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第3册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试卷达标训练题(Word版 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必修第3册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试卷达标训练题(Word版含答
案)
一、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选择题易错题培优(难)
1
.如图所示,三个定值电阻R1、R2、R3的电阻值均不相等,在A、B之间接一个电源,在C、D之间接一个电流表,电流表的示数为I.现将电源、电流表的位置互调,则电流表的示数()
A.可能增大B.可能减小C.一定不变
D.由于R1、R2、R3大小关系不知,故无法判定
【答案】C
【解析】
两种情况下的电路连接如图所示:
设电源电压为U=6V,R1=3Ω,R2=2Ω,R3=6Ω,在甲图中23
23
= 1.5
R R
R
R R
⋅
=Ω
+
甲并
,11
2
==
1
U R
U R
甲并甲并
,
1
=6V2V
33
U
U=⨯=
甲并
,电流表的示数为
3
2V1
=A
63
U
I
R
==
Ω
甲并
甲
,
在乙图中12
12
= 1.2
R R
R
R R
⋅
=Ω
+
乙并
,33
5
==
1
U R
U R
乙并乙并
,
1
=6V1V
66
U
U=⨯=
乙并
,电流表
的示数为
1
1V1
=A
33
U
I
R
乙并
乙
==
Ω
,故两次示数相同,则选C.
【点睛】在A、B之间接一个电源,假设A端为正极,在C、D之间接一个电流表时,通过电流表的电流通路是:A----R1----电流表----R3----B 电路中的电阻是R1+R3;将电源、电流表的地位互调,假设D端为正极,通过电流表的电流通路是:D----R1----电流表----R3----C 电路中的电阻是R1+R3.电路的电源不变,电阻不变,故电流一定不变.
2.一个T形电路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阻130
R=Ω,
23
20
R R
==Ω,另有一测试电源,所提供电压恒为10V,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将cd端短路,ab之间的等效电阻是50Ω
B.若将ab端短路,cd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Ω
C.当ab两端接上测试电源时,cd两端的电压为4V
D.当cd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ab两端的电压为6V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当cd端短路时,ab间电路的结构是:电阻23
R R
、并联后与
1
R串联,等效电阻为:
23
1
23
2020
3040
2020
R R
R R
R R
⨯
=+=+=Ω
++,故A错误;当ab端短路时,cd之间电路结构是:电阻13
R R
、并联后与
2
R串联,等效电阻为:
13
2
13
3020
2032
3020
R R
R R
R R
⨯
=+=+=Ω
++,故B错误;当ab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cd两端
的电压等于电阻R3两端的电压,3
13
20
104
3020
R
U E V
R R
==⨯=
++;故C正确;当cd两
端接通测试电源时,ab两端的电压等于电阻3R两端的电压,为
3
3
23
20
105
2020
R
U E V
R R
==⨯=
++,故D错误;
【点睛】
对于电路问题,首先要明确电路的结构,并能正确应用串并联电路的规律进行分析,必要时应进行电路的简化.
3.两个定值电阻R1、R2串联后接在输出电压U恒为10 V的直流电源上,有人把一个电压表并联在R1两端(如图),电压表的示数为6V,如果将电表改接在R2两端,则电压表的示数将()
A.小于4V B.等于4V
C.大于4V小于6V D.等于或大于6V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将电压表与电阻R1并联时,电压表的读数为6V,则电阻R2两端的电压为
4V.将电压表与电阻R1并联,则其并联的总电阻小于R1,1
21
6
R
U V
R R
⋅=
+
并
并
,
2
2
1
4R U V R R ⋅=+并;若将电压表与电阻R 2并联,则其并联的总电阻小于R 2,根据串联电
阻的电压分配可知,
222
21
2121
4R R R U U U V R R R R R R =+++并并并<
<,所以电压表的读数将
小于4V ,故A 正确,BCD 错误;故选A. 考点: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的应用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的应用问题,是基本的电路电压关系的应用,注意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个元件电压之和,并且要注意并联电路的电阻计算;此题是基础题,考查电压表对接入电路的影响.
4.阻值相等的四个电阻、电容器C 及电池(E 内阻可忽略)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开关S 断开且电流稳定时,C 所带的电荷量为1Q ,闭合开关S ,电流再次稳定后,C 所带的电荷量为21.Q Q 与2Q 的比值为( )
A .2
5
B .12
C .35
D .
