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第一章导论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导论习题
第一章导论
一、解释概念
经济学生产可能性边界机会成本
二、选择题
1、下列哪一种资源是最不具稀缺的?()
A、医生
B、苹果
C、铁矿石
D、经济学课程
E、空气
2、下列中的哪一个属于规范经济问题?()
A、通货膨胀和失业是由什么引起的?
B、政府应该雇用所有失业的工人吗?
C、消费者如何对较低的价格做出反映?
D、收入和储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经济学可定义为( )。
A、政府对市场经济的调节
B、企业获取报酬的活动
C、研究如何最合理地分配稀缺资源及不同的用途
D、人们靠工资生活
4、经济学主要是研究( )。
A、与稀缺性和选择有关的问题
B、如何在证券市场上盈利
C、何时无法作出选择
D、用数学方法建立模型
5、“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D、世界上的资源最终要被消耗光
6、经济物品是指( )
A、有用的物品
B、稀缺的物品
C、市场上贩卖的物品
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7、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一点表示( )
A、供给大于需求
B、失业或者资源未被充分利用
C、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
D、资源得到最适度分配使用
8、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基本原理是( )。
A、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
B、假定所有经济资源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则只有减少一种物品的生产才
能导致另—种物品生产的增加
C、改进技术会引起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
D、经济能力增长惟一取决于劳动力的数量
9、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A、失业
B、通货紧缩
C、资源增加或者技术进步
D、消费品生产减少,资本品生产下降
10、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
A、怎样生产
B、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C、为谁生产
D、以上都包括
11、下列命题中哪一个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 )。
A、1982年8月美联储把贴现率降到10%
B、1981年失业率超过9%
C、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
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己超过30000美元
12、微观经济学所要论证的根本思想或目的是
A、一般均衡论
B、“看不见的手”的原理
C、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可以实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
D、完全竞争市场下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
13、经济学的最基本问题可以归纳为()。
A、什么,为谁,何时,为什么
B、为谁,何时,什么,那里
C、如何,什么,何时,那里
D、什么,如何,为谁,多少
三、简答题
1、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2、试述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及两重属性。
3、如何理解资源的稀缺性规律?
四、分析问答题
1、如果经济学家讨论的是“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还是小—点好”,试问这是属于实证经济学的问题还是规范经济学的问题?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各自的研究对象及相互关系是什么?
参考答案
二、选择题
1.E;
2.B;
3.C;
4.A;
5.B;
6.D;
7.B;
8.B;
9.C; 10.D; 11.C; 12.B;
13.D
三、简答题
答案要点
1、西方经济学研究如何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以使人类需要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
一门社会科学。
2、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第一、在意识形态上,宣传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从而加强对该制度的永恒存在的信念。
第二、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上层建筑,西方经济学也必须为这一制度所面临的经济问题提供政策建议。
它所具有两重属性,既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又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经验总结。
3、资源的稀缺性,既不是指这种资源是不可再生产的或可疑耗尽的,也与这种资源的绝对量的大小无关,而是指这样的事实,即在给定时期内,与需要相比较,其供给量是相对不足的。
四、分析问答题
答案要点
1、
(1)属于规范经济学,而不是实证经济学。
(2)实证经济学说明和回答的问题是经济现象“是什么”,而规范经济学就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提出行为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种标准。
它力求回答的问题是:应该是什么。
(3)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还是小—点好,个人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可能会有不同的回答。
可见这个问题属于规范经济学范畴。
2、
区别: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在具体的研究对象和分析方法上不同。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单个经济决策的单位(如消费者、厂商和资源所有者)的经济行为,它所考察的是单个商品市场上的价格和供求是如何变动的,单个消费者的消费受哪些因素制约,单个生产者的成本、价格和产量是如何决定的,收入如何在各资源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等。
概括地说,微观经济学是研究消费者对各种商品的需求与生产者对市场能够的供给如何决定每一种商品的数量及价格,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如何决定每一种生产要素的使用量和价格以及相应的收入分配。
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国民经济活动,它分析的是诸如一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变动及其与社会就业、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经济增长、财政金融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联系: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是相互补充的。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可以同时对某一经济现象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察,而这些考察是互相补充的。
其次,二者假定的制度前提是一样的。
无论是宏观经济学还是微观经济学,在进行分析时都假定制度是既定的。
再次,二者所使用的分析方法(除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的区别外)大都是相同的。
最后,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宏观经济分析总是以一定的微观经济分析为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