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中引入网格化管理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36期
20
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中引入网格化管理的思考
张浩然,李宝平,金 媛,吕亚梅,陈玥含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疫情期间,社区网格员在排查居民健康信息、稳定基层疫
情局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网格”一词最早来源于电力行业,通过电力网格可以更好地为用户输送电力[1]。
之后,计算机行业运用这一概念,将其发展为一项网络技术,为用户提供一体化信息和应用服务[2]。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格化管理理念被应用到了社会基层治理领域[3]。
我国许多社区将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为单元网格,每个网格配备由街道干部、社区工作者、社区警员等组成的网格员,并明确他们的岗位职责和管理范围,使社区管理更加细化,方便了解社区住户和商户的情况,也促进了精准化服务。
当前,网格化管理已在多个行业领域得到较好应用,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工作中可以借鉴此种方法,以提升工作效果。
本文对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引入网格化管理的必要性和主要模式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其在推行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中引入网络化管理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辅导员工作的开展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高职院校不断扩招,学生的生源结构在逐步发生变化,与之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势也在不断变化。
为顺应新的形势,高职院校理应采用一些新的方法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而将已在其他行业领域得到较好应用的网格化管理引入到辅导员工作中,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二)有利于减轻辅导员日常事务工作压力
高职院校的专职辅导员通常要负责200个左右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教育,查课、查寝、评奖评优、资助、班团建设、心理疏导等事务性工作占据了辅导员的大部分工作时间,导致其用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精力往往不够,难以当好学生工作的筑梦人、排头兵和领头雁。
引入网格化管理后,每个学生网格员负责对几个学生进行日常管理和引导,辅导员主要通过这些网格员了解更多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并进行指导。
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辅导员日常事务工作的压力,使他们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引导学生思想进步和成长成才方面。
(三)有利于向学生提供精细化服务
高职院校辅导员以往由于精力有限,难以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健康等方面的情况逐一了解,导致无法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无法及时疏导学生的心理压力,无法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思想,也无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指导和生涯指导,使工作十分被动,效率低下。
引入网格化管理后,可以让辅导员的工作重心前移,通过学生网格员将辅导员的关怀送到学生身边,及时掌握每位学生的情况和需求,便于辅导员向学生提供更具个性化和精细化的服务,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真正做到关爱学生、服务学生。
(四)有利于学生骨干的锻炼成长
学生网格员可以选择由学生骨干担任,他们在为辅导员分担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也比其他学生获得了更多锻炼成长的机会。
一方面,学生网格员在参与工作的过程中,其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和领导能力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另一方面,学生网格员由于与辅导员的交流较多,从辅导员那里可以吸收更多的政治理论知识和工作方法,从而带动自身政治素质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二、网格化管理主要模式分析
(一)班委负责制
班委本身是从学生中选出的,在学生群体中具有一定的威信,他们利用这一天然优势,方便开展网格员的工作。
因此,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引入网格化管理时,首选由班委担任学生网格员。
实行这种模式,辅导员需要根据每个班委的能力情况,确定他们各自负责学生的数量,对于综合能力较突出的班长、团支书可以稍多分配一些学生。
通过采用班委负责制的网格化管理手段,可以方便班委走进同学、了解同学,提升班级“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二)寝室长负责制
学生在校期间有大部分时间是在寝室度过的,因为相处时间较长的缘故,他们往往与室友比较亲近。
寝室长在寝室成员中有一定的威望,辅导员借助他们可以方便地掌握学生在寝室的日常表现和思想变化,也容易发现学生危机的苗头,及时加以干预[5]。
因此,委派寝室长担任学生网格员,同样是高职院校辅导员引入网格化管理得不错选择。
这种模式下,每个寝室长负责自己的室友,平时需要留意他们的言行和心理变化,有异常时及时向辅导员报告。
辅导员也可以将班级涉及该寝室的事务和信息传达工作交由寝室长去完成,并通过寝室长将室友的落实情况和意见及时反馈到辅导员处,从而搭建起学生、寝室长、辅导员间的沟通桥梁。
(三)优秀学生代表负责制
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党校学员属于班级中的优秀学生代表,他们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学习上、生活中也起到一定带头作用,在学生群体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辅导员可以选择由这些优秀学生代表担任学生网格员,每人负责几个同学,既给予了他们一个锻炼提升的平台,又可以借机考查其综合素质是否符合党员的要求。
