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三习题:第3章 第1节 第2课时 课时跟踪训练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训练]
(满分50分时间2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
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速率为零
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种群的增长速率逐步降低
解析:在自然界中空间和资源都是有限的,种群数量存在最大值,即环境容纳量。

当达到最大容纳量时,
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增长速率为零。

“S”型曲线中,开始时增长速率增加,但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样会使种群的出生率降
低,死亡率增高,增长速率降低。

答案:D
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在第10年时2.如图表示某
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 )经调查该种群数量
B.200只A.100只
D.400只C.300只
解析:题中纵坐标为种群增长速率,所以第10年时增长速率最大,相当于“S”型曲线的K/2,所以环境
容纳量约为2×200=400。

答案:D 3.“食人鱼”是一种有极强生存能力的肉食鱼类,一旦进入自然生态水域,就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


如该物种进入某湖泊,下图曲线能准确表达其种群数量变化特点的是
( )
解析:湖泊中的资源和空间有限,所以进入该湖泊的“食人鱼”的数量增长属于“S”型增长。

答案:A
4.种群是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下列有关种群的正确叙述是( )
A.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同种生物所有成熟个体的总和
B.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中,在种群数量达到K/2时增长速率最大
C.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阶段
D.合理密植农作物时,其种群数量可以大于K值(环境最大容纳量)
解析: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包括不同年龄段的同种个体的总和。

在“S”型增
长曲线中,在种群数量达到K/2时增长速率最大。

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将保持相
对稳定。

种群数量的最大值是环境的最大容纳量,不会因合理密植与否而改变。

答案:B 5.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
行培养(如下图),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
B.4个试管内种群的增长速率都是先增大后减小到零
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
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内的开始下降
解析:在该实验中,4个试管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表明它们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均是先增大后减小
到零;由于试管Ⅲ和试管Ⅱ内的培养液体积不同,其内的种群的K值也不同;试管Ⅳ内起始酵母菌数比试管Ⅱ的多一倍,而培养液体积相等,故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的开始下降;这也说明4个试管内的种群不
会同时达到K值。

答案:A 6.搁置一段时间的洗碗水,在其他条件都适宜的情况下,碗内微生物数量变化在开始一段时间内最可能的
是呈( )
A.“J”型曲线增长 B.“S”型曲线增长
C.“J”型或“S”型曲线增长 D.无规律增长
解析:碗内微生物在开始一段时间内,其生活的空间和资源可以认为是无限的,因此其增长曲线最可能是
“J”型曲线。

答案:A
某一生物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增长曲线。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7.右图表示
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①K值是环
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②在K值虑迁入迁出等其他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③如果不考
④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在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

“S”型曲线中种群数量为K/2时斜率最大,所以在捕捞鱼群时,种群数量等于K/2时就可以猎取一定数量的该生物资源,而且获得量大且不影响资源再生。

答案:C
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8.右图表示某
( )叙述中正确的是
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A.在t0~t2时
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B.若在t2时种
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
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解析:分析图中曲线可知:t0~t2时种群增长速率由小变大、达到最大值后又逐渐变小,因而该种群数量
增长呈“S”型曲线;t2时种群增长速率为0,种群的数量达到最大值,在t1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的数量为K/2;t1时,捕获该鱼获得的量大且不影响该鱼类资源的再生,因而此时为捕捞的最佳时期。

答案:B 9.(江苏高考)在野外试验站,研究棉蚜发生期开放和封闭条件下、不同初始密度(1 和20 头/叶)的棉蚜种群密度变化,各实验组均放置规格、数量相同的棉叶,结果如下图。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A.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衰退,可能与迁出有关B.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达到密度峰值,可能与迁入有关
C.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群数量均在达到K值时开始衰退
D.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内斗争均在种群衰退时开始减弱
解析:本题考查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判断能力。

由曲线可知: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的先达到峰
值也先衰退,而开放条件与封闭条件相比是开放条件下存在迁入和迁出的现象,A、B正确;因各组棉叶的规格数量相同,则理论上K值应相同,但由图示可知,只有开放条件下初始密度较大的种群在达到K值时开始衰退,其余都是在未达到K值时就开始衰退,C项错误;种内斗争是指某一区域的同种个体为争夺有限的资源和空间而发生斗争的现象,在种群衰退时虽然种群个体数量减少,但因棉叶被食用,其量也在减少,故种内斗争不一
定减弱,D项错误。

答案:AB 10.下图表示用不同方式培养酵母菌时种群的增长曲线。

曲线⑤是对照组,④保持恒定酸性,其余分别是
每3 h、12 h、24 h换一次培养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更换营养液的周期越长,种群平均增长率越大
B.K值随环境条件(资源量)的改变而改变
C.造成⑤的K值较小的原因有资源缺乏,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pH的变化等
D.曲线②表示每12 h换一次培养液,曲线①表明酵母菌的生长基本不受限制
解析:酵母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受温度、pH、溶氧、营养物质浓度等条件的限制。

在环境条件无限制时,微
生物会呈现“J”型增长;如果环境条件变得不适宜,则种群呈现“S”型增长。

及时更换营养液可以补充环境中的营养物质,使得K值增大,更换营养液的周期不同,则K值不同,更换营养液的周期越长,受到营养物质
不足和有害代谢产物的限制的程度就越大,种群平均增长率降低。

答案:A
(共20分)二、非选择题
图所示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增长曲线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1.(12分)右
生活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种群数量是按a曲线增长,但实际上,在(1)如果种群
__________和________都是有限的。

种群达到一定数量后势必加剧自然环境中
__________,使种群数量增长受到影响,不能按a曲线方式增长。

(2)在一定环境中,除上述影响外,种群数量还受其他环境因素的限制。

如无机环境方面主要是
______________的影响。

种群数量增长按b曲线方式增长,最多达到K点为止,此时种群增长速率为
________________。

(3)此外,还有直接影响种群兴衰的两对变量是该种群的________和________、迁入率和迁出率。

年龄结构
是通过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间接对种群动态变化起作用。

解析:“J”型增长曲线是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足,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形成的,而在自然情
况下,空间、食物、其他条件都是有限的,当种群达到一定数量后,必定加剧种内斗争,种群数量不会继续增加,而是在K值附近稳定地波动,此时种群的增长曲线呈现“S”型。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影响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年龄结构可以间接地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进而影响种群数量。

答案:(1)生活资源(食物) 空间种内斗争
(2)阳光、温度、水分0 (3)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和死亡率12.(8分)某研究所对一个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图甲表示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
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请分析回答:
(1)在乙图的坐标内画出该种群的增长速率曲线。

(2)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结构可能为__________型。

(3)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N,为了保护这种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捞量,应使这种鱼的
种群数量保持在__________N水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2)增长(3)1/2 在这个水平上,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或种群的增长速度最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