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章第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页,共44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3.“民工流”的变化:一方面东部沿海招工难,出现“民 工荒”,另一方面民工找工作难,纷纷返乡或向中西部转 移,出现“回流”现象。原因主要是: (1)东部地产区业(chǎn升yè级) ,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提高,而民工 素质偏低;(2) 劳动力 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迁移,内地 城镇化进程加快导致(dǎozhì)民工流动方向的改变。
第2讲 人口迁移 地域文化(wénhuà)与人口
【最新考纲】 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2.地域文化对人口的 影响。
【权威解读】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及类型。2.学会(xuéhuì) 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3.理解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 出地产生的影响。4.认识外国文化、中国文化对人口发展 的影响。
等 ②农村(nóngcūn)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比重约为22%
③图中人口迁出的6个省份均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 ④图中
人口迁入的6个省份均位于东部经济地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农村(nóngcūn)劳动力大量转移对迁入区的影响是
( )。
①提高城市化水平 ②改善环境质量 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柱 状 图
于表示相互独立 的地理事物的静 态对比,用柱状 的长短或高低表
示不同地理事物
的差异 坐



曲 线 图) ((或 折 线 图)
表示地理事物在 时间上或空间上 的分布规律,能 直观反映同一种 地理事物的变化 趋势
例图
判读方法
通用方法
具体判读方法
一般可依如下 程序去判读: ①读图名 ↓ ②读坐标(或图 例) ↓
第二十四页,共44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常见(chánɡ jiàn)人口统计图的特点及判读
常见(chánɡ jiàn)的人口统计图除人口金字塔图与三角形统 计图外,还有以下几种:
第二十五页,共44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类型
特点
说明地理事物的
绝对数量,适用
力;(2)城乡地区之间巨大收的入(shōur差ù) 距;(3)国家推出允 许 农民进城 等一系列政策。 2.“民工流”的特点:(1)主要从山区流向 平原 , 从 农 村 流向 城市 ,从贫困地区流向 发达地区 ;(2)季节性流动以 成年民工为主,“外籍工人”以年轻人居多;(3)___流__动不 稳定;(4)文化素质 偏低 。
对应坐标轴分别 判读每一短柱对 应的数值,然后 进行不同短柱之 间的数值对比, 分析其存在的差 异
③读数据(大小 及变化趋势) ↓ ④分析数据

判读时,主要根 据线状统计符号 的大体走向来分 析统计对象的量 值随时间或空间
⑤用文字概括联 的连续变化的规

律,要特别注意

曲线统计图中的
⑥进行图表转换 高峰或低谷以及 (或图图转换) 折线图中的明显
第二十一页,共44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对点演练(yǎn liàn)】 2.读下图,完成(1)~(2)题。
第二十二页,共44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1)图中所示2000年中国人与四川迁出人口比例大致相
第十页,共44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2)生态环境变化:受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导致生态环境条 件发生变化,在局部地区、特殊时期往往成为引起(yǐnqǐ)人 口迁移的主导因素。例如,5·12汶川大地震后,北川县城部 分人口外迁山东;西北地区随着土地荒漠化的发展,出现沙 进人退的现象。 (3)政治因素:受国家政策、社会变革、战争、宗教等因素影 响,在特殊时期引起(yǐnqǐ)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例如,我国 改革开放前务工、经商人口迁移少,而改革开放后显著增 多,是受我国户籍管理和国家政策影响。
第十八页,共44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时期
古代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 80年代中期
80年代中期以来
影响 行政力量、战 计划经济体制、户籍 国家改革开放政
因素 争、自然灾害 管理制度

特点 大批移民
有计划、有组织
自发的、流量大
迁往社会环境 从东部向中部;从东 中部向东部,西
流向 和自然条件较 部、中部向西北、东 南、西北向中
人口流动
(1)影响:主要表现在 面。
、职业选择、
晚婚晚育
等方
(2)变化:从早婚早育到 全民皆商、从多育多子到只生
一个、从“学而优则仕”到“
”、从安土重迁到
“四海为家”。
第六页,共44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误区警示 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区别:人口迁移不仅强调空间迁 移,而且强调时间限制,而人口流动主要强调人口的空间移 动。人口迁移无论(wúlùn)对迁出地或者迁入地都会产生影 响,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
第一页,共44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1.人口变动的原因
(1)人自口然(zìrán)增长,取决于人口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数值 大小(dàxiǎo)。 (2)人口机械增长,迁即入人口(rénk的ǒu增) 加值。
第二页,共44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 )。
A.甲 ②⑥
B.乙 ④⑤
C.丙 ①④
D.丁 ①③
第十五页,共44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丁地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迁 移差额率呈上升趋势。第(2)题,山东半岛气候适宜 (shìyí),经济发展迅速,人口机械增长较快,但自然增长 率较低。 答案 (1)D (2)D
第五页,共44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2.外国文化与人口 (1)婚俗:影响出生率的内容包括:初婚年龄大小婚、姻_(_h_ū_nyīn
稳定__(w__ěn_d_ì_n_g_)程__度__等。 (2)宗教:一般不反对(f人ǎn口du增ì)殖
,易形成较高的出
生率。
3.中国文化与人口 生育
第七页,共44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总结规律 目前,引起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yīn sù)是经济因 素(yīn sù),人口迁移的方向总体上是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 迁移、由农村向城市迁移、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迁 移。
第八页,共44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好地区
北、西南
部、东部
目的
逐水草而居, 逃避战争、自 然灾害等
开发工业基地、垦 荒、支援边疆建设
务工、经商,寻 求更好的就业机 会和更高的收入
意义
①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②加强民族融合和 文化交流;③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
第十九页,共44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融会贯通(róng huìguàn tōng)】 正确认识我国目前的“民工流”现象 1.产生原因:(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出大现量(dàliàng)剩劳余 动
对迁 入地
增加迁入地的廉价 劳动力 ,促进 迁入地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促进
对迁入地的 自然 和 生态环境 带来
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
不利影响
第十三页,共44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对点演练】 1.下图分别为1978~2010年,甲、乙、丙、丁四地区人口
变 动 情 况 ( q ín g k u àn g ) 统 计 图 以 及 影 响 人 口 迁 移 的 因 素 图。读图回答(1)~(2)题。
的转折点
第二十六页,共44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类型
特点
反映某些地理

