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只鸟儿唱歌论文让每一朵花儿开放论文:让每一只鸟儿唱歌,让每一朵花儿开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每一只鸟儿唱歌论文让每一朵花儿开放论文:让每一只鸟
儿唱歌,让每一朵花儿开放
“让每一只鸟儿唱歌,让每一朵花儿开放”,这是教育的使命。
要完成这个使命,教师要牢固树立“人人皆可成材,生生都有作为”的全面人才理念。
“让每一只鸟儿唱歌”意味着教师要对学习有困难的“鸟儿”倾注更多的耐心与关爱。
由于个性差异,学生发展很难均衡同步,总有部分学生暂时滞后。
其实,每一个学困生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都有问题产生的原因。
这些原因可分为:1.家庭原因。
有些学生父母离异,孩子长期无人管教,缺少关心;有些家庭父母长期在外工作,孩子由爷爷奶奶带着,爷爷奶奶溺爱孩子。
2.家庭教育原因。
有些家长放纵孩子;有些家长对孩子非打即骂,孩子感受不到温暖;还有一些家长虽然想教育好孩子,但教育方法不当,造成孩子心理偏激。
3.社会环境原因。
有些孩子长期沉溺于网吧,沉迷于虚拟世界或暴力游戏中。
4.身体发展原因。
不同的学生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接受能力弱些;有的心理年龄滞后;有的耐挫力差等等。
转化学困生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关心热爱学困生
由于学困生存在不少的缺点和错误,因此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的指责,同学们的白眼。
其实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关心。
实践证明,要转化学困生,就要先使学困生动情,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孩子,更应给予更多的爱,千万不要冷落讽刺他们。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只有消除了学困生对老师、家长、同学的对立情绪,才能开展转化工作。
前两年,通过几天的细致观察,我发现本班一个叫王文心的同学,成绩处于中下等,她上课时目光游离不定,每当我叫到她时,她总是忽然一惊,好像刚从睡梦中惊醒,而且回答问题总是出错。
出现这种情况,我没有在班上对她大发雷霆,而是利用课余时间,找她谈心。
经过再三询问,她才抽抽噎噎地吐出真言:原来近几天来,她的父母因为家庭琐事而吵架,甚至还闹离婚,进而影响到王颖的学习生活,给她的学习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
听罢孩子的哭诉,我非常同情,对她进行了安慰,找到她的父母,与其交换了意见,从而改变了不利状况。
以后,笑容又在王文心的脸上显露了出来,她的成绩也不断上升。
二、了解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对症下药
要做好转化学困生的工作,就得深入了解,全面分析学困生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坚持在了解中教育,在教育中了解。
教师要对学困生进行家访,综合家庭、社会、学校各方面的因素共同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我班有一位同学名叫涂红涛,他的记忆能力很差,每次我检查课文背诵情况他都不能过关。
一次放学后,我把他留下来背诵古诗,结果他背诵了半个小时还没有背会。
经过家访我了解到这个孩子小时得过
脑膜炎,留下后遗症,记忆能力很差。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注意了分层次教学,特别是布置背诵任务时,我总是给他少布置一点,使他不至于完成得太吃力,渐渐地积少成多。
三、发现闪光点,及时鼓励引导
挖掘其闪光点,以一当十。
著名的教育学家马卡连科说过:“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
”意思是说教师应善于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并给以表现的机会,尽量不提过去,不揭伤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实许多后进生他们身上有许多的闪光点。
我们如果在教学中抓住他们的这些特长加以鼓励激发他们求知上进的自信心,同时对他们提出希望,希望他们改正自身的不足,他们就会在学习生活中像发挥特长一样,积极上进的。
本班的李彦良同学是个十足的调皮鬼,上课总爱做一些小动作,不是乱动同学东西就是趁老师不注意扭头对全班同学做鬼脸,与同学的关系非常紧张,作业不认真完成,书写潦草。
后来学校举办“庆十一”文艺汇演,我推荐他代表本班表演拉丁舞。
我在征求他意见时,他听说要他代表全班表演节目高兴得手舞足蹈。
我就趁这次机会对他郑重地提出了一些要求,希望他能改正自己以前的缺点为班争光,他当时答应一定能够改正坏习惯为班争光。
在他和班上另外一名同学的努力下节目获得三等奖。
在开班会时,我特意表扬他不仅为班级争得了荣誉而且进步明显,并对全班同学说老师相信他在以后的学习
生活中一定能像他表演的拉丁舞一样会越来越好。
就这样他慢慢地改掉了坏习惯。
四、创造成功记录,激发学生兴趣
一个人只要体验到一次成功的欢乐,就会激起无数次追求成功的努力,对于学困生来说也是如此。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分层教学,创造机会让学困生表现自己的才能,减少学困生学习中的挫折感,使他们尽可能多地获得老师的肯定、表扬和同学们的赞许。
对于长期不完成作业且屡教不改的学困生,不可能一下子使他变得按时认真完成作业,教师可布置适合他们的作业,使他们自己觉得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完成,以免失去学习的信心。
教师可以先要求他们完成作业,只要做完,就表扬肯定,别的如质量、准确率先避而不谈。
渐渐地,对下一次的作业,就要要求稍高一点,接着再稍高一点,最后要求他们认真完成作业,逐步培养其学习毅力。
久而久之,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他们就会逐步形成作业及时认真的习惯。
每个学生都具有了强烈的求知求成的欲望,在这种逐步肯定的过程中,他们也会产生全身心的愉悦,从而激发更高的成功意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