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触媒产品简述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触媒简介
叶绿素是在光的作用下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淀粉、糖等)。

光触媒是一种光还原类催化剂,在紫外线(太阳光、日光灯)的照射下产生强氧化基,从而把环境中接触光触媒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放出大量的负氧离子。

与叶绿素相同,光触媒本身不发生变化,无紫外线(太阳光、日光灯)照射时又还原成光触媒。

日本在上世纪70年代初首先发现了二氧化钛(TiO2)的光还原原理,同时也发现了二氧化钛的强氧化作用,且能分解有机物。

70年代中期,日本科学家开始把二氧化钛作用机理应用到环保领域,发现二氧化钛能分解空气中的甲醛、苯等有害物质,对净化空气具有很强的杀菌、消毒作用。

同时也研发出了二氧化钛的复合产品,称之为“光触媒”。

80年代初期,光触媒产品首先使用在家装污染物清除上,同时一些复合产品开始上市,光触媒倒车镜、毛巾、菜板、口罩等系列产品也相应的出现在市场上。

随着光触媒产品性能的开发利用,光触媒产品的使用改善了日本人的生活、生存环境,在日本成为一种家喻户晓的环保治理产品。

光触媒技术也被日本称之为“光革命”技术。

在2002年,我国广州的一家企业率先引入了日本光触媒产品,由于日本产品造价高,施工技术要求严格,国内普通百姓家庭很难接受。

当时我们的环保意识还很低,施工技术也没有掌握,光触媒产品推广夭折。

2004年该企业与中国科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共同研发出国产光触媒。

但由于光触媒的生产过程技术要求很严格,我们国内的设备达不到其技术治标,且日本的技术属于国家控制外泄技术。

至今为止我国的光触媒产品还不能与日本的产品相媲美。

特别是光触媒产品在施工面的粘合、附着力、干燥后的硬度问题,关系到光触媒的使用寿命。

我们的产品还远远不如日本的产品,虽然我们自主研发的产品价格降低了很多,但使用寿命还不到日本的五分之一时间,在市场上还没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不能很好的推广、普及。

近几年,国内的一些环保企业也引入了日本的光触媒产品,同样由于日本产品的价格高,我们没有掌握严格的施工技术,造成市场混乱。

为了克服这些销售上的难点,国内企业也采取了一些相应的办法。

但在2008年日本光触媒工业会的忘年会上,会长也明确指出:“有几家中国代理商为了降低成本,没有严格按照代理产品的施工程序施工,减去了必不可少的基底面处理及严格比例调配,致使光触媒持久性下降,有效期缩短、甚至无效,还造成过几次重大事故,严重影响了日本光触媒这项高新技术在中国的声誉”。

2008年受美国华尔街金融风暴的影响,日本的光触媒企业也受到了很大冲击。

日本光触媒工业会对此作出了一系列的对应措施。

日本也意识到中国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的增加,政府及国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必将激活巨大的中国光触媒潜在的应用市场。

日本将要把光触媒的生产技术向中国输出。

因我公司的技术人员(日本光触媒工业会会员)在日本从事了近二十年的光触媒研发及工程指导工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日本光触媒工业会希望我公司在日本光触媒事业中国市场健康发展起到领军作用。

现在,日本著名光触媒企业与我公司合作,直接使用日本原装产品,以日本成本价的一半共同开发中国市场,在有一定市场占有率时,采用日本的技术及设备在中国共同建立生产企业。

2009年一种物美价廉的新型光触媒产品有望投入中国市场,从价格上、质量上将会被中国的普通百姓所接受。

第一部分光触媒的应用及功能
一、主要污染物对人体危害程度
1.不同浓度甲醛对人体危害程度
(1)人体对不同浓度甲醛(HCHO)反应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甲醛为较高毒性的物质,在我国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上甲醛高居第二位。

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是公认的变态反应源,也是潜在的危害源之一,是室内污染的第一杀手。

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鼻咽癌、结肠癌、脑瘤、月经紊乱、细胞核的基因突变、DNA单链内交连和DNA与蛋白质交连及抑制DNA损伤的修复、妊娠综合症、引起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白血病,引起青少年记忆力和智力下降。