三、网格化管理在推行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网格员疏于管理
网格员来源于学生,在考核制度尚不完善或缺乏监督的情况下,他们可能在工作上敷衍了事,对负责的同学疏于管理。
疏于管理有两种情况:一是部分学生网格员认为没有制度对他
摘要:网格化管理现已在多个行业领域得到应用,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工作中借鉴此种方法,有利于自身工作的开展,又有利于学生骨干的锻炼成长。
推荐班委负责制、寝室长负责制、优秀学生代表负责制三种模式供辅导员在网格化管理中选用,并指出推行中需关注网格员疏于管理、网格员工作能力有缺陷、网格员未起到表率作用、网格员与辅导员沟通不及时等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网格化管理
JIAO XUE GUAN LI
的工作进行硬性要求,他只需将辅导员交代的事应付完成即可,工作责任心不强,未尽到应尽的职责;二是网格员与所负责的学生本身是同学关系,碍于同学的面子和平时相处的问题,管理比较松散,不能及时发现同学出现的一些异常情况,或是发现后不及时进行引导和制止。
(二)网格员工作能力有缺陷
学生网格员在工作中需要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和领导能力,这几项能力缺一不可。
如果网格员在某一方面的能力有缺陷,就会造成工作被动,工作效果随之大打折扣。
例如,一个网格员没有掌握领导同学的有效办法,在负责的同学中未形成影响力、号召力和凝聚力,他的话就没有分量,对存在异常行为的同学难以起到引导和规劝的作用。
而如果网格员缺乏协调能力,不善于运用周边的人力、物力等资源,在遇到一些需借助他人力量才能完成的工作时,就无法调动起各方的积极性,手足无措,影响工作效率。
(三)网格员未起到表率作用
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
学生网格员作为基层管理者,他首先要在所管理的同学中起到表率作用,让同学信服,才能引导同学逐渐规范自己的言行[6]。
如果网格员自身沉迷网络、经常挂科、生活奢侈,不仅无法担负网格员的重任,而且他的行为构成了反面示范,容易造成同学纷纷效仿,最终危害班级的管理和发展。
(四)网格员与辅导员沟通不及时
网格员在学生和辅导员之间起到桥梁纽带作用,工作中应确保信息沟通的流畅,特别注意与辅导员保持及时沟通。
如果网格员不及时向辅导员反映同学的异常情况,自己又不具备相应的处置能力,就会错过引导学生步入学习生活正轨的合理时机,让其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四、解决方案
(一)建立网格员考核制度
辅导员可针对学生网格员的工作建立考核制度,制度中明确网格员的岗位职责、工作范围和工作要求。
工作要求应确定一些量化指标,以便于网格员在工作中执行[8]。
同时,还应要求网格员在工作中通过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方式留下工作记录,以备辅导员监督和检查。
每学期结束,辅导员可以根据学生网格员的工作成效以及平时工作开展的情况,对他们进行考核评比。
对于考核结果优秀的网格员,辅导员可以在评优、发展党员、专升本推荐中优先考虑。
对于考核结果不合格的网格员,辅导员应对其进行诫勉谈话或是直接撤换。
通过考核制度的建立,让学生网格员珍惜获得锻炼的机会,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努力取得成效。
(二)对网格员加强业务培训
网格员如果在一些工作能力方面较弱,可通过参加相应的培训得到提升。
因此,辅导员有必要针对网格员的能力短板开展个性化的业务培训,以帮助他们提升工作能力。
培训过程中,辅导员可通过讲案例的方式,将相关能力知识生动地呈现给网格员,使他们便于理解掌握。
还可以增加模拟场景的练习,让网格员演练自己的能力弱项,使其在反复练习中不断得到增强[9-10]。
(三)优化网格员选拔制度
学生网格员肩负着重要的工作使命,其工作成效与辅导员的工作息息相关,因此辅导员在确定网格员人选之前,一定要把好关。
网格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觉悟和较强的综合能力,且能在学生中起到较好的表率作用,应从班委、寝室长、优秀学生代表中的一类群体产生,或是以其中一类群体为主。
网格员选拔,可以借鉴院系团委选拔学生干部的方法,经过自荐、面试、服务意识和应变能力考察等环节,最终确定合适的人选,以确保网格员队伍的执行力和威信。
(四)辅导员定期与网格员交流
辅导员可以通过与学生网格员定期交流,掌握每名学生的情况,避免因网格员沟通不及时引发学生危机。
建议辅导员每周找网格员交流一次,交流太频繁或太少都不利于网格化管理的运行,遇到突发事件时例外。
在交流过程中,辅导员首先需向网格员了解所负责同学最近一周学习、生活、思想方面的情况,对学生近期的发展变化有一个基本的评估和判断,方便尽快对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谈心谈话或者联系该生家长协助开展教育。
接下来,辅导员还应对网格员的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解答他们在近期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并传授一些适用的工作方法,以帮助其更好地完成工作。
作者简介:张浩然(1985-),男,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邹钰.浅谈数据网格技术[J].科学之友,2010(8):22-23.
[2]李春青,李海生.Web数据库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软件导刊,2012(2):155-156.
[3]洪泸敏,程梅秀.社区治理视角下城市网格化管理——以南昌市湾里区为例[J].党政干部学刊,2019(9):74-80.
[4]唐亚阳.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努力把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更好[J].湖南社会科学,2018(5):53-56.
[5]徐同胜.试论寝室长在学生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4(6):114-115.
[6]殷姿.高校学生干部建设与班级建设的关联性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5(4):65-69.
[7]李仲夏.高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J].心理月刊,2019,14(6):31-32.
[8]林宇辉.关于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0(12):75-77.
[9]初金哲.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模式研究[J].大庆社会科学,2019(2):137-138.
[10]哈龙,伊莉.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形式创新研究[J].中国培训,2016(6):35.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