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0_2021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三次联考6月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三次联考(6月)试题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2第一章、第二章。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理想中的新能源应具有资源丰富、可以再生、对环境无污染等特点。

下列属于理想中的新能源的是 ①太阳能②风能③地热能④海洋能⑤天然气⑥石油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⑥
D.①②④⑤
2.化学与生产、生活等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碳酸钠俗称小苏打,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B.汽车尾气和工业上氮的氧化物的排放,是形成酸雨的原因之一
C.古书记载用矿石制绿矾:“取入缸中浸三个时,漉入釜中煎炼。

”其中“漉”指过滤
D.高纯单质硅可制成光电池,光电池可用作计算器、太阳能电动汽车等的动力 3.下列反应中,能量变化与图像一致的是 A.木炭燃烧 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C.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
D.NH 4C1晶体与Ba (OH )2·8H 2O 晶体反应
4.在5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3224NH g 6NO g N g 6H O g +===+,2min 后,NH 3减少了0.4mol ,则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表示正确的是 A.()1
1
3NH 0.004mol L min v --=⋅⋅
B.()1
1
20.001m O ol s H L v --=⋅⋅
C.()1
1
NO 0.006mol L s v --=⋅⋅
D.()1
1
2N 0.005mol L min v --=⋅⋅
5.化学是一门变幻无穷的神奇学科,为我们呈现了一个色彩缤纷的美丽世界。

对下列物质在常温下的颜色判断不正确的是
A.Br 2:深红棕色液体
B.FeCl 3溶液:红褐色溶液
C.CuSO 4溶液:蓝色溶液
D.Na 2O 2:淡黄色固体
6.化学用语是一种国际性的科技语言,也是研究化学的工具。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错误的是 A.钙离子的电子式:Ca 2+
B.HClO 分子的结构式:H —Cl —O
C.硼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MgCl 2的形成过程: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吸热反应发生时一定要加热,放热反应发生时不需要加热
B.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的变化引起的
C.燃料的燃烧都是放热反应
D.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重要的化石能源 8.下列化学反应可设计成原电池的是 A.2HCl NaOH NaCl H O +===+
B.()242322Ba OH 8H O 2NH Cl BaCl 2NH 10H O ⋅+===+↑+
C.3222FeCl Cu 2FeCl CuCl +===+
D.22323CO Na CO H O 2NaHCO ++===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催化剂是通过改变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来改变反应速率的
B.固体参与的反应中,固体的用量及颗粒大小均不会影响反应速率
C.控制变量是研究反应条件对实验产生影响的重要方法
D.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反应来说,在不改变体积的情况下通入惰性气体,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10.已知反应()()()222O g 2H g 2H O g +===的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2 mol H 2(g )和1 mol O 2(g )的总能量大于2 mol H 2O (g )的总能量 B.该反应若生成2 mol H 2O (g ),则放出的热量为(E 2-E 1)kJ
C.断开2 mol H —H 键和 1 mol O-O 键消耗的总能量小于形成4 mol H-O 键释放的总能量
D.生成2 mol H —O 键放出E 2kJ 能量
11.硫酸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化工产品之一,广泛应用于工业上的各个方面。

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接触法制备硫酸,接触室中发生如下反应:2232SO O 2SO +催化剂△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B.增大接触室内炉气的压强能加快反应速率
C.添加合适的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
D.增大O2的浓度能使SO2完全转化
12.在一定温度下,将CO 2和C (各0.16 mol )充入10L 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CO g +C s 2CO g △H >0,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了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
t /s 2 4 7 9 n (C )/mol
0.12
0.10
0.09
0.09
A.反应前2s 的平均反应速率()3
1
1
CO 2.010mol L s v ---=⨯⋅⋅ B.其他反应条件不变,加入一定量的C ,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C.反应进行至4s 末时,CO 2的转化率为37.5%
D.反应达到平衡时,CO 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7mol ·L -1
13.交通警察进行酒驾抽查时,会利用一种以酸性燃料电池为电源的酒精检测仪进行现场检测。