在所有接触者中,儿童和孕妇对甲醛尤为敏感,危害也就更大。

浓度更高时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肺水肿甚至会立即致人死亡。

最新研究表明甲醛已经成为第一类致癌物质。

根据国家强制标准,关闭门窗1小时后,甲醛释放量不得大于0.08mg/m3;如达到0.1-2.0 mg/m3,50%的正常人能闻到异味、有不适感(人体可忍耐),此范围属正常家装危险区,如不进行处理,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会引起慢性疾病;达到 2.0-5.0 mg/m3,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泪、气管将受到强烈刺激,出现打喷嚏、咳嗽等症((人体不可忍耐);达到10 mg/m3 以上,引起咽喉不适和头痛,浓度再高可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甚
至肺气肿呼吸困难;达到50 mg/m3 以上会引发肺炎等危重疾病,甚至导致死亡。

(2)生活中甲醛的来源
甲醛是一种极强的杀菌剂,广泛用于工业生产中。

是制造合成树脂、油漆、塑料和人造纤维的原料,是人造板工业制造脲醛树脂胶、三聚氰胺树脂胶和酚醛树脂胶的重要原料。

甲醛是一种无色易溶于水的刺激气体,它通常存在于胶合板、细木工板、纤维板、油漆、涂料、胶粘剂、地毯等装修材料中。

人们的新居和办公室等场所都要进行室内装饰和购买家具,由于装修和家具制造要使用大量人造板材(如胶合板、大芯板、中纤板、刨花板、强化地板和复合地板等),而生产大量的甲醛。

人造板需大量使用毒性高的甲醛为原材料制造的胶粘剂,由于胶粘剂中的甲醛释放期很长,一般长达15年,导致甲醛成为室内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

2.不同浓度VOC对人体危害程度
(1)人体对不同浓度VOC反应
VOC(VOC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称,是VOTATILE ORGANIC COMPOUND的缩写,TVOC表示其总量)可有嗅味,有刺激性,而且有些化合物具有基因毒性。

VOC能引起机体免疫水平失调,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出现头晕、头痛、嗜睡、无力、胸闷等自觉症状;还可能影响消化系统,出现食欲不振、恶心等,严重时可损伤肝脏和造血系统,出现变态反应等。

非工业性室内环境中,可以见到50-300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研究理事会(NAS/NRC)等机构一直强调TVOC是一类重要的空气污染物。

VOC在低浓度情况下对人体呈慢性损害过程,如室内TVOC 在室内空气中1.0 mg/m3 - 3.0 mg/m3 范围内(人体可忍耐),初期可表现为轻度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全身无力、嗜睡、皮肤疾患、造血功能紊乱、肝损伤、甚至肺部疾病(肺癌)及白血病。

生活在VOC高于1.0 mg/m3 环境中的孕妇,胎儿畸形率高于正常人,且对孩子今后智力发育造成影响,同时空气中有机化合物是造成儿童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儿童后天性心脏疾患的重要原因。

当VOC在室内空气中3.0 mg/m3 以上浓度时,会引起急性中毒,出现肝中毒、昏迷、还有生命危险。

(2)生活中VOC来源
VOC在室内则主要来自燃煤和天然气等燃烧产物、吸烟、采暖和烹调等的烟雾,建筑和装饰材料,家具,家用电器,清洁剂和人体本身的排放等有近千种之多。

在室内装饰过程中,VOC主要来自有机溶液:如油漆、含水涂料、粘合剂、化妆品、洗涤剂、捻缝胶;建筑材料:如人造板、泡沫隔热材料、塑料板材;室内装饰材料:如壁纸、其他装饰品等;纤维材料:如地毯、挂毯、和化纤窗帘;家用燃料和烟叶的不完全燃烧,人体排泄物。

据报道,室内TVOC浓度通常在0.2 mg/m3 – 2 mg/m3 之间,
而在不当装饰施工中,甚至可高出数十倍。

室内多种芳香烃和烷烃主要来自汽车尾气(76%-92%)。

一般油漆中TVOC含量在0.4-1.0 mg/m3 。

由于TVOC具有强挥发性,一般情况下,油漆施工后的10小时内,可挥发出90%,而溶剂中的TVOC则在油漆风干过程中只释放总量的25%。

二、室内及汽车污染现状及治理
1.家居室内环境污染
WHO世界卫生组织对由于办公室、家居污染所导致的各种疾病称之为室内污染综合症。

我国相关空气质量调查报告表明:室内空气污染程度高出室外5-10倍,68%的疾病来源于室内空气污染,室内装饰材料及家具中释放的甲醛、苯、氡、氨等是导致儿童白血病、肺病、恶性肿瘤的罪魁祸首。

