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经济学的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为经济学的介绍
行为经济学的学习,了解心理学对经济学的影响。
然后开始进入到公司金融部分,首先是经典三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背后有什么逻辑关联,以及常见的作假模式。
还有一些中国典型企业的模式,譬如老干妈、中石油,还有一些企业层面的金融操作:分红、股票并购、高送转、定向增发、IPO、股权激励、借壳上市、兼并收购,还有公司治理相关的内容,譬如委托代理和一些大股东掏空公司的案例。
行为经济学
了解投资者的认知偏差。
过度自信和保守主义,人类心理的洞察,在投资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人类在决策的时候并不像经济学所假设的那样,是理性决策的,而是往往凭直觉行事。
尤其在处理复杂问题的时候,人类的非理性会在投资市场中占据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
作为一个理性的投资者,这对我们的启示就是,我们要把自己放在一个没有预设的归零的位置上,同时要有意识地多听取和自己观点相反的意见。
前景理论:行为金融学的经典理论。
把人的一些感性特质加入了数学的函数进行分析,提出了四个理论推断:
● 人的行为是有参照点的。
● 人们是厌恶损失的。
● 人们对风险的态度是非对称的。
面对确定损失的时候,就想赌一把,而面对确定收入的时候,就希望赶紧落袋为安。
● 人们总容易陷入到概率权重的幻觉里,在期望收益相同的情况下,更喜欢小钱大赚。
所以,为了防止这种人性的弱点带来投资的损失,我们可以给自己设置一些投资纪律来保证收益。
比如设置止损点,比如盈利时淡化参照点等等。
有限注意力这个有趣的概念。
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些现象,比如公司总是选择在周五公布坏消息,再比如分散投资的策略实际上很难执行。
彼得·林奇的投资之道:
● 蜡笔理论,即大道至简,不投资一个基本业务都看不清楚的公司。
● 有效和有限的分散,彼得·林奇把所有的资金分成90%、10%两个池子。
90%的资金是稳定地分布于重仓股,而只有10%的资金去买入大量不同的股票,进行大面积的“选秀”。
● 逆向选股,谨慎选择那些过热行业的股票,一些低迷行业的领头羊反而可能是赚钱的机会。
羊群效应的理论,叫信息瀑布(information cascade)。
这个理论告诉我们,金融市场的羊群行为,很多时候都是理性驱动的。
如果开始的时候交易方向是对的,它会加快市场或者社会的有效性。
但如果这个方向是错的呢,就可能造成很大的破坏。
而且这种信息瀑布导致的羊群行为是很脆
弱的,一个足够强的反向信号就会将信息瀑布打断。
所以一般情况下,羊群行为不一定会造成资产泡沫或者市场崩塌。
但是,当市场环境非常不确定,或者信息不对称很大,大家的动物精神很强的时候,这个可能性就变大了。
所以对我们普通投资者来讲,利用羊群效应在市场上进行套利,也是有可能的。
框架效应。
人类在决策的时候,总是会在一个框架下来思考问题,而且总是会选择那个更小的框架进行直观式的思考,这叫窄框架(Narrow Frame)。
很多行为偏误都跟此有关。
比如说过度自信、处置效应、心理账户。
要特别地提一下心理账户,它其实是指,我们在组织和经营自己生活的时候,会用分割账户的思考决策方式来衡量利弊,计算损益。
所以经常放大快乐,减少痛苦。
这样在投资上有时候会诱导我们作出错误的决定。
为了克服这种倾向,一方面我们需要多元化思考、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一方面要放慢思考,抑制住自己瞬间决策的冲动。
个人只是历史中的浪花,所以顺应时代大势最重要。
因为投资根本上投的是一个时代的大势,所有的经济增长和企业利润都是时代的一个微小侧面或者缩影。
普通人是投资自己,聪明人投资时间,真正的高手投资时代。
投资最要紧的是要跳出局限你的这些思维,力图站在高处,用动态演化的思维看清楚时代大势,抓住机会,成就自己。
公司金融,资产负债表是一个存量的概念,它是对整个企业财务状况的整体描述。
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是流量的概念,分别是对收支平衡和流动性的描述。
三张表互相联系,相互影响。
一个表上某个科目的变动会在其它表上
显露出来。
所以一个表上任何的异常点,都是值得关注的。
常见的操纵盈利的会计方法,有给资产洗澡、寅吃卯粮等等。
所以,为了避免被单一的指标误导,我们要学会将财务报表作为一个整体来寻找异常点。
另外,要更多地关注现金流,而不是净利润。
现金流其实并没有那么好看,它分为经营性现金流、筹资性现金流和投资性现金流三类。
其中,经营性的现金流,指的就是来自于企业主营业务现金流量,也是判断企业质量的最核心标准。
MM理论、优序融资理论,在有融资需求时,企业为了向市场传达一个正面的信号,就会按照内部融资优于外部融资,而在外部融资中,债权融资又优于股权融资的这么一个顺序来行动。
高送转:它其实本质上就是把一股拆成一个更小的单位,然后使得每一股占的份额更小。
拆细这种方法,对于腾讯、谷歌这样的高增长、高利润,以及高价的股票确实是有用的,因为它能够降低一点投资门槛,增加流动性,使得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但是更多的企业去进行拆细的时候,是为了迎合人们贪便宜的心理,通过送转这种名词,营造一个价格幻象来进行套利,刺激股价的上涨。
IPO:是创业者、投资方的一个理想的退出渠道,它特指一个公司第一次把自己的股份向公众出售,进行融资。
借壳上市:金融学名叫“反向收购”。
它是一种通过购买目标上市公司资产,取得这个公司控制权,从而进行融资的手段。
它涉及了双方的资产重组,所以很容易形成内幕交易,伤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借壳上市跟正常上市比起来,它的时间短、效率高,而且信息披露的要求比较低。
在中国A
股市场特殊的环境下,上市特别地困难,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也特别强。
红筹股:中国企业境外融资的金融创新,红筹包括两层意思:第一层,它的业务背靠大陆;第二层,它的上市公司的注册地是不在大陆的。
VIE结构的红筹上市:这主要是民营企业进行的创新。
它主要指的就是让一个境外公司通过VIE协议控制,来控制大陆公司的业务,然后让境外公司在境外上市。
这个模式一方面是特别好的,它方便了民营企业进行融资,同时可以规避行政审批的繁琐和成本。
这个模式滋养了包括BAT在内的很多明星民营企业。
但是它也面临着很多问题,这个结构可以设计得特别复杂,所以它中间牵涉到逃税,违反国家的资本项目的管制,以及隐匿股东信息的问题。
兼并收购:通常而言,被收购方的股价容易上涨,而收购方的股价波动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一般来说,同行业的纵向并购,两个公司间业务有内在互补关系,或者发生在朝阳行业的并购,还有小规模企业的并购,现金并购,容易被认为是利好消息,市场的反应就会比较正面。
而跨行业的横向并购,业务上毫无联系的并购,发生在夕阳行业的并购,超大型企业的并购,以及股票支付的并购,市场的反应就比较负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