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202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雄安新区202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word版】
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定的()。

单项选择题:
A、实践活动
B、熟悉活动
C、课外活动
D、爱好活动
2:学校低班级儿童经常认为听父母或大人的话就是好孩子。

依据皮亚杰的道德进展阶段理论,这是由于他们的道德进展处于()。

单项选择题: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
3:我国颁布实行的壬戌学制是在()。

单项选择题:
A、1902年
B、1903年
C、1912年
D、1922年
4:教育在人的进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影响这一主导作用发挥的主要条件有()。

多项选择题
A、教育的自身状况
B、人的主观能动=来源公务员考试信息网]性的调动
C、家庭环境
D、社会进展的状况
E、气候条件
5:制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单项选择题:
A、形象思维
B、发散思维
C、辐合思维
D、直觉思维
6:我国学校德育主要由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三部分组成。

()
推断题


7:循序渐进原则就是指教学要根据同学熟悉进展的挨次进行。

()推断题


8: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同学对与教学亲密联系的详细学问和技能的把握程度的评价方式称为()。

单项选择题:
A、常模参照评价
B、正式评价
C、标准参照评价
D、非正式评价
9:松散群体是指同学们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
单项选择题:
A、目的和内容
B、共同语言
C、深厚友情
D、约束力气
10:苏格拉底的教学法包括()。

多项选择题
A、定义
B、思考
C、苏格拉底讽刺
D、助产术
E、启发
11: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受的其次阶段是()。

单项选择题:
A、依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
12:从德育的角度来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的德育原则是()。

单项选择题:
A、导向性原则
B、编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影响的全都性原则
13:建设和谐社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进一步完善社区的管理体制,才能明确社区的社会职责;假如不提高社区的服务水平,就不能满意居民快速增长的各种需求;社区管理的法规建设是社区基层民主自治的重要前提,而加强社区基层的民主自治也有利于完善社区的管理体制。

由此可见,()。

单项选择题:
A、假如不能提高社区的服务水平,就不能提高社区的服务质量
B、假如不进一步完善社区的管理体制,就不能明确社区的社会职责
C、只有加强社区管理的法规建设,才能明确社区的社会体制
D、只有加强社区基层的民主自治,才能满意居民快速增长的各种需求
14:依据反思的时间,教学反思可以分为()。

单项选择题:
A、个体反思和群体反思
B、教学前反思和教学后反思
C、纵向反思和横向反思
D、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和教学后反思
15:教育目的是衡量教学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作用。

单项选择题:
A、导向
B、评价
C、激励
D、指导
16:教学从其本质上讲,是()。

单项选择题:
A、一种主体活动
B、一种实践活动
C、一种熟悉活动
D、一种文化活动
17:定势对迁移只起阻碍作用。

()
推断题


18:在同学把握了“蔬菜”后,再学习“萝卜”、“白菜”等概念,属于()。

多项选择题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符号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E、转移学习
19:( )是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

单项选择题:
A、领悟
B、应用
C、学问
D、分析
20:提出以高难度和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的教育家是()。

单项选择题: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巴班斯基
21:指导教学是以()为中心,在老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
材料的课堂教学。

单项选择题:
A、同学
B、学业
C、学习成果
D、学习方法
22:试验法是在教育的实际状况下根据讨论的目的而掌握某些条件,变更某些条件,以观看被测试者心理活动的表现方法。

()
推断题


23:学校生道德评价力量的进展具有从自律到他律的特点。

()
推断题


24: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是()。

多项选择题
A、效果律
B、运动律
C、预备律
D、练习律
25:老师生存的基石是()。

单项选择题:
A、教学力量
B、学问
C、才华
D、爱好
26:老师在讲课时要求有必要的走动和手势,以增加同学感知的效果,其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单项选择题:
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
27: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

是促进个体进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
单项选择题:
A、打算性因素
B、帮助因素
C、影响因素
D、引导性因素
28:同学对自己学习内容和任务的认知,以及对认知行为的调整和掌握,主要是()。

单项选择题:
A、元认知策略
B、认知策略
C、管理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29:福勒和布朗认为,最关怀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的老师处于老师成长的()
单项选择题: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同学阶段
C、关注自我阶段
D、关注情境阶段
30:()是指辅导老师设身处地去体会受辅导同学的内心感觉,进入到他的内心世界之中。

单项选择题:
A、关注
B、敬重
C、真诚
D、同感
31:“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是()。

单项选择题:
A、马斯洛
B、班杜拉
C、加涅
D、阿特金森
32: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应以非正常同学为主,对于正常同学没必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
推断题


33: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主要有()。

多项选择题
A、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
B、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
C、老师自身的特点
D、同学的可接受性
E、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34: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同学的情感。