新装修写字楼及居室内空气污染超标率高达100%;室内环境苯、甲醛的超标率超过80%,极端情况下居室的甲醛超标24倍、苯超标28倍,而来自混凝土、水泥、花岗岩等建筑材料中的放射性元素-氡,成了不容忽视的无形杀手,这些有害物质使办公室、居室、变成毒气室!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室内空气污染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

据统计,全球近一半的人处于室内污染中,室内环境污染已经引起35.7%的呼吸道疾病,22%的慢性疾病和15%的气管炎和肺癌。

中国每年由氡导致肺癌的有5万人,每年11.1万人死于室内污染,超额急诊数达430万人次,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7亿元。

而室内污染危害最大的人群是办公室白领、妇女,特别是孕妇群体、儿童、老年人、呼吸道疾病患者。

调查表明,现代人平均有90%的时间生活和工作在室内,65%的时间在家里。

而现代城市中室内空气污染的程度比室外高出数倍,更令人担忧的是,儿童比成人更容易受到室内污染的危害。

北京儿童医院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近90%的儿童白血病的病因源于室内污染。

WHO(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世界每年有10万人因室内空气污染而死于哮喘病,其中35%为儿童。

我国儿童哮喘病患病率为2%-5%,其中1-5岁儿童患病率达85%。

2.汽车室内环境污染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空气污染检测中心也发出报告,近九成汽车的空气中甲醛、苯含量超标,大部分车内甲醛超标5-6倍。

其中新车空气质量最差,这些有害物质有的可能致癌,有的可能会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及生殖系统产生影响,大约65%的司机驾车是出现头晕、头痛、困倦、咳嗽等现象。

这种由驾车综合症所引发的交通事故远比疲劳驾驶,酒后开车引发的事故率要高很多。

2008年有关专家以车内污染对人体健康损害的最低标准进行了近2000辆汽车的检测,惊人的是仅有6.18%达标。

日本光触媒企业协会的调查报告表明,汽车内的有害化合物的含量是家居和办公室的5-10倍。

美国ANNARBOR环境集团对11种著名汽车品牌随机采集车内灰尘样本,车内普遍存在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并发现车内座椅、地毯、扶手和电线胶皮等都会发出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

汽车室内污染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是一种慢性过程,由于消费
者对汽车舒适性和感观的要求越来越高,车内装饰材料增加、车的密闭性更强、因而易聚积污染物;个别汽车生产和装饰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采用质量不高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劣质材料,加剧了车内污染。

随着人们对室内环境的重视,国家环保局正在制定《汽车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有望今年出台。

3.国内各种治理方法比较
近年来人们对室内空气污染危害性认识不断提高,装修结束后,主动提出要进行室内空气治理的消费者不断增多,主要方法有:用光触媒、臭氧、负离子、活性炭吸附等进行治理的方法。

(1)活性炭吸附
原理:利用活性炭或碳纤维表面的高比表面积对空气中有害化学气体进行化学吸附,从而达到净化化学污染物的目的,对室内的挥发有机物和异味的净化有一定效果。

使用:放置于污染环境中。

优点:使用简单,在短时间内(5-7天)能吸附一定的污染物,主要是针对挥发性有机物和异味。

物理吸附,产品本身无二次污染。

缺点:随着温度、风速升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所吸附的污染物有可能游离出来,再次进入呼吸空间中。

活性炭吸附对细菌等微生物基本没有净化效果。

活性炭很容易达到吸附饱和,吸附达到饱和不再具有吸附能力时,就必须更换过滤材料,如不及时更换,其所吸附的污染物等将随时被释放出来造成二次污染。

活性吸附饱和后,需要经过活化处理才能二次使用。

建议:可以在污染集中的地方使用,解决部分污染问题。

(2)空气清新剂
原理:在空间释放高浓度香味,影响嗅觉对其他异味的敏感度。

使用:直接喷在空气中。

优点:产品中含有香精香料,可以掩盖掩饰异味,从嗅觉方面短时间、小范围地解决空气异味问题。

缺点:只起到掩盖气味作用,对污染物、细菌等没有作用。

空气清新剂本身有低毒性,尤其是劣质空气清新剂中含有有害物质特别严重。

建议:不要使用。

(3)甲醛捕捉剂/甲醛清除剂
原理:通过化学反应消除甲醛,能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和减少室内空气中的甲醛污染。

