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三大教学误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6教学实践Teaching Practice Little Learner Magazine
Teaching Practice June 2016
教育短论教学·广交流【摘要】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三大误
区:小学体育教学的竞技化误区,小学体
育教学的技术化误区,小学体育教学的
组织化误区。

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教学误区
在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着
三大误区,只要体育教师的教学思想还
存在着这样的误区,就不能以正确的方
法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于是就会降低体
育教学的效率。

一、小学体育教学的竞技化误区
部分小学体育教师应用竞技化的思
想开展体育活动。

很多小学教师听到这
样的论断会表示质疑,他们认为:“我没
有经常在体育课上开展竞技化的活动
啊。

”现以体育教师开展跑动的活动为
例。

曾经有一名体育教师应用分组教学
的方法开展50米跪训练。

教师为学生画
出50名的起点和终点,要求学生以6人为
一组,共同开始50米跑训练。

在训练的过
程中,每个学生都可以明晰的看到谁跑
得快、谁跑得慢,学生的体育水平层次性
一目了然。

由于学困生感受到自己受到
了横向的比较,因此他们内心感受到了
学习挫折感,以后就不愿意开展体育训
练。

教师应用统一的标准开展教学活动,
应用横向比较的方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
绩,这就是体育锻炼的竞技化。

实际上,
体育运动开展的目的是让人们感受到锻
炼的乐趣、愿意自主的参与锻炼,强身健
体,体育教师只有在教学活动中去竞技
化才能让学生愿意参与体育运动。

比如
体育教师如果要让小学生愿意参与跑步
活动,可以让学生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这样的体育游戏很受小学生的欢迎,学
生在玩游戏的活动中会主动的奔跑,其
参与的运动量不会小于参加短跑训练。

小学生具有自尊心强的特点,小学
体育教师应用竞技化的思路开展教学活
动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只有应用活
动化的思路开展体育教学,才能让小学
生愿意主动的参与体育训练。

二、小学体育教学的技术化误区技术化的误区是指部分体育教师认为开展体育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标准的体育运动技术,使学生的体育技术具有持续发展性,这些体育教师的教学思路是错误的。

现用体育教师开展篮球活动为例,有一名体育教师在开展篮球活动时,为了让小学生掌握专业的篮球技术,于是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运球、如何传球、如何卡位、如何投篮。

在教学实践中,这一名体育教师发现学生并不积极的参加篮球训练,甚至有一些学生还用装病的方法逃避篮球训练。

这一名教师向教育专家请教,教育专家指出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名教学专家说,小学生参加体育训练,只是为了满足爱玩、爱运动的天性。

很多小学生既不具备专业化体育运动的天赋,也不愿意向专业化训练方向发展。

作为教师怎么可以磨灭小学生的天性,而去教学生不愿意学习的专业技术呢?这一名教师发现了教学问题以后,将引导学生练习篮球改为引导学生玩珍珠球,珍珠球是一种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虽然他的规则与篮球运动相似,却没有篮球运动这么严格,学生只要掌握基本的运动技巧就能开展珍珠球运动,这种教学改革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体育教师要意识到只有少数小学数才有专业化的学习需求,教师只需要给这绝少数的学生专业化的训练,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教师只需要让学生掌握不太复杂的体育运动,然后让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充分的感受到运动的欢乐。

三、小学体育教学的组织化误区部分小学体育教师教师认为小学体育教学有培养学生的心理素养的作用,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这些教师采取了组织化的教学。

这些教师要求学生在体育课上必须统一穿运动服、统一穿球鞋、接受军训化的管理。

这样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巨大的心理负担,很多学生害怕达不到教师的要求而逃避体育课。

教师要意识到,学生只有愿意主动接受教师的心理素质锻炼,教师的心理素质训练的教学效率才能提高;如果学生一开始就排斥心理素质锻炼,这种教学就不能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那么体育教师应当如何革心组织化的训练呢?有一名体育教师应用远足的方法开展组织化的训练。

这一名体育教师引导小学生们开展体育远足活动,在教学以前,教师要求男生女生只能穿衣裤,女生不得穿裙子;男生女生在训练时要穿球鞋、球袜,不许穿凉鞋、丝袜等。

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不理解教师的教学要求,部分学生违背了教师的要求。

这一名体育教师没有处罚违背要求的学生,而是继续带学生去远足。

学生在远足的时候,发现山上到处是蚊虫,不穿裤子的学生在训练时被蚊虫钉得一身都是包,穿丝袜的学生袜子被山上的树枝勾破了、穿凉鞋来的学生脚被石头划破了……这一次的远足运动给予学生很深的印象,在这次的运动中,学生了解到了教师向他们提出组织化的要求是为他们的身心健康着想,而不是为了想“管住”他们。

当学生在在完成这一次的远足训练以后,希望教师在下次参与体育运动以前提出组织化的要求时,下一次的训练以前这名教师却不再提出组织化的要求,而要学生主动思考这一次参加体育训练需要提出怎样组织化的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依照学习的需求拟订合理组织化的方案。

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践自主的提出教学组织化的方案,让学生学会主动的管理自己,令学生感受到他们才是学习的主体,从而愿意主动的接受组织化的要求。

总结:本次研究说明了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着的三大教学误区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三大教学误区的方案,经教学实践证明,这些方案具有可操作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龙冈小学)
浅议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三大教学误区
筅江苏\霍步政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