形 图
事物局部与全 部的比例关 系,适用于表 示某地理事物
第十一页,共44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4)社会文化因素: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发展,减少了人口迁 移(rén kǒu qiān yí)的阻力,促进了人口迁移(rén kǒu qiān yí)。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更新了人们的观念,利于人口 迁移(rén kǒu qiān yí)。婚姻往往成为青年人口迁移(rén kǒu qiān yí)的决定性因素,家庭对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的迁 移常起重要作用。
④增加交通压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第二十三页,共44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解析 第(1)题,上海和江苏迁入的人口比例之和与四川迁出 人口比例大致相等,但人口数不一定相等;从图中看,农村 向其他第三产业转移的人口就达到22%;图中迁出的6个省 份中,江西、安徽、河南都位于第三级阶梯;图中迁入的6 个省份都位于东部沿海经济地带。第(2)题,农村大量劳动力 迁入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化水平提高,可以促进迁入 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但增加了城市交通的压力,影响 (yǐngxiǎng)城市环境质量。 答案 (1)C (2)D
第十二页,共44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融会贯通(róng huìguàn tōng)】 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有什么影响?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对 出迁 地和文①矛②进__化_在盾提与(_w_一高,外é_n_定经合界h的u程济理 社à联)度收利会系上入用的经缓,_济_剩解保_、_余_迁护科_劳_出环技_动_地境(k_力ē_的;j_ì)__③人、;____促地思__想往 __响外减__流往 __少__造 __、 等成_不劳__人动_利___才力_影__
第三页,共44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1.根本原因:不协调(xiét人iá地o)关的系

2.具体因素
推力(排斥力)
拉力(吸引力)
自然生态环境 环境恶化、
自然环境和
因素 自然灾__害__(_z_ì_r_á_n__z_ā_ihài) 资源(zīyuán)条好件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2.人口迁移 (1)概念: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指人们变_更__(b_i_à_n_g_ē_n_g_)定__居地 的空间流动行为(xíngwéi)。 (2)分类 ①国际迁移:包括永久性移民(yímí、n)外籍工人流动、__国__际__ __难__民__定_居_____等。 ②国内迁移:由 农村到城市 的人口迁移是主要类型。
第十六页,共44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考点二 我国不同时期(shíqī)人口迁移的原因、特点及意义 【图解考点】
第十七页,共44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人口迁移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灾害等因 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历史时期,引起人口迁移的因 素不同,会导致人口迁移的方向、特点及目的存在(cúnzài) 差异,具体分析如下表:
第十四页,共44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乙、丁两地(liǎnɡ dì)人口增长速度日趋缓慢
B.乙、丁两地(liǎnɡ dì)人口总量不断增加
C.乙地区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D.丁地区外来劳动力日趋增多
(2)图中最可能反映当前山东半岛人口变动情况及原因的是
真题重组集
考点一 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综合评价 【图解考点】
(jīngjì)因素往往起着重要作用
第九页,共44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 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包括气候、淡水、土壤、矿产等方 面,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基本因素。例如,美国部分老年人 在退休以后由东北部“冷冻地带(dìdài)”向西部、南部 “阳光地带(dìdài)”迁移,这主要是受气候条件的影响; 随着大庆油田、攀枝花铁矿、金昌镍矿等的开发,吸引大 量人口迁入,这主要是受矿产资源影响;近代山东、河北 大量人口闯关东,这主要是受土地条件影响。
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低
就业 机会和 成功 机遇多
政治因素 政局动荡、__战_争___ 优惠的移民政策
社会文化因素 宗教信仰 、种族、 良好的文化教育 ,
民族矛盾
家庭、婚姻
第四页,共44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三、地域文化与人口 1.概念
(1)文化: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_物__质__财__富__ 和 精神财富 的总和。 (2)地域文化:一定地域长时期(shíq形ī)成特(x定íng(tcèhdéìnngg))的 文 化 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