使用:使用时,一般是将甲醛清除剂(氧化性强)喷在空气中或喷刷在木制原料的正反两面以及家具内壁、木板夹缝、抽屉等为刷油漆的使用表面使用时,一般是将甲醛清除剂(氧化性强)喷刷在家具表面。

优点:通过化学反应消除甲醛,短时间内能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和减少室内空气中的甲醛污染。

对木制产品(特别是裸露的木器)的甲醛去除,短时间内效果较明显。

缺点:甲醛清除剂仅仅针对消除甲醛,而对苯、氨、TVOC,细菌等没有作用。

对后期持续不断散发的有害气体无能为力。

很多甲醛清除剂本身有很强的氧化性,会对皮革、涂料膜等表面造成损伤。

很多产品本身具有一定毒性,是一种使用范围有限、简单的应急处理手段,不能达到真正永久性的清除甲醛的目的。

建议:可以在甲醛集中、污染严重的地方使用,如柜子等,能减少甲醛污染总量,短时间效果明显,在不同环境中有效期为7-60天。

注意:按用途分为用于未刷漆表面(氧化性强)和已刷油漆表面(氧化性弱)两种,使用甲醛清除剂时要分清其氧化性的强弱,根据氧化性强弱有选择的在不同地方使用。

(4)负离子净化
原理:当负离子与空气中的病菌细胞结合后,使细胞内部能量转移、结构改变,导致其死亡,使空气中漂浮的烟、尘、花粉等吸入颗粒物集聚而自然沉降,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使用:放置于污染环境中
优点:高压放电等技术是空气产生负离子,负离子与空气中的颗粒污染结合,使微小的颗粒聚集、沉降、对净化空气有一定作用。

使用比较简单。

缺点:缺点是空气净化过程缓慢、消毒不彻底。

负离子对化学物质污染基本不起作用,容易积尘、容易对电器造成损坏。

(5)臭氧净化
原理:臭氧中有三个氧原子,极不稳定,极易释放出活性氧。

活性氧具有极强的氧化性,能迅速地和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使用:在整个污染空间使用。

优点: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将空气中的一些有机物直接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有净化有机物的作用。

短时间内效果比较明显。

缺点:做消毒使用时,需要比较高的浓度。

臭氧浓度达到0.1PPM 以上,臭氧才会起到杀菌、除异味的作用。

但达到0.15PPM后,臭氧本身就会发出强烈的恶臭,并且其使用环境不能超过30o C,否则可能致癌。

苛刻的使用条件限制了其在民用环境中的普及使用。

臭氧本身是一种有一定毒性、需要进行控制。

不完全适用于有人居住的环境中。

长时间呼吸高浓度的臭氧空气,可以导致休克,引发肺气肿、肺部纤维化等疾病。

此外,臭氧对橡胶制品、纸张、织物都有不良的影响。

处理一次一般可维持7-10天,对后期持续不断散发的有害气体无能为力。

建议:该方法可以用于对整个空间污染的短期处理。

注意:臭氧净化机有多种,其中有些氧化性强,不能人机同在一个环境,适合做工程治理使用;有些氧化性弱,可以人机同在,适合保健使用。

使用时要注意使用方法,如氧化时间不能过长,以免损坏物品。

(6)紫外线
原理:紫外线C波段的253.7nm辐照强度为杀菌强度最强波段,能对细菌、病毒等单细胞生物具有强大破坏力,对蛋白质及其它生命形态物质亦产生一定破坏力。

使细菌、病毒等单细胞微生物,曝露于C波段的紫外线照射,当细菌、病毒吸收超过3600-65000uw/cm2剂量时,对细菌、病毒的去氧核糖核酸(DNA)及核糖核酸(RNA)具有强大破坏力,能使细菌、病毒丧失存力及繁殖力进而消灭细菌、病毒、达到消毒灭菌成效。

