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规划和生态设计的技术要点初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 CHENGSHIZHOUKAN 城市周刊 5
城乡规划
架子作为行道树的基调;在入口广场及会所后小广场采用了大王椰、加拿利海枣来体现建筑环境的大气。
而在湖及会所露天泳池边则选用了独特的具有弯曲树干的海南椰子来展示亚热带风情。
(2)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景观生态设计让自然做功原理的重要体现,在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的多样性是对这一原理的最好表达。
该小区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设计种植了200多种植物,采用孤植、丛植、群植、带植等多种配置方式,运用对比、色彩、明暗等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并结合各种植物不同的生长习性、观赏特征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
(3)多层次植物群落。
多层次植物群落一般可以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地被层和草本层四个基本结构层次。
植物群落的层次愈多,层次结构也愈复杂,相应才生态效应也越明显。
本小区各绿化组团及行道树均配置有多层次植物。
例如:行道树乔木层采用榕树和盆架子,灌木层采用亮叶朱蕉和灰莉球、地被层采用龙船花,做到乔木、灌木、花草的合理搭配,创造“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观。
3.水体设计。
该小区两个中心湖是依据原有大面积天然水塘扩挖而成的人工湖,同时用修长且宽度不一的水渠往场地东西方向延伸,这样大面积的湖面有利于小区的雨水收集和循环利用。
水体作为生态规划要素的作用不必多述,中心湖同时也发挥着良好的生态效应,例如:降温增湿,调节小区小气候。
此外由于中心湖湖与其南侧的山体汇水区贯通,山水也是中心湖湖的水源之一,这也保证了中心湖里生物物种的相对多样性,中心湖本身也作为一个小的生态系统维持着小区的生态平衡。
4.生态湖岸设计。
天然河流岸线基本都是蜿蜓,从水利学角度来讲,笔直等宽的水道,水流势必会等速;从生态学角度来讲,在等速的水道里水生动植物难以生长。
而岸线的弯曲可以使得深潭与浅滩交错,既美观也为生物提供了栖息所。
该小区的中心湖湖岸设计师法自然,蜿蜒曲折,沿线由卵石分布或镶嵌在岸边,并配合种植适合滨水的植物。
如:荷花、莲花等,通过这些设计,很好地保护了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
生态规划设计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它未来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仅从宏观和场地两个空间尺度对生态规划设计的一些技术要点进行初探,内容不尽全面合理,望同行专家学者多多指正。
参考文献:
[1]贾玮,田华.“生态城市”理念下对城市规划的几点思考[J].住宅与房地产,2018(19):259-260.
一、生态、生态规划与生态设计的概念与内容
生态是指生物生存与发展的状态,生态规划则是根据生态规律及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对一定地域生态平衡的维系、保护所作的安排、打算,其规划的对象是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探索不同层次生态系统发展的动力学机制和控制论方法,辨识系统中局部与整体、眼前与长远、环境与发展、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关系,寻找调和这些矛盾的技术手段、规划方法、管理工具。
生态城市的规划要注重能够将生态文明理念进行强化,从整体上提升城市生活质量[1]。
生态设计则是指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之中,从而帮助确定设计的决策方向。
二、生态规划设计的基本模式
生态规划设计中主要有四种基本模式:自然式、乡土式、保护式和恢复式。
三、生态适宜性分析
1.生态适宜性评价的原则。
生态适宜性分析是对区域进行生态调查的基础上,对区域土地的生态现状及开发利用条件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并对开发利用后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科学的预测,以期直观反映出区域开发利用可能性及开发潜能。
分析指标的选择原则上要综合考虑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因素,做到二者兼得,在分析因子的选择上应遵循综合性、主导性、差异性、不相容性、限制性、定量性等原则。
2.生态适宜性评价的方法。
目前生态适宜性分析评价常用方法有地图叠置法、因子陈列加权评分法和生态因子组合法等。
3.宏观空间尺度生态规划的技术要点。
宏观尺度中,生态规划应从山体、河流水系、植物植被绿地、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土地、生物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廊道等7个基本要素着手思考,保证5个生态流(水流、客气流、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畅通流动无阻,从而实现“让自然做功”的生态思想。
四、场地空间尺度生态规划的技术要点1.场地空间尺度生态规划基本要素。
场地空间尺度设计的基本要素为地形、土地、土壤、水体、植物、动物、建筑物单体设计、场地环境保护和平面布置。
2.植物种植设计。
植物种植设计植物是场地空间生态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能构成空间、引导空间、美化空间,而且作为唯一具有生命力特征的生态要素,能使空间体现生命的活力,富于四季的变化。
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也体现了其它生态要素难以媲美的优势: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减少噪音等。
(1)乡土树种。
该小区充分遵循生态设计的地方性原理,所种植的大树主要以乡土树种和亚热带地区植物树种为主,如榕树、芒果、大王椰等。
采用小叶榕、盆
生态规划和生态设计的技术要点初探
欧阳康生 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摘 要:我国城镇化经过几十年的时间得到了充分发展,但城镇化快速发展带来的人口过分集中、环境污染、环境承载能力过载等生态负面影响日益严重。
生态规划设计日益成为解决我国面临的城乡生态问题的重要技术手段,探讨其技术要点就显得尤为必要。
本文将从宏观空间尺度和场地空间尺度两个空间尺度,探讨生态规划和生态设计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生态规划;生态设计;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