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咸阳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一带一路”这一合作倡议不仅迅速得到国际社会关注,并且业已形成大量的合作机会。

B . 通过观看央视播放的《记住乡愁》节目,使我对中国乡村及民俗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

C . 本月首飞C919大飞机是我国按照适航审定要求和主流市场标准自主研发的首款干线客机。

D . 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2.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海棠、牡丹、月季……这些花次第开放,惹得蜜蜂在院子里嗡嗡嗡嗡地忙来忙去。

B . 那位白发苍苍、瘦得皮包骨头的老头走起路来颤巍巍的。

C . 老天津卫古建筑荡然无存,志愿者呼吁将老城古建筑尽早纳入天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D . 测绘工作常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因此一定要十分准确,绝不能粗心大意。

二、默写 (共1题;共15分)
3. (15分) (2017七下·长春期末) 名句积累与运用
(1)兔从狗窦入,________。

中庭生旅谷,________。

(《十五从军征》)
(2) ________,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渔家傲》)
(3) ________,________。

山河表里潼关路。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________。

(《教学相长》)
(5)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在《望岳》中以“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诗人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6)《卖炭翁》一诗通过“________,________”两句刻画出卖炭翁矛盾的心理,饱含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怜惜之情。

(7)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写出将士们以死报效君主的坚定决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8)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以“________,________”两句道出了天下游子的共同心声。

三、书写 (共1题;共4分)
4. (4分)(2014·大连) 给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________________yi xiao
褪尽黄晕________然自得惟妙惟________
四、语言表达 (共1题;共12分)
5. (12分) (2017九上·青浦期末)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題
【材料一】在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乌镇新增了不少智能设备。

智能翻译机成为接送嘉宾的司机与外国
嘉宾沟通的“神器”。

智能应答机器人能为迷失在小桥流水间的嘉宾带路。

无人超市门口,用户通过手机淘宝App 和快速面部特征识别完成“刷脸进店”。

在情绪营销“Happy购”展台,仪器会根据用户的微笑给出不同的折扣。

在停车场,只要先将车牌和支付宝绑定,车子驶离的瞬间,智能摄像头就会准确识别车牌,自动从车主的支付宝里扣取停车费,乌镇也成为全国首个“无感支付”景区。

【材料二】下列图表选自《乌镇指数: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7)》。

(注:人工智能,英文缩写为AI)
(1)材料一是某同学要出黑板报的内容,请为之选择一个最合适的标题()
A . 《全球人工智能群雄逐鹿,谁领风潮?》
B . 《“无人店”变身“懂人店”》
C . 《从乌镇的窗户瞭望人工智能的璀璨星光》
D . 《人工智能与人类生活》
(2)阅读材料二,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图表所反映的主要信息。

(3)不久前,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曾发表演讲:“强大的人工智能的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此言一出,引起轰动。

对人工智能你有什么看法?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13分)
6. (13分) (2020八下·温州期中)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题。

饮酒(其十七)
陶渊明
幽兰生前庭,含薰①待清风。

清风脱然②至,见别萧艾③中。

行行失故路④,任道⑤或能通。

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⑥。

(选自《陶渊明集》)
【注】①〔薰〕香气。

②〔脱然〕轻快的样子。

③〔萧艾〕指杂草。

④〔行行失故路〕
行行,走着不停。

失故路,指出仕。

⑤〔任道〕顺应自然之道。

⑥〔鸟尽废良弓〕《史记·淮
阴侯列传》中有“飞鸟尽,良弓藏。

”比喻统治者于功成后废弃或杀害给他出过力的人。

陶渊明传(节选)
萧统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

浔阳柴桑人也。

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
颖脱不群,任真自得。

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①;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州召主簿,不就。

躬耕自资,遂
抱羸疾。

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②有日矣。

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
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


道济馈以粱肉③,麾而去之。

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④以为三径⑤之资,可乎?”执事者闻
之,以为彭泽令。

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

”渊明曰:“我岂能
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

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贵贱造之者,有酒辄
设。

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有删节)
【注】①〔祭酒〕与下文的“主簿”“刺史”“参军”“督邮”,均为官职名。

②〔偃
卧瘠馁〕卧床挨饿。

③〔粱肉〕指精美的膳食。

④〔弦歌〕出任邑令。

⑤〔三径〕指归隐
者的居所。

(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
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
(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 ________
②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

________
(4)诗人在《饮酒》(其十七)中,以________和萧艾对举,表达了自己________ 的道德情操。

(5)以下各组,全是表现陶渊明的志趣的一项是()。

①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

②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③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④我醉欲眠,卿可去!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6)历代学者,往往根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和陶渊明其他几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认为
陶渊明是一位悠然自得、超然尘世的“田园诗人”或“隐逸诗人”。

