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南京师范大学附中树人学校小学五年级数学下期末一模试卷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南京师范大学附中树人学校小学五年级数学下期末一模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信息中,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
A. 学校各年级的人数;
B. 六年级各班做好事的人数;
C. 4月份气温变化的情况
2.一辆火车从吉林开往长春,第1小时行了全程的,第2小时行了全程的,还剩下全程的()。
A. B. C.
3.把一个图形绕其中一点顺时针旋转(),又回到原来的位置.
A. 90°
B. 180°
C. 360°
4.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对折4次,每份是这张纸的()。
A. B. C. D.
5.的分子乘3,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母应该加上()。
A. 3
B. 6
C. 8
D. 9
6.将三个棱长都是10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装在一起,此时与三个正方体独立包装相比,节省了()cm2的包装纸。
A. 100
B. 400
C. 600
7.一个长方体的长为20cm,宽为10cm,高为15cm,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切一刀,将长方体切成两个相同的小长方体,表面积最多增加()。
A. 200cm2
B. 300cm2
C. 400cm2
D. 600cm2 8.下列各组字母中,()是通过旋转得到的。
A. bd
B. bp
C. pq
D. bq
9.五年级某班排队做操,每个队都刚好是13人,这个班可能有()人.
A. 48
B. 64
C. 56
D. 65 10.下列三组相邻自然数中,()组的两个数都是合数。
A. 15、16
B. 17、18
C. 23、24
11.如图,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
A. B. C. D. 12.一个立体图形由5个小正方体搭成,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图形分别是:
这个立体图形是()。
A. B. C. D.
13.减去与的差,结果是多少?列式为()。
A. -( - )
B. - -
C. + -
二、填空题
14.下面是一辆旅游车往返于动物园和旅行社的时间和路程情况统计图。
(1)旅游车经过________小时到达动物园,游客在动物园参观了________小时。
(2)在________这个时间段旅游车行驶的速度最快。
(3)旅游车前4小时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千米/时。
15.如图中,将正方形按规律分割成五块,并标注了序号.
问:哪几块的和等于?________(填序号)
16.从11:00到11:15,分针按________时针方向旋转________°.
17.从2、0、6、7中任选两个数字,组成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有________,组成的数同时是2、3、5倍数的有________。
18.下边的图形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填一填。
① 从________面看
② 从________面看
③ 从________面看
19.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7段,每段长是全长的________,每段长________米。
20.3.6L=________mL 5200dm3=________m3 4.08dm3=________L ________mL
三、解答题
21.下面是2018年昆明和重庆月平均气温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2018年昆明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是________月,重庆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是________月。
(2)________月份两座城市的月平均气温最接近。
(3)这两座城市分别被称作“春城”和“火炉”。
你觉得哪座城市被称作“春城”?哪座城市被称作“火炉”?并从图中说说你对此说法的理解。
22.拖拉机耕一块地,第一天耕了这块地的,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耕了这块地的,还剩几分之几的地没有耕?
23.欣赏下面美丽的图形,你知道它们分别是由哪个图形通过旋转或平移形成的?
这个图形是由________.
24.求下面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25.食品店有75个面包,如果每2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如果每5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如果每3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为什么?
26.下面5个图形中,在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的下面画“√”;在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的下面“○”;其余的画“×”。
27.今有语文课本42册,数学课本112册,自然课本70册,平均分成若干堆,每堆中这3种课本的数量分别相等。
那么最多可分多少堆?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 C
【解析】【解答】选项A和选项B,适合选择条形统计图;选项C适合选用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C.
【分析】折线统计图的特征是: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据此分析解答.
