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17古诗三首课堂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我国古代文人的智慧结晶,所以学习
古诗对于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情感体验是非常有益的。
本文将围绕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展开分析和讨论。
一、诗歌欣赏
1.《悯农》
《悯农》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一首诗,通过描绘农民的艰辛和疾苦来
表达对农民的同情和关怀。
这首诗以具象的手法展示了农民生活的现状,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之情。
在掌握了这篇诗的表面意义后,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诗人通过描绘农民的艰辛和苦难所要表达的思
想感情。
2.《画舫西湖》
《画舫西湖》是南宋文学家、书法家、诗人米芾写的一首写景诗。
通
过对写生和绘画的亲身体验,表现了对自然风光的痴迷和忘我的投入。
在欣赏这首诗时,老师可引导学生关注诗词中的情感表达、意境描绘
等方面的特点,并通过比较分析这首诗和其他同题材的诗作,了解到
每一首诗都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3.《夜泊牛渚怀古》
《夜泊牛渚怀古》是唐代诗人张继写的一首诗,诗人通过描写夜晚江
边孤舟的冷清,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繁华和自己所处时代的感伤。
此诗
的优美、古拙是值得品味的,老师可以通过音韵、意境等方面的讲解,
帮助学生更好地领略这首诗的魅力,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二、课文理解
本单元的三篇古诗可以说是各具特色。
《悯农》在选材上非常接地气,写的是农民的生存状况,感叹农民的艰辛,这符合小学生对生活的认识。
而《画舫西湖》则是描写了一次绘画之旅,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
绘展现了诗人眼中的自然美景,可以说是一篇优美的写景诗。
最后一
篇《夜泊牛渚怀古》则是借助处泊孤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感伤。
三、启发拓展
对于这样的古诗,老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特点进行深入挖掘。
比如《悯农》,可以通过介绍我国古代的农耕文明和农民生活的
苦难,引导学生问道对农民的关爱和尊重。
而对于《画舫西湖》,则
可以与学生共享一些新时代的绘画、摄影作品或美景的图片,帮助学
生理解古人的写景之情。
最后一篇《夜泊牛渚怀古》,可以与学生一
起共同探讨古代的水运、渡船、夜间水上风光等内容,藉此展开学生
的想象力。
四、诗歌赏析
学生在读完这单元内容后,老师可以给学生留下一些习题或作文,例
如请学生写一篇关于夜晚旅行的想象文章,或者画一幅西湖的风景画,并配上一首自己的诗。
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帮助
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的古诗。
五、小结
古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
学习古诗,可以帮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
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鉴赏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
化修养。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运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略古诗之美,让古诗之美融入到学
生的心灵之中。
六、文化背景介绍
为了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老师可以在教学中介绍每首古诗所处的
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
比如《悯农》,可以介绍唐代的农业社会以及
农民的生活状况,让学生了解当时农耕文明的兴盛和农民的劳作艰辛。
对于《画舫西湖》,可以介绍宋代的绘画艺术和自然景观,帮助学生
更好地理解诗中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而对于《夜泊牛渚怀古》,可以
引导学生思考唐代的江南水乡文化和诗人的感怀情绪,让学生通过历
史发展的眼睛去理解诗人的感叹之情。
七、启发想象
在学习古诗的还可以通过一些诗词创作或者绘画活动来帮助学生更好
地理解和感悟古诗的内涵。
可以让学生根据《悯农》的情感表达,想
象自己是农民,然后写一篇农民劳作的场景描述;或者根据《画舫西湖》中的景色描绘,让学生画出自己心中美丽的自然图景。
还可以启
发学生进行感想,比如针对《夜泊牛渚怀古》,老师可以布置一个作
文题目,让学生想象自己夜晚在江边孤舟上的情景,表达自己的想法
与感受。
八、实践感悟
通过实地教学和体验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古诗的内涵和
情感。
比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郊游,在自然中寻找美景,拍下美景照
片并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一些小诗作创作。
老师也可以利用音乐、戏
曲等形式,带领学生感受古诗的音韵之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艺术表
达兴趣。
这样的活动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古诗的意境,同
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感性与表达能力。
九、多元表达
学生在学习古诗的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表达,比如口头朗诵、书面
抄写、戏剧表演等。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朗诵比赛,让学生在朗诵
中体会古诗的韵味和表达诗意的技巧。
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戏曲
表演,根据诗意进行肢体表达,增强古诗的形象感知。
还可以利用现
代化的手段,比如制作PPT、绘画、录音等,让学生用多种形式呈现
古诗的魅力,激发学生的表达与创造力。
十、学科交叉
在语文课中也可以和其他学科进行交叉,比如结合美术课学习《画舫
西湖》,可以让学生通过油画或素描的方式表现西湖的美景;结合音
乐课学习《夜泊牛渚怀古》,可以让学生学习古代音乐、古琴演奏等,来感受古诗中的音律之美。
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也有助于
学生全方位地领略古诗之美。
十一、树立正确的古诗审美观
在教学中,老师也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古诗审美观。
要让学生认识到古诗的力量和魅力,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古诗之美与人生的升华。
也要引导学生尊重古诗的创作者,了解古诗背后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充分认识古诗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密切关联。
十二、结语
通过以上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鉴赏能力。
让古诗成为学生心中深深的印记,引领学生走进中华传统文化的殿堂,将古诗之美融入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