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修复的垃圾填埋场绿化技术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化建设D0l:10.16767/ki.10-1213/tu.2019.10.177
基于生态修复的垃圾填埋场绿化技术探讨
文源康哲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重视并积极开展垃圾填埋场绿化施工处理举措,在推动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目标达成的同时,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化发展有着较为重要的推动作用,极具现实性价值。

结合现实情形可知,垃圾填埋场是我国特殊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垃圾填埋场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生产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垃圾填埋场周边区域生态环境健康。

因此,实际生产生活中,通过垃圾填埋场绿化技术的施工应用,推动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目标的达成,显得极为必要。

本文主要结合现实情形,分析探讨相应的垃圾填埋场绿化技术,以期能为我国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工作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生态修复;垃圾填埋场;绿化技术
1浅析应用垃圾填埋场绿化技术的切实价值效用
实际生产生活中,垃圾填埋场的存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 价值。

在我国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国内民众数量逐 步上升,在国内民众生产生活质量水平不断上升发展的同时,生 产生活垃圾数量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在垃圾填埋为重要的垃圾 处理方式的情形下,垃圾填埋场的存在,具备极其重要的现实意 义。

与此同时,现代社会运营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为推动垃圾填 埋场的长远化发展,重视并积极应用垃圾填埋场绿化技术,显得 极为重要,具体内容为:
1.1垃圾填埋场运营发展的必要内容
现实情形下,垃圾填埋场绿化技术的实践应用,对垃圾填埋 场的运营发展有较为重要的促进作用,极具现实价值。

如图1所 示,承担着存放垃圾职责任务的垃圾填埋场,在占据我国国土资 源的同时,基于垃圾有害物质的存在和影响,同时也会对周边生 态环境产生较为不利的影响。

基于此,为促进垃圾填埋场运营 发展活动的正常有效开展,重视并积极应用相应的垃圾填埋场 绿化技术,可以在科学处理垃圾填埋场垃圾的过程肖中,降低垃 圾有害物质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这一作业目标的达成, 同时也是垃圾填埋场运营发展内容的重要组成,显得极为必要。

只有在积极应用垃圾填埋场绿化技术的过程当中,垃圾有害物 质的系列不利影响得到一定的抑制,在保障垃圾填埋场区域土 地资源完整性的同时,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垃圾填埋场运营 发展需要。

图1垃圾填埋场图示
1.2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现代社会运营发展的整个过程当中,垃圾填埋场的存在,虽 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解决了垃圾放置问题,满足了现代社会运 营发展需要,同时也增加了垃圾填埋场周边区域生态环境不利 影响的可能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我国生态环境可持续 发展目标的实现。

基于此,实际生产生活中,垃圾填埋场绿化技 术的切实有效应用,可以在有效的绿化技术的应用下,对已被破坏的垃圾填埋场进行相应的生态修复。

基于系列绿化技术的切 实有效应用,垃圾有害物质带来的系列不利影响,可以得到一定 的缓解,在推动垃圾填埋场所在区域生态修复的同时,还在很大 程度上可以推动垃圾填埋场周边区域生态修复。

当代社会不断 发展的过程当中,为推动我国现代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长远化 发展,注重并积极开展生态修复活动,具备较为重要的现实价 值,垃圾填埋场作为我国特殊的土地资源,为切实保护这一土地 资源的价值效用,积极开展相应的生态修复举措,具备极其重要 的现实性价值。

综上,现实情形下,垃圾填埋场绿化技术的切实 有效应用,在推动垃圾填埋场及周边区域生态修复的过程当中,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切实保障土地资源的价值效用,对我国生态 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有较为重要的促进作用,极具现实性价值C 2探究垃圾填埋场绿化技术的具体有效应用
通过上述分析论述可知,在垃圾填埋场存在及发展的整个 过程当中,绿化技术的切实有效应用,不光是垃圾填埋场运营发 展作业内容的重要组成,而且还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 展实施有较为重要的影响。

现实情形下,为推动垃圾填埋场生 态修复工作的积极有效开展,重视并积极应用垃圾填埋场绿化 技术,具备极其重要的现实性价值。

结合现实情形可知,垃圾填 埋场绿化技术的具体有效应用,主要有以下内容:
2.1垃圾填埋场封场技术的切实有效应用
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处理的整个过程当中,为确保绿化技 术的切实有效应用,重视并积极应用垃圾填埋场封场技术,具有 极其重要的现实价值。