23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等效电路,开关S 断开时,电容器的电压
1211
2325+3
E U R E R R =
⋅⨯=,得11Q CU =;S 闭合时,211123+2
E U R E R R =
⋅=,22Q CU =,故112235Q U Q U ==,故选C .
【学科网考点定位】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容器
【名师点睛】此题是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电容器问题的考查;解题关键是要搞清电路的结构,画出等效电路图,搞清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是哪个电阻两端的电压,然后根据Q=CU 求解电容器的带电荷量.
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电路都是由一个灵敏电流计G 和一个滑动变阻器R 组成,
()1甲表是电流表,R增大时量程增大
()2甲表是电流表,R增大时量程减小
()3乙表是电压表,R增大时量程增大
()4乙表是电压表,R增大时量程减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和()3B.()1和()4C.()2和()3D.()2和()4
【答案】C
【解析】
【分析】
灵敏电流计G和变阻器R并联时,由于变阻器的分流,测量的电流增大,改装成电流表,而灵敏电流计G和变阻器R串联时,由于变阻器的分压,测量的电压增大,改装成电压表.
【详解】
由图甲所示可知,G与电阻R并联,甲表是电流表,R增大时,甲表中变阻器分流减小,量程减小,故(1)错误,(2)正确.由图乙所示可知,G与R串联,乙是电压表,R增大时,变阻器分担的电压增大,乙表量程增大,故(3)正确,(4)错误;故C正确;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电表改装原理的理解能力.当电流计的指针满偏时,电流表或电压表的指针满偏,所测量的电流或电压达到最大值.
6.如图所示,其中电流表A的量程为0.6A,表盘均匀划分为30个小格,每一小格表示
0.02A;R1的阻值等于电流表内阻的1
3
;R2的阻值等于电流表内阻的2倍.若用电流表A
的表盘刻度表示流过接线柱1的电流值,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8A
B.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2A
C.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6A
D.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1A
【答案】A
【解析】
【详解】
AB.当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电流表A与R1并联,根据串并联电路规律可知,R1分流为1.8A,故量程为1.8A+0.6A=2.4A;故每一小格表示0.08A;故A项正确,B项错误;CD.当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A与R1并联后与R2串联,电流表的量程仍为2.4A;故每一小格表示0.08A;故CD错误。
7.如图,有一未知电阻R x,为了较准确地测出电阻值,利用试触法得到两组数据,接a 时得到数据为6V、0.15A,接b时得到数据为5.8V、0.2A,那么该电阻测得较为准确的数值及它与与真实值比较的情况是()
A.29Ω,大于真实值B.40Ω,大于真实值
C.29Ω,小于真实值D.40Ω,小于真实值
【答案】B
【解析】
【详解】
开关接a、b两点时,电压表示数相对变化量
6 5.81
630
U
U
∆-
==,电流表示数相对变化量
0.20.151
0.153
I
I
∆-
==,则有
I U
I U
∆∆
>,电流表示数变化量大,则电流表应采用内接法,即开关应接在a点,电阻测量值
6
40
0.15
R=Ω=Ω;由于采用电流表内接法,电流表分压,电压测量值大于真实值,电阻测量值大于真实值,故选项B正确,A、C、D错误。
8.一电流表G的满偏电流Ig=2mA,内阻为100Ω.要把它改装成一个量程为0.4A的电流表,则应在电流表G上
A.并联一个0.5Ω的电阻B.并联一个100Ω的电阻
C.串联一个0.5Ω的电阻D.串联一个100Ω的电阻
【答案】A
【解析】
把电流表改装成0.4A的电流表需要并联一个分流电阻,分流电阻阻值:
0.002100
0.5
0.40.002
g g
g
I R
R
I I
⨯
==Ω≈Ω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电流表的改装,知道电流表改装原理、应用并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即可正确解题.
9.如图所示,a、b、c为同一种材料做成的电阻,b与a的长度相等但横截面积是a的两倍;c与a的横截面积相等但长度是a的两倍.当开关闭合后,三个理想电压表的示数关系是()
A.V1的示数是V2的2倍B.V1的示数是V3的2倍
C.V2的示数是V1的2倍D.V2的示数是V3的2倍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意可知:L c=2L a=2L b, S b=2S a=2S c;
设b的电阻R b=R,由电阻定律R=ρ
L
S
得:
R a=2R b=2R,R c=2R a=4R,R c:R a:R b=4:2:1,
由电路图可知,a、b、c三个电阻串联,
通过它们的电流I相等,由U=IR得:
U c:U a:U b=4:2:1,
U V3:U V1:U V2=4:2:1,
A、V1的示数是V2的2倍,故A正确,C错误;
B、V3的示数是V1的2倍,故B错误;
D、V3的示数是V2的4倍,故D错误;
故选A.