使用:放置于污染环境中。

优点:大多数用来消毒的短波紫外线(UVC)波长较短,携带的能量较大,消毒效果比较明显。

缺点:使用不方便。

短波紫外线灯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长期照射会损害眼睛及皮肤,导致眼部创伤及皮肤严重灼伤,并可能导致皮肤癌。

主要用于消毒,对有机物污染有作用。

建议:在光触媒处理后,根据需要选用紫光灯增强光触媒效果。

(7)空气净化器原理:机械内部安装电机驱动叶轮使室内空气流动起来,经过机器进出口处的过滤系统将空气当中的颗粒、悬浮物、灰尘过滤掉,位于出风口处负离子发生装置将洁净的空气带有一定浓度的负离子从出风口吹出,如此不断循环,可有效改善室内空气。

使用:在整个污染空间使用。

优点:小范围、短时间对空气中的烟味、微小尘粒有较好的过滤净化作用,新型空气净化器对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有一定作用。

缺点:对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作用有限,过滤网的使用周期较短,需要不断更换,无表面杀菌作用。

耗能,且需及时开启,开启后才有效用。

(8)硅藻泥
原理:硅藻泥的主要成分为硅藻土,外观为粉末状。

内含蛋白质,质地松软、多孔。

电子显微镜显示,其粒子表面具有无数微小的孔穴,孔隙率90%以上,比表面积高达65m2/g。

正是这种突出的分子晶格结构特征,决定了其独特的功能,具有极强的物理吸附性能和离子交换性能。

使用:大面积墙面涂抹。

优点:硅藻泥的主要成分硅藻土比活性炭要多5000-6000倍的小孔,因而具有极强的吸附能力。

能将空气中游离的甲醛、苯、放射性物质、宠物、吸烟、生活垃圾所产生的异味,迅速吸收;由于其表面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音、隔热、保温效果。

缺点:由于硅藻泥属物理吸收,其吸收率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而降低。

一旦饱和后,随着室内温度的升高又二次释放出有害物资。

有抑菌而无抗菌功能。

另外硅藻土本身像沙子一样无粘性,硅藻泥内必须加有有粘性的物质,这种物质是化工树脂还是天然材料,是否会使用硅藻土的小孔堵塞,这些也都直接影响硅藻泥的功能性。

建议:轻度污染室内使用。

(9)光触媒
原理:当纳米级二氧化钛超微粒子受波长为388nm以下的紫外线照射时,其内部由于吸收光能而激发产生电子空穴对,即光生载流子,然后迅速迁移到其表面并激活被吸附的氧和水分,产生活性自由氢氧基和活性氧,当污染物以及细菌吸附其表面时,就会产生链式降解反应。

使用:喷涂其基材表面
优点:全面治理:光触媒降解有害气体、杀菌、防霉等多项功能于一身;光触媒在反应过程中本身不发生变化和损耗,可以半永久性地循环使用;安全、无副作用;好的光触媒不含黏合剂和分散剂,不存在化学毒性、对皮肤无刺激,使用安全、环保;节能:只要有光(可见光即可),光触媒就能发挥作用,不需要耗费其它能源。

缺点:性能发挥受光源影响,施工技术要求严格,原材料成本较高。

建议:室内污染治理的首选方法(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房建材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首选产品)
(10)其他:植物净化室内空气
月季、玫瑰吸收二氧化硫;桂花有吸尘作用;薄荷有杀菌作用;长青藤和铁树吸收苯;万年青和雏菊清除三氯乙烯;银苞芋、吊兰、芦荟、虎尾兰吸收甲醛。

