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教学点滴积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拼音教学点滴积累
时光如流星般划过,转眼三年过去了。
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同事和领导的帮助下,受益匪浅。
在此简单谈谈自己的学习积累,仅供参考。
拼音对于入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既简单而杂。
简单是因为以前已经接触过,比较熟悉。
复杂则是因为它的发音规则和分类相对比较繁琐。
我个人认为,要想教好拼音教学,首先要从字母的书写、发音规律、带音调拼读和区分不同音调入手,注重读和写。
说着容易做起来难。
背诵字母歌,大家张口就来,滔滔不绝。
但是,要想做到真正的熟练,还需要在大量练习中寻求技巧。
单韵母的发音,最简单,老师让学生观察口型并且通过儿歌记忆,学生很快就能朗朗上口。
带音调读出单韵母的发音很重要,建议老师可以让学生边读边用手势书空音调。
复韵母则是两个单韵母的组合体。
在复韵母教学中,主要让学生体会到连读。
从前一个单韵母到后一个单韵母的过度连读。
比如,要学习复韵母ai,先发韵母“a”的音,然后迅速逐渐缩小口型发单韵母“i”的音,连起来就像把阿姨快速读出来的音,但是“a”的音相对短很多。
学习其他复韵母方法同上。
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种方式激励学生反复读,体会发音技巧。
也可加入一些情景游戏,增加课堂趣味性和提高课堂效率。
比如说让两个个子高低不同的学生站起来,指着矮的的同学让大家练习“ai”的发音,那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会很容易调动起来,并且乐此不彼。
接下里就是前鼻音和后鼻音字母的学习了。
前鼻音学习可以让学生对比复韵母发音规律。
只不过由单韵母发音快速过渡到字母“n”。
识记规律,对比四个前鼻韵母,共同有一个字母“n”,分别是单韵母(o除外)过门洞(加“n”)组成。
发音技巧,注意舌尖变化。
同理,学习后鼻音时,学生很容易发现共有一个“ng”(“u”例外)。
另外除了识记韵母,还要让学生在熟读字母的基础上体会不同音调的发音。
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
声母学习依靠口诀,朗朗上口,便于区分和识记相似字母。
正6“b”,反6“d”。
正9“q”反9“p”。
一个门洞“nnn”、两个门洞“mmm”、一根拐杖“fff”、一个伞柄“ttt”、一根棍子“lll”、9字拐弯“ggg”、一把椅子“”、一个大叉“”、2字伸直“”、一条蚕儿“sss”、一根树杈“yyy”,一片瓦片“www”。
总之尽力联系常见事物,通过儿歌让学生观察插图,联想实际进行趣味记忆。
对于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分,主要通过学生观察和练习舌头的位置区分发音。
学会了字母,接下来就是拼音教学的难点了。
就好比小孩子学走路,学会了站立,接下来敢于迈出第一步才是学会走路的关键。
而拼音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发出声读读出来。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因为胆怯,不够自信,怕出错,等等心理障碍不够自信,所以教师应该注意方式方法(语气要柔和,态度要和蔼可亲,最重要的是要投给学生赞许的目光)多鼓励学生,让学生足够自信,并且激励学生大胆的读出声来,无论对与错,老师都应该给予表扬和鼓励。
只有读出来了,才能发现问题所在,才能对症下药。
拼读时两拼音主要抓住声母到韵母发音的过渡。
三拼音相对难度要大,声母要响,介母(又叫介音)的过渡读时要快而短,最后音调落在韵母上。
除了拼读规则,还要注意读准音调和区分平舌音和翘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
建议在实际练习中,结合实际和常见字让学生反复练习拼读。
熟能生巧,在学会拼读的基础上再练习学习其它不同音调的读音。
比如,m-a-ma,学生最常听到和说到的是“妈和马”,以先让学生练习拼读“妈和马”的发音,熟练后再练习其它音调的拼读和发音。
在学生掌握了声母和韵母的识记和拼读后,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字母组合来通过不同字母自由组合(生可以分小组或者个人制作字母卡片,然后在课堂上自由“找朋友”,组成不同字母或者拼音给其它小朋友拼读,拼读对了的小组,老师给予加分,鼓励其它小组积极参与和共同帮助学习。
)让学生在课堂的游戏中快乐又轻松地学习汉语拼音。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些学习见解,具体问题还需要在实践中视学生基础和掌握情况灵活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