10.小灯泡通电后其电流 I 随所加电压 U 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P 为图线上一点,PN 为图线的切线,PQ 为 U 轴的垂线,PM 为 I 轴的垂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不变
B.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减小
C.对应 P 点,小灯泡的电阻为1
21
U
R
I I
=
-
D.对应 P 点,小灯泡的电阻为1
2
U
R
I
=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图线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逐渐减小,说明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电阻逐渐增大,故AB错误;
C、对应P点,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小灯泡的电阻为11
221
U U
R
I I I
=≠
-
,故C错误,D正确.
11.如图所示,电解池内有一价的电解液,t s内通过溶液内截面S的正离子数是n1,负离子数是n2,设元电荷为e,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n1=n2时电流强度为零
B.当n1>n2时,电流方向从A→B,电流强度为I=12
()
n n e
t
-
C.当n1<n2时,电流方向从B→A,电流强度为I=21
()
n n e
t
-
D.溶液内电流方向从A→B,电流强度为I=12
()
n n e
t
+
【答案】D
【解析】
【详解】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是电流方向,由图示可知,溶液中的正离子从A向B运动,因此电流方向是A→B,流过的电量是正负电量绝对值的和,不能相互抵消;电流的大小为
12
+
q q n e n e
I
t t
+
==
正负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电流的定义,要知道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是电流的方向,应用电流定义式即可正确解题.
12.一伏特表由电流表G和电阻R串联而成,如图所示.若在使用中发现此伏特表的读数总比准确值稍小一些,采用下列哪种措施可能加以改进:
A.在R上串联一比R小得多的电阻
B.在R上串联一比R大得多的电阻
C.在R上并联一比R小得多的电阻
D.在R上并联一比R大得多的电阻
【答案】D
【解析】
【详解】
读数稍小一些,说明流过电流表的电流稍小一些。
要让电流稍大一点,则应减小总电阻。
AB.在R上串联一个电阻,总电阻更大,流过电流表的电流更小,伏特表的读数更小,故A 错误,B错误;
C.若并联一比R小得多的电阻,其并联值会比并联的电阻阻值减小很多,电流增加太多,故C错误;
D.若并联一比R大得多的电阻,其并联值会比并联的电阻阻值稍微减小一些,电流稍微增加一些。
故D正确。
13.如图所示是有两个量程的电流表,当分别使用a和b、a和c接线柱时,此电流表有两个量程,其中一个量程为0~1 A,另一个量程为0~0.1 A,表头内阻R g=200 Ω,满偏电流
I g=2 mA,则()
A.当使用a、b时量程为0~1 A
B.当使用a、c时量程为0~1 A
C.电阻R1=0. 41 Ω
D.电阻R2=0.41 Ω
【答案】AC
【解析】
【详解】
AB.表头改装成电流表时需并联分流电阻,且分流电阻越小,改装后量程越大,可知使用a、b时量程为0~1A,使用a、c时量程为0~0.1A,故A正确,B错误;
CD.由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可得I g(R2+R g)=(I1-I g)R1,I g R g=(I2-I g)
(R1+R2),I g=2mA,I1=1A,I2=0.1A,解得R1=0.41Ω,R2=3.67Ω,故C正确,D错误.