植物净化空气的效果与室内摆放植物的量相关,一般家庭很难长期大量摆放同一种植物。

4.光触媒产品优点
(1)安全性:光触媒的生产原材料常用于食品添加剂、化妆品中,使用非常安全,对人体无害,可用于食品防腐处理。

(2)持久性:半永久性使用,光触媒提供了反应的场所,具有催化作用,自身并不消耗,作用效果持久,其消毒、杀菌、清除有害有机物质的时间可持续5-15年。

(3)光催化性:光触媒是一种还原酶,自身不发生变化,反应迅速,有光(太阳光、日光灯等含有紫外线的光源)的场所都可以使用。

(4)对作用物无选择性:几乎能分解全部细菌、病毒、有毒有害化学气体,使有害物质无害化。

(5)绿色环保:利用光能,无毒无害,节约能源。

不消耗能源(煤、石油等),没有二次污染,利用自然光净化环境,改善生存空间。

(6)应用广泛:光触媒在常温、常压下产生分解反应,对环境没有严格要求,应用范围广泛。

5.空气质量治理标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室内空气质量相关标准详见附表一、二。

附表二、《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普通消费者家庭装修后的室内污染检测执行此规范:I类:住宅、宿舍、医院病房、老年建筑、幼儿园、学校教室等场所;II类:饭店、办公楼、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馆、展览馆、体育馆、商场、公共交通工具、候车室、候诊室、饭馆、理发店等场所。

产品说明
二、产品说明
1.光触媒作用机理
光触媒是光+触媒(催化剂)的合成词。

氧化能力极强的纳米TiO2作为一种优良的光触媒,它在光的作用下,其表面能释放出活性极强的空穴/电子对,并使之和空气中的有机物及各种细菌发生降解反应,从而达到净化空气、抗菌防霉、防污除臭等功能。

TiO2光触媒本身近于天然物质,无毒无害,其本身并不参与反应,只是提供反应的场所与条件,因此具有永久性。

光触媒与可见光结合使用加强其活跃性和光催化性,实现利用光能净化空气。

高效、不可逆转地彻底分解有机污染物,能对室内几乎所有细菌病毒和有机污染物起到强效分解作用,杀菌率达99.99%,除臭率达90%以上。

纳米级TiO2其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在治污防污、洁净空气、抗菌消毒、抗老化、水质净化等环境治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为地球环境的改善、人类生活环境质量的提高、解决社会能源问题等方面作出重要的贡献。

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

TiO2性能稳定,不耗能源,对人体无害,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因此在环保方面备受青睐。

是被世界各国一致认可的、安全的、无机的环保产品。

2.光触媒功能
(1)杀病毒细菌功能:光触媒在光照射下,产生氢氧根自由基活性氧,这种活性氧比常用的消毒杀菌的氯气、次氯酸、双氧水等具有更强的氧化能力。

这种氧化能力破坏了细胞内的辅酶A和呼吸作用酶,从而发挥抗菌作用而使细菌或霉菌的繁殖中止。

同时凝固病毒的蛋白质,抑制病毒的活性并把细菌、霉菌及病毒释放出的霉素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可捕捉、杀出空气中的浮游细菌,光触媒的杀菌,杀病毒能力高达99.96%。

可有效的防治由耐药病毒、细菌引起的医院内交叉感染和公共场所的抗菌作用。

可分解空气中的过敏源、减少过敏疾病和气喘,亦可分解细菌、改善脚气病状、且不伤皮肤。

特别是对非典、禽流感(H5N1)、甲型流感(H1N1)等多种多样的病毒引起交叉感染和集体感染,光触媒是一种不使用有害化学药品,安全有效的抗菌技术。

(2)空气净化功能:分解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苯、甲醛、氨、硫化氢、TVOC等。

因TiO2所产生的氢氧自由基会先行破坏有机气体分子的能量键,使有机气体成为单一的气体分子,加快有机物质、气体的分解,将空气中的甲醛、苯等各种有机物、氮氧化物、硫氧化物以及氨等氧化、还原成为无害物质。

它可将人体臭、动物臭及烟味去除,净化空气。

光触媒在接触光时,能发挥消臭、抗菌、防污等优良性能,尤其在解决大气环境恶化、新型建筑材料及家具中的化学物质对室内环境的影响、汽车尾气产生的大气污染等问题时,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3)除污除臭功能:分解油污、去除烟臭、垃圾臭、防治二恶因对环境造成污染。

二氧化钛TiO2比臭O3氧负离子,有更强的氧化能力;比活性碳、HEAP有更强的吸附力,以具有活性碳、HEAP 所没有的分解功效(分解细菌)。

根据欧美国家权威实验室测试,没cm2的TiO2与cm2的高效能纤维活性炭比较,TiO2的脱臭能力为高效能纤维活性炭的150倍,相当于500个活性炭冰箱除臭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