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经济生活》第一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国家
2
三有权
3
一无权
5
发行量
7
币值(购买力)
6
面值
4
发行
(5)纸币的发行权——国家
第1课 神奇的货币
考点梳理
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所需的货币量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而是受客观规律——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 (6)货币流通规律及公式(纸币发行规律)
流通中实际所需的货币量
=
待售商品量×商品价格水平
《经济生活》复习课件
2018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一条主线:消费 (解决为什么生产的问题)
知识体系: 消费什么?(商品); 用什么消费?(货币); 怎样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三个关键词:商品、货币、消费
第一单元整体结构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必修1 《经济生活》
考点一:货币的本质
无形商品
无形商品主要是服务性产品或劳务,如技术、家政、维修等
(3)基本属性:
物质承担者
考点梳理
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使用价值: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自然 属性
社会 属性
联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对一个人来讲是不可能同时占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B
【计算题解题方法㈠】
⑴货币需要量=商品数量×商品价格/货币流通次数; ⑵纸币购买力=需要量/发行量 ⑶纸币贬值率=超发量/发行量×100%; ⑷物价上涨率(通胀率)=超发量/需要量×100%; ⑸商品现价=原价/货币购买力,或原价×(1+通胀率)。
㈠货币需要量、购买力、物价上涨率的计算
例1、假设某国一定时期内待售商品为100万件,每件价格10元,货币流通次数是5次,请问: ⑴该国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是多少? ⑵若发行400万元纸币,1元纸币相当于多少元货币的购买力? ⑶纸币贬值了多少? ⑷物价上涨率是多少? ⑸原价100元的商品现价是多少?
货币流通速度(次数)
=
货币流通次数
商品价格总额
思考: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实际所需的货币量,会怎样?
通货膨胀
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1、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
如果在国内市场上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主要发挥的是人民币流通手段职能。如果在国际市场上,主要体现了人民币世界货币的职能。
PART01
考点: 货币
考点梳理
第1课 神奇的货币
一、货币的本质 1.商品的基本属性 (1)商品的含义: (2)商品的分类: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补充:(用于交换指交换前、交换中,不指交换后) (注意:赠送、捐赠都不是交换)
条件
劳动产品
用于交换
有形商品
A
﹝变式训练2﹞2017年8月份,我国CPI、PPI同比分别上涨1.8%和6.3%,涨幅比上月分别扩大0.4和0.8个百分点,物价过快上涨得到遏制。从防止物价过快上涨的角度看,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人民币升值→商品出口量增加→外汇流入增多→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提高存贷款利率→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有效需求降低→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增发国债→增加货币供应量→减少消费需求→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2、使用人民计价、结算有助于发挥人民币的贮藏手段职能。
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
3、流通中商品价格的高低是由流通中货币的多少决定的。
〖易错辨析〗
暑假期间,张乐与父母到西藏旅游,住宾馆一天食宿为500元,他们用信用卡透支5000元支付了10天的食宿费用,并在免息期内,通过指定的商业银行偿还了消费贷款。
稳健的货币政策
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减发国债
提高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减少纸币发行量
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增发国债
降低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增加纸币发行量
流通中的货币量与经济政策的关系
〖命题探究〗
﹝典型例题1﹞﹝2017全国3卷﹞小夏使用信用卡在北京透支8000元购买了一台外国品牌笔记本电脑,在免息期内通过银行偿还了该消费款。在这一过程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 A、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B、流通手段、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 C、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D、流通手段、价值尺度和世界货币
在张乐一家人的消费活动中,货币执行了哪些职能?
