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德斯的传承与创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承与创新——巴尔蒂斯绘画语言探析
(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颜培胜)
摘要:巴尔蒂斯是法国二十世纪一位具有历史意义的艺术家。

他坚持具象的创作形式,通过自己一生坚持不懈的努力证明了具象绘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巴尔蒂斯坚持自己的审美观念和艺术理念,以独特的造型和充满神秘色彩的画面意境去描绘着现实世界。

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古典气息,在作品中表现为宁静、高雅与圣洁之气,巴尔蒂斯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思考以及在绘画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意趣,具有浓厚的东方精神。

巴尔蒂斯的题材来源于现实,同时他的绘画创作与他的成长环境、个人喜好是分不开的。

现如今西方当代艺术发展迅速,绘画艺术的发展受到了新的挑战,巴尔蒂斯坚持的具象绘画创作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的绘画语言特点对我们今天的油画艺术创作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巴尔蒂斯;古典;东方;具象
二十世纪以来,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呈现出繁荣景象,各种现代艺术层出不穷,但是巴尔蒂斯仍然坚持着具象的绘画创作,一生致力于具象绘画的探索,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

如今,后现代艺术发展迅猛,他对于传统的具象绘画的坚守就更具重要意义并引起人们对未来艺术发展的深思。

通过对本文的论述,使大家对巴尔蒂斯及具象绘画有一个更加深刻地认识,也期望在一定程度上对今天的艺术创作以有益的启发。

巴尔蒂斯的生平
1908年2月29日,巴尔蒂斯出生于法国巴黎,巴尔蒂斯是他从事艺术之后的笔名,他的全名叫巴尔塔扎·克罗索夫斯基。

他的父母都是从事艺术的工作者,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修养,所以巴尔蒂斯从小就生长在一个艺术氛围浓厚的家庭。

当时的一些艺术家,例如波纳尔、维亚尔、德朗等人经常出入他家,在无形中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巴尔蒂斯,绘画终于也成了他终生的事业。

巴尔蒂斯从小对猫就有着特殊的感情,巴尔蒂斯曾经丢失了一只在路边捡来的猫,这让巴尔蒂斯非常的伤心,后来他画了四十多幅关于这只猫的连环画,记录了他跟这只猫的点点滴滴,来表达自己对猫的思念和深厚的情感。

那个时候他就已经展示出了极好的绘画天赋,他母亲的一个好朋友里尔克,也是当时有名的一个艺术家,对他也是非常的欣赏,并且对巴尔蒂斯的艺术道路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发现了他的绘画天赋以后,巴尔蒂斯的父母想把他送到美术学院,
让他接受正规的艺术教育,但是在他父亲的好朋友波纳尔的建议下,他们放弃了美术学院的学习,转而直接去卢浮宫学习大师。

在那里他接触到了很多文艺复兴时期大师的作品,并且进行了大量的临摹和深入地研究,通过他的画面我们也可以看到他扎实的基本功。

1934年,巴尔蒂斯第一次个人画展在巴黎的皮埃尔画廊举行,巴尔蒂斯和他的作品开始出现在公众面前,满足了巴尔蒂斯的愿望,他也因此一举成名。

四十年代,巴尔蒂斯来到瑞士,但是他经常去巴黎参观并参加一些展览,尽管当时人们对他一直存在争议,但是他的作品已经逐渐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五十年代,巴尔蒂斯开始走红,他的著名代表作《房间》、《圣安德烈商业街》和《金色时光》等都在这一时期完成。

1961年,巴尔蒂斯受到邀请,担任罗马法兰西艺术学院院长,任期长达16年之久,直到1976年巴尔蒂斯为了能够有一个安静的绘画环境才辞掉了这一职务。

1962年,巴尔蒂斯去日本考察,在那里他结识了自己的第二任妻子山田节子,受妻子的影响,巴尔蒂斯一度沉醉于浮世绘艺术,此后,他的绘画中出现了东方绘画中线条的运用以及画面的装饰韵味。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1995年,在北京的中国美术馆举行了巴尔蒂斯的个展,他的女儿代表他来到中国,并在开幕式上读了她父亲写给中国观众的信,表达了他对中国及中国文化的向往。

从这之后,他的艺术在中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许多中国的艺术家对他的绘画进行不同程度的模仿和借鉴,并且走出了自己的艺术道路。

巴尔蒂斯的绘画特点
1. 巴尔蒂斯绘画中的古典精神
巴尔蒂斯的画面具有一种宁静、高雅与圣洁的气息。

巴尔蒂斯用具象的写实手法去表现现实的世界,表现人的精神和内心世界,这与他的生活经历与个人喜好是分不开的。

他的父母都是艺术史学家和画家,使他从小就受到艺术的熏陶,虽然他没有进过正规的艺术院校学习,但是小时候的巴尔蒂斯经常去卢浮宫,并在那里进行了大量的临摹。

其中古典绘画大师普桑在构图还有色彩上对巴尔蒂斯的影响很深,使他受益匪浅。

以普桑为代表的古典主义绘画作品大都是经过精心设计而组成的,画面的构图非常稳定,结构也很严谨,这对巴尔蒂斯以后的绘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卢浮宫长期的学习使巴尔蒂斯的画面有一种浓厚的古典气息。