()推断题


35: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单项选择题:
A、教育学
B、教育哲学
C、教育社会学
D、教育经济学
3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
A、中心对称图形的对称中心也是连接对称点线段的中点
B、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连接对称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C、矩形是以对角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D、线段是以其中点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37: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说明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必需贯彻()原则。

单项选择题:
A、知行统一
B、渗透熏陶
C、集体教育
D、因材施教
38: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疾病。

()
推断题


39: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于()年。

单项选择题:
A、1879
B、1897
C、1789
D、1798
40:()被称为“现代教育测验之父”。

单项选择题:
A、杜威
B、泰勒
C、桑代克
D、赖斯
41:符合老师与家长交往的道德规范的是()。

单项选择题:
A、当同学犯错误情节严峻时,老师可以责怪家长管教无方
B、当对同学进行纪律处分时,老师应事先与家长充分沟通
C、在家长不犯难的状况下,老师可以要求家长充分沟通
D、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老师应当尽可能地避开家访
42:老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应遵循()。

多项选择题
A、一般目标和详细目标相结合
B、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
C、难度适中
D、便于检测
E、总结性评价
43:下面四个成语或俗语中哪一句是典型的正迁移现象?()单项选择题:
A、举一反三
B、聪慧过人
C、思维灵敏
D、物以类聚
44:柯尔伯格认为年龄与道德进展阶段成正比。

()
推断题


45: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加以论证的是()。

单项选择题:
A、卢梭
B、洛克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46:形成性评价通常发生在()。

单项选择题:
A、教学过程之前
B、同学毕业时
C、教学过程之后
D、教学过程之中
47:战国后期消失的()是我国最早特地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系统阐述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等,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

单项选择题:
A、《论语》
B、《孟子》
C、《学记》
D、《春秋》
48:《学记》中说:“不陵节而施。

”下列哪条教学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全都的()。

单项选择题:
A、启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49:班集体的进展目标一般可分为()。

多项选择题
A、长期
B、近期
C、中期
D、远期
50: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由洛克最先提出来的。

()
推断题


51:个体自我意识进展经受的过程是()。

单项选择题:
A、从心理自我到生理自我,再到社会自我
B、从生理自我到心理自我.再到社会自我
C、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
D、从心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生理自我
52: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制造美的情境来感染和熏陶同学的方法是()。

单项选择题:
A、谈话法
B、说理法
C、情感谢励法
D、榜样法
53:我国最早的公立学校成立于1949年。

()
单项选择题:
A、对
B、错
54:主见“经师和人师合一”“老师要做园丁,不要做樵夫”,被毛泽东称为“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的教育家是()。

单项选择题:
A、陶行知
B、徐特立
C、蔡元培
D、鲁迅
55:班杜拉把通过肯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行为倾向叫作()
单项选择题:
A、替代性强化
B、直接强化
C、外在强化
D、自我强化
56:教学中“拔卣助长”、“陵节而施”违反了()。

单项选择题:
A、个体身心进展的阶段性规律
B、个体身心进展的挨次性规律
C、个体身心进展的不均衡性规律
D、个体身心进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
57:下列物理量中,以科学家的名字库仑作为单位的是( )。

单项选择题:
A、电流
B、电阻
C、电容
D、电量
58:柯尔伯格讨论道德进展的主要方法是()。

单项选择题:
A、自然观看法
B、试验室试验法
C、两难故事法
D、对偶故事法
59:同学管理的终极目的是()。

单项选择题:
A、学业胜利
B、人性完善
C、适应社会
D、身心健康
60: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认知过程的是()。

单项选择题:
A、心情
B、气质
C、爱好
D、思维
查看答案
1:答案B
解析我国把教学过程看做是同学的一种特定的熟悉过程。

2:答案B
解析:
3:答案D
解析 1922年11月,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以大总统令颁布的《学校系
统改革案》中规定的学制系统称之为壬戌学制。

为区分于壬子癸丑学制,又称新学制。

4:答案A,B,C,D
解析略。

5:答案B
解析制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力量或特性。

发散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对同一个问题只有从多个角度、不同方向去探究,才可能发觉新颖独特的内容,因此,发散思维是制造性的核心。

6:答案正确
解析略。

7:答案错误
解析循序渐进原则不仅要遵循同学熟悉进展的挨次,还要注意同学身心进展和学问内在结构的挨次。

8:答案C
解析标准参照评价是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同学对与教学亲密联系的详细学问和技能的把握程度的评价方式。

9:答案A
解析考查松散群体的概念,应识记。

10:答案A,C,D
解析苏格拉底提倡争论的教学法,教学过程分为三步: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