14.两根不同金属导体制成的长度相等、横截面积相同的圆柱形杆,串联后接在某一直流电源两端,如图所示。
已知杆a的质量小于杆b的质量,杆a金属的摩尔质量大于杆b金属的摩尔质量,杆a的电阻大于杆b的电阻,假设两种金属的每个原子都提供相同数目的
自由电子(载流子)。
当电流达到不变时,若a 、b 内存在电场,则该电场可视为均匀电场。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两杆内的电场强度都不等于零,且a 内的电场强度大于b 内的电场强度
B .两杆内的电场强度都等于零
C .两杆内载流子定向运动的速度一定相等
D .a 内载流子定向运动的速度一定大于b 内载流子定向运动的速度 【答案】AD 【解析】 【详解】
AB.两杆串联,所以电流相等,因为a b R R >,由欧姆定律可知a b U U >,根据匀强电场关系式U Ed =可知,两杆内电场强度都不为零,且a 内的电场强度大于b 内的电场强度,故A 正确,B 错误;
CD.根据电流的微观表达式I nevS =可知,载流子的定向运动速率I
v nqS
=
,由题意可知杆内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a b n n <,则a b v v > ,故C 错误,D 正确。
15.如图所示,为某一金属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由图象可知
A .该导体的电阻随电压的升高而增大
B .该导体的电阻随电压的升高而减小
C .导体两端电压为2 V 时,电阻为0.5 Ω
D .导体两端电压为2 V 时,电阻为1 Ω 【答案】AD 【解析】
AB 、某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表示电阻倒数,从图像中可以看出,随着电压的升高,斜率在减小,所以电阻在增大,故A 对,B 错;
CD 、当导体两端电压为2 V 时,此时图像上对应的电流值为2A ,所以电阻1U
R I
==Ω ,故C 错D 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AD
二、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实验题易错题培优(难)
16.某同学要将一满偏电流为3mA 的毫安表G 改装为量程为30mA 的电流表。
他先测量出毫安表G 的电阻,然后对表进行改装,最后再利用一标准毫安表,对改装后的电流表进行检测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电路原理图a 连接线路
②将R 1的阻值调到最大,闭合开关S 1后调节R 1的阻值,使毫安表G 的指针偏转到满刻度 ③闭合S 2,保持R 1不变,调节R 2的阻值,使毫安表G 的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三分之一的位置
④记下R 2的阻值
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按正确操作步骤测得R 2的阻值为90Ω,则毫安表G 内阻的测量值R g =___Ω,与
毫安表内阻的真实值g
R '相比,R g ____g R '(填“>”、“=”或“<”) (2)若忽略实验的误差,将上述毫安表G 改装成量程为30mA 的电流表,则需要并联一个阻值R =___Ω的电阻
(3)根据图b 所示电路对改装后的电表进行检测,当标准毫安表的示数为16.0mA 时,改装表的指针位置如图c 所示,由此可以推测出改装的电表量程不是预期值,改装电流表的量程是__mA
(4)要达到预期目的,无论测得的内阻值是否正确,都不必重新测量,只需要将阻值为R 的电阻换为一个阻值为kR 的电阻即可,其中k =____ 【答案】180 < 20 )32 29
27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由于指针指在三分之一的位置,说明R 2分得电流为电流计电流的两倍,所以电流计电阻是R 2的两倍,为180Ω。
闭合S 2后,R 2与R g 的并联值R 并<R g ,所以I 总>I g ,而此时G
的示数为满偏电流的三分之一,所以I R2大于三分之二满偏电流,所以2R
2<g
R ',即R g <g
R '; (2)[2]由并联电路分流特点,得
3180303
g g
g I R R I I ⨯==--Ω=20Ω (3)[3]标准毫安表的示数为16.0mA 时,改装后的电表显示为刻度盘的中值刻度,故改装电流表的量程为32mA ;
(4)[4]把毫安表改装成电流表需要并联分流电阻,并联电阻阻值
g g g I R R I I =
-
当量程为32mA 时,则有 ()33310332310
29g g R R R --⨯=
=-⨯ 当量程为30mA 时,则有 ()3331033031027g g
R R kR --⨯=
=-⨯ 联立解得2927
k =
17.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利用实验得到了8组数据,在图1所示的I U -坐标系中,通过描点连线得到了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1)根据图线的坐标数值,请在图2中选出该实验正确的实验电路图:____(选填“甲”或“乙”).
(2)根据所选电路图,请在图3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实验仪器连接成完整的实验电路. (________)
(3)根据图1,可判断出图4中正确的关系图象是(图中P 为小灯泡功率"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___.
(5)将同种规格的两个这样的小灯泡并联后再与R = 10Ω的定值电阻串联,接在电动势为8V 、内阻不计的电源上,如图5所示.闭合开关S 后,则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A ,两个小灯泡的总功率为__ W(本小题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甲 D 0.60 1.2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描绘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电压与电流应从零开始变化,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接法,所以正确的实验电路图是甲.
(2)[2]根据实验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图,实物电路图如图所示:
(3)[3]由于灯泡电阻随电流增大电阻R 增大,由2P I R =可知,2P I -图象斜率增大,故选D .
