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的原因及法律对策(共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变暖的原因及法律对策(共5篇)
第一篇:全球变暖的原因及法律对策
全球变暖的原因及法律对策
引子: 1.全球变暖北极人工造雪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在雪花纷飞中度过“白色圣诞”如今已成一种奢侈。
传说中圣诞老人的故乡--位于北极圈内的芬兰拉普兰地区也受此影响,人们在这里观赏纯正雪景的机会逐渐“融化”了。
英国《泰晤士报》报道,一段时间内北极圈地区的气温比英国内陆气温还要高,到处可见屋顶掉落融化的积雪,全球变暖已经威胁到圣诞老人的家乡拉普兰。
为了给孩子圆梦,英国人不惜花费高价赴拉普兰完成圣诞老人故乡之旅。
但如果圣诞老人的故乡没有雪,孩子们的梦想也就无法实现
2.十大自然景观濒临消失全球变暖催生末日游热北京时间12月25日消息,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全球变暖催生了一个“副产品”,也就是度假者和旅行社所说的“末日游”,人们赶在珍贵的自然景观消失之前,希望能够看上最后一眼。
“末日游”最先是由美国人提出来的,美国游客以这种新方式感受地球正面临的危险,他们率先前往阿拉斯加州、巴塔哥尼亚、北极和南极正在融化的冰河;太平洋正在下沉的岛屿和正在消失的大堡礁。
英国游客随后跟了上来。
旅行杂志《美国西部旅行时代杂志》的编辑肯·夏皮罗表示,这种现象是今年旅游业最显著的趋势。
他说:“我将这称作末日游,它得到了很多旅游业人士的响应。
我们从旅行社或旅行代理商那里听到这些消息,很多人根据周围环境面临的危险程度选择旅游目的地。
” 十个濒危景观
南极洲:盖勒冰架和拉森冰架的面积正在迅速缩小。
坦桑尼亚乞力马扎罗山:非洲最高山脉乞力马扎罗山顶终年堆积着白雪,但是由于全球变暖导致积雪融化,它们有可能在15年内完全消失。
北极冰盖:北极冰山和冰盖的融化与全球变暖有关,这一现象将给北极熊等生物的栖息地带来严重威胁。
马尔代夫:海平面上升(每年3.5英寸)将在100年内让这些印度洋上的小岛不再适合人类居住。
威尼斯:这座意大利水上城市正在沉入亚得里亚海,不断上升的海平面将会让这种局面变得更加糟糕。
阿拉斯加:据美国旅行社的报告显示,该国有数千人动身前往阿拉斯加州不断缩小的冰河和不断消融的永久冻土层。
澳大利亚大堡礁:海水升温导致颜色鲜艳的珊瑚礁褪色,到2050年,这一现象有可能会杀死95%的活珊瑚虫。
奥地利基茨比厄尔:这里是世界上最令人生畏的滑雪道的故乡,这些滑雪道分别在位于阿尔卑斯山较低处的滑雪胜地。
温度上升威胁着这些胜地的长期发展,今年是1250年来它们遇到的最温暖的一年。
加拉帕哥斯群岛:水温上升导致珊瑚虫退色,造成海洋生物死亡。
巴塔哥尼亚:南美冰河面积也正在迅速缩小。
全球变暖的概念及危害λ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
近一百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体为上升趋势。
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
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λ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二氧化碳、沼气、锌化氮等温室效应气体浓度的逐渐增加,由此引起了地球表面温度的上升。
地球表面温度的上升会带来什么?