实际上,陶渊明的隐逸更是因为对现实的不满。

请依据上面诗文,并结合《桃花源记》和自己的理解体会,给这种说法补充理由。

________
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9分)
7. (9分) (2020七下·温州期中)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释盗遗布
陈寔,字仲弓,为太丘长。

有人伏梁上,寔见,呼其子训之曰:“夫不喜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梁上君子是矣。

”俄闻自投地,伏罪。

寔曰:“观君形状非恶人,应由贫困。

” 乃遗布二端,令改过之,后更无盗。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呼其子训之曰(教诲)
B . 观君形状非恶人(外貌)
C . 乃遗布二端(留下)
D . 后更无盗(小偷)
(2)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

(限断三处)
夫不喜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梁上君子是矣
(3)陈寔为什么不处罚梁上君子?(用原文句子回答)
________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陈寔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3分)
8. (24分) (2018七下·衢州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三角梅
刘成章
①那年春天,我们陆续给小院栽了一些花木,其中包括一棵三角梅。

我们知道三角梅可以开出很繁盛很灿烂的花,所以对它怀着极为美好的憧憬,特意把它栽在房屋山墙边极为显眼的地方,希望无论是谁来到我家门前,一眼就能看见。

②不料遇到了令人非常沮丧的事情。

栽的时候,都一样认真,一样施足了底肥,浇足了水,栽好之后,管理也没有偏三向四,天天都给它们浇水,可是别的花木都长得欢欢势势,到抽条时抽条,到开花时开花,一年下来,都长得很像个样子了,唯独那棵三角梅老是婴儿似的趴在那儿,停滞在那儿,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应该长长了。

③第二年,那棵三角梅仍然毫无变化。

④第三年,满院子的花木都长得青春勃发,高大喜人,那棵三角梅的叶片却比初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病恹恹的,一派要死不活的样子。

我和老伴对它几乎不抱什么希望了,感伤地想,它总有一天会死去的。

⑤去年是栽下它的第四个年头了。

春天,当别的花木都在泛绿、发芽时,那三角梅依然毫无生机,一点要拥抱春天的意思都没有,于是我和老伴多次站在它的面前喟叹,皱眉,甚至责骂。

我们说,干脆把它拔了吧,省得它还占着一块地方,还要天天浪费几勺水。

我的女儿和女婿,也是这样的观点。

至此,全家的意见都一致了,欲除之而后快。

⑥然而,就在我们说这话后的不长时间,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我们惊喜地看见,三角梅的可怜兮兮的枝叶间,第一次抽出了一枝表皮有着细致纹路的新条,而且长得很快,不久就长到二尺长了,而且在那新条上旁逸斜出,又生出了好几条侧枝。

我们高兴极了。

但为什么会突然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也许是我们关于要挖掉它的议论被它听懂了吧!如果是,对它来说,那可是个性命攸关的大事啊,于是它就作出拼命的一搏,终于把生命的力量给搏出来了。

它好像每天太阳一出来,就死盯着周围的花木,与它们比赛着成长。

它身上透露出来的生机和生气,非常生动地展示在蓝天之下,是那么醒目耐看。

它像憋屈了好几年的毛毛虫,终于要开始向着花蝴蝶的方向嬗变了。

⑦又过了一个多月,我出门要干什么去,忽见山墙边露出个妙龄女子的脸,静静地望着我,她的身子还隐在墙后,恍恍惚惚似真似假,是邻家的客人吗?我终于从迷惑中清醒过来,看清那是三角梅开了一嘟噜火红的花。

我急忙叫来老伴,让她也高兴高兴。

老伴的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⑧又是一个春天来临了,此时的三角梅已长成一棵枝茂花繁的大树,比房檐都高,它的红色花瓣就像红金子捶成的薄片,只要轻轻撞击就能发出动人的声音。

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而风儿一吹,它的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亟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⑨生命,真是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奥秘和潜能的。

(1)写出作者对三角梅情感态度变化的过程。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本文的②—⑤段写了什么?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老伴的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为什么?
(4)请从描写的角度和修辞手法两方面赏析下面的句子。

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而风儿一吹,它的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亟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5)结合全文,说一说你对文尾句中“奥秘和潜能”的理解。

