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市友好区七年级上期末模拟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春市友好区七年级上期末模拟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1. (2分)《骆驼祥子》中的小福子的外号叫什么?()
A . 小嫩肉
B . 小文
C . 小白糖
D . 白布袋
二、书写 (共1题;共6分)
2. (6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知识点】汉字或汉字拼音;走一步,再走一步
(1)
我的心里一直牢记着母亲叫我不要冒险的xùn jiè________。

(2)
它是一堵垂直的qiào bì________,壁面有许多tū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líng dīng________地挂在树梢出来的岩石、崩土和蓬乱的灌木。

(3)
大约只有二十米高,但在我眼中却是gāo bù kě pān________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líng dīng________地挂在树梢的险峰。

(4)
我的心在shòu gǔ lín xún________的胸腔里咚咚直跳。

三、默写 (共1题;共8分)
3. (8分) (2017七下·兴化月考)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________,鲜克有终。

②________,其义自见。

③桃李不言,________。

④普颜色不变,________。

⑤油蛉在这里低唱,________。

⑥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________。

⑦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________,________”一句,以声衬静,写出了破山寺的幽静。

四、其他 (共1题;共2分)
4. (2分)找出下面句子中通假字
①百废具兴________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________
五、名著导读 (共1题;共5分)
5. (5分)填空。

①《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________,也被称为“赛诸葛”,他与一伙儿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________。

②杨志的绰号是________,《水浒传》中写杨志的情节,除了本文的“押送金银担”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
6. (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完成习题太阳语
方英文
我的书房处在一个大深坑里的二层楼的底层。

这排房子东西走向,阴暗潮湿,尤其是四周的楼房冲天而起之后,这排房子几乎再也见不到阳光了。

不过这样也有好处,门庭冷落,安静自在,倒是个读书写作的绝佳境地,只是大白天浪费电而已。

每天早餐过后,我会走进书房,读一读,写一写,累了困了,就泡杯清茶,在氤氲的茶香中点上一支烟,抬头看看窗外的世界。

那逼仄的一线天空偶尔也会飞过几只不知名的小鸟,把我的思绪带向远方……那时,我自以为没有比这更快活的事情了。

一天早晨,我正写到妙处,窗纱外忽然穿进一束阳光,如探照灯般绕来绕去,把整个宁静的斗室照得一片明亮。

我刚站起来,那束阳光就钉在我的脸上,一动也不动,使我无法睁开眼睛。

我有点气恼,猛地举起拳头,那束阳光一下子不见了。

我睁开眼睛,却是一团黑洞。

过了一阵才隐约发现,那是个孩子,晃着小圆镜,在玩太阳呢。

我也不去计较,坐下来继续写作。

可是刚写一句,那束阳光又跑进来了,在我的额头上锯过来,锯过去的。

我有点愤怒了,就起身出了门,快步上完几十级台阶。

我想教训那个顽童。

然而,一见我来了,那孩子却一脸愉快的表情。

我也不好发作,因为他坐在轮椅上……我从此知道了这个孩子名叫瓦片,今年8岁了,父母都是工人,工作很忙。

他们早晨上班时,就把轮椅推到外面,让孩子晒太阳,自己玩。

我冲他笑了笑,依然回到书房写作,以免灵感走失。

可是,一连几天的早晨,只要我一坐到书桌前,那束阳光便跳跃进来,如小猫捕鼠,东闪西蹦的。

它虽然悄无声息,却扰人心绪。

我想我应该跟那个孩子谈谈,告诉他有意打扰别人的工作是不礼貌的,是缺乏教养的表现。

“瓦片,”我叫他,“你干吗老往我的房间里照太阳呢?”
“我跟你说话呀,叔叔。


我惊讶不已。

“我天天看你,好长好长时间了。

人家都是一伙一伙儿地上班去了,只有你一个人在黑房子里。

我天天看你的头,头低着——你在里面哭吧?可怜的,又没有人和你说话。

我让妈妈给我买个小镜子,可她说:‘男孩子照镜子,多丢人!’爷爷从乡下来了,才给我买了一个……叔叔,你干吗哭呢?你别哭了,只要出太阳,我天天早上都和你
说话,你不会寂寞的。


这是我平生第一次知道了阳光还有一种语言功能,而告诉我这一知识的,竟是一个这样的孩子!
以后,我每天清晨都在小男孩那束时断时续的阳光的陪伴下写作,它激发了我的灵感,我终于写出了一部成功的作品。