1、由于海平面上升,部分国家的国土面临着被淹没的危险
2、暴雨、干旱等异常气候的增加
3、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部分珍惜的遗传基因的减少
4、由森林采伐及异常气候等带来的沙漠化
5、对水资源等的影响:缺水现象
6、热带传染病发生的增多(疟疾、霍乱等)
7、由气温上升引起的粮食作物产量的下降。
粮食不足问题
8、高温引起的用于空调等能源的增加,进而引发能源危机
气候变暖的原因探讨
λ联合国报告得出结论:全球变暖90%是人惹祸
气候变暖已经是“毫无争议”的事实,人为活动“很可能”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这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07年2月2日发表的第四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梗概得出的主要结论。
上述结论为全世界的决策者尽快确定保护环境的有效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专家们在长达20多页的报告梗概中指出,对全球大气平均温度、海洋平均温度、冰川和积雪融化的观测以及对全球海平面的测量等已证实,全球气候正在变暖。
专家们预测说,从现在开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的“最可能升高幅度”是1.8摄氏度至4摄氏度,海平面升高幅度是18厘米至59厘米,而造成这一趋势的原因“很可能”即至少有90%的可能是人类活动。
而2001年发布的上一次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使用的词语是“可能”,“可能”表示66%的可能性。
报告梗概说,从1750年开始,全球二氧化碳、甲烷以及氧化亚氮的含量一直以惊人的速度增加,目前已经远远超出工业革命前的水平。
二氧化碳的增加主要是人类使用化石燃料所致,而甲烷和氧化亚氮的增加主要是由于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
λ反对意见:认为二氧化碳排放导致气候变暖是个很大的谎言理由:
1、温室效应已经成为了新的国际政治斗争工具2、从人类历史来看,气温上升是正常现象
3、环保已经成为了一个很大的产业,中间存在着巨大利益。
防止气候变暖的法律对策
一、通过签署全球变暖的条约,使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成为全球的共识全球变暖给地球及人类带来很多影响,因此在世界各地召开了一系列的防止全球变暖的国际会议,并且也制定出一些防止全球变暖的条约。
其中有在日本举行并且签订的,作为总结日本防范温暖化措施的《京都议定书》。
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并且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截至2005年8月13日,全球已有14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该议定书,其中包括30个工业化国家,占全世界总人口的
80%。
虽然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排出温室气体的削减量只占可以预见到的影响全球变暖的危险量的一小部分。
但如果不削减温室气体的排出量,必定会影响未来的地球。
基于此,世界范围内的温室气体如果能减少将会推动遏制全球变暖的进程。
二、制订国内控制气候变暖的法律
最近日本参议院通过了《全球变暖对策推进法》,在世界上第一个制定了以防止全球变暖为目的的法律。
该法律共有十六条,约五千字,其要点如下。
第一条:目的。
《全球变暖对策推进法》规定了日本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及国民在全球变暖对策中的责任和义务。
第二条:“温室效应气体”、“全球变暖对策”等名词的定义。
温室效应气体主要是指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等。
全球变暖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温室效应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增加而使全球地表及大气的温度上升。
全球变暖对策是指与国际社会合作,控制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保护和加强植物的二氧化碳吸收作用;防止全球变暖的实施政策。
第三条:国家的责任和义务。
1.为掌握大气中温室效应气体的浓度变化状况及其相关的气候变化。
进行生态系统的状况观测和览测;负责制定、实施总的全球变暖对策。
2.推进控制温室效应气体实施政策及有关政策。
3.制定国家控制温室效应气体排放措施,支持地方政府控制温室效应气体排放的实施政策,为促进民间团体、企业及国民开展控制温室效应气体排放有关活动,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
4.负责全球变暖及其影响预测的有关调查、控制温室效应气体排放的有关技术调查及策划制定全球变暖对策的敛要调查。
