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练习18地理原理和过程图的判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化3 地理原理和过程图的判读
1地理原理示意图的判读
地理原理示意图是反映地理事物的成因、原理和规律的图形。

常见的有地球公转示意图、太阳光照示意图、大气环流示意图、气旋与反气旋形成示意图、季风成因示意图、台风示意图、地震构造示意图、背斜和向斜示意图、城市中工业布局示意图等。

判读地理原理示意图的一般方法:
第一步→识别图中所表示的是何种因素的地理事物联系过程

第二步→注意根据图中箭头方向、线段的纵横关系等提取信息

第三步→弄清事物的形成或变化过程,判断各因素之间的因果联系
1.下图为地质构造图,读图完成(1)~(2)题。

(1)对图中有关地质、地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向斜成谷,乙地为向斜成山
B.乙地背斜成山,丙地为背斜成谷
C.甲地是背斜构造,是良好储油构造
D.丙地是断层,发生在岩层挤压之前
(2)下列说法与图示内容相符的是( )
A.甲处地貌先是地壳运动形成背斜构造,后受外力侵蚀作用形成谷地
B.甲地位于乙地的正西方向
C.在乙处岩层做水平剖面,岩层年龄中间老,两翼新
D.丙处岩层不连续,是受火山活动影响
【答案】(1)C (2)A
2地理过程示意图的判读
地理过程示意图是反映地理事物的时间、空间变化过程及规律的图形。

常见的有我国东部雨带推移示意图、水循环示意图、河流径流变化示意图、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城市化过程示意图、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等。

解读该类示意图的一般步骤是: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显示了海洋水与陆地水,气态水与液态水等的循环运动过程,揭示了水体相互转化的关系。

2.人口城市化指的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土地城市化是指某一区域城市化过程中土地条件由农村形态向城市形态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即城市建设用地的空间扩张。

下图为1994~2008年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土地与人口城市化速率图,读图,完成(1)~(2)题。

(1)1994~2008年我国地级以上城市土地与人口城市化速率( )
A.都在2002年速率达到最大
B.呈现波动上升趋势
C.都先持续上升,后持续下降
D.呈现出先增后减趋势
(2)根据材料信息推断的结论,正确的是:1993~2008年我国地级以上城市
A.农业人口比重大体上先增加后减少
B.建成区土地规模大体上先增加后减少
C.建成区非农人口密度不断下降
D.第三产业加速发展,占据主导
【答案】(1)D (2)C
3地理事物分布模式示意图的判读
该类图利用某种模式反映地理事物与空间位置之间的必然联系(空间分布规律)、地理事物发展变化(演变规律)、地理事物之间本质的联系(空间联系规律)等。

运用模式示意图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某一地理事物和地理原理的分布规律。

常见的地理事物分布模式示意图有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模式图、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图、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人类社会与环境相互关系模式图等。

地理事物分布模式图的判读技巧:
(1)概括地理因素分布的一般规律、成因及特点,掌握分布模式图的由来。

(2)把规律落实到具体的地理位置。

【案例3】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认真分析了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与分布的关系后,进行各种模拟演示。

读理想大陆分布图,完成(1)~(2)题。

(1)当黄赤交角变为0°时,该小组在模拟演示中,发现M地气候类型在地球上无法再找到,M地所在的半球及其气候类型分别是( )
A.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
B.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
C.南半球地中海气候
D.北半球地中海气候
(2)当黄赤交角变为0°时,如果M地气候类型在地球上依然存在,有关M气候类型地区的河流水文特
征叙述正确的是( )
A.径流季节变化大B.径流年际变化大
C.河流含沙量大D.河流无结冰现象
【答案】(1)D (2)D
4地理关联示意图
地理关联示意图是指运用文字框图和箭头、线条等连接有关地理事物,表示各地理事物间相互联系、结构特征及演变规律的组合图形。

判读这类图的关键是读出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地理关联示意图的分析其实是一个逻辑推理过程,关联图的各构成部分都有对应的因果关系,析图的关键在于地理原理、过程或规律的文字表述与关联图之间的互译,透析各部分的成图原理及因果推理,让整图“动”起来。