2. 巴尔蒂斯绘画中的东方精神
巴尔蒂斯是一个孤独的人,一生专注于作画,与外界交流甚少,然而对东方
文化的了解和喜爱超乎常人的想象,他喜欢日本的浮世绘画,尤其喜欢中国的文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国艺术爱好者。

巴尔蒂斯小的时候就曾经为中国的一部小说画过插图,从那时起,幼小的他就喜欢上了中国的文化。

六十年代他访问日本回来以后,绘画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点在《红桌日本女子》和《黑镜日本女子》等作品中都有非常明显的体现,不管是线条的运用,还是画面的平面性和装饰性上都吸收了东方绘画的表现形式。

在他看来,模仿客观世界的艺术不是真正的艺术,表现事物本质的才是我们的目的,这一点与中国古代山水画“以形写神”和“形神兼备”是相一致的。

在他的很多风景作品当中,巴尔蒂斯不再过分追求西方绘画的焦点透视和近实远虚等因素,而是更加注重画面的平面性,注重画面的意境。

巴尔蒂斯羡慕中国古代具有如此伟大的艺术成就,在他看来,中国艺术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之一,巴尔蒂斯绘画作品中的东方精神,体现为他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思考以及在绘画中所表现出来的东方文化的意趣。

3.巴尔蒂斯的绘画造型特点
巴尔蒂斯的绘画非常注重理性,不管是在构图上,还是画面中人物的安排,都是经过精密而严谨的考虑和反复的推敲组成的,这一点在他的作品《岸边》、《圣安德烈商业街》等作品中都体现的非常明显。

他的作品在色彩的处理上也受到弗朗西斯卡的影响,色彩的处理并不艳丽,沉稳而庄严,画面看上去淡雅而纯净,具有一种神秘气息。

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刻画手法非常的硬朗,物体的轮廓线非常的清晰,人物的处理并不夸张,有些含蓄和收敛,却显得庄重而单纯。

从这些特征中我们可以看出巴尔蒂斯对传统的绘画手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运用传统的手法表现自己所观察到得现实世界。

巴尔蒂斯的绘画题材大多都是人物以及风景,在他的人物绘画当中,我们还会不时地看到猫的出现。

巴尔蒂斯尤其热衷于对少女的描绘,在他的画面当中,那些未成年的少女在室内摆着各种各样的姿势,她们都是那么的纯洁和完美,静静地呆在房间的某一个角落,时间完全静止在某一时刻、空气也被凝固,我们仿佛能够猜出少女的心思,能够看出少女心中的不安,有些描写少女裸体的作品还充满着对性爱的憧憬等扑朔迷离的神秘色彩。

《房间》(图1)是巴尔蒂斯的典型代表作,画面中裸体少女躺在沙发上,身体自然舒展,左手搭在腿和腰之间,右手自然下垂,头垂在沙发上,仿佛在等待着某种命运的到来,让人浮想联翩。

窗户旁边一个身材矮小的女人正在拉开窗帘,双眼注视着少女,光线透过窗户照射到少女身上,使画面充满诱惑力。

在窗户左侧桌子上的暗处,一只猫正在歪头注视着这里发生的一切,更增加了画面的神秘色彩。

我们去看他的作品,已经不能用通常的色彩、光感等审美标准去评判它,他的人物画不是停留在对客观的描摹层面上,而是通过对人物的描绘带我们
进入到她们的内心世界。

图1 《房间》
风景画也是巴尔蒂斯经常表现的题材,他的风景作品中,无论是作品的构图还是意境都与中国画有几分相似之处。

他喜欢元四家的作品,尤其是倪瓒的作品,“逸笔草草,不求形似,但求神似”,作画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他的很多绘画中具有东方诗的意蕴。

例如在《窗台上的静物》(图2)中,巴尔蒂斯对背景中山林、树木、河流的处理,用笔松畅,意境深远,俨然是一幅中国古代的山水画出现在我们眼前。

元四家的作品之所以有一种超然的气质在里面,与他们远离世俗,深居山林的生活境遇是分不开的。

巴尔蒂斯长期生活在瑞士山中,很少与外界交流,也使得他有机会与自然接近,与大自然相处,因此他的风景画有一种同中国画类似的“物我合一”、“寄情山林”的意趣在里面。

图2《窗台上的静物》
巴尔蒂斯的艺术价值
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生,西方现代艺术也随之兴起。