5.为防止全球变暖的有关国际合作,制定必要的措施;为促进地方政府或民间团体等进行控制温室效应气体排放的国际合作,提供必要的情报及支持。
第四条:地方政府的责任和义务。
.制定、推行所管辖地区控制温室效应气体的实施政策。
2.为促进管区内企业或居民控制温室效应气体排放的有关活动,提供有关情报及支持。
第五条:企业的责任和义务。
负责制定企业控制温室效应气体排放措施,必须执行国家、地方政府的控制温室效应气体排放实施政策。
第六条:国民的责任和义务。
制定日常生活控制温室效应气体排放措施,必须执行国家、地方政府控制温室效应气体排放的实施政策。
第七条:制定国家的基本方针及执行计划。
首先由首相制定基本方针草案,然后须经内阁会议通过,内阁会议通过后,首相要立即公布,不得迟延。
第八条:地方政府实施计划等。
都道府县及市町村须根据国家的基本方针,策划制定、实时公布控制温室效应气体排放的实施计划及实施状况(含温室效应气体的总排放量)。
其它八条包括:企业计划、防止全球变暖活动推进员、都道府县防止全球变暖活动推进中心、全国防止全球变暖活动推动中心、公布温室效应气体的总排放量、与有关行政机关的合作、惩罚规则等。
三、借鉴国外的经验比如借鉴遏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加州经验”
法律为先,灵活执法
加州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重镇之一,也是美国人口最多的州,据加州环保局的数据统计,仅仅从1990年至2002年这12年期间,加州的人口就增加了500万,这么多的人又造成了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增加。
2002年排放的二氧化碳接近5000万吨,比1990年增加了13%,按照这个比例,如果不加紧治理的话,201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将比1990年增加20%,届时污染将更加严重,气候也将更加炎热。
因此,加州在这个问题上先知先觉,比较早的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做出了规定。
主要的办法就是以法律为准绳,严格加灵活地执法,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该州2004年通过了《机动车尾气减排法案》,2006年更是通过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温室气体总量控制法案——《全球温室效应治理法案》。
该法案规定到2020年,加州主要工业,如电厂、石油炼制工厂、水泥厂等减少约25%的二氧化碳及其他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在1990年的排放水平。
不仅通过了指标型的法律,在实施该法的时候,加州政府还表现出了灵活的态度,并不是一味的把法律当作教条。
《全球温室效应治理法案》规定,推动减排温室气体的计划虽然
是重中之重,但是实施的机制不能单靠行政命令,而是应该大力引入市场手段。
具体而言就是允许不同排放温室气体的公司之间买卖及交易排污指标。
这既可以在总体上达到减排效果和标准,又可以促进个别企业的发展,防止“一棒子打死”的政策,利于该州大、中、小各类型经济企业逐步完成目标。
行政牵头,政策适当
有了法律最重要的还是按照规定具体实施。
加州成立了以该州环保的最高部门——加州环保局为首的一个多部门联合气候行动小组,统一负责全州气候变化项目和政策的实施。
该小组制定了一些实际的措施,推动了该州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的成绩。
首先,行政监督有效。
加州环保局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经过对该州各个企业调查后,给企业提出一个排放的要求以及排放的上限,而作为企业来讲,自己考虑到底通过什么方式实施,达到环保局规定的排放标准就可以了,环保局并不会用行政命令的手段强迫企业按照某种单一划定的标准实施环保计划。
环保局则起到一个监督管理的作用,他们就在规定时间到来时,察看一下企业是否达到了他们的排放标准就可以了,不仅减少了行政成本,也有利于企业形成减排意识。
其次,该州努力寻找可替代能源。
塔梅宁先生说,石油虽然在目前看来是加州最主要的能源来源,但是石油造成的污染可能使未来加州经济发展受到拖累,而且石油的不可再生性也应该引起人们警觉。
他大力提倡使用电力或氢气推动的车辆。
按照他的逻辑“环保近期目标是省油,节约能源;中期目标是买省油和低排放的汽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长远目标是寻找比汽油清洁的燃料,包括氢气在内,届时温室气体问题就不至引发经济成本提高。
”在他的建议下,州长施瓦辛格的环保政策也是逐步以发展氢气能源为主要观点的,先生称,目前加州开始推广氢气燃料,当然开始还是从运输以及公共使用的车辆为主,但是长远目标就是使氢气车进入家庭。
他预计到2010年,加州很多地方都会出现类似现在加油站的“加氢气站”。
此外,加州的居民也鼓励使用太阳能。
这些措施都可以大大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从而实现《全球温室效应治理法案》中规定的目标。
第三,对电力产业进行调整。
美国使馆的资料显示,加州首创了
一些诱导能源节约的新方法,尤其是20/20计划。
该计划将消费者电费的20%退还,前提是消费者将用电量削减20%。