9. (19分)(2017·杭锦旗模拟) 阅读议论文,完成小题。

我的读书经验
冯友兰
①我7岁上学就读书,一直读了80年,基本上没有间断,不能说对于读书没有一点经验。

我所读的书,大概都是文、史、哲方面的,我的经验总结起来有四
点:,,,。

②先说第一点。

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真是多极了,浩如烟海。

但是,书虽多,有永久价值的还是少数,我
们要学会选择。

可以把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要精读的,第二类是可以泛读的,第三类是只供翻阅的。

怎样知道哪些书是值得精读的呢?对于这个问题不必发愁。

自古以来,已经有一位最公正的评选家,有许多推荐者向他推荐好书。

这个评选家就是时间,这些推荐者就是群众。

历来的群众,把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书,推荐给时间。

时间照着他们的推荐,把那些没有永久价值的书都刷下去了,让那些有永久价值的书流传下来。

现在我们所称为“经典著作”或“古典著作”的书都是经过时间考验流传下来的。

这一类的书都是应该精读的书。

③读的时候先要解其言,这就是说,首先要懂得它的文字,它的文字就是它的语言。

语言有中外之分,也有古今之别,这叫语言文字关。

攻不破这道关,不知道关里边是些什么东西,只在关外指手画脚,那是不行的。

当然,攻语言关,要先作许多准备,用许多工具,如字典和词典等工具书这类。

④中国有句老话说是“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读书时即使书中的字都认得了,话全懂了,也未必能知道作书人的意思。

从前人说,读书要注意字里行间,又说读诗要得其“弦外音,味外味”。

这都是说要在文字以外体会它的精神实质。

这就是知其意。

司马迁说过:“好学深思之士,心知其意。

”“意”离不开语言文字,但有些是文字所不能完全表达出来的。

如果只局限于语言文字,死抓住语言文字不放,那就成为死读书了。

语言文字是帮助了解书的意思的拐棍。

既然知道了那个意思以后,最好扔了拐棍。

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得意忘言”。

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过河拆桥是不道德的事。

但是,在读书中,就是要过河拆桥。

⑤上面所说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之下,还要加一句“意不尽理”。

“理”是客观的道理,“意”是著书人的主观认识。

人总是人,不是全知全能。

他的主观上的体会和判断,同客观的道理总要有一定的差距,有或大或小的错误。

所以读书只到“得其意”还不行,要把前人的“意”作为参考,和自己明白的那些客观道理,互相比较,互相补充,互相纠正。

这就可能有一个比较正确的“意”。

这个“意”就是自己的。

读书到这个程度就算是能够现学现用,把书读活了。

⑥会读书的人能把死书读活,不会读书的人能把活书读死。

把死书读活,就能使书为我所用;把活书读死,就是使我为书所用。

能够用书而不为书所用,读书就算读到家了。

(选自《冯友兰读书与做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版,有删改)
(1)冯友兰将自己的读书经验概括为四点。

通读全文,将第①段横线上的四点经验补全(每点三个字)。

我所读的书,大概都是文、史、哲方面的,我的经验总结起来有四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章内容看,值得精读的书籍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3)结合第④段内容,说说划线的“过河拆桥”一词的含义。

(4)找出文中两处运用论证方法的语句,并简要分析。

(先要指出是第几段,再作分析)
八、名著导读 (共1题;共10分)
10. (10分)回答后面的问题。

(1)简要概括沙僧由“天将”成为取经人的过程。

(2)有人认为沙僧在取经途中是一位多余的人物,你不赞同这种看法,理由是什么?
九、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1. (5分) (2019九下·杨浦模拟) 请以“生活告诉我”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

②作文中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名称和师生姓名。

③不得以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作为写作内容。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二、默写 (共1题;共15分)
答案:3-1、
答案:3-2、
答案:3-3、
答案:3-4、
答案:3-5、
答案:3-6、
答案:3-7、
答案:3-8、
考点:
解析:
三、书写 (共1题;共4分)
答案:4-1、
考点:
解析:
四、语言表达 (共1题;共12分)答案:5-1、
答案:5-2、
答案:5-3、
考点:
解析: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13分)答案:6-1、
答案:6-2、
答案:6-3、
答案:6-4、
答案:6-5、
答案:6-6、
考点:
解析:
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9分)答案:7-1、
答案:7-2、
答案:7-3、
答案:7-4、
考点:
解析: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3分)
答案:8-1、答案:8-2、
答案:8-3、
答案:8-4、
答案:8-5、
考点:
解析:
答案:9-1、答案:9-2、
答案:9-3、答案:9-4、
考点:
解析:
八、名著导读 (共1题;共10分)答案:10-1、
答案:10-2、
考点:
解析:
九、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答案:11-1、
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