2.B
解析: B
【解析】【解答】
=
=
故答案为:B
【分析】题目中是把从吉林到长春的全程看作单位“1”,剩下的=全程-第1时行驶的-第2小时行驶的。
3.C
解析: C
【解析】【解答】把一个图形绕其中一点顺时针旋转360°,又回到原来的位置。
故答案为:C。
【分析】知道图形绕其中一点顺时针旋转360°,又回到原来的位置。
4.C
解析: C
【解析】【解答】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对折4次,每份是这张纸的1÷16=。
故答案为:C。
【分析】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对折4次,相当于把这张纸平均分成16份,每份是这张纸
的1÷16=。
5.C
解析: C
【解析】【解答】===。
所以分母应该加上8。
故答案为:C。
【分析】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本题分子乘以3,则分母也应乘以3,分母得出的数再减去原来的分母即可得出答案。
6.B
解析: B
【解析】【解答】10×10×4=400(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B。
【分析】与三个正方体独立包装相比,节省了4个面的面积;棱长×棱长=一个面的面积;一个面的面积×4=4个面的面积。
7.D
解析: D
【解析】【解答】20×10×2=400(立方厘米);20×15×2=600(立方厘米);10×15×2=300(立方厘米)
600>400>300
故答案为:D。
【分析】由题意可知,切一刀将长方体切成两个相同的小长方体时,出现3种情况,每种情况都会增加两个长方形的面。
第一种:切面和长与宽组成的面相对,表面积增加400立方厘米;第二种:切面和长与高组成的面相对,表面积增加600立方厘米;第三种:切面和宽与高组成的面相对,表面积增加300立方厘米。
8.D
解析: D
【解析】
9.D
解析: D
【解析】【解答】13的倍数有13、26、39、52、65、78、......;这个班可能有65人.
故答案为:D。
【分析】这个班的人数是13的倍数,据此解答。
10.A
解析: A
【解析】【解答】17和23是质数,15、16都是合数。
故答案为:A。
【分析】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1.B
解析: B
【解析】【解答】如图,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下层3个正方形,上层靠左一个正方形。
故答案为:B。
【分析】判断出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有几个正方形以及每个正方形的位置即可做出选择。
12.B
解析: B
【解析】【解答】一个立体图形由5个小正方体搭成,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图形分别是:
这个立体图形是。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从正面看到的图形可知,这个立体图形有两层,下面一层有3个正方体,上面一层1个正方体居左;根据从左面看到的图形可知,这个立体图形有两列,左边一列有2个正方体,右边一列有1个正方体;根据从上面看到的图形可知,这个立体图形有两行,后面一行有3个正方体,前面一行有1个正方体居中,据此解答。
13.A
解析: A
【解析】【解答】减去与的差,结果是多少?列式为 -( - )。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用减法求出与的差,再用减去它们的差,据此列式解答,列综合算式时,先算的减法要加小括号,据此解答。
二、填空题
14.(1)4;4(2)6时~7时(3)625【解析】【解答】解:(1)10-6=4(小时)14-10=4(小时)旅游车经过4小时到达动物园游客在动物园参观了4小时;(2)在6时~7时这段时间旅游车行驶的
解析:(1)4;4
(2)6时~7时
(3)62.5
【解析】【解答】解:(1)10-6=4(小时),14-10=4(小时),旅游车经过4小时到达动物园,游客在动物园参观了4小时;
(2)在6时~7时这段时间旅游车行驶的速度最快;
(3)旅游车前4小时的平均速度是:250÷4=62.5(千米/小时)。
故答案为:(1)4;4;(2)6时~7时;(3)62.5。
【分析】(1)旅游车6时出发,10时到达;从到达时到14时都是参观的时间;
(2)根据统计图中时间和路程判断哪个时间段的速度最快;
(3)前4小时共行了250千米,用路程除以时间求出速度。
15.①②④【解析】【解答】解:因为:1316=12+14+116所以第①②④块的和等于1316故答案为:①②④【分析】将1316写成图上几个分数和的形式看那几块上的分数之和是1316
解析:①、②、④
【解析】【解答】解:因为:
所以第①、②、④块的和等于.
故答案为:①、②、④.
【分析】将写成图上几个分数和的形式,看那几块上的分数之和是。
16.顺;90【解析】【解答】360°÷60=6°15×6°=90°分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90°故答案为:顺;90【分析】顺时针方向是指和时针运行的方向相同;逆时针方向是指和时针运行的方向相反分针走一周是
解析:顺;90
【解析】【解答】360°÷60=6°
15×6°=90°
分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90°。
故答案为:顺;90。
【分析】顺时针方向是指和时针运行的方向相同;逆时针方向是指和时针运行的方向相反。
分针走一周是60分钟(360°),故先求出分针走一分钟是多少度,再求分针走15分钟是多少度。
17.60;60【解析】【解答】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有7260;组成的数同时是235倍数的有60故答案为:7260;60【分析】2的倍数的特征是这个数个位上的数是02468;3的倍数的特征是这个数的所
解析:60
;60
【解析】【解答】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有72、60;组成的数同时是2、3、5倍数的有60.
