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巡查制度(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产品质量安全巡查制度
1、制订实施年度巡查计划,依法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巡查监督工作,督促生产经营者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
2巡查范围和内容包括农资经营门店的农业投入品经营状况,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农业投入品使用情况、生产记录情况、农业产地环境保护情况等;以农药兽药使用高峰期、农产品上市期为重点,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基地、收储运环节和农业产地污染源(点)的巡查监管。
3、对巡查发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严格督促整改;发现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应即时报告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通报同级食药监、公安等部门,并积极协助查处。
4、建立监管巡查记录,按要求记录巡查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意见和结果。
5、督促指导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安全使用农兽药、化肥、农膜等投入品,推行绿色生产、清洁养殖,妥善处置农业废弃物;协助开展被污染耕地修复治理。
农产品质量安全巡查制度(2)
是指对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环节进行定期检查和抽查,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该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设立巡查机构:建立专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巡查部门或机构,负责组织和协调巡查工作。
2.制定巡查计划:根据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的特点,在巡查部门的指导下制定巡查计划,明确巡查的时间、地点和内容。
3.开展巡查工作:巡查人员按照计划,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进行巡查,对生产过程中的环境、设备、原料和产品质量进行检查。
巡查人员可以使用检测设备和方法对农产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4.记录巡查结果:巡查人员应详细记录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情况,包括问题的性质、产生原因和改进措施等,并及时向上级巡查部门汇报。
5.处理巡查问题: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巡查部门应及时与有关单位和企业联系,要求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并跟踪处理情况。
6.加强信息共享:巡查部门应与其他相关部门和单位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共享农产品质量安全巡查的结果和经验,提供给农民和消费者参考。
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巡查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促进农产品产业的健康发展。
农产品质量安全巡查制度(3)
是指为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进行巡查检测,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监管和处罚的制度。
农产品质量安全巡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符合相关的质量安全标准,保证消费者的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该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巡查机构和人员:由农业、食品安全或者相关部门组织的专业巡查团队,对农田、养殖场、加工企业、批发市场、零售场所等进行巡查。
2.巡查范围:覆盖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包括农田施肥、农药使用、农作物收获、畜禽养殖环境、食品加工过程、冷链运输等。
3.巡查内容:包括农产品质量检测、食品安全标准符合情况、环境卫生状况、农药残留、兽药使用情况等。
4.巡查要求:巡查人员应按照相关的巡查标准和程序进行巡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上级部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5.处罚措施:对巡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包括罚款、吊销相关证照、责令停产停业等。
6.巡查结果公示:巡查结果应该及时公示,向社会公众公开,增加透明度,提高社会监督力度。
通过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巡查制度,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促进农产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