在2002年至关紧要的夏季里,节约行动导致用电量下降11%,高峰用电量下降16%。
加州为此项节省付出了代价,但钱留在了州内,流到电力消费者手上。
此外,电力企业也是释放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
加州从2003年起,就实施了强制性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制度,要求电力零售商必须购买一定比例合格的可再生能源,计划到2020年使全州可再生能源比例达到33%。
加州的电力供应商也可以为用电超过一定额度的用户增加费用,顾客也可以选择多交钱使用可替代能源所发的电,以利于减少大气污染。
日常生活中防止气候变暖的小措施
1、防止汽车发动机空转
2、利用公共交通工具
3、每次减少一分钟淋浴时间
4、停止设置电饭煲处于保温状态
5、购物时携带购物袋,避免购买过渡包装商品
6、减少看电视的时间
如上仅仅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就可以有助于防止全球变暖,并且可以在很多层面上实现节约。
因此为了保护蓝色的地球,请把以上措施付诸实施于日常生活。
让我们用自己的双手来守护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第二篇:全球变暖原因及对策
引起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对策
全球变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
目前世界范围内认为主要原因很可能是因为由于温室气体(代表气体二氧化碳)排放过多造成。
全球大气层和地表这一系统就如同一个巨大的“玻璃温室”,使地表始终维持着一定的温度,产生了适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环境。
在这一系统中,大气既能让太阳辐射透过而达到地面,同时又能阻止地面辐射的散失,我们把大气对地面的这种保护作用称为大气的温室
效应。
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它们可以让太阳短波辐射自由通过,同时又能吸收地表发出的长波辐射。
这些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氯氟化碳、臭氧、氮的氧化物和水蒸气等,其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
近百年来全球的气候正在逐渐变暖,与此同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含量也在急剧增加。
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所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是全球变暖的基本原因。
排放温室气体的人类活动包括:所有的化石能源燃烧活动排放二氧化碳。
在化石能源中,煤含碳量最高,石油次之,天然气较低;化石能源开采过程中的煤炭瓦斯、天然气泄漏排放二氧化碳和甲烷;水泥、石灰、化工等工业生产过程排放二氧化碳;水稻田、牛羊等反刍动物消化过程排放甲烷;土地利用变化减少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废弃物排放甲烷和氧化亚氮。
人类燃烧煤、油、天然气和树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进入大气层后使地球升温,使碳循环失衡,改变了地球生物圈的能量转换形式。
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25%,远远超过科学家可能勘测出来的过去16万年的全部历史纪录,而且目前尚无减缓的迹象。
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
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世界上的森林主要分为寒带(北方)森林、温带森林和热带森林三类。
据专家介绍,今天的森林生态系统,是大自然经过8000年的进化才逐渐形成的。
今天,所有的原始森林都沦为伐木业大规模开采利用的目标。
在热带地区,许多现在已荡然无存的森林就是在过去的50年被砍伐一空的。
仅1960年至1990年,就有超过4.5亿公顷的热带森林被吞噬,占世界热带森林总面积的20%;还有数百万公顷的热带森林在砍伐、农田开垦和矿产开采中退化。
而且,全球的非法砍伐和非法木材产品交易还在继续加剧,尤其是在拥有热带森林的发展中国家和政府执法不力的俄罗斯等国。
而国际市场对廉价木产品的需求,又进一步恶化了这一状况。
温室效应的预防对策
一、全面禁用氟氯碳化物
实际上全球正在朝此方向推动努力,是以此案最具实现可能性。
二、保护森林的对策方案
今日以热带雨林为生的全球森林,正在遭到人为持续不断的急剧破坏。
有效的因应对策,便是赶快停止这种毫无节制的森林破坏,另一方面实施大规模的造林工作,努力促进森林再生。
三、汽车使用燃料状况的改善
日本汽车在此方面已获技术提升,大幅改善昔日那种耗油状况。
但在美国等地,或许是因油藏丰富,对於省油设计方面,至今未见有何明显改善迹象,仍旧维持过度耗油的状况。
因此,该地区生产的汽车在改善燃油设计方面,具有充分发挥的余地。