故答案为:72、60;60.
【分析】2的倍数的特征是这个数个位上的数是0,2,4,6,8;3的倍数的特征是这个数的所有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是这个数个位上的数字是0,所有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18.上;左;正【解析】【解答】根据分析可得图1是从上面看图2是从左面看图3是从正面看故答案为:上;左;正【分析】因观察的方向不同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也不相同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下面是三个相连的正方形中间靠右2
解析:上;左;正
【解析】【解答】根据分析可得图1是从上面看,图2是从左面看,图3是从正面看。
故答案为:上;左;正。
【分析】因观察的方向不同,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也不相同.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下面是三个相连的正方形,中间靠右2个正方形,上面右侧一个正方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三个相连的正方形;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上下三个相连的正方形.
19.17;57【解析】【解答】1÷7=17;5÷7=57(米)所以每段长是全长的17每段长57米故答案为:17;57【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知每段长是全长的1平均
分得的段数;每段长的米数=绳子的总米数÷平
解析:;
【解析】【解答】1÷7=;
5÷7=(米)。
所以每段长是全长的,每段长米。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知,每段长是全长的;每段长的米数=绳子的总米数÷平均分得的段数。
20.3600;52;4;80【解析】【解答】解:36L=3600mL;5200dm3=52m3;408dm3=4L80mL故答案为:3600;52;4;80【分析】1L=1000mL;1m3=1000d 解析: 3600;5.2;4;80
【解析】【解答】解:3.6L=3600mL;5200dm3=5.2m3;4.08dm3=4L80mL。
故答案为:3600;5.2;4;80。
【分析】1L=1000mL;1m3=1000dm;1dm3=1L;
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三、解答题
21.(1)5;8
(2)4
(3)昆明被称作“春城”;重庆被称作“火炉”。
理解:昆明一年的气候都比较温和,温差不大,所以称为“春城”,而重庆在6~8月的温度达到30度以上,所以称为“火炉”。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的数据找出昆明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和重庆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即可;
(2)求两座城市的月平均气温最接近的月份,也就是求那个月两座城市的月平均气温的差距最小;
(3)春城是一年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温差很小,从图中可以观察到,昆明一年四季的气温很稳定,所以昆明被称作“春城”;“火炉”,顾名思义,是很热的地方,重庆在6~8月的月平均气温均高于30度,所以重庆被称作“火炉”。
22.解:1- -( + )=
答:还剩的地没有耕。
【解析】【分析】第一天耕的+=第二天耕的;单位1-第一天耕的-第二天耕的=还剩的,据此解答。
23.平移得到的
【解析】【解答】解:基本图形是:,所以这个图形是由基本图形平移得到的。
故答案为:平移得到的
【分析】先确定哪个图形是基本图形,那么这个图形就是由这个基本图形平移得到的。
24.表面积:15×15×6=1350(平方分米)
体积:15×15×15=3375(立方分米)
【解析】【分析】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25.解:①75个位上是5,不能被2整除,
所以每2个装一袋,不能正好装完;
答:不能正好装完。
②75个位上是5,能被5整除,
所以每5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
答:能正好装完。
③7+5=12,能被3整除,
所以每3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
答:能正好装完。
【解析】【分析】75不是2的倍数,所以每2个装一袋,不能正好装完;75是5的倍数,所以每5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75是3的倍数,所以每3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
26.
【解析】【分析】根据从上面观察的图形可知,这个立体图形是一行,有两个正方体,寻找到此图形,用“√”标注;根据从左面看到的图形可知,这个立体图形有三层,是单列,寻找到此图形,用“○”标注;其他图形下面画“×”,据此解答.
27.解:42、112、70的最大公因数是14,
答:最多可以分14堆。
【解析】【分析】因为每堆中课本的数量分别相等,那么最多可以分的堆数一定是42、112、70的最大公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