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小题易丢分(30题)-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复习备考八年级物理黄金30题(原卷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题易丢分八年级物理(原卷版)
1.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A.某中学生的身高是1.65m
B.某中学生跑1000m用时4s
C.岳阳的年平均气温为36℃
D.我国家庭电路电压为380V
2.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A.船B.山C.河岸D.岸边树木
3.我国研制的“亿航”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具有垂直起降、定速巡航、空中悬停等功能.在一次试飞中,试飞员感觉地面“迎”他而来,这时飞机的运动状态是()
A.垂直起飞B.垂直降落C.定速巡航D.空中悬停
4.下列图像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B.C.D.
5.图为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对该物体在0~5s 内运动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A.物体在5s 内运动的路程为2m
B.物体在3s~5s 内通过的路程是0~1s 内通过路程的2 倍
C.物体在5s 内的平均速度为0.67m/s
D.物体在1s~3s 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6.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对上述实验,数据处理正确的是()
A.图中AB段的路程s AB=50.0cm
B.如果测得AC段的时间t AC=2. 5s,则AC段的平均速度v AC=32.0cm/s
C.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大D.为了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 BC,可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
7.频闪摄影是在一个画面上记录动体的连续运动过程的一种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的一种常见面有效的方法。

频闪摄影的重要特点在于照相机总是每隔相等的时间就对运动物体拍摄一次,因此拍摄到的物体的图象是不连续的,但是我们能够从这些不连续的图象中发现并揭示物体运动的规律。

如图是一张青蛙从枝头跃下的频闪摄影照片,频闪间隔是0.1s,对照片进行观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B段的平均速度小于CD段的平均速度
B.BC段的运动时间是0.3s
C.CD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D段的平均速度
D.在AB、BC、CD段中,BC段的运动时间最长,平均速度最慢
8.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B.利用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信息的原理
C.我们通常根据音色来分辨不同的人说话的声音
D.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9.如图是2017年第十四届梧州宝石节骑楼城创意水街文化活动中的一个情景,一导游利用扩音器讲解:“装
满六堡茶的小船正缓缓前行,演绎着六堡茶茶船古道的历史故事”。

导游用扩音器讲解的主要目的是
A.改变声音的音色B.增大声音的响度
C.提高声音的音调D.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
10.在2018年《歌手2》的总决赛中,来自美国的歌手Jessie•J获得了冠军,当她在台上与帮唱嘉宾李玟一起高歌时,她们两人声音最大的不同是()
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
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
B.“禁止鸣笛”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闻其声便知其人”判断的依据是人发出声音的响度
D.演奏弦乐器时,演奏者不断变换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这是在改变声音的音调
12.下列选项对图中情景描述正确的是( )
A.在甲图中通过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B.乙图中的两列声波的音色不同
C.丙图是采取阻断噪声传播途径来控制噪声
D.丁图中的海豚只能接收到超声波
13.如图所示,向4支相同的试管A、B、C、D中注入一定量的水,使试管里的水柱高度从左向右逐渐增高,现贴着管口沿着水平方向吹气,管中发出音调最高的是()
A.A管B.B管C.C管D.D管
14.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中,能够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的是()
A.用力吹一根管子,并将它不断剪短,听声音的变化情况
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
C.把罩内的空气抽取一些后,听闹钟的铃声变化情景
D.小刚轻声说话,小丽通过“土电话”听小刚的声音
15.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人耳可以听到超声,不能听到次声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音色不同
16.如图所示是我国“神州”载人飞船的返回舱,它的表面有层叫做“烧蚀层”的物质,当返回舱返回地球时,在通过大气层过程中,“烧蚀层”可以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

“烧蚀层”能起这种作用,主要是它发生了()
A.熔化和液化B.熔化和凝固C.熔化和凝华D.熔化和汽化
17.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9 ℃时,小华开始计时,每隔l 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然后,小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的气压高于标准气压
B.水从89 ℃加热到刚开始沸腾所需时间为4 min
C.通过图象可知,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D.水沸腾时气泡上升的情况如图乙所示
18.下列现象,需要吸热的是
A.夏天,输水管外出现小水珠
B.干燥的冬天结冰的衣服上的冰慢慢消失
C.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
D.早晨,室外大雾弥漫
19.齐齐哈尔的四季分明,下列常见的四个物态变化中,与其它三个不同的一个是()
A.
B.
C.
D.
20.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深秋,路边草上的霜
B.夏天,吃冰棒凉快
C.冬天出现的浓雾
D.结冰的衣服时间久了也能干
21.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的碘颗粒,将玻璃泡浸入开水中,过一会儿玻璃泡内弥漫着紫红色的碘蒸气.下列现象中与上述碘发生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A.B.C.D.
22.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需要观察水中气泡的变化情况
B.记录水的温度的时间间隔不相等比相等好
C.读温度计示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D.判断水沸腾的依据是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23.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看电影时,光在银幕上发生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打开紫外线灭菌灯时,可以看到紫外线灯发出淡蓝色的紫外线
C.用玻璃三棱镜可以使太阳光发生色散
D.从远处逐渐向穿衣镜靠近时,穿衣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24.下列关于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影子和水中倒影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实像和虚像的成像原理相同
D.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性质相同
25.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手在墙上形成“手影”
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
C.放大镜把字“放大”
D.雨后彩虹
26.鱼儿在清澈的河水里游动,有经验的渔民看到鱼后,可以用鱼叉将鱼叉到。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渔民应该用鱼叉喵准鱼的下方位置,才能将鱼叉到
B.渔民看到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渔民能看到水中的鱼是因为水中的鱼反射的光经折射后,进入了人的眼睛
D.渔民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浅是因为人眼发出的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发生折射造成的
27.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实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做多次实验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减小误差
B.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将远离玻璃板
C.使用光屏是为了验证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
D.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
28.古诗词中蕴含者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浓阴”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园”,诗人看到的“落日”是光线经过大气发生折射而成的像
C.“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句中“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D.“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句中的“彩云”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
29.一平面镜如图所示放置,镜面与水平面夹角45°。

一个小球沿着水平面向着镜面减速运动,下列关于小
球的像的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A.沿镜面向下减速运动
B.沿竖直向下方向减速运动
C.垂直镜面加速运动
D.垂直镜面减速运动
30.为避免司机低头观察汽车仪表、忽略路况造成事故,厂商开发出抬头显示器:汽车仪表安装在驾驶台上、显示面水平朝上,司机平视,借助透明挡风玻璃看到竖直的仪表显示的像,如图所示。


A.像是实像
B.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像比驾驶台上的仪表显示要小
D.司机前面的挡风玻璃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为45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