在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的整个过程当 中,封场技术的切实有效应用是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的重要基 础,只有在做好垃圾填埋场封场处理之后,才能开展后续生态修 复举措,完成垃圾填埋场的生态修复处理,为保护我国生态环境 做出相应的贡献。

结合现实情形可知,垃圾填埋场封场技术切 实应用的整个过程当中,如何解决垃圾数量较多、垃圾污染液 体、垃圾污染气体等处理问题,是封场技术切实应用的重要内 容,对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目标的达成有较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我国现代施_丁_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垃圾填埋场封场技 术的切实有效应用价值效用也得到了相应的进一步提升,以期 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结合垃圾填埋场发展历程可知,垃圾填埋场封场技术的具 体内容为:一,山体处理工作的开展实施,相关人员应参考封场 布置图纸,对垃圾山体进行相应的加固处理,如山体坡度严格控 制控制在1:3,垃圾山体每间隔5m就设置相应的安全工作台,并 就工作台进行相应的加宽处理;二,渗滤液收集导排系统的设置 和应用,通常情形下,作业人员应在挡墙后侧进行渗滤液收集盲 沟的设置,并使得盲沟的坡度与山体坡度一致,在双排管埋设的 过程当中,进行渗滤液的收集导出处理;三,填埋气体收集导排 系统的设置及应用,基于垃圾处理过程当中的气体排放现象,为 避免系列不利影响的出现,积极应用相应的填埋气体收集导排 系统显得极为重要,常见的措施内容包括坡顶竖向填埋收集井、联结管等的设置和切实应用;四,封场覆盖技术的切实有效应 用,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的整个过程当中,重视并积极开展相应 的封场覆盖技术,显得极为重要,常见的技术应用内容包括按照 山体结构进行土工布、土工膜等合成材料的铺设,后进行黏性土 壤和种植土的压实作业,为确保垃圾填埋场封场后具备较为良 好的植被生长基础,相关人员同时应确保压实土壤的厚度,通常 情形下,黏性土壤的厚度应在30cm以上,种植土的厚度应当 50cm以上。

227
2.2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技术的切实有效应用
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的整个过程当中,为满足垃圾填埋场 绿化发展需要,重视并积极应用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技术,具有 极其重要的现实价值。

常见的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技术,主要 有以下内容:一,土壤改良技术的切实有效应用,结合实际生产 生活经验可知,基于垃圾腐烂后释放的系列可燃性气体,垃圾填 埋场所在区域的土壤容易呈现碱性环境,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不 利于植被的正常有效生长,为满足植物生长发展的土壤环境需 要,作业人员应通过草炭土和有机肥的添加,对垃圾填埋场所在 区域的土壤进行相应的改良处理;二,人工种植技术的切实有效 应用,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的整个过程当中,相关人员应通过人 工种植植被的方式方法,对垃圾填埋场进行相应的绿化处理,通 常情形下,为提高人工种植植被的可能性和价值效用,相关人员 应进行种植植物的科学合理选择,选择浅根性、耐旱、衍生能力 强的植物,如油松、山杏、山桃等,在人工种植植被的过程当中,种植植物种类的选择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价值,通过具备较强 衍生能力、耐旱等系列优势植物的种植,其不光可以基于植物的
(上接第225页)
4.2充分了解污染源情况
在布设空气污染监测点前,工作人员需要全面调查和分析 所在区域和临近区域内部的空气污染分布现状以及污染源的基 本构成情况,并且还应结合最终分析的基本结果科学选择布设 的方式,从而保证空气污染检测布点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在布 点的过程中,污染源的产生和形成规律会对空气污染产生十分 显著的影响: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做好污染源调查工作,其 也是确保空气污染监测点布设丁作有效开展的重要途径:
4.3全面掌握地理环境和条件
布设空气污染监测点时,很多因素都会对监测点设置产生 较大的影响,如地形地貌等自然因素和人口密度等社会因素。

在上述两种因素当中,自然因素对空气污染监测点会产生十分 显著的影响。

所以,在监测空气污染和设置监测点之前,相关T.作人员应当充分了解当地的空气流动状态、地形地貌特征、风向 和气压等参数,然后以此为前提和参考,科学选择布点的方法,保证监测采样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及真实性.
4.4明确采样站数量
在空气污染监测点布设和采样点设计中,丁作人员要满足 国家颁布的规范和标准,参照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加强设点区 域、方法和数M的合理性,以此有效降低监测数据当中的差异。