该监测仪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 +
从图中Pt (I )的极室穿过质子交换膜进入Pt (Ⅱ)的极室
B.该电池负极的反应式为3223CH CH OH H O 4e CH COOH 4H -++-===+
C.不同大小的电流通过微处理器时,液晶显示屏会显示不同的变化
D.电子由Pt (Ⅰ)电极经电解质溶液流向Pt (Ⅱ)极
14.W 、X 、Y 、Z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 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8;X 与W 同主族;Y 的原子序数是W 和X 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含Z 元素的物质的焰色反应为 黄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的还原性:Y>Z B.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W C.简单离子的半径:W>Y>X
D.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弱碱
15.某温度下,向2L 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A 、B ,发生反应()()
()()3A g B g CC g 2D s b ++,
12s 末生成C 的物质的量为0.8mol (反应进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2s 末,D 的物质的量为0.8mol B.2s 末,B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 ·L -1
C.化学计量系数之比b :c =1:2
D.图中两曲线相交时,A 的消耗速率等于B 的消耗速率
16.现有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 、P 、Q ,气体X 、Y 、Z 分别为W 、P 、Q 的单质,X 、Y 、Z 之间能发生如图转换关系。

已知化合物乙的水溶液常用于蚀刻玻璃,化合物乙与化合物甲反应可生成白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 元素的氧化物中只存在极性共价键
B.P 元素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C.化合物甲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
D.化合物乙的稳定性强于化合物甲的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
17.(11分)氨是化肥工业和基本有机化工的重要原料,合成氨反应是化学上最重要的反应之一。

(1)N 2和H 2在常温常压下反应极慢,为提高合成氨反应的速率,工业上除采取增大压强以提高浓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是 (答一条即可)。

(2)已知反应()()()223N g 3H g 2NH g +的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a 所示,浓度随时间的变
化如图b 所示。

①图a 中N 点对应的时间是图b 中的 (填“t 1”、“t 2”或“t 3”)。

②图b 中,0~t 1内平均速率()1
1
2N mol L min v u --=⋅⋅正,则t 1~t 2内平均速率()2N v 正应 (填标号)
mol·L-1﹒min-1
A.大于u
B.等于u
C.小于u
(3)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1 mol N2和3 mol H2,充分反应后,测得压强为起始时压强的75%,N2的转化率为。

(4)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模拟工业上合成氨。

①流经橡胶管处的气体成分为(填化学式)。

②能说明有氨生成的现象是。

18.(8分)现有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小于20的四种主族元素X、Y、Z、W,该四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18,其中X、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其自身电子层数的2倍、3倍,W的单质会与水剧烈反应,W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Z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Z的单质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Y的一种单质具有强氧化性,常用作漂白剂和消毒剂,其名称为。

(2)W的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X、Y的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用氢化物的化学式表示)。

(4)X、Y、Z、W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
19.(10分)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化学键断裂,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的问题
(1)H2与Cl2、Br2均能发生反应,H2与Br2发生反应生成HBr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①完成转化Ⅰ、Ⅱ需(填“吸收”或“放出”,下同)能量,完成转化Ⅲ需能量。

②H2和Br2反应的能量变化图可用(填“A”或“B”)表示。

(2)H2在Cl2中燃烧的过程主要是能转化为能的过程。

(3)理论上讲,任何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将燃料和氧化剂反应所产生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①现将氢气和氯气的反应设计成酸性(盐酸为电解质溶液)燃料电池,则正极应通入的气体为 (填化学式)。