巴尔蒂斯出生于
二十世纪初期,正是西方现代绘画兴起和繁荣的时代。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从印象派开始,西方艺术开始过渡到现代艺术,而且发展迅速。

从二十世纪开始,各种艺术流派层出不穷,艺术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艺术家们为了能够在艺术界争得自己的一席之地,纷纷摆脱传统艺术观念的束缚,不断进行着思考与探索,大胆尝试新的画法和绘画形式,推动了绘画形式的多样性。

这些现代艺术流派主要包括野兽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俄国的至上主义、达达主义以及超现实主义等。

二十世纪的西方现代艺术在艺术理念、表现手法、艺术风格和审美趣味等方面背离了古典传统艺术,他们不再是停留在对客观自然的模仿与再现,而是强调艺术家的个性创造和艺术语言的个性化。

艺术家们大胆创新,力图创造一种前人没有尝试过的画法,开辟一个新的绘画领域。

二战之后,西方现代艺术在美国得到了高速发展,它以抽象表现主义的出现为开端,以及后来由英国兴起,在美国得到快速发展的波普艺术。

波普艺术更是完全摆脱了传统的绘画艺术理念,它力图消除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距离,把艺术变为认识生活的工具。

七十年代,一些艺术家利用照相机发展了照相写实主义。

八十年代又出现了新表现主义,各种现代艺术可谓是层出不穷,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

然而,在现代主义大行其道的年代,巴尔蒂斯却不追求潮流,不被现代主义所动,所有人都在创新,唯独巴尔蒂斯仍然坚持着自己的艺术理念,不被外面世界影响。

当别人都在为开创出一种新的创作形式而沾沾自喜时,他却默默地在他的小木屋里坚定的走具象艺术的道路,坚持着对传统绘画艺术的创作,虽然巴尔蒂斯在当时受到了人们的歧视和嘲笑,但是他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自己对传统的具象艺术坚持的正确性,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具象绘画创作形式,最终得到了西方艺坛的认可,而且也具有他重要的艺术价值。

小结
艺术的发展贵在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但是创新一定要在继承的基础之上,没有继承的发展只是空谈,是不实际的,是得不到真正地发展的。

二十世纪现代艺术的发展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艺术的发展需要创新,但是传统的艺术也是不能丢的。

因为在当代艺术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发展之后,面临困境的时候,是巴尔蒂斯所坚持的具象绘画创作使人们开始对当代绘画作出反思,是巴尔蒂坚持不懈的精神重新引起了人们对传统绘画的关注,巴尔蒂斯的出现为艺术的发展指明了出路,人们不再盲目的追求当代艺术,艺术家们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开始将现代与传统相结合,探索更新的艺术发展道路。

巴尔蒂斯应该得到而且也确实得到了世界对他的认可,他对二十世纪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我们今天的艺术创作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当代社会的发展,推动了现代艺术的进步,人们审美观和价值观正在发生巨
大的变化,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于当代艺术的思考,当代艺术过分强调创造、求新、求异,甚至求怪,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不免浮躁和肤浅,缺乏深刻性,而且变得越来越商业化,很多艺术家成为了金钱的奴隶,这对中国自己的油画发展是很不利的。

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年轻的艺术家了解到了西方现代艺术,开始了学习西方艺术的历程,由于缺乏对于西方政治以及文化等背景的了解,只是简单的进行表面的临摹与复制,这也不可避免的使作品流于表面,过于肤浅,缺乏自己对作品独立的思考,因此巴尔蒂斯对传统绘画的继承与坚持就显得十分的重要了。

巴尔蒂斯用自己的一生描绘着现实世界,对二十一世纪具象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虽然巴尔蒂斯或许已经离开,但是他对艺术的追求、执着以及探索精神是值得我们去反思的,真正的艺术需要耐心、需要沉下心来的自省、需要毕生的精力投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谱写艺术的新篇章。

通过对巴尔蒂斯的阐述,可以使更多的艺术家看清自己的不足,找准自己的方向,以一个艺术家应该有的责任和态度投身于艺术创作之中,推动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政广. 巴尔蒂斯[M].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5.
[2] 何政广. 世界名画家全集[M].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5.01.
[3] 于晴. 巴尔蒂斯画集[M].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1998.06.
[4] (英)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M]. 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8.
[5] 欧阳英. 20世纪法国艺术[M].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1.
[6] 马晓琳. 制谜巴尔蒂斯[M].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3.
[7] 顾丞峰. 巴尔蒂斯画集[M].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1998.
[8] 欧阳英. 外国美术史[M].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8.11.
[9] 啸声. 巴尔蒂斯和他的中国情节[M]. 上海:文汇出版社, 2004.
[10] 车健全、车艳. 孤独与宁静—巴尔蒂斯传[M]. 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1.
[11] 王庆生. 绘画—东西方文化的冲撞[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