(4)[4][5]由图5所示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联,可以把电源与定值电阻等效为电源,设每只电灯加上的实际电压和实际电流分别为U 和I ,在这个闭合电路中,则有:
02E U IR =+
代入数据并整理得:
820U I =-
在图a 所示坐标系中作出820U I =-的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象可知,两图象交点坐标值为:U =2V ,I =0.3A
此时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值
2A I I ==0.6A
每只灯泡的实际功率
P UI ==2×0.3=0.6W
所以两个小灯泡的总功率为1.2W .
18.要测量一段阻值大约为5 Ω的均匀金属丝的电阻率,除刻度尺、螺旋测微器、电源E (电动势为3 V 、内阻约为0.5 Ω)、最大阻值为20 Ω的滑动变阻器R 、开关一只、导线若干外,还有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两只供选择:A 1(量程1 A 、内阻约为1 Ω)、A 2(量程0.6 A 、内阻约为2 Ω)、V 1(量程3.0 V 、内阻约为1 000 Ω)、V 2(量程15 V 、内阻约为3 000 Ω).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如图所示,则金属丝的直径为________mm . (2)为了使测量有尽可能高的精度,电流表应选________,电压表应选________. (3)实验电路已经画出了一部分,如图所示,但尚未完整,请将该电路完整地连接好(R x 表示待测电阻)_________.
(4)若用刻度尺测得金属丝的长度为L ,用螺旋测微器测得金属丝的直径为d ,电流表的读数为I ,电压表的读数为U ,则该金属丝的电阻率表达式为ρ=________.
【答案】0.851~0.853均可 A 2 V 1 24d U
LI π
【解析】
【分析】
【详解】
(1)螺旋测微器的固定部分读数为:0.5mm,可动部分读数为:
35.0×0.01mm=0.351mm,故最后读数为:0.5mm+0.351mm=0.851mm.
(2)为零测量准确,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要尽量大些,因此电流表选择A2,电压表选择V1.
(3)根据实验原理得出实验原理图为:
(4)根据欧姆定律得:
U
R
I
=;根据电阻定律得:
RS
L
ρ=.故有:
2
4
d U
LI
π
ρ=.
19.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 V,额定功率为0.5 W,此外还有以下器材可供选择:
A.直流电源3 V(内阻不计)
B.直流电流表0~300 mA(内阻约为5 Ω)
C.直流电流表0~3 A(内阻约为0.1 Ω)
D.直流电压表0~3 V(内阻约为3 kΩ)
E.滑动变阻器100 Ω,0.5 A
F.滑动变阻器10 Ω,2 A
G.导线和开关
实验要求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从零开始变化并能进行多次测量.
(1)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均填写仪器前的字母)
(2)在图甲所示的虚线框中画出符合要求的实验电路图_______________(虚线框中已将所需的滑动变阻器画出,请补齐电路的其他部分,要求滑片P向b端滑动时,灯泡变亮);
(3)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小灯泡的I-U图线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当电压为0.5 V时,小灯泡的灯丝电阻是________Ω.
【答案】BF 分压式如图所示:
5
【解析】
试题分析:(1)灯泡的额定电流0.5200mA 2.5I =
=;故电流表选择B ;因本实验只能接用分压接法,故滑动变阻器选择小电阻F ; (2)根据实验要求可知,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并且测量电路应与滑动变阻器的左半部分并联;电流表采用外接法;原理图如下;
(3)由画出的伏安特性曲线可知,0.5V U =时,电流0.10A I =,则对应的电阻0.550.1R ==Ω; 考点:“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
20.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测量一电压表(量程为3V ,内阻约两三千欧)的内阻。
可使用的器材有:待测电压表;两个定值电阻(1600R =Ω,23000R );两个滑动变阻器R 3(其中一个最大阻值为10Ω,另一个最大阻值为2000Ω);电阻箱R 0(只能使用×100挡);电源E (电动势约为9V ,内阻未知);单刀开关S 和K ;导线若干。
(1)请根据原理图1,将实物图2连线_________;
(2)实验步骤如下:
①为了保护电压表,开关S闭合前,将滑动变阻器R3的滑片滑动到接近图1中的滑动变阻器的______端(填“左”或“右”)对应的位置;
②闭合开关S,保持开关K断开,适当调节R3,此时电压表示数如图3所示,读数为
_____V;此后保持R3不变,多次调节R0,电压表示数几乎保持不变;
③保持S闭合和R3不变,再闭合K,调节R0,做出电压表的示数U随着电阻箱阻值R0的变化图线,如图4;