又是一个天朗风清的早晨,电视台来了两个人采访我,问我是怎么写出了这样一部成功的作品的。

“走,到我的书房后,你们就明白了。

”我领着客人下到我那个黑乎乎的房间,然后我坐到书桌前,请他们欣赏那束定时出现的阳光。

可是,十几分钟过去了,却没有一点动静。

我忍不住,就跑出去找那个可爱的孩子。

只见他手里拿着小圆镜,所不同的是,小圆镜被一块小手帕包得严严实实的。

“瓦片,你今天干吗不跟我‘说话’呢?”
“哦,我今天不了,”孩子露出灿烂的微笑,“今天有他们跟你说话,我就用不着照太阳啦。


后来,电视台播放了对我的专题访谈,题目就叫做“太阳语”……
(选文有改动)
(1)谈谈小说标题“太阳语”的含义。

(2)通读全文,你觉得文中的“瓦片”是个怎样的孩子?
(3)请简要梳理“我”的情感变化过程。

(4)小说刻画小男孩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5)请就这篇小说的内容主旨或写作特点进行探究、质疑,并在你探究、质疑的基础上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7.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涵养几分静气
宋威
①一则故事,读来耐人寻味。

父亲丢了一块表,抱怨着四处寻找,可怎么也找不到;等他出去后,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

父亲很好奇,儿子则回答:我就安静地坐着,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②这就是“心静”的力量。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一事当前,苦恼抱怨无济于事,烦躁惊慌也于事无补,唯有稳住阵脚、静下心来、凝神细思,方能寻觅解决之道。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一语道破“静”的重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坚守内心的宁静,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见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

那么,“静心功夫”从何处得来?
③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的自律。

毛泽东同志在湖南一师求学时,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读书,目的就是锻炼意志,让自己能够胸怀静气,心绪不受外界所扰。

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有人给自己定下“静坐”的“日课”,坚持每天独坐两小时,终于改掉了身上浮躁的毛病。

严格的自律,助人逐渐养成宁静、专一的心态,让人虽得意而不忘形、处困顿而不沉沦、临诱惑而不摇摆,也因静而明志,因静而生慧。

④有人说,每临大事有静气。

大事当前的静心功夫,往往得益于艰难困苦的历练。

苏轼《书舟中作字》记载,
一次乘船途中,滩险舟危,舟中士子面无人色,唯独他“作字不少衰”。

这份从容盖因其“更变亦多矣”,所以能临事不惧,处变不惊。

可见,不惮于在难事、烦事、急事、苦事上多磨炼,就能将内心打磨得成熟豁达,沉稳有定力,不再拘泥于一时一事的得失;多经历几番雨疏风骤的洗礼,耐得几回兴衰荣辱的打磨,就能在大事来临之时,气定神闲、沉着冷静,抵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⑤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

“静心功夫”,还可从读书中来。

寂寞忧愁时读一阕《定风波》,心会变得豁达敞亮;委屈不平时读一卷《宽容的哲学》,能收获“既忍且耐”的智慧。

身处低谷之时,从书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纵使“山重水复”也终将迎来“柳暗花明”;得意之时,时常读书以自省,也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端起沉甸甸的书本,走进书中的世界,浮躁之气便能荡涤一空,久而久之,自然能寻得“此心安处”。

⑥古人云:“人心多从动处失真。

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鸟啼而欣然有会,花落而潇然自得。

何地无真境,何物无真机。

”涵养几分静气,绝非暮气沉沉,而是多一些沉潜、少一些浮躁,多一些从容不迫、少一些进退失据。

“静心”的功夫,助人眼界开阔,胸襟豁达,挺过如磐风雨,包容万千气象,寻得生命真谛。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月16日04版)
(1)阅读全文,请谈谈如何才能做到“涵养静气”。

(2)文章首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3)文中第③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再写出一个“涵养静气”的方法。

七、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
8. (6分)(2016·枣阳模拟) 诗词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
上阙中,词人以“老”衬“狂”,更表现出________。

(2)
词人借“射天狼”的典故表达什么意思?
八、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49分)
9. (2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虽有嘉肴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1)
解释下列画线的字。

①虽有嘉肴②不知其旨也③虽有至道④然后能自强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教学相长。

②学学半。

③其此之谓乎。

(3)
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从“虽有嘉肴”写起?
(4)
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5)
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10. (24分) (2017七上·乌兰期末)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蒲松龄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

①缀行甚远________
②苫蔽成丘________
③一狼洞其中________
④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3)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狼什么样的本性?
(4)请写出作者对这件事议论的句子,并说说它的作用。

(5)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发?
九、作文 (共1题;共5分)
11. (5分)(2017·济宁)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习惯,是逐渐适应后的一种常态,是习以为常后的一种自然。

习惯可以是一种行为,也可以是一种心理,甚至是一种风气、一种传统……你可能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影响巨大。

关于“习惯”,你有什么样的经历和体验?又有什么样的认识和思考?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问题特征鲜明;③要有真实情感,不得抄袭和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1-1、
二、书写 (共1题;共6分)
2-1、
2-2、
2-3、
2-4、
三、默写 (共1题;共8分)
3-1、
四、其他 (共1题;共2分)
4-1、
五、名著导读 (共1题;共5分)
5-1、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
6-1、
6-2、
6-3、
6-4、
6-5、
7-1、
7-2、
7-3、
7-4、
七、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
8-1、
8-2、
八、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49分)
9-1、
9-2、
9-3、
9-4、
9-5、
10-1、
10-2、
10-3、
10-4、
10-5、
九、作文 (共1题;共5分)
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