11:答案C
解析:
12:答案C
解析:
13:答案B
解析【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此题的解题思路是:“进一步完善社区的管理体制”是“明确社区的社会职责”的必要条件,因此,否定前件,就可以否定后件。

所以,“假如不进一步完善社区的管理体制”,则“不能明确社区的社会职责”。

因此,B项正确。

题干中没有提到“提高社区的服务水平”和“提高社区的服务质量”的关系。

因此,不能选A项。

“加强社区的法规建设”不是“明确社区的社会体制”的必要条件,C项错误。

题干中没有说“加强社区基层的民主自治”和“满意居民快速增长的各种需求”之间的关系,D项错误。

14:答案D
解析略
15:答案B
解析教育目的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衡量教学实施的依据和标准”体现的是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16:答案C
解析教学从其本质上讲是一种特别的熟悉活动。

17:答案错误
解析当新情境与定势全都时,定势对解决问题起促进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

18:答案B
解析 B 【解析】下位学习又称为“类属学习”,是指将概括程度或包涵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涵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
19:答案C
解析学问指对所学材料的记忆,包括对详细事实、方法、过程、概念和原理的回忆、其所要求的心理过程是记忆。

这是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

20:答案B
解析赞可夫在长期的实践讨论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指导各科教学工作的五条“教学原则”,即: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理论学问起指导作用的原则;使同学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使全体同学都得到进展的原则。

21:答案C
解析指导教学是以学习成果为中心,在老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

22:答案错误
解析试验法必需是在试验室条件下,而不是教育的实际状况下进行的。

23:答案错误
解析学校生道德评价力量的进展具有从他律到自律的特点。

(本解析由张恩凯供应)
24:答案A,C,D
解析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是效果律、预备律、练习律。

25:答案B
解析学问是老师生存的基石。

没有深厚扎实的学问基础,就无法胜任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

26:答案C
解析老师在讲课时一般要求根据同学的活动规律,有必要地走动和辅之以手势,以增加同学感知的效果。

27:答案A
解析:
28:答案A
解析:
29:答案D
解析关注情境阶段的老师关怀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一般总是关怀诸如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

(本解析由张恩凯供应)
30:答案D
解析题干是对同感的解释。

31:答案B
解析:
32:答案错误
解析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应以正常同学为主。

33:答案A,B,C,D,E
解析:
34:答案正确
解析:
35:答案A
解析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教育学,教育科学是以教育规律为其共同讨论对象的各门学科的总称。

36:答案C
解析中心对称图形的对称中心也是连接对称点线段的中点,故A项正确;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连接对称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故B项正确;矩形是轴对称图形,但它的对角线不是对称轴(正方形除外),故C项错误;线段是以其中点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故D项正确。

37:答案A
解析孔子意指看一个人,不仅要听他怎么说,还要看他怎么做,属于知行统一的原则。

38:答案错误
解析:
39:答案A
解析略。

40:答案C
解析桑代克从动物心理试验着手讨论学习心理、智力及个别差异。

他观看动物走迷宫、开迷笼等从尝试错误到胜利的学习过程。

依据试验结果,桑代克提出了出名的学习律,被称为“现代教育测验之父”。

41:答案C
解析略
42:答案A,B,C,D
解析:
43:答案A
解析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的乐观促进作用。

44:答案错误
解析年龄与道德进展阶段有肯定的关系,但不完全对应。

45:答案C
解析班级授课制亦称班级上课制,与个别化教学相对,它是一种分班级进行的教学组织形式,最初尝试于西欧16世纪,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给以理论上的确定,l9世纪开头在世界各国大规模推广,始终沿用至今。

46:答案D
解析诊断性测验,形成性测验和总结性测验三种测验分别是依据测验的功能进行分类。

形成性评价通常发生在教学过程之中。

47:答案C
解析战国时期,《礼记》中的《学记》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阅历,系统地阐述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等,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

48:答案C
解析《学记》中说:“不陵节而施”体现了教学中的循序渐进的原则。

49:答案B,C,D
解析班集体的进展目标一般可分为近期、中期、远期目标三种。

50:答案错误
解析:
51:答案C
解析:
52:答案C
解析:
53:答案B
解析 l897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外院即为学校,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学校。

54:答案B
解析:
55:答案A
解析替代性强化即观看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犹如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是一种间接的强化方式。

由定义可以看出,选择A。

(本
解析由张恩凯供应)
56:答案B
解析个体身心进展是有挨次性的,不能违反这个挨次。

57:答案D
解析库仑是电量的单位.是国际单位制导出单位。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电容的单位是法拉。

58:答案C
解析柯尔伯格讨论道德进展的主要方法是两难故事法。

59:答案B
解析同学管理的终极目的是人性完善。

60:答案D
解析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