(3)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可知选择的滑动变阻器R3最大阻值为_________Ω;
R=_________Ω。
(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4)根据图线,计算得电压表的内阻V
【答案】左 2.20 10 2515~2550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实物连线如图;
(2)①[2].为了保护电压表,开关S闭合前,将滑动变阻器R3的滑片滑动到接近图1中的滑动变阻器的左端对应的位置;
②[3].电压表读数为2.20V;
(3) [4].闭合开关S,保持开关K断开,适当调节R3,此时电压表示数如图所示;此后保持R3不变,多次调节R0,电压表示数几乎保持不变;以上信息说明与滑动变阻器连接的上部分电路的电阻比滑动变阻器R3的阻值大得多,可知选择的滑动变阻器R3最大阻值为10Ω。
(4)[5].因保持R3不变,闭合开关K,电压表示数不变,由电桥知识可知
2 013000 600
V
R R
R R
==
由图像可知,当电压表读数为2.20V时,R0=505Ω,解得
R V=2525Ω
21.合金材料的电阻率都比较大,某同学按如下步骤测量一合金丝的电阻率。
实验操作如下:
(1)用螺旋测微器在金属丝上三个不同位置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结果都如图甲所示,则该金属丝的直径为________mm。
(2)按图乙连接测量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置于最大值,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发现电压表读数有读数,而电流表读数总为零,已知电流表、电压表以及待测金属丝都是完好的,则电路故障为导线_________断路(用图中导线编号表示)。
(3)排除电路故障后,改变滑动头在金属丝上的位置,测出金属丝长度l和接入电路的电阻R x如下表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丙方格纸上作出R x–l图像_______。
(4)根据图像及金属丝的直径,计算该合金丝电阻率ρ= __________Ω·m(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5)采用上述测量电路和数据处理方法,电表内阻对合金丝电阻率测量的影响为_____(填“使结果偏大”、“使结果偏小”、“对结果无影响”)。
【答案】0.379、0.380或者0.381 a 或c
68.510-⨯~69.910-⨯ 对结果无影响
【解析】
【分析】
【详解】
(1)[1] 金属丝的直径为
0mm 38
0.01mm 0.380mm +⨯=
(2)[2]只有a 或c 发生断路时,电压表相当于测电源电压,此时才会电压表读数有读数,而电流表读数总为零。
(3)[3] 在图丙方格纸上作出R x –l 图像如下
(4)[4]根据公式l
R S
ρ=得 6
1321=9.6610=0.380..001π28510l RS ρ--=⨯⨯ ⎪⎭
⨯⨯⎛⎫⎝ (5)[5]因为多次测量金属丝长度l 和接入电路的电阻,通过画图求斜率求出
x R l 的大小,所以电表内阻对合金丝电阻率测量结果无影响。
22.二极管(LED )是一种节能、环保的元器件,被广泛应用到显示器、照明等各领域。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工作电压是“1.4~4V ”最大正向直流电源是“5~20mA ”的LED 管的I U -曲线,设计了如图①所示的实验电路。
实验室备有以下器材:
电流表1A :量程0~50mA ,内阻约为50Ω;
电流表2A :量程0~200mA ,内阻约为10Ω;
电压表V :量程0~5V ,内阻约为10kΩ;
滑动变阻器R 1:阻值范围0~15Ω,允许最大电流1A ;
滑动变阻器R 2:阻值范围0~1kΩ,允许最大电流100mA ;
直流电源E :输出电压6V ,内阻不计,开关(S )、导线若干。
(1)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电流表应选择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以上填器材代号);
(2)实验小组根据实验得到数据描点绘出如图②所示I -U 图象。
发光二极管(LED )的效率η与通过二极管的电流I 的关系曲线如图③所示。
其中发光二极管的效率η是指辐射的全部光功率P 与供给发光二极管的电功率比值。
则发光二极管效率达最大时其电阻L R =_______Ω,辐射的光功率Φ=_______W 。
(保留3位有效数字)
【答案】1A 1R 267 0.00576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由图可知,测量的电流值没有超过20mA ;故只能选用A 1进行测量;因本实验采用分压接法,则滑动变阻器应选择小电阻;故选R 1。
(2)[3]由图③可知,当效率达最大时,电流为6mA ,由图②可知,电压为1.6V ,则电阻
L 3
1.6Ω267Ω610R -=
=⨯ 此时效率为60%;
[4]功率 331.6610W 9.610W P UI --==⨯⨯=⨯
光功率
360%9.6100.6W 0.00576W P -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