当前,在空气污染监测工作中应用了较多的环境保护原理,有效 控制了采样站数量对环境污染监测工作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此
(上接第226页)
离、阻断等环境风险措施。

存在地下水污染风险的污染地块,污染地块土地使用权人 可采用水平阻隔、垂向阻隔、水力控制等措施防范扩散风险…对 于受到地下挥发性污染物蒸汽人侵影响的建筑物,可采用密封 阻隔、被动排气、室内通风、室内增压、底板下减压等方式阻隔污 染物进人室内:对环境风险等级高、严重威胁集中式饮用水水 源的污染地块也可采用居民迁移、提供饮水用水、住宅周边的污 染物阻隔等方式和措施进行有效风险防范
5工作措施
5.1实行联动监管
住房城乡建设、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环保等部门应通过污 染地块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实行联动监管:住房城乡建 设、城乡规划部门要结合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加强城乡规划论证 和审批管理,国土资源部门要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 划和地块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加强土地征收、收回、收购以及转 让、改变用途等环节的监管.环保部门要加强对建设用地土壤 环境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活动中二次污染防 治措施实施情况的监管。

5.2加强环境监测
对于需要采取风险管控措施的污染地块,按照风险管控方 案要求,开展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空气环境监测;发现污染扩 散的,有关责任主体要及时采取污染物隔离J11断等环境风险管 控措施,确保土壤及地下水环境安全抱团效应,形成可观的植物群,而且还能强化植物的有害气体、
截留雨水等价值效用,从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强化生态系统恢
复的速度及质量;三,植物养护作业的开展实施,在绿化技术切
实应用于垃圾填埋场的过程当中,相关人员同时应开展相应的
植物养护作业,促使绿色植物能够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进而更
好的发挥绿色植物的生态修复能力。

3 结束语
上Iff述,通过本文的分析论述可知,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
过程当中,绿化技术在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处理过程当中的切
实有效应用,不仅能够得到较为有效的生态修复价值效用,而且
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现代社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
极其重要的现实价值,因此,基于生态修复视角,重视并积极开
展垃圾填埋场绿化技术,显得极为必要。

参考文献:
[1]黄东兵,彭莉霞,吴德.垃圾填埋场绿化植物配置探讨m.
现代园艺,20丨7(12):173~175.
外,在日常T;作中也与人口密度、建筑密度等有机结合,确定了
采样站的数量。

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很
多空气污染监测点和采样站已经在监测工作中应用高新技术实
现了自动监测,原有的人工连续采样工作逐渐被取代,这一转变
有效提高了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减轻了监测站工作
人员的工作压力。

5 结束语
而言之,我国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
的环境污染问题,伴随着我国对环境问题的逐步重视,党中央提
出“绿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此,环保监测行业也应该积
极行动,并就空气污染监测点布设要点问题进行深人探究,以此
来更好的保障空气污染监测质量,推进我国社会的绿色发展。

参考文献:
m李盈盈,李静.论环保监测中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m.
农技服务,2017(15).
[2] 牟军,马艳.环保监测中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要点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38).
[3] 赵欣.浅析环保监测中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要点[J].科技风,2016(20).
作者简介:
任晓晖(1983-)女,汉族,内蒙古巴彦丨卓尔,本科,工程师,
研究方向: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5.3严格全程管理
环保部门加强对污染地块治理修复、风险管控等进行全程
监管。

在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期间,督促土地使用权人采取措 施,防止对地块及其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对在治理与修复
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督促土地使用权人按照国
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与处置,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环境标准
和要求。

6工作要求
6.1加强组织领导
住房城乡建设、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环保等部门要结合本
部门职责分工,强化领导责任、抓好组织实施,分解落实任务、明
确责任分工,切实做好建设用地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环境风险
管控工作,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本方案各项目标和任务。

6.2强化主体责任
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原则,造成土壤污染的单位或个人承
担调查评估、治理修复和风险管控的主体责任。

责任主体发生
变更的,由变更后继承其债权、债务的责任主体承担相关责任;
责任主体灭失或责任主体不明确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政府依
法承担相关责任;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的,由土地使用权受让人
或者双方约定的责任人承担相关责任;土地使用权人终止的,由
原土地使用权人对其使用该地块期间所造成的土壤污染承担相
关责任: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实行终身责任制。

2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