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互助式学习初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互助式学习初探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下,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单一,影响学习成果的关键因素是教师的教学水平、授课效果和学生个人的学习能力、学习努力程度。
采用“互助式”的学习方式来优化语文课堂,通过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互助学习实现教学效果最佳化,促成全体学生语文素质的共同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标签:语文教学互助式学习学习小组教学质量
语文是高中学生重要的学习课程,也是高考的核心科目,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语文教学中,常见的教学环节以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复习为主,学习的组织形式是以语文教师为核心,所有学生围绕语文教师的讲授和安排展开学习,整个班级呈现出太阳辐射状的学习关系,每个学生都是和语文教师呈独立的连接关系。
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是较单一的,影响学习成果的关键因素是教师的教学水平、授课效果和学生个人的学习能力、学习努力程度。
就班级整体而言,难以促成全体学生语文素质的共同发展。
1 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这种太阳辐射状的教学关系是现在常见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经过长期的实践,是毋庸置疑的。
但这样的教学模式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首先,教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态度直接影响整个班级的教学质量。
教学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长期的教学实践和经验积累,年轻教师普遍教学经验不足,可能对学生易忽略的知识点和易犯的错误无法准确把握,在平时教学上没有特意的强化和解答。
有的教师教学态度不够积极,课前准备不足或备课不充分,对学生学习成绩要求也不是很高。
这些都可能直接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显然,将一个班级的学习成绩完全寄希望于任课教师身上,风险很大。
其次,学生的学习效果寄托在个人努力程度上。
在教师授课前后,学生的预习和复习都是独立完成的,作业也是独立完成的。
这就导致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仅仅与自身的努力程度挂钩,只有不断地努力学习,才有可能掌握尽量多的知识。
而孤军奋战的结果往往是看问题只攻一点不及其余,同样容易忽略和遗漏知识点。
再次,平时学习效果的好坏缺少评价和促进。
这种学习关系下,学习效果的检测和促进的渠道是非常有限的。
在平时除了通过作业对有限的知识点进行评价外,几乎没有其他可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也没有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效果的其他途径。
最后,语文素质提高有限。
在这个学习模式中,学生的文字组织、语言表达、口语交际等锻炼有限。
一堂课程,留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很少,很多表现平平的同学可能一个学期下来没有几次课堂发言的机会,这对语文课程教学是非常不利
的。
2 如何组建新的教学模式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探索新的学习方式,从课堂到课外,从预习到复习。
这些问题的缘由是因为太阳型的教学模式形成的一对多的师生关系和不相干的同学关系,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了这些问题的诞生,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突破这一教学模式。
采用“互助式”的学习方式将是对原有教学模式很好的补充和完善,以此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新课改就“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互助式学习”是学生以团队或小组为单位,为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是有限的,但多个人组合起来,就能互相弥补,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
2.1 如何组建学习小组?将学生组合起来变成一个单位开展学习,将原本的以一个人的最小学习单位扩展到一组人,这样的教学模式在欧美国家是很流行的。
现在关键的问题是怎么组合学生,形成最小的学习单位。
笔者认为可以采用差异分组的方式,即小组内各成员有性别、学习成绩和能力的差异,兼顾性格、家庭等因素,4-6个人一个小组,从成绩榜的两头每个小组依次挑选。
这样既可以确保每个小组都有成绩等方面比较优秀的学生成为小组的学习主力,也能包含各方面相对落后的学生,同时形成的几个总分比较接近的学习小组,在以后的学习效果评价中也比较直观,为公平竞争打下基础。
而4-6个人的规模既能让小组规模比较小,每个人都能有自己预习情况交流,轮流代表小组发言等机会,又能让前期准备过程相当较短,时间效率较高。
2.2 小组如何开展课前预习?在这个阶段,每个学生应该先自主学习,按照往常的方式独自完成自我预习,并做好基本的预习记录,整理好自己的问题。
在课程第一次课的前十分钟,留给小组开展预习情况交流,探讨各自预习的结果,并准备好交流内容。
2.3 课堂教学如何安排?在以小组为单位的预习准备的基础上,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尽量少讲、精讲,适时引导,将课堂还给学生,给小组交流留出足够的时间。
面对同一文本,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解读,可以抽选部分小组交流发言,也可以让全部小组代表轮流交流。
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更好地落实课堂教学目标,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现个性才华和发挥创造力的大舞台。
2.4 复习期小组如何运作?复习期的学习小组应该以纠错为主要内容,可以通过互相检查知识点,互相评估学习计划,互相监督学习进度等方式让小组学习更加有效的开展。
3 新教学模式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3.1 优势。
新的教学模式无疑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延伸和补充,能够很
好的弥补学生独立奋战,教师左右全班的问题,让学生除了从自己和老师处得到知识外,还能从同学的智慧里提升自己,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同伴互助解决,很好的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参与感,使语文学习变得快乐轻松,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
除此之外,对学生基础能力的锻炼也是传统教学模式所不具备的,反复的参与小组讨论和全班发言,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水平,是语文教学除了成绩以外最重要的效果体现。
3.2 问题和对策。
新的教学模式,虽然能够对传统教学模式中的问题起到一定的修正,但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从设计上加以解决。
3.2.1 首先是如何确有效动员小组中的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小组讨论真正得到实施,而不是优秀的学生代表了整个小组开展预习、讨论。
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也很简单,不妨规定在小组讨论中预习最认真,效果最好的同学不用做全班交流,而作补充发言,准备最不足的同学做小组总结和全班交流。
而这些全班交流情况全部计入日常成绩中,最终小组成员平分每一次的课堂成绩。
这样既能推动大家积极准备课程预习,又能让成绩较差的同学在长期的锻炼总结中提高表达能力和学习热情。
3.2.2 教师如何参与前期教学。
从前面的安排来看,教师在课程交流前对课程的参与是比较有限的,如果学生在准备中出现误差,走入误区,教师如何加以调整,同时几十个同学,十来个小组可能把课程的各种交流都挖掘出来,教师如何应对。
这样的学习模式,显然对教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原本简单的课前准备不一定能全面掌握课程的各个知识点,而有限的知识面可能无法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这一方面有效的弥补了教师能力不足导致的教学效果不好,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有效地促进教师提升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
语文教师应该更认真的做好备课工作,同时合理适当地引导学生开展预习工作和课前讨论。
3.2.3 学生成绩如何评定。
这样的教学模式,显然给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评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如果还是简单的按照单人考核模式,那小组的凝聚力无法形成,如果按照小组考核,那又不符合最终高考考核的模式,且容易使学生放松自身努力。
所以在实施中,可以考虑在低年级时加大平时成绩在年终成绩中的考核比重,让学生重视平时的学习效果,而不是将期望寄托在期末考试上。
在成绩的组成中,可以把平时小组课堂交流的成绩平分给每一个成员,让大家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同时,可以另外设立一个交流代表加分项目,鼓励同学多发言,多交流,提升语文基础水平。
进入高年级后,可以考虑松散的小组互助模式,让长期建立起来的互助关系、同学情感来凝聚小组,同时强化同学们自主的学习能力,突出个人努力对成绩的影响,迎接高考的最后检阅。
互助式的学习模式作为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它的诞生有其自身的需要,也有语文课程特色的需求。
合理的利用互助式学习模式能够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全体学生的集体智慧,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水桶原理”与语文有效教学》.戴林东.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9.11.
[2]《如何将课堂还给学生——互助式教学探究》.王婞.考试周刊.2010年55期.
[3]《浅谈“五四四”有效课堂框架下的“个性化教学,互助式学习”》.郭维盛.网上资料.
[4]《给孩子一片自己的天地》.网上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