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学习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文字方面
1、“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避古今字躲避。

2、“姜氏何厌之有?”
厌——餍古今字满足。

3、“公赐之食。

食舍肉。


舍——捨放着,放在一边。

4、“佗邑唯命。


佗——他异体字
5、“不义不暱。


暱——昵异体字
6、“庄公寤生。


寤——牾通假字倒逆
7、“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


阙——掘通假字挖掘
8、“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无生民心。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无——毋通假字不要
9、“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锡——赐通假字赐予
二、词汇方面
1、“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都:卿大夫或王侯子弟的封邑。

城:城墙。

国:这里指诸侯的封邑。

有时也指诸侯的国都。

如:“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参国之一”意为国都的三分之一。

2、“君将不堪。


堪:经得起,受得住。

不堪,即受不了。

3、“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蔓,难图也。


所,处所,地方。

“为之所”,双宾语句,给他安排处所。

滋蔓:滋长蔓延。

图:图谋、谋划
4、“况君之宠弟乎?”
宠:尊,处于尊荣地位。

5、“多行不义,必自毙。


毙:倒下去。

这句意思是,多做不应该做的事,一定会自招垮台。

6、“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既而:过了不久。

鄙:边境上的城邑
7、“无庸,将自及。


无庸:不用。

及:赶上,这里指招致。

8、“厚将得众。


厚:丰大,这里指土地扩大。

9、“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


完:修茸城郭。

聚:聚集民众。

缮:修缮。

甲兵:甲,铠甲;兵,兵器。

具:备,准备。

10、“夫人将启之。


启:开门。

11、“公伐诸鄢。


诸:“之于”的合音字,“之”为代词,指代共叔段;“于”为介词,介进地点状语“鄢”。

12、“遂寘姜氏于城颍。


寘:放置,这里有放逐的意思。

13、“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封人:封,疆界;封人,镇守边疆的官职。

14、“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

未尝君之羹。

请以遗之。


尝:品尝,体会滋味。

未尝,不曾尝过。

羹:带汤的肉食。

请:表敬副词,表示“请允许我……。


遗:(wèi)赠,送给。

15、“敢问何谓也?”
敢:表敬副词,表自谦,有大胆,冒昧的意思。

16、“君何患焉?”
患:忧虑,担心。

17、“颖考叔,纯孝也。


纯:敦厚。

18、“爱其母,施及庄公。


施(yì):延,扩展。

19、“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匮(kuì):尽。

永:长久。

20、“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黄泉:复合词,字面指黄土下的泉水,这里指人死后安葬的墓穴。

三、语法方面
1.词类活用现象
⑴“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惊,使动用法,使……惊。

名,用作动词,命名,取名,后面省略宾语“之”(指代庄公)。

⑵“今京不度,非制也。


度,名词用作一般动词,合乎法度。

⑶“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使……生。

“民”、“心”为“生”的双宾语,意为:不要使民生二心
⑷“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隧,名词用作动词,指挖掘隧道。

2.宾语前置句式
⑴“姜氏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句。

用代词“之”复指宾语“何厌”。

⑵“敢问何谓也?”
宾语前置句。

疑问代词“何”充当动词“谓”的宾语。

⑶“君何患焉?”
宾语前置句。

疑问代词“何”充当动词“患”的宾语。

⑷“其是之谓乎?”
宾语前置句。

用代词“之”复指宾语“是”。

3.习惯句式
⑴“佗邑唯命。


“唯命”是“唯命是听”的省略形式。

⑵“君将若之何?”
“若……何”是一种固定格式,意为“把……怎么样?”或“对……怎么办?”“若之何”即“把它怎么办?”
4.虚词用法举例

①指示代词兼语气词,应理解为“于此”(“在这里”,“在这时”等)。

如:“虢叔死焉。

”(虢叔死在这个地方)“君何患焉?”(您在这件事上担忧什么?)
②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如:“姜氏欲之,焉辟害?”(怎么能躲避祸害?)

句首句中语气词。

如:“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难道谁还说不是这样吗?)“其”在句中加强反问语气。

又如:“其是之谓乎!”(大概所的就是这个吧?)“其”在句中表示推测语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