宾馆食宿价格体现了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②支付食宿费用体现了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③信用卡透支体现了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问题1 货币的职能
〖重难突破〗
总结提升
货币的基本职能 观念 现实 注: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就叫_____。 价格
物价上涨率=200÷200×100%=100%
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100×10÷5=200万元
贬值率=200÷400×100%=50%
1元纸币的购买力=200÷400=0.5元
考点二:货币的种类与形式
考点: 货币
货币的种类与形式
货币与财富 货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具有流通手段和价值尺度的基本职能。从一定意义上看,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正确对待金钱: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D
命题点二 货币发行与经济形式
﹝典型例题2﹞[2016全国卷]2015年,某国宏观经济形势如下:产能利用率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幅从2.5%下跌至1%,低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值3%。据此,预防通货紧缩成为关注的焦点。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可能引发通货紧缩的传导路径是( ) ①产能过剩→工业品供过于求→工业品价格走低→企业利润下滑 ②消费低迷→消费品供过于求→消费品价格走低 ③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 ④企业投资萎缩→失业率上升→居民收入下降 A、①→④→②→③ B、④→①→③→② C、①→③→④→② D、④→②→①→③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考点提升
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经济过热
物价全面持续下降,市场疲软,经济萎缩
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社会需求不足,宏观经济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
居民生活水平下降,经济生活秩序混乱
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
根本方法: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 宏观政策: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
1
2
第1课 神奇的货币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是导致此现象原因之一。
——表现为社会需求不足、物价水平下跌,常伴随经济衰退出现的现象。
探究:
针对以上二种经济现象,国家相对应采取什么样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通ຫໍສະໝຸດ 紧缩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 量入为出货币政策
金银条块 (足值)
足值的铸币
不足值的铸币
纸币
(2)优点
制造成本低;容易保管、携带和运输。
(3)纸币的含义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4)纸币的发行量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为限度。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
第1课 神奇的货币
考点提升
特别提示
判断商品的方法 ①定义法: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二者缺一不可。 ②属性法: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③领域法:虽为劳动产品,关键还要看是否已离开流通领域,离开流通领域就不再是商品。
因此物品在以下四种情况下不是商品: (1)本身不是劳动产品。如自然状态的空气。 (2)是劳动产品,没有用于交换。如农民自产自用的粮食。 (3)没有使用价值,或失去了相应的使用价值。如变质的食品、假冒伪劣产品等。 (4)已经退出流通领域,进入消费领域,如学生正在使用的学习用品。
买一赠一式的产品(即捆绑式销售的产品)仍是商品。
变质食品、假冒伪劣产品都不是商品。
有些东西不是商品,但也可以商品形式出现,如土地、股票等。
商品一定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是商品。
不能笼统地认为废品不是商品,能回收的废品仍是商品。
[特别提醒]
2、货币
(1)产生:货币是___________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例1、假设某国一定时期内待售商品为100万件,每件价格10元,货币流通次数是5次,请问:⑴该国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是多少?该发行多少纸币?⑵若发行400万元纸币,1元纸币相当于多少元货币的购买力?⑶纸币贬值了多少?⑷物价上涨率是多少?⑸原价100元的商品现价是多少?
计算:
100÷0.5或100×(1+100%)=200元
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比较货币和纸币的异同
〖易混易错提示〗
纸币
货币
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纸币的发行量小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总供给 小于 总需求
总供给 大于 总需求
物价持续上涨
物价持续下跌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适度从紧货币政策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根本方法: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宏观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内需,调整出口结构
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减少纸币的发行量;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减少国债的发行;增加进口,减少出口等
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增加纸币的发行量;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增发国债,增加出口,减少进口等
②作用: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节省交易费用,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支票
分类:现金支票、转帐支票 含义: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⑴货币五个基本职能的比较
〖易混易错提示〗 纸币 纸币 纸币 纸币 纸币
问题2 纸币、纸币发行与经济形势 面对2017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价格高速增长,国家发改委要求商业银行相继提高住房贷款利率,以遏制房地产市场持续的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为何能够遏制房地产市场持续的通货膨胀?
提高贷款利率,会减少房地产市场上的货币投放量,从而抑制消费需求,促使房价下降。
商品交换
(2)含义:从______中分离出来______地充当____________的______。
商品
商品
一般等价物
固定
(注意:货币本身也是商品)
(3)本质: ____________。
一般等价物
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4)货币的发展历程:金属货币——铸币——纸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先有商品后有货币)
网络中的QQ币和比特币等是虚拟的货币,并非真实的货币,它只能在特定的网络环境中使用。
金银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成为货币,但这并不意味着金银饰品、金银奖牌、金银器具等就可以成为货币。
[特别提醒]
3、纸币
(1)纸币的产生
纸币的产生过程:金属货币最初是以金银金块的形式流通的。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C
01
02
〖变式训练1〗中秋节期间,某品牌服装打折销售。魏女士领取了1800元工资后,在该品牌服装店购买了一件原标价540元的打折上衣,实际支付180元。在这1800元、540元、180元分别执行的货币职能是( ) A、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价值尺度 B、支付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考点梳理〗
2、结算与信用工具
(1)结算方式
现金结算
转账结算
信用工具
信用卡
支票
转帐支票
现金支票
(2)信用卡
①含义:信用卡是一种 。 银行信用卡是一种 。
电子支付卡
信用凭证
注意:信用卡不可以任意透支,不可以随意申领,不可以在任何地点消费使用,不是绝对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