在解读这类示意图时,应先弄清楚该图的中心思想,要正确理解地理事物的内在规律,然后根据图中的符号,如箭头指向以及箭头之间的关系,来分析各关联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顺序、因果关系等。

有的关联示意图会留几个空框要求考生填空或者选择填空,在推理时要充分利用已知条件,从最简单、最有把握的方框入手,当已知条件逐渐增多时,再推理其他空白处的内容就相对容易了。

判读关联图时一定要在完成了各框内容之后,利用所掌握的概念、原理、分布规律等将所填内容验证一遍,确保其正确性。

下图为农村循环经济示意图,反映出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案例4】图1是2015年寒假期间某位驴友在云南拍摄到的“孤峰残丘油菜花”,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戊分别表示各类岩石和岩浆,abcde分别表示各种地质作用。

据此完成(1)~(2)题。

图1
图2
(1)关于图1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原因的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季寒冷干燥——受西北季风影响
B.缺乏地表水——渗漏严重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纬度低,海拔较高
D.地表“孤峰残丘”——流水堆积作用
(2)该地的岩石类型及其地质作用与图2对应正确的是( )
A.甲 c B.丙 d
C.丁 e D.戊 a
【答案】(1)B (2)D
4.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东部,是一个资源富集、发展潜力大的省份,近年来调整资源开发模式,减少初加工产品的外销。

读贵州省产业开发模式关联图,完成(1)~(2)题。

(1)图中的甲、乙、丙分别是( )
A.水能、有色冶金、钢铁B.有色冶金、水能、钢铁
C.水能、钢铁、有色冶金D.钢铁、水能、有色冶金
(2)贵州省若采用图中虚线右侧的开发战略,则会( )
A.加大矿产品出口,提高经济效益
B.促进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C.实现清洁生产,保护生态环境
D.充分利用资源,延长产业链
【答案】(1)A (2)D
5地理剖面示意图
地理剖面示意图是地理示意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直观、形象地反映地理现象、规律和本质。

剖面图主要有地形剖面图、地质剖面图、地租剖面图、土壤剖面图、天气剖面图等,其中以地形剖面图最为常见。

地形剖面图判读的基本方法:
①细读图例、比例尺(包括垂直比例尺和水平比例尺)、剖面线的方向和经纬线位置、注记及图示说明;
②根据剖面图上的地势起伏状况,读出沿剖面线各点的海拔、相对高度,分析海陆分布和地形分布特征;
③确定剖面线所在的大洲、大洋、国家或地区位置;④将地形剖面图所显示的地势起伏状况、海拔、地貌类型及地形特征等与该地区的地形进行对照,判断地形区的名称;⑤根据该地形剖面图所示位置及地形等,判断其气候类型、自然带类型等各种地理事象,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我国沿北纬32°的地形剖面图。

【案例5】城区型经济适用房,建设用地位于城区,比较靠近繁华的中心地带。

城区型经济适用房在生活、就业等方面给中低收入群体带来便利。

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对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和生活基础配套设施可以直接加以利用,建设成本便可得以降低。

下图示意某时期武汉市长江两岸城区商品房均价与住宅土地均价剖面图,据此回答(1)~(2)题。

(1)城区型经济适用房的位置首先应选建在图中的(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某知名奢侈品拟抢滩武汉,其首选的地方可能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答案】(1)A (2)B
5.在地核内部的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量加热下,最靠近地核的那部分地幔会形成一个就像“烟囱中的滚滚浓烟一样”垂直上升的热柱,这种地幔中的呈柱状分布的热异常领域,称为地幔柱。

读世界地幔柱局部分布剖面图,完成(1)~(2)题。

(1)当地幔柱上升到岩石圈底部,对接触岩石的影响主要是( ) A.侵蚀作用B.变质作用C.重熔再生D.冷却凝固(2)下列地区,最有可能出现地幔热柱的是( )
A.欧洲中东部B.北美中部C.东非大裂谷D.青藏高原
【答案】(1)B (2)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