②实际应用中,设计了一款通过NO 传感器监测汽车尾气中NO 的含量的燃料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已知:O2-可在固体电解质中自由移动。

a.NO 电极上发生的是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b.外电路中,电子是从 (填“NiO ”或“Pt ”)电极流出。

c.Pt 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

20.(11分)碘化钾(KI )是白色半透明的六角形结晶或白色颗粒状粉末,在空气中久置能被氧化为碘单质。

某学校化学课外小组利用该反应原理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酸性KI 溶液在空气中被氧化成碘单质的离子方程式: 。

实验Ⅰ: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在四支试管中各加入浓度均为0.5mol ·L -1
的Kl 溶液2m ,再滴加3mL 同浓度的稀硫,同时均滴加2滴指示剂,用不同温度的水浴进行加热。

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表: 试管租号 ① ② ③ ④ 温度/℃ 30 40
50
60
显色时间/s
240
t 1 t 2 t 3
(2)实验中用到的计量仪器除量筒外,还需要 (写仪器名称)。

(3)滴加的指示剂名称是 。

(4)该实验结束后,小组成员得出结论: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为原来的2倍。

①某同学将1
mol L
c -⋅的KI 溶液(含指示剂)置于40℃的水浴中加热,80s 时溶液开始显色,则c (填“>”、“=”或“<”)0.5。

②上表中t 2= 。

实验Ⅱ:探究硫酸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常温下,取三支试管,先向其中各加入1mL 相同浓度的KI 溶液(含指示剂),再分别加入2 mol ·L -1
的硫酸和一定量蒸馏水,其显色时间如下表所示:
组别 硫酸/mL 蒸馏水/mL
显色时间/s
ⅰ 3 0
120 ⅱ 2 V 1 140 ⅲ
1
V 2
200
实验中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
(6)通过实验Ⅰ、Ⅱ,本小组得出的实验结论为 。

21.(12分)X 、Y 、Z 、W 代表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有关它们的部分结构信息及性质信息如下表所示: 元素 部分结构信息
部分性质信息
X 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 由X 元素形成的单质是最清洁的燃料
Y Y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
Y 与X 能形成两种化合物 Z Y 、Z 同主族
ZY 2的排放易造成空气污染
W
W 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
与XY 剧烈反应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W 元素为 (填元素符号),Z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Y 、Z 的最简单氢化物中稳定性较强的是 (填化学式)。

(3)X 2Y 2的电子式为 ,X 2Y 2可与ZY 2反应,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W 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一种ZY 2—Y 2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可以利用大气所含的ZY 2进行放电,其原理如图所示。

①放电时消耗ZY 2和Y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②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2020~2021年度下学期高一年级第三次联考
化学参考答案
1.A
2.A
3.D
4.B
5.B
6.B
7.A
8.C
9.B 10.D 11.D 12.C 13.D 14.B 15.D 16.D 17.(1)加合适的催化剂(或适当升高温度,2分) (2)①t 2(1分) ②C (2分) (3)50%(2分)
①N 、H 2、NH 3(2分,写对一个或两个均只得1分,全对得2分,但只要写错一个不得分) ②酚酞溶液变红(2分) 18.(1)臭氧(2分
(2)222K 2H O 2K 2OH H +-+===++↑(2分) (3)H 2O>CH 4(2分)
(4)K>Cl>C>O (2分
19.(1)①吸收(1分);放出(1分) ②A (1分) (1分);热(1分 (3)①Cl 2(1分)
②氧化(1分);NO (1分);22O 4e 2O --+===(2分) 20.(1)222O 4I 4H 2H O 2I -+++===+(2分) (2)秒表(或计时器)、温度计(2分) (3)淀粉溶液(1分) (4)①>(1分 ②60(1分)
(5)2(1分);保持溶液总体积不变(或保持KI 浓度不变,1分)
(6)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或者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均增大(2分) 21.(1)Na (1分);第三周期ⅥA 族(2分) (2)H 2O (1分)
(3)
(2分);22224SO H O H SO +===(2分)
(4)2H OH H O +-+===(1分) (5)①2:1(1分)
②2224SO 2e 2H O SO 4H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