导致土壤盐碱化(次生盐碱化、盐渍化),当地下水位上升 至土壤层,因蒸发旺盛,水中的矿物质(或盐分)(在土壤或地表) 不断积累。
□ 突出地理过程——日常复习中思路跟进
②“卡特里娜”飓风 ——台风的形成机制是什么?
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ºC 以上的广阔洋面上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 突出地理过程——日常复习中思路跟进
因天气系统东移,风向由偏北风转为东北 风,再转为东风和东南风。同时随着等压 线间距缩小,风力略有增加。随着风向由 偏北转向南,气温也略有上升
(2)简要回答B城市成为交通枢纽的 区位因数。
B城市(为武汉)。处于我国中部东西、南北交通要冲。东西向,是长江航线及 汉江与长江交汇处的河港;南北向,位于京广线的中间位置。此外,还通过汉丹 线等铁路与焦柳线、京九线相连接,并有公路、航空与其他地区相联系。
③ “河西走廊”题第5问:如果农业开发强度超过上述自然条 件(水)的承载力,分析将会产生什么环境问题。(8分)
答案 如果农业开发超过水资源的承载力,耕(土)地得不到足
够的水源灌溉(祁连山的冰雪融水非常有限),(因气候干旱)在强 烈的太阳辐射、蒸发和风力作用下,将出现土地荒漠化问题。
□ 突出地理过程——日常复习中思路跟进
地势高
现 象
空气稀薄,大气对太 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原 理
太阳能丰富
现 象
SUCCESS
THANK YOU
2019/7/8
以原理代替分析
剖析常见症状
例:分析红水河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落差大 流量大
一般原理
水能蕴藏量大
剖析常见症状
◎以部分概括全体
例:简述近年来辽宁省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原因(自然、人为) 条件(有利、不利) 影响(正面、负面) 区位(自然、社会、经济) 效益(经济、社会、环境) 措施(生物、工程、技术) 意义(两端、中间) 要素(总量、结构)
平时复习中要注意知识的迁移
□ 加强变式训练——以热力环流为例 □ 注重原理提升——以水土流失为例 □ 突出地理过程——日常复习中思路跟进
□ 加强变式训练
——以热力环流为例
海陆风 山谷风 城郊风


下垫面
变 季风 变 换 换
暖水、冷水 祼地、林地 温室内与外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林地,空白部分表示均质裸地。若此时反映的
二、综合题答题要求
1.要求考生能够全面、系统提取题干文字、图像 图表和设问文字信息; 2.排除干扰信息,筛选有效信息; 3.明确试题的测试目标信息; 4.对获取的有效信息进行整合,在综合信息的基 础上,对信息进行理性认识和合理的发挥; 5.用准确的语言和清晰的思路进行表达。
二、综合题答题要求
基本要求
理特征与成因
1.指出图示区域柑橘冻害分布特点,
分析甲地无冻害的原因.
2.简述三峡地区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对柑橘生分产析的区影域响人。文地 理特征与成因
3.按加工层次,柑橘加工业划分为以罐头生产、原汁榨取为主的 初级加工业,以饮料生产、香精与色素提取、果酸加工为主 的同中加高工级层加次工的业布。局分指析向甲。地(柑10橘分加)工业的区位优区势的域,问存说题在明不
(1)读该国地形、地势 的基本特点是
(4)说明该国气候、地形 对发展该农业的不利影响
(一)、获取和解读信息
2007高考文综全国Ⅱ卷
设问中心
设问中心 重要概念
(4)说明燕京在区际联 系中地理位置的重要
性。(7分)
重要概念
提取信息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
分析区域自然地
(2006北京卷)读图12,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