由於此项努力所导致的化石燃料消费削减。
四、改善其他各种场合的能源使用效率
是要改善其他各种场合的能源使用效率。
今日人类生活,到处都在大量使用能源,其中尤以住宅和办公室的冷暖气设备为最。
因此,对於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方面,仍然具有大幅改善余地。
五、对石化燃料的生产与消费,依比例课税
如此一来,或许可以促使生产厂商及消费者在使用能源时有所警惕,避免作出无谓的浪费。
而其税金收入,则可用於森林保护和替代能源的开发方面。
六、鼓励使用天然瓦斯作为当前的主要能源
因为天然瓦斯较少排放二氧化碳。
最近日本都市也都普遍改用天然瓦斯取代液化瓦斯,此案则是希望更进一步推广这种运动。
惟其抑制温暖化的效果并不太大,顶多只有一%的程度左右。
七、汽机车的排气限制由於汽机车的排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与一氧化碳,因此希望减少其排放量。
这种作法虽然无法达到直接
削减二氧化碳的目的,但却能够产生抑制臭氧和甲烷等其他温室效应气体的效果。
八、鼓励使用太阳能
譬如推动所谓「阳光计划」之类。
这方面的努力能使化石燃料用量相对减少,因此对於降低温室效应具备直接效果。
九、开发替代能源
利用生物能源(Biomass Energy)作为新的乾净能源。
亦即利用植物经由光合作用制造出来的有机物充当燃料,藉以取代石油等既有的高污染性能源。
第三篇:全球变暖原因
全球变暖的原因
资料来源:
全球变暖的原因众说纷纭
全球变暖致家园告急
据新的科学研究显示,目前地球正变得越来越热的原因是,太阳辐射处于近一千年来最强烈的时期。
著名的马克斯·普朗克太阳能系统研究所的负责人萨米·索兰基博士认为:“这一点现在可能影响到了全球温度。
”
索兰基博士说,强烈的太阳辐射,以及高水平的温室气体,这两个因素共同导致了地球温度的变化,但他说不准哪个因素对全球变暖的影响更大一些。
在过去几十年中,大多数科学家都同意温室气体效应导致了全球变暖,但对太阳辐射增强是否也是全球变暖的一个因素存疑。
为了确定太阳对全球变暖的影响,索兰基博士的研究组对太阳耀斑进行了测量。
他们还分析了过去几百年的太阳耀斑数据,终于发现:太阳耀斑较少的年份,往往对应于地球的一个低温期—这一时期可能长达50年—但上世纪,太阳耀斑的数量明显增多,地球的温度也稳定上升。
但索兰基博士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太阳辐射增强,也不知道这一过程将持续多长时间。
他说,过去20年中太阳辐射的增强还不足以
引起地球上所发生的气候变化,他相信,太阳辐射增强对臭氧层和云层的影响给气候带来的变化可能比太阳光本身造成的影响更大。
瑞士皇家气象学会成员、气候学家比尔·伯罗斯博士对索兰基博士的研究成果表示赞赏。
他说:“这一研究显然是非常有价值的。
它表明值得对太阳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在我们还没有确信人类活动是造成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前,我们也许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了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上。
”
不过,英国气象局的气候研究员加雷思·琼思博士说:“太阳辐射可能的确对气候变化造成了影响,但这一因素需要与其他因素结合起来看。
”
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评估被夸大了
据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研究发现,过去的某些气候预测夸大了对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现象的评估。
该局的模拟研究发现,过去人们对地球气温升高进入地球大气层的水蒸气的数量估计过高。
许多科学家们信奉的理论认为,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迅速增多,地球气候不断变暖,海洋中的更多水分被蒸发到大气层中。
NASA指出,温室效应是否存在、其影响范围究竟有多大等问题,不同的科学家仍持有不同的
看法。
上述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大气层中的水蒸气数量的确比以前增多了,但远没有气候预测计算机所说的那样神乎其神。
NASA的科学家德斯勒表示,科学的责任之一,就是对未来的气候做出比较准确的预测,因为这种预测是决策者们制定政策的依据。
我国气象学家王明星也认为:对于气候变化的影响的评价问题很多、很复杂。
这首先表现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客观的科学评价体系。
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影响评价”的尺度标准是十分复杂而难以定量的。
当前研究较多的是对农业生产,森林和其它生态系统的影响。
研究结果基本上都是定性的描述,而且,有些定量结果也都是很粗的估计值。
王明星说,关于气候变化影响评价的不确定性的另一原因,是所依据的气候变化预测结果的极不确